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精编A卷_第1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精编A卷_第2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精编A卷_第3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精编A卷_第4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单元检测精编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四 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 检测 精编 A卷 说明: 本卷总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 民以食为天 ” ,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2、 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词汇其中与真实颜色无关的是( )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金属 3、 下列语句 天气真热; 物体吸热; 摩擦生热; 热不可耐 。 其中 “ 热 ” 表示温度 的 是( ) A B C D 4、 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20 的水变成 4 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水结成冰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5、 下图所示的是海波熔化时温度 -时间图象,其中正确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6、 如图是生活中晾衣服的几种情景,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衣服 A 和 B 相比较, B 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衣服 C 和 D 相比较, D 干的快,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有关 C衣服 E 和 F 相比较, E 干的快,说明液体蒸 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D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它需要放出热量 7、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 “白气 ”;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 “白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冰棍周围的 “白气 ”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 “白气 ”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 “白气 ”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 “白气 ”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8、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21 世纪 教育网版权所有 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BC 段时物质仍吸收热量 D 加热 5 分钟时物质温度是 48 9、 关于温度和热量 , 正确的说法是 ( ) A. 温度高的物体 , 包含的热量不一定多 B. 物体吸收热量 , 温度不一定升高 C. 温度降低得多的物体 , 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 温度和物体状态有关 , 热量和过程有关 10、右上 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 (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 煮沸后 ,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 在这一过程中 , 发生的变 化是 ( ) 11、 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 是(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把 0的冰放进 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 B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 C 冰会减少,水增多 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 13、 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巫师,常表演双手放入油锅的骗人把戏。他将双手伸进翻滚的油锅里,而手并没有被烫伤,这是因为(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巫师有特异功能,油不会将他烫伤 B 油锅里的食用油沸腾时温度不高 C 油锅里是醋和油的均匀混合液,沸点低 D 油锅里下层是沸点较低的醋,上层是油,醋沸腾时,油并未沸腾 14、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运行 ,在飞船中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A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B 和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 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15、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 , 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 0.25 毫米厚的铝膜 , 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 。 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 罐内表面, 再往钢罐内灌满水 , 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 , 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 。 其原因 是 (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 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D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16、为配置适当浓度的盐水,需要用天平称取 5 克食盐,天平调平衡后,现在将食盐放在左盘,右盘放 5 克砝码,发现指针稍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 取出部分食盐 B 往左盘加适量食盐 C 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盘中的砝码取出 17、 夏天 , 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 , 如图所示 。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 , 变 得模糊了 。 针对这一现象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 、 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 、 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 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8、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一物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 50g、20g、和 10g 三个砝码,游码值为 1.4g,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81.4g B. 78.6g C. 78.2g D. 81.8g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下列四上步骤中,不需要做的是( )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m B将植物油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m1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 V 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 m2 20、 一质量为 0.25 kg 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 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 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1.0 103kg/m3 B 1.16 103kg/m3 C 1.2 103kg/m3 D 1.75 103kg/m3 二、简答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 21、 氯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 , 下列均是 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其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描述的是 (填代号 , 下同 )_;属于氯气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_;既有物理性质描述又有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_。 A. 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绿色 、 有刺激气味 ; B. 氯气在 1.01105 Pa 时冷却到 34.6 时会变成液态氯 , 继续冷却到 101 时又会变 成固态氯 ; C. 红热的铜丝能在氯气中燃烧 , 生 成棕黄色的烟 (这是氯化铜的固体小颗粒 ); D. 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 , 火焰呈苍白色 , 生成氯化氢 ; E. 在常温下 , 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2 体积的氯气 , 溶解的氯气中有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 22、 容积为 250 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 A 中加水至虚线处 , 然后向 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 塞紧玻璃塞 , 将 A 中液体倒转摇匀 , 重复 3次 。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A 中的现象为 _ , 说明 _ 。 (2)仪器 A 细颈部的作用是 _ 。 23、 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 , 使用前 , 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 , 游码置于零刻度线 , 调节_, 使秤杆水平平衡 。 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所示 , 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_千克 。 24、 在探究 “冰的熔化特点 ”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 , 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分析图像可知 ,冰的熔点是 _ ,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_。 在第 6 min 该物质处于 _(填 “固态 ”“液态 ”或 “固液共存状态 ”)。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 , 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 你认为该装置存在 的不足是_ _。 25、 我国许多城市中心都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更强的吸热功能,盛夏时大大减弱绿地和湖的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 某一人工湖湖水的质量是 1.0107kg,若水温度升高 2 ,则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_ J。 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或水泥块吸收(已知: c 砂石 c水 ) , 砂石升高的温度 _2 (选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 26、有 A、 B、 C 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g、 400g、 60g,体积分别为 16cm3、 50 cm3、 12 cm3。在 A、 B、 C 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7、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 A 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B 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 C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 m= 克,矿石的体积 V= 厘米 3,该矿石的密度 千克米 3。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 2 分, 共 26 分) 28、 学习了分子的知识后 , 小明对分子的运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的质量有关系吗? 假设猜想: 分子的质量越大 , 运动速率越快; _ 。 查阅资料: 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 , 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 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 (即氯化铵固体 ); 氨气分子的质量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小 。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 , 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现象: c 处产生白烟较多 。 解释与结论 : _ _。 拓展: 小明在 完成上述实验后, 还想研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 他将等量品红 (一 种红色液体 )分别滴入到等量热水和冷水中 , 其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 、 均匀 、 透明液体 依据此实验现象 , 得出的结论是 _ _ 29、 某小组的同学做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的实验 , 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 , 需 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 量, 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_。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 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 , 水开始沸腾 , 此时的温度如 图丙所示 , 则水的沸点是 _ ,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_(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1 标准大气压 。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 , 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 。 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 , 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_(填 “相同 ”或 “不同” )。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 , 还能 够说明许多问题 , 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_ _。 30、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 , 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 。 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 , 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 (1)小明利用天平 (含砝码 )、 量筒 、 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 程如下: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调节 _,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 这时横梁平衡;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 , 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 76.2 克;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 , 如图甲所示 , 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 _厘米 3; 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 , 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 _克;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经过计算可知 , 早餐奶的密度为 克 /厘米 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 , 思考了一会儿后 , 他利用天平 、 水 (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 )、 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 , 操作过程如下: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0;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用 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 m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 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 _。 (用字母表示 ) 四、分析计算题(每题 7 分,共 14 分) 31、 在研究黄河水的实践活动中,某研究小组无法直接获取黄河水,因而设计并进行黄河水含沙量的模拟研究。他们在一个量筒里放入 50g 干燥的 “黄土 ”,先倒入 250mL 清水,接着每次加入 50mL 清水配制成不同的泥沙水,并分别测出不同泥沙水的体积。他们的有关 实验数据见下表: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序 号 泥 沙质量 /g 水体积 /cm3 泥沙水体积 泥沙水质量 /g 含沙量 /kg m-3 泥沙水密度 /kg m-3 1 50 250 276 300 181.16 l.087 2 50 300 324 350 154.32 1.080 3 50 350 375 400 133.33 1.067 4 50 400 425 450 117.65 1.059 (1)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