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满贯力学基础加强课_第1页
高考物理大满贯力学基础加强课_第2页
高考物理大满贯力学基础加强课_第3页
高考物理大满贯力学基础加强课_第4页
高考物理大满贯力学基础加强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质点的运 第二章力物体的平 第三章运动定 第四章动能、机械 第五章动 专题一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 专题五重力弹力摩擦 专题八实 专题九第一定律第三定 专题十第二定 专题十一运动定律应 专题十八动能动能定

第一 v

xvt1at

v2v2 xv0v 的位移为零,这样,x、v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2)v2v2

2v2v2v02 ( s vgttx1at2t2v22axxxvt(各物理量都取绝对值 x1at2t22①x1,ta

1,xt

v2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x=0.16t-0.02t2,x以m为单位,ts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m,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J。3AB2.0m/s2的加速度做匀t1=sa1=m/s2例4.物体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B点。这时突然改为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直线运动,又经过时间t回到A点。求a1∶a2。1.x-tx、t、v②18642①②O1 O1 在t1在0-t1在t2-t3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在t3-t4a加速度a方向是否共线(如图所示v0a成角度,因此合运动是曲线运动;若图中恰好有v1∶v2=a1∶a2,则v0和a

v、av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如右图所示,若用v1表示水速,v2表示船

v决定,即tdv无关,当v⊥岸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最短⊥2122⊥212间为td

v2vv v1d。甲乙vα例甲乙vαABCDEv0gCvABCDEvhHsLvhHsLtanvy2h 所以有s

αhs 面圆的圆心D处。求:ABCDABCD初速度v0的大小vs,,T2r2,nf

vr,avr

r2v第二 力物体的平多(f与G的比值不超过0.34%因此高考说明中明确:在地球表面附近,可OPAOPAB例AB3.如右边左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地放在水平桌面上,下端固定,上端放一个重物。按右图连接好,稳定后两段弹簧的总长度为L´。则 6N10N5N。求此时刻箱子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g=10m/s2)条件AA 下被加速,f作为动力;可能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 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能跟物体运动方向之间成任意角度(如图⑵,A随圆盘做加速转动,A沿半径方向和fm=μN作用,其 F1、F2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已知甲、乙、丙都没有离开地面。则它们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丙乙甲丙乙甲AFB动摩擦力,那么在α从0º逐渐增大到45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FAB8.如图所示,斜面B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斜面上。用水FA时,A、B都保持静止。若将推力FFABA.f1和f2一定都减 B.f1和f2可能都不C.f1可能增大,f2一定减 D.f1一定减小,f2可能增用三角形定则求共点力F1、F2的合力,只要将表示F1、F2的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那么从F1的箭尾到的。F。FFO平行四边形定则

O

OF、F、F合力为 9.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PPxQOd量为G,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PQ=x,求空腔所引PxQOd共同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当a1=0a2=0.75g时,BA的作用力FB各多大?成θ角E的最小值是多少?12ABOA=l,轻绳2lm的物体,将该装置跨在轻绳上,求系统达到静止时绳中的张力T多大?六、物体的受力分 ++FFFvGFFFvG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1、F2各如何变化?例16.光滑半圆柱体中心轴线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一只小球被一根细线系住,线跨过定滑轮拉住小球保持静N的大小各如何变化?ABFABF 球再次达到静止。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球的PQPQ A.N不变,f B.N不变,f变C.N变大,f变 D.N变大,f变B一、第一定

第三 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二、第三定三、第二定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ma。aFa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应 miai,则有:F合=m1a1+m2a2+m3a3+……+mnan∑Fn=mnan,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F合。vBCAvBCA 求:(1)a=g向右加速;(2小车以a=g向右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1和后壁对小球的压力F2各多大例4.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C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g=10m/s2)((μ(3t=0.6sαC………四、连接体(质点组在应用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为了方便,可以取一组物体(一组质点)为研究对象。这一组物体一般B间的弹力N。FABFABBA小分别是F=10N和F=20N时,A、BBAFFmm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F2Fmm5

4

2

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向心力,右边写出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可选用mv 2 m2Rm

OF/θ10lm的小球(看作质点。小球在水平面OF/θNG例11.如图所示,两个小物块P、Q(看作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质量分别为m1、m2拉直。圆盘开始做转速逐渐增大的圆周运动。当角速度ω增加到多大时,P、Q开始相对于圆盘滑动?PPQωFGFG

mvR

mgv≥gR

mvR

mg,即v 要进一步讨论:①当v v 向心力只有一解:F+mg。对球的弹力大小为F=mg七、万有引 人vT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2 v2 42r mr ,可得出M

r

T

GT 将中心星球看做均匀球体,有M GT2 12得r1,得r L,r L,固定点离质量大的星较近。由于角速度相同,因此线速度大小跟12

1

m1量成反比:v=rω∝rm它们各自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在本题中应分别 r1、r2当我们只研究地球和系统或球和月亮系时(其他星体对它们的万有引力相比而言都可以忽略不计常量为G)在计算中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即mg R力。所以对而言,F=G=fn人 2 mr

rr rrr要的结论:v 1rr

T

rr近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又因为地面附近gR

Rgv 7.9103m/s,T 的Rg同 ,的影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例16.如图所示,发射同 的一种程序是:先 进入一个近地的 v2Qv3Q点短时间加速后进入同步轨道后的速率为v4试比较v1v2v3v4的大小用小于号将它们排列起来

