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标识课题名称: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AH1251045课题类别:青年专项课题资助经费:30000元学科分类: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思品、历史课题鉴定时间:2012年4月课题负责人:姓名:侯德森;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二级;工作单位: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主要成员:序号姓名学科1马 赢数学2韩治化数学3王 丹语文4徐原清语文5郭艳辉英语6徐瑞芹物理7师 威化学8魏 斌思品9任兰兰思品10温 禹历史二、简介部分1标题: 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序言课堂是教师的阵地,而课堂高效则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什么是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是什么?这是一线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是青年教师,所以我校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旨在使课题的研究具有组织性。两年以来,课题组以“青研会”活动为平台,以课题为交流内容,不断形成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每位成员不断分享着共同的智慧,不断完善着课题成果。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形成了三条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引领着学校课堂的改革,不断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3摘要(不超过500字)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以“青研会”活动为平台,以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效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题组形成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积极展示、交流、反思,在课堂检测中,目标达成度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通过小组合作,促进课堂高效、通过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促进课堂高效、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促进课堂高效三条策略。在三条策略的引领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不会因为结题而终止,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高效课堂的研究,产生更多的成果。三、正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与实施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地处北京市南四环,是朝阳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校,外地打工子弟学生占全校的95%左右。相对城市校而言,我校学生的家庭条件整体较差。本地生家庭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家庭收入比较低。而外地借读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打工人员,均以清洁工人、钟点工、建筑工人和小生意人为主。家长文化程度偏低,绝大多数是初中毕业,家庭的居住条件简陋,根本不具备学习的环境。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变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师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最优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可能的结果,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它实际上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的一项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其四条最优化标准是:(l)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以及某种个性特征方面,在提高品德修养方面,取得最大的可能效果。(2)师生为取得一定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3)师生在规定时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精力。(4)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效果只花费最构建少的经费(与标准开支相比)。而要达到这四点优化保准,我们课堂也必须高效。(二)选题目的综观我们目前的教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我校学生构成来看,有80%以上的是打工子弟的孩子,他们学习基础差、家庭学习环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高效课堂对老师课堂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进课题研究,我校成立了青年教师研究会,并以此组织来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平台。我校青年教师为本课题的主要成员,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终身教育”自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来,日益成为社会认可的一个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追求知识与能力的最大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效课堂提倡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以学定教”,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高效课堂反对教师的“一言堂” “满堂灌”,反对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高效课堂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最大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养成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高效课堂要找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将新课程改革理念贯彻其中,谋求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1。2.实践意义从我校学生构成来看,有95%以上的是打工子弟的孩子,他们学习基础差、家庭学习环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此课题研究,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高效课堂,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学生的成长反作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一)概念界定1. 课堂课堂是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教室,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2.高效课堂经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我们认为不是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两者和谐统一起来,真正的高效课堂才可形成。