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_第1页
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_第2页
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_第3页
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_第4页
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梅核气的诊疗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部及其周围检查无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以中年妇女多见。本病属于西医咽异感症范畴。在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论及本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大甚为喉介”,“胆病者嗌中介介然数唾”。介,乃芥蒂之芥,实为异物感。汉代张仲景最早创立治疗本病方剂,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宋代最早以梅核之状形容本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说:“四七汤,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之所为也。”最早以梅核气命名本病者,可能在明代。朱崇正于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7)续增《仁斋直指方》于卷5“附遗部分”中有“梅核气”论述;徐春甫于1556年辑订《古今医统大全》卷27云:“梅核气者,似饱逆而非饱逆,似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故俗谓之梅核气。江南之地比比云之,故从而附之。”关于本病病机证治,从文献看可分三类。一是从脏腑认识,认为由心、肝胆、脾胃等脏腑失调所致,治在调理脏腑。二是从气血津液认识,主要因“郁”所致,属郁证范畴。郁者,气滞、痰凝、血瘀、食积,治在开郁、顺气、化痰、行瘀、消食,酌兼温、清等法。三是从“逆气里急,冲脉为病”认识,治以养血和冲,行气降逆。[病因病理]1.肝气郁结:情志抑郁,木失调达,肝郁气结,循经上逆,哽于咽喉。2.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气互结,梗阻咽喉。3.肝胃不和:郁怒伤肝,气机失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阻滞咽喉。4.阴虚肝郁:年老体衰,精血亏损,冲脉不足,肝气上逆,阻滞咽喉。5.心脾两亏:心脾亏虚,血不养肝,肝失调达,气机不利,哽滞咽喉。西医认为,引起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可分为非器质性因素与器质性因素二类。前者如咽神经官能症、癔病、恐癌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器质性因素有局部病变,如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异物滞留、咽喉部肿瘤等;邻近部位疾病,如鼻部炎症的分泌物下流刺激、咽肌痉挛、食道痉挛、食管与喷门肿瘤、茎突过长、颈椎骨质增生、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病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等,均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临床表现与诊断]1.自觉咽部梗阻感或异物粘着感,可于空咽时明显,进食时反舒,每因情绪变化而加重,时轻时重。异物感的部位多不固定,无疼痛,不妨碍饮食。病程或长或短。2.平时情志抑郁不舒,或情绪不稳定,或有恐癌情绪等症。3.咽部检查无任何异常体征。吞钡透视,喉咽部及食道、食道入口等部位无异常。[鉴别诊断]1.本病应与慢喉痹、颈咽痛症、茎突过长综合征、咽喉及食道肿瘤等鉴别。⑴慢喉痹:咽中微痛、微痒、微干,异物感或痰粘着感,病情变化与情志改变无关。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改变,常有淋巴滤泡或咽侧索增生,用压舌板触咽后壁,异物感多位于咽侧索中、下段或淋巴滤泡的某一个部位点。⑵颈咽痛症:可有咽异物感,但主要是空咽痛,一侧偏重,常伴同侧头、颈、面、耳、肩等部位放射性疼痛,患侧颈动脉沿线有压痛点,咽部检查无异常发现。⑶茎突过长综合征:单侧性咽异物感与刺痛感,部位多固定,头位改变或吞咽时加重。患侧扁桃体窝可触及过长的骨质并有压痛,乳突X线照片可确诊。⑷咽喉及食道肿瘤:早期即有咽喉部异物感,部位可不固定,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异物感固定,并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定期咽喉部检查或X线检查多可发现肿物。2.