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寻找_第1页
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寻找_第2页
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寻找_第3页
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寻找_第4页
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寻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论秀拉中不同黑人妇女的自我 寻找 【摘 要】本文以托尼莫里森 的小说秀拉为例,以小说中不同性 格的黑人女性在建构自我身份、追寻自 我的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各自的不 同结局为重点,阐述了黑人女性在建构 自我身份的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中国论文网 /5/view-5635766.htm 【关键词】 秀拉 ;黑人;妇女; 自我寻找 引 言 秀拉是 1993 年诺贝尔文学 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于 1973 年发表 的一部小说。托尼莫里森是一位享有 盛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许多作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都是以黑人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秀拉 就书写了不同时代、性格各异的三代女 性,但是,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离经叛 道、几近疯癫的黑人女性秀拉,她迥异 于作为牺牲品的黑人旧形象,希望能够 摆脱种族压迫、男性压迫的阴影,为黑 人女性重新定义,致力于寻找并确立一 个全新的黑人女性身份。 要想寻找到自我,必须得建构自 己的身份。黑人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社会底层,她们饱受着非裔美 国人、黑人、女性的三重身份压迫,一 部分黑人女性固守根深蒂固的传统,面 对这样的境况麻木不仁,对自己的命运 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一部分黑人女性 逐渐丧失了自我,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失去了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还有一部分 黑人女性,不满足于被压迫的现状,在 不断的进行着斗争,追求个性解放,即 使被认为是处于疯癫状态,也要呐喊, 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重新确定自己的 身份,能够寻找到自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身份认同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人 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这个词总爱追 问: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身 份认同大致分为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 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 四个种类。其中个体身份是指把我和其 他个体区别开的个人特征, 而集体身 份则来自于我们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成 员资格的认知, 以及这些资格对我们 的意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身份 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 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 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 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 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 秀拉中描绘了不同性格的黑 人女性在自我寻找道路上的各自的艰辛 探索。 一、老一代夏娃的自我寻找 夏娃是秀拉的外祖母,早年因为 丈夫的离家出走,她便一个人承担着家 庭的重担,她个性要强,尽管身无分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但是她还是勇敢的肩负起了抚养儿女的 重任,她在自我寻找、建构自我身份的 过程当中,把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当成 了重点,她认为要想寻求独立,要想养 活一大家子,就必须寻求经济上的独立,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可以不择手段。 她神奇般的进了城,回来时候已经失去 了一条腿,但她变得很有钱,为了自己 的孩子,她付出了太多的东西,也因此, 她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很高,想要让他们 独立、自强,但是,天不遂人愿,她儿 子从战场上回来,精神开始变得异常, 终日以吸毒度日,她想要让他“重新爬 回自己的子宫” ,她向女儿解释说: “怀 他的时候真难啊,真难。他似乎根本就 不想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但他还是出生 了生他的时候很痛苦养他的日 子也很不容易,他想爬回到我的子宫里。 