P第一宇宙速度。人造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为使物体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至少需要的速度。v2=11.2km/s第三宇宙速度。为使物体脱离的引力,飞到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至少需要的速度。v2=16.7km/sR2 倍,即v2 R2很小,可能出现第二宇宙速度大于光速的情况,即 v2c,意味着该天体上的任何物体包括光子也不能逃逸出去,。1(04 2.(08)据 3.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号宇宙飞船,该飞船在绕地球运行了14圈后在预定地点安全着落,若飞船在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v的大小( (06 ((07 的动能为E,则Ek1为 EE 7(07m1m1vm31m2RT1m1R2m2vm32m1RT2m1m1v21mRm1R2m1R2m2v12mRm2R1(08 10(01中心距离为RT,求两星总质量。( 则 A.A的运动周期比B的运动周期B.A的线速度比B的线速度C.A的角速度比B的角速度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071 3.(54)两个行星质量是M1和M2,它们绕运动的轨道可以当做是半径等于R1和R2的圆.假定它们只分别受的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略去不计,则它们所受向心力的比例 ;运行周期的比例。R地R火/R地=qg火g地g火/g地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1

D.1(07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 (07质量 (06

功 F不做功,当F2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各是多少?(1) FL B.FLsin

LmgL1cos t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时使用的基本公式都是P=Fv和F-f=ma。FfF

PmPm vmPmPm

v①②v①②度的区别;第二种情况达到额定功率前(0~t0)的平均功率是额定功 v=36km/h时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例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速度v0沿水平公路匀速行驶,所受阻力是车重的0.1倍。后来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n=01αα2D.汽车开始做匀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零ΔEk(必须是末动能减初动能HhHhAOBD5.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D点出发DBA滑动A速度刚好为零。AC(COD之间,图中未画出。已知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D点出发沿DCAAOBD vv

(1)mgh1mv2mgh1mv2E+EE´+E 用(1),需要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用(2),则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的匀直线运动,运动4.0m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求A、C间的距离(取重力加速度g=10/s2BBR BOA ABK打开阀门K后,左右水面刚好相平时左管液面的速度是多大?(管的内部横截面很小,摩擦阻力忽略不计)K=-W,增加的内能,即“摩擦生热”。fd=Q(d为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BC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小球下降阶段ADD13v=2.0m/sm=0.40kgCBCB大值是J;回到底端时的动能是J 能变化情况将会是()16.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如深夜涉及重力势能的计算均以下游水面为零势能面()d上游水Hd上游水HB.能用于发电的水的最大重力势能E d VgH2 105kW计)约10h转化,设入水口横截面积为S,时间t内进入入水口的水柱长为l,则Pt=ΔpSl=ρgHSl=(ρSl)gH=mgH。发电过程等效为水库最的水下降到

SH水库SHAmkB17.如图m1的物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m2的物B相连,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m3CB离开地面但不继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AmkB在列方程时要注意格式:机械能守恒可选用∑E增=∑E减列式;动能定理要把各力做的总功写在等号左边,1.(07山东卷)如图所示,光MOON底端对接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M点右静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N点运动过程的是()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下滑 2 45 7 2 45 7(07 A.A开始运动 B.A的速度等于v时C.B的速度等于零时D.A和B的速度相等5(6( 7(53°,BC37°μ=0.5,A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8.07卷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baA点静止下滑,t1=0.1sbA点静止下滑。滑上BCbat2=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N=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m/s2)B93倍,10.07江苏卷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m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第五章动量圆周上,MP>QNa、bM、Q点无初速释放,在P P QN2v0mt秒内物体的动量变化是多少?F(A C460kg的运动员,为t=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F当作恒力处理,求F的大小。例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c化(图中纵坐标是F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即:m1v1+m2v2m1v1´+m2v2´FFBA m1v1´+m2v2´,或Δp1+Δp2=0,Δp1=-Δp2弹,发射弹后艇的速度为v´。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Mv0=(M-m) C.Mv0=(M-m)v´+ D.Mv0=MA、BB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CB的速度。AABC ABABA ABABA A、B弹性都很好(撤去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状BA、B为v1和 。全过程系统动量是守恒的,机械能也是守恒的。Ⅰ→Ⅱ系统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Ⅱm1v1=m1v1´+m2v2´1mv21mv21mv2,由此方程组解得A、B的最终速度分别为:21 21 21vm1m2vv2m 1 1 m 1

m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