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施_第1页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施_第2页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施_第3页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施_第4页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实施框架与建设实施框架与 关键问题探讨 目录 o 一 .背景 n 国家电子政务工作重点的演变 n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n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n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o 二 .建设任务 o 三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o 四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o 五 .组织与实施 o关键问题探讨 背景 o 国家电子政务工作重点的演变 n 20002007 年 o 电子政府 o 信息公开 o 公共服务 n 20082012 年 o 基础数据库 o 资源共享共建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年)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o 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 ,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o 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 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 o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 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 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2011-2020年) 第八章 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o 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 o 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 o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 2011-2020年) 第十四章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 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撑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各级教 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 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o 建立国家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o 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 o 推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o 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o “三通两平台 ” n 三通: “宽带网络校校通 ”、 “优质资源班班通 ”、 “网 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 n “两平台 ”: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 教育管理公共 服务平台 o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n 部分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展开并初显成效,如校 舍系统、中小学学籍,学前教育管理系统; n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由建设教育部的管理平 台,转向推进地方和学校的管理平台建设 目录 o 一 .背景 o 二 .建设任务 n 教育基础数据库 n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n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n 省部两级数据中心 n 数据交换平台 n 支撑保障体系 o 三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o 四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o 五 .组织与实施 1.教育基础数据库 o 三类数据库 n 学生数据库: 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 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 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n 教师数据库: 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 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 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n 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 包括学校(含 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 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 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o 五大类 20个子系统(暂定) n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n 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n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n 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n 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3.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o 两门户一平台 n 教育管理门户 n 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 n 技术服务平台 4.部省两级数据中心 o 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 设的基础,是构建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 ”体系 的关键。在教育部建立中央级数据中心,部署 和运行中央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省级教 育行政部门建设集中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建 立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须首先 满足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部署和运行教 育部提供的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教育管理 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同时为本省自建的其 他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运行环境。 5.数据交换平台 o 建设统一的教育管理数据交换系统。通过该系 统完成以下功能: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和 学校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体系,实现从学校 到县、地市、省和中央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 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学校已建系统的数据 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社会保障等 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平台由教 育部统筹开发,在部省两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 。 6.支撑保障体系 o 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o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o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 o 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保障体系 目录 o 背景 o 建设任务 o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n 总体框架 n 技术路线 o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o 组织与实施 1.总体框架 o 体系架构 o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 ”体系 o 技术架构 o 数据架构 o 基础设施架构 总体架构 1-体系架构 总体架构 2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 ”体系 总体架构 3 集成 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 学生管理、教师 管理、学校资产 及办学条件管理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门户 教育质量监管、招 生与考试监管、学 生流动监管 教育监管 教育统计分析 、教育资源配 置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 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 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统一认证 数据交换 消息中间件 基础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 归档数据库 网络 主机 存储 物理机房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应用中间件 PC PHONE PAD 其它 ( TV) 教育管理者 教师 学生 社会公众 用户 系统运行维护体系 教育管理标准与规范 总体架构 4 统一 的数据体系架构 o 统一编码 。 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 、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 , 建立配套的数据编码规范 。 o 统一 数据库。 在教育部、省、地、县、 各级各类学 校 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在本级实现数据的集 中、统一和共享 。 o 统一数据交换。 