在临床上,不少患者常因慢喉痹长期不愈,引起精神负担而加重咽异物感,在表现方面,既有梅核气的典型症状(异物感因情志变化而变化),又伴有慢喉痹(咽微干、微痛、微痒、异物感)的症状,咽部检查则有明显的慢喉痹体征。此时,不应仅仅诊断为梅核气或慢喉痹,而应同时作出慢喉痹与梅核气两个诊断。[辨证论治]1.肝气郁结证主证:咽喉中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症状时轻时重,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全身可见情志抑郁,善太息,胸闷胁胀,不欲饮食,妇人常伴乳房作胀或月经不调等症,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方药:柴胡疏肝散[235]合越鞠丸[311]加减。备用方:逍遥散[239]加减。2.肝郁脾虚证主证:咽喉异物感、痰粘着感,时轻时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全身可见情志抑郁,胸胁满闷,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弦滑。治法:疏肝理脾,行气化痰。方药:半夏厚朴汤[103]加减。加减:肝郁症状明显者,合逍遥散[239];痰郁化热而见口干口苦,舌苔微黄,小便黄者,加黄连、黄芩、竹茹、瓜蒌之类清热化痰。备选方:温胆汤[328]。3.肝胃不和证主证:咽中如有物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症状时轻时重,嗳气则舒。全身或见烦躁易怒,胸胁不适,腹胀隐痛,呃逆嗳气,恶心作哕,不欲饮食,吞酸嘈杂,大便不调,舌苔厚浊,脉弦。治法:疏肝和胃,降逆化浊。方药:旋复代赭石汤[283]合四逆散[83]加减。加减:肝胃有寒者,酌加吴茱萸、干姜。4.阴虚肝郁证主证:多见于妇人更年期,咽中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有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舌质偏红,脉细数。治法:养血益阴,降逆和冲。方药:一贯煎[2]加减。加减:酌加牛角腮、穿山甲。备选方:四物汤[85]合旋复代赭石汤[283]加减。若肝肾阴亏,并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记忆力差,甚则颧红口干,潮热盗汗,宜滋阴潜阳,可用知柏地黄汤[179]或六味地黄汤[59]加牡蛎、龙骨、龟板、白芍、石决明之类。若有阴阳两虚见证者,酌用二仙汤[3]加减。5.心脾两亏证主证:咽喉异物感或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症状时轻时重,情志不舒时症状加重。全身兼神情忧郁,喜悲欲哭,食少纳差,心悸失眠,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益心脾,理气开郁。方药:甘麦大枣汤[73]加减。加减:酌加陈皮、佛手花、合欢花、玫瑰花之类以理气解郁,加枣仁、茯神之类以安心神,加生地、麦冬、白芍、当归之类以滋补阴血。备选方:归脾汤[91]加减。以上诸证,若兼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青脉显露、脉涩等血瘀之证,多因久病入络所致,于主方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土鳖虫之类,或加失笑散[96]、活络效灵丹[209]之类,或用血府逐瘀汤[130]加减。[西医治疗]1、可行颈上神经节封闭疗法。2、血清铁含量低者,可适当补充铁剂。3、情绪不稳定者或失眠者,可酌情应用谷维素、镇静剂,或配合脑乐静、天王补心丹[37]、柏子养心丸[197]之类。[其他治疗]1、疏导疗法:用探针或压舌板于咽部寻找异感点,然后以3~5颗长毫针捆扎一团,尖部以细塑料管或尼龙管套住,留出尖端3~5mm(不必齐整),针具消毒后在咽后壁有异物感的部位(如无具体部位则在咽后壁正中间往下的部位)速刺2~3下,使之微微出血;亦可用耵聍钩(尖端长3mm,稍锐利)消毒后,在舌根扁桃体处迅速左右扫动2~3下,使微微出血,吐出血迹后吹冰硼散[132]之类药粉于咽后壁或舌根处。可立即消除或减轻异物感。必要时3~4天后重复1次。2、含服法:用柴胡僵蚕散[236],或冰硼散[132]之类,日3~4次。3.针灸治疗⑴体针法: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内关、足临泣、天突、列缺、照海,泻法;或取廉泉穴,针向上刺至舌根部,令患者作吞咽动作,至异物感消失出针。肝郁脾虚证加刺脾俞、公孙、丰隆;肝胃不和证加刺足三里、中脘;阴虚肝郁证或取行间、足临泣、神门、太溪、天突、列缺、照海;心脾两亏证或取神门、三阴交、列缺、照海、天突,补法,均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⑵灸法:取膻中、中脘、脾俞,隔姜灸3~5壮。⑶取天突或膻中穴位埋线。⑷耳针法:咽喉、心、肝、皮质下、神门、脑点。症状重者用毫针刺法,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症状轻或崐为巩固疗效,用王不留行贴压,3天换1次,5~7次为1疗程。4.单方验方⑴消梅散核汤:半夏厚朴柴胡香附红花白芥子各10g甘草桔梗陈皮各6g升麻4g水煎服,每天1剂。⑵枇杷叶30g去绒毛,洗净切丝晒干,加水200ml,煎取100ml,再加水16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