(二)课题研究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说是解释现实的人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人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人们的经验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所以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建构主义提出,人的认识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主动地建构对客体的认识,这一过程具有主动性、建构性和社会性。2. 掌握学习理论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高效课堂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对于课题组成员,要求查阅关于高效课堂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掌握高效课堂的最新动态。对高效课堂的相关概念、特征、策略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整理,形成文献综述集。(二)对学生前期分析报告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进一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对学生进行有关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为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增强工作的有效性。(三)归纳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我校的学情,总结归纳出高效课堂的教学特征,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特征: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目标达成度高。(四)探索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在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形成我校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四、课题研究方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加科学,课题组成员分别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进行收集数据,从而促进课题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组建研究团队(2012.042012.07)从课题申请成功之始,课题组就成立课题研究团队,把课题分解成3个子课题,并把子课题合理分配至文理学科,分工如下:序号姓 名组员分工1 桂富荣课题指导教师2 马 赢数学课堂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促进课堂高效3 魏 斌撰写申请报告;政治课创设情感教学情境促进课堂高效4 韩治化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促进高效课堂5 温 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促进课堂高效6 徐原清资料整理、存档;自主阅读促进课堂高效7徐瑞芹照相摄像、文字上传;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促进课堂高效8王 丹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促进高效课堂9师 威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促进课堂高效10侯德森设计调查问卷、分析数据;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促进课堂高效11郭艳辉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促进课堂高效12任兰兰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促进课堂高效(二)理论学习与问卷设计(2012.72012.09)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为了了解我校学生思维能力现状,充实和发展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课题组成员设计调查问卷,对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三)方案设计、实践阶段(2012.092014.07)整理、分析、提炼前期研究结果,总结出高效课堂的特征及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形成论文、案例、教学设计集等成果。(四)成果梳理阶段(2014.072014.11)总结课题研究过程,梳理课题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成果(一)结题报告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践,该课题形成了系列成果,通过对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形成结题报告。(二)调查报告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前期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见附件)。(三)梳理高效课堂的特征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我校的“翻转课堂”模式,归纳出我校高效课堂的特征,一节高效课堂应包括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积极展示、交流、反思,在课堂检测中,目标达成度高。根据总结的高效课堂的特征,课题组成员先后有9位进行高效课堂实践(教学设计见附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总结和交流过程中,这种课堂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以马赢老师圆周角这节课为例,根据高效课堂的特征,马赢老师这样设计本节课,首先,学生课前配合微视频、指导单进行本节课学习,提出问题;其次,在小组互学阶段,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最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问题,并积极展示和交流,比如在课堂上,王珍珍同学提出,圆周角可以是钝角吗?安浩文同学提出,当圆周角顶点从优弧运动到劣弧上时,结论为什么不成立?在本节课的课堂检测中,95%的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达到目标。(四)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合适我校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策略一:通过小组合作,促进课堂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依据,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1.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我们认为,班级管理是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基础。而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千差万别,共同点就是学习支持环境不够。学生入学测试及格率只有10%, 70%的学生不能够主动学习。所以为了使课堂高效,课题组成员构建了班级的小组和评价机制。(1)构建小组团队对于班级分组,按照“自愿结合+微调”的原则,小组的划分是基本按照AABBC来划分的,A代表比较好的学生,B代表中等生或者学困生;C代表学困生。这样更有利于小组讨论。组内有组长、副组长、纪律委员、记录员等角色。有分组就要有建设,抓住晨会时间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建设,每个小组都设计出本组的组徽、组训、组规、目标、组员分工等。让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团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归属感。(2)获得家长支持组建小组之后,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分组情况,并征集小组评价方式和奖励方案。日常用飞信及时反馈各小组的情况,家长会反馈小组成绩。2.构建小组激励评价机制每个小组都有100分的原始分,通过扣除或加分,算出最终的分数。