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统一 的数据同步和交换 。 o 为了兼顾现有部分业务应用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应 用系统在统一使用全局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 保留私有的应用数据库。 20 总体架构 5 集中 的基础设施体系架构 o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采用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 和运行的物理架构。 o 在教育部、省、高等学校(部分有条件的地、县、中等 专业学校)建立物理上的数据中心,为其他机构的管理 信息化提供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保障。 o 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数据集中存放。通过整体数据规划 ,构建全局共享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逻辑上的私有数据 库,集中运行公共的信息系统或各单位、各部门私有的 信息系统。 21 2.技术路线 o 云服务技术体系 n SaaS服务模式 n IaaS服务模式 o 统一身份认证 o 统一门户管理 o 统一数据中心 目录 o 一 .背景 o 二 .建设任务 o 三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o 四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n 中央级 n 省级 n 地市级 n 县级 n 学校级 o 五 .组织与实施 中央级建设与应用 o 中央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 o 中央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o 中央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o 教育部数据中心 o 数据交换平台 o 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24 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o 省级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 o 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o 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o 省级数据中心 o 数据交换平台 o 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25 地市级系统应用 o 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o 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o 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26 县级系统应用 o 区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o 区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o 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27 学校级系统应用 o 高等学校 o 其他学校 28 目录 o 一 .背景 o 二 .建设任务 o 三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o 四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o 五 .组织与实施 n 组织与推进 n 部署与实施 组织与推进 o 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 各地要在教育信 息化统筹管理框架下,由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等部门 共同建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 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步建立由领导小组统一组 织推进、教育业务部门应用推动、财政部门经费支持、 教育技术保障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 o 加大推进力度,保证经费投入。 各级财政部门按 规定统筹现行相关经费渠道、增加经费支持等方式,做 好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教育部下发系统的部署实施和培 训应用、信息安全建设等工作,并用纳入年度预算。 中 央财政将对各地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适当奖补。 组织与推进 o 各地和学校本单位应用建设。各地和学校在做 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部署和应用的同时, 也要做好本单位应用建设工作,如教育电子政 务(门户网站、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等)、其 他管理系统(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所没有覆 盖的管理业务)等 o 自建系统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标准规 范进行建设,保障数据互联互通。 31 部署与实施 o 系统部署与应用 n 国家信息系统部署实施 o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在中央级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运 行(部分系统在中央一级部署),供中央、省、地市、县 和学校使用。 o 对地方和学校已建系统,可直接替换,也可采用逐步过渡 的方式,逐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n 各地和学校系统部署实施 o 由各地和学校自行组织部署实施,但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 的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部署与实施 o 系统实施进度 n 20122013 年,重点建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2013 2014 年,重点建设教师和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 息系统,同时根据需要适时启动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及 其他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n 2013年底,完成全国学生和学生资助等管理信息系统建 设,建成全国学生基础数据库; n 2014年底,完成全国教师和全国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全国教师和学校资产及办学条 件数据库; n 到 “十二五 ”末,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 系统。 部署与实施 分类 信息系统 部署模式 计划部署时间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一期教育部部署网络版,省级不部署 ,县与学校部署采集系统 2012年 9月 二期部、省两级部署网络版系统 2013年 12月 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一期营养餐试点县与学校部署采集系 统 2012年 8月 二期教育部、省级部署网络版系统 2013年 4-7月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 统 教育部、省 2013年下半年 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3年下半年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 分析系统 教育部 2013年下半年 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3年下半年 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 息系统 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 管理信息系统 一期教育部部署网络版,省级不部署 ,县与学校部署采集系统 2012年 9月 二期部、省两级部署网络版系统 2013年 12月 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 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 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 统 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 2013年下半年 教育统计信息系统 教育部、省、市、县、学校 2012年 9月 教育决策支持系统 教育部、省 2014年 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含来华、出国、外籍教师、监管) 教育部 2013-2014年 目录 o 一 .背景 o 二 .建设任务 o 三 .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o 四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o 五 .组织与实施 o 几个问题的探讨 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o 1.国家需求与地方、学校管理信息化对接 n 使用教育部公共平台基础服务平台 n 自己开发与数据交换同步 36 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o 2.基础服务模式问题 n 云服务是大方向 n 省数据中心云服务 n 政府其他云服务 n 社会云服务 o 学校 37 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o 3.数据共享与交换问题 n 数据统一问题 n 数据共享问题 n 数据交换问题 38 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39 o 4.标准与规范问题 -数据标准 o 1.1 教育管理基础代码 (发布并实施 ) o 1.2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 (发布并实施 ) o 1.3 教育行政管理信息 (发布并实施 ) o 1.4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 (发布并实施 ) o 1.5 中职学校管理信息 (发布并实施 ) o 1.6 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 (发布并实施 ) o 1.7 教育统计信息标准(含教育机构编码标准) (发布并实施 ) o 1.8 国家电子信息与电子政务标准与规范(编制中) o 1.9 教育管理学生编码与教师编码标准 (编制中 ) o 1.10 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编码规范 (征求意见稿 ) o 1.11 教育管理校舍编码规范 (草稿 ) o 1.12 资产编码规范 (征求意见稿 ) o 1.13 学前教育管理信息 (编制中 ) o 1.14 特殊教育管理信息 (编制中 ) o 1.15 终身教育管理信息 (编制中 ) o 1.16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编码规范 (草稿 ) o 1.17 教育管理核心元数据 (编制中 ) o 1.18 教育管理元数据管理规范 (编制中 ) o 1.19 教育卡标准规范 (编制中 ) o 4.标准与规范问题 -管理规范 o 2.1 数据信息管理办法 (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