类别内容分值学习方面以考试和课堂表现为标准,考试成绩算出平均分,以平均分的排名进行加分6,5,4,3,2,1分课堂表现主要以各科老师进行评判,把各个小组按照课堂表现进行每周加分一次3、2、1分作业完成情况分别扣除3、2、1分纪律方面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小组扣除1分早上迟到者扣除小组1分无故缺课、迟到者扣除小组1分。对于一周迟到3次以上者(包含3次),由本小组义务打扫卫生一天卫生方面拿到流动红旗小组整体加5分卫生被学校扣分本小组扣2分奖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而且为本班级争得荣誉者视荣誉的高低,为本小组加3、2、1分一周内无违纪现象的小组奖励5分受到学校表扬为本组加2分注:评价周期是每周、期中、期末。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为主。学生用一个学期的积分可以兑换奖状、体育活动时间、学习物品等。上报学校的优秀小组也根据积分确定。 3.效果经过指导,每天小组长都会根据教师布置的导学案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教师及时查看各组任务设定、互助情况并评价。教师或课代表会抽查每组最薄弱的学生,看组内互助的情况,也作为一项评价。比如:原本早晨都是教师带学生读语文 、英语课文,讨论数学试题,效果平平。小组互学开展后,教师只起到组织、观察和指导评价的作用。学生对讨论的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小组互学来解决,每个小组长负责本组同学的学习工作,进一步消除疑惑。每天小组长首先对组员独学任务进行检查,组员提出困惑,组长根据提出的问题组织开展组内交流、展示、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告知学科代表,学科代表及时汇总上交学科老师。学科老师都反映学生课堂表现更好了、更善于提问了。课题组成员郭艳辉老师实施小组合作一年来,有效的促进了课堂的高效,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消除死角。一向薄弱的英语学科,及格率由入学10%上升到100%。此外,班级的学习氛围良好,自主学习、自习纪律等都有了很大提升。期末测试班级各项成绩获得同类校前三名,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策略二:发挥导学案的作用,促进高效课堂“导学案”是指教师在读透教材了解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而编写的学习方案。它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因为是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韩治化老师尝试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与导学案设计结合起来,发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完全“不挑食”的,两者不仅没有什么沟通障碍,而且还能做到相辅相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导学案的使用,使得学生能一直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是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提供帮助的人。2.层次分明的导学案能给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任务,不同的课堂环节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任务驱动指导学生自主解决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解决的方式可以是自学、互学,向老师学。3.精练的导学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减轻学生从复杂背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负担。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施,当堂完成整张学案的学习内容,不把问题留到课下,能更大地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实施,拓展了导学案的使用范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有属于自己的收获,有利于课堂分层教学的贯彻落实。以课题组成员韩治化老师的一节课为例,课题是人教版初中数学14.3.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对应关系,并在探究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过程中,体会类比方法与数形结合思想,最终希望学生能理解以下两种对应关系:(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对应直线上的坐标(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对应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在教研员老师的指导下,教案内容在讲课前一周基本确定好并在初二(1)班进行了试讲,结果却甚不理想,我在讲台上表演得很激情,讲解得也很清晰,前后讲了近半个小时,学生表面上也挺配合,问题提出来举手的人看似不少,回答问题也挺积极。但是课堂最后五分钟检测时,25人满分仅3人,不及格的有6人!教案的内容是很适当的,但为什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记得很清楚当时上完课以后有种要哭的感觉,很崩溃!下班回到家,习惯性地就打开电脑点击了一节公开课的视频,一节洋思中学的教学录像,真没想到就是这节课带给了我成功的机会课堂原来也可以这样!当天晚上认真学习了蔡林森先生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纠结了一天的问题一下找到了答案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不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同样的教学内容,第二天在初二(2)班试讲,22人满分一下子变成了9人,不及格的3人(其中包括一名智障同学)。听课的老师也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虽然我讲课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课堂学生表现也并不算活跃,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次试讲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正式上课那天,我大胆地把检测题目增加了三道难度较大的选做题,并且把讲课时间控制在了十分钟左右,整个课堂环节是这样设计的:1.板书课题并向学生展示了课堂学习目标;2.针对学案内容给学生提供自觉指导;3.学生认真阅读学案思考题目,思索问题答案,阅读例题并独立作答;4.展台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同学纠错统一认识;5.完成课堂练习,同组同学相互纠错。 整个课堂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多数能独立思考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展台展示的是班级后进生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有两个人以上从不同角度提出更正意见,作者听取意见的同时竟然也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完善作品内容,实在出乎意料!检测结果更令人满意:初二(4)班26人,满分19人,不及格1人,三道新加选做题有5人做全对,9人做对一道题以上!在评课过程中,甚至有老师不客气地提出疑问:“这个班的同学是不是提前上过这节课了,不然这么多的内容怎么完成的这么好?!”,虽然被同行质疑,但却感觉很是兴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与导学案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是实践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而导学案则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可靠载体,是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具体体现。公开课中尝到了甜头,在随后的教学中一直以蔡先生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为指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特别是刘宁同学的一句话让我感动了好几天“老师,现在我才知道学习数学可以这么幸福!”策略三: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促进课堂高效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有学者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将其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并对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形式多样,热热闹闹,讨论、合作层出不穷。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你所传递的课程资源有多少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又有多少学生乐于去接受?反思我们的课堂,多少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多少合作是多余的,多少争论是离题万里。大量的课程资源,就这样做了“无用功”。比如,课题组成员温禹老师在历史教学总结中写到: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当我讲到“战国七雄”这一课时,学生们由于对此课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提出了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而我则因势利导,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历史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这课的教学内容印象很深刻,过了很长时间还能很熟练地说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不久,我又做了一节校级历史公开课。我为这节课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在这节课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我自认为应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当课后我就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询问时,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并不如人意,教学效果远没有“战国七雄”一课好。两相对比,我意识到,之所以学生们对“战国七雄”一课掌握较好,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那些历史问题及我结合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事实上这些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且这些资源学生们更乐于接受,因此这些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反观那节校级历史公开课,虽然在课堂上我提供了大量历史课程资源,但这些资源中相当部分并没有为学生所接受,因此是无效资源,对促进历史教学也没有任何作用。由此可见,一味的强调课堂上课程资源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数量意义并不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减少或避免“无效资源”,努力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课程资源的效率最大化才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又如,在数学课堂上,把数学史作为课程资源融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的高效。比如侯德森老师在讲解概率这一章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概率,难免对概率的概念有些不理解,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概率论产生于17世纪,其产生背景与赌博有关,1645年,赌徒梅雷爵士向当时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提出了使他很苦恼的问题: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m局就算赢,全部赌本就归谁。但当其中一个人赢了a(am)局,另一个赢了b(bm)局时,赌博停止,问赌本应该如何分配才合理?7继而又讲解了数学家惠更斯和伯努利分别为概率论所做出的贡献,目前概率论大量应用到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及各学科领域。在这个故事的吸引下,学生对概率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为新知识的讲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在轻松愉快中顺利完成,通过检测可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达到了目标要求。七、课题研究的成效(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组成员马赢老师被评为朝阳区骨干教师;师威老师、郭艳辉老师、徐瑞芹老师被评为朝阳区优秀青年教师;在我校举办的“翻转课堂”观摩全国现场会中,徐原清、马赢、韩治化、侯德森、郭艳辉、师威、魏斌、任兰兰8位老师进行了“翻转课堂”课的展示。其中有10人次承担区级以上研究课,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二)促进学生的发展1.学困生得到转化农村校学困生比较多,只靠老师帮助他们,有点力不从心,借助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通过同伴的帮助,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困生受到触动而发生翻天覆地的例子很多,小彬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彬在初一入学摸底测试时数学考了11分。小彬的爸爸说:“小彬很聪明,就是父母在北京工作,老家没人管孩子,耽误了(孩子)。”我发现,分数加减法、面积公式小彬都不会。当老师问他年龄时,他答错了5次(小彬知道自己哪一年出生)。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小彬的组长小杰比老师还乐观。我在课间经常见到小彬请教小杰的身影。我和小杰帮助小彬制定了脚印卡日期、题目、知识点、解题方法、注意事项、签上自己的姓名;在开始阶段,小彬每天都积累一个脚印,比如做一道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小彬写道“此题属于同分母分数相加。应用的方法是同分母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要注意结果考虑约分”(小杰帮助整理)。因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较多,所以我几乎一周看一次小彬的脚印卡。还真如小彬的爸爸所说,小彬仅仅是基础薄弱。在小杰的不懈帮助下,小彬的成绩不断上升,初一期末已经及格,在初二还曾经作出了一道其他同学都没做出来的题目。小彬的成绩很少达到优秀,但是他已经喜欢上了数学。在我与他的聊天过程中,他得意地告诉我“数学是我的强项”。2.提升了学生的反思能力“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学习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我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在学生解答一道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反思。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在组内展示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中考复习阶段,出示2011年某地中考题,“已知RtABC的周长是4+4,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_.”学生在解题后教师追问,条件有可能满足吗?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学生在尝试后兴奋地发现了问题。学生利用方程法与面积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学说“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中考题也有出错的时候”。教师顺势说,组长在给组员出题时也要尽可能考虑全面,不要出现科学性错误;组员在做题以后也要反思题目出得对不对。八、小结与反思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所以高效课堂也是每个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还需要对高效课堂实施策略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