既使他爬回,我的子宫里已经没有位置 了,可他正一步一步地爬回。 ”这无疑是 要自己的儿子重生,她毫不留情地放火 将自己的儿子焚烧。她看似很绝情,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际上并非这样,她只是不想自己的儿子 像个寄生虫一样懦弱的活着,她也会有 菩萨心肠,她的家里像个大杂院一样, 什么人都往进住,毫无原则的容纳外人, 她收养了三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还给他 们起名,照顾他们的生活,成了他们的 监护人。夏娃的自我是在与别人的关系 中培养起来的,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 她的主观世界得以展现,她也在不断的 认识自己。最初,她离家进城的那段日 子,是社区的人们帮她照顾自己的孩子, 而她有钱回归社区以后,她也尽自己所 能帮助社区的人,收留社区的可怜人。 正是这种与黑人社区的互动关系,让她 在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当中得到自信, 也更有社区集体身份认同的自豪感。 夏娃的力量来自她对孩子及家庭 的强烈责任感、创造生活的能力、宽阔 的胸襟、洞察世事的智慧,这些美德也 让她深深地融人黑人社区,从中汲取了 无限的营养但是,夏娃并没有突破黑人 女性备受压迫的处境,她仍在残缺的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活世界里面挣扎,她仍然没有冲出固有 的体制。 二、奈尔的自我寻找 小说,从开始就暗示了奈尔的自 我身份定位不会比自己的母亲海伦娜走 得更远。在谈到奈尔之前,我们须得先 介绍一下她的母亲,她的母亲海伦娜是 一个令人难忘的妇女,她“是个在公众 场合一露面就能引人注目的女性,是个 令人确信她的权威的正统性的人物。当 时在梅德林没有天主教堂,她就加入了 最保守的黑人教会,并获得了支配别人 的地位。正是海伦娜,在教堂里从不回 头看迟到的人;正是她海伦娜,建起了 在祭坛上奉献应时花卉的习惯;正是她 海伦娜,引进了设宴欢迎返家的黑人退 伍士兵的做法。 ”在海伦娜自己看来, 她的生活是令人满意的,她喜爱自己的 房子,以管教丈夫和女儿为乐,她固守 着黑人女性的原有传统,以相夫教子为 己任,恪守着种族之间的规则,在带女 儿回梅德林的列车上,她遵守着作为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统黑人的本分,在上错车厢,遭到列车 员的刁难时, “海伦娜脸上就毫无道理地 堆满了笑容。就像在肉铺门口刚刚被一 脚踢出来的街上的小狗摇着尾巴了一样, 海伦娜脸上堆满了笑容。她冲着那橙红 色面孔的列车员露出了挑逗的微笑。 ” 她的这些举动,让自己的女儿奈尔产生 了某种仇恨的情感,这暗示着奈尔在开 始并不认同自己母亲的种种做法,她开 始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然而成年后, 她终究没有逃脱种族、男权制的影响, 总有一天她也会变成牛奶糊的。 奈尔与秀拉是发小,两人有着美 好的友谊,但是二人在自我身份建构方 面却是南辕北辙。奈尔小时候也追求个 性解放,和母亲去南方奔丧的经历让她 的主体意识有了质的飞跃。回来后她突 然意识到:“ 我就是我。我不是他们的 女儿。我不是奈尔。我就是我,就是我。 ”每当奈尔说 “我”时,就感觉自己的 力量加强,感到喜悦,感到振奋,她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但是,奈尔继承 了母亲的本分,选择了传统的黑人女性 道路。尽管怀揣着小时候的梦想,她和 秀拉一样,在不断的进行着自我的探索, 在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但是,成年后, 她的主体性渐渐消失,她像许多黑人女 性一样成为了丈夫的附属品,成了男权 制度的牺牲品,她逐渐麻木、沉沦,机 械地背负沉重的社会与家庭重担,她沉 浸于传统的家庭中,失去自我,把丈夫 和家庭当成了生活的目标,把自我身份 的建构完全建立在了对家庭的忠诚当中, 所以,当丈夫离她而去时,她一下子觉 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崩溃了,她失去了生 活的重心,她的生存也变的没有意义, 她的自我主体性已经完全丧失了。 而小说的结尾也耐人寻味,会让我们期 待秀拉的自我意识会重新觉醒,奈尔去 看望秀拉的外祖母夏娃,回来的路上, 看着风吹树梢,突然想起了秀拉。她以 为她一直想念的是裘德,其实是秀拉。 这样的结尾,或许暗示着,秀拉对自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终于有了新的认识,她以为没有丈夫, 没有家庭,她的生存已变得淡然无味, 但是,结尾已经在启迪我们,奈尔在理 解秀拉的同时,也会对自我进行深刻的 反省,她会继续追寻小时候的梦想,会 重新扬起个性解放,追求独立自由的风 帆! 三、秀拉的自我寻找 主人公秀拉是小说描绘的重点, 她这个彻底反叛的“ 撒旦”形象,引起了 许多争议。她生活在“ 底层 ”黑人社区, 有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她虽也同情 黑人悲惨的遭遇,但更多的是对黑人逆 来顺受的态度的愤懑。她十二岁变开始 反抗了,准备与欺负奈尔的白人男孩儿 同归于尽,吓得白人男孩儿想老鼠一样 逃窜掉了。她和“ 死亡节”的创始人夏德 拉克有着精神共鸣,二人一起被社区的 黑人认为属于“ 疯癫” 之人,她外出求学 闯荡,终又回到社区,她有着许多传统 黑人妇女所没有的放荡之举,她把对她 有养育之恩的“ 女族长” 式的外祖母夏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送到了养老院,和好友奈尔的丈夫做出 苟且之事,她还和白人男人有染,总之, 她的种种行为,都让社区的人们认为她 是“害群之马 ”,她是一个疯子。 (下转第 4 页) (上接第 2 页)福柯指出“疯癫 不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 产物。疯癫之所以成其为疯癫,不是因 为它是一种自然疾病,而是一种建构的 结果是另一种疯癫理性疯癫的 结果,疯癫的历史其实是理性疯狂压迫 疯癫的历史。 ”福柯认为,疯癫并不是 自然的疾病,而是受他者意识所控制的 压迫史,它是由文化引发的,因而有多 种表现形式,正如雷诺所说:“疯癫没 有本质,只有现象,只有表征,只有多 种多样的符号形式。 ”所以 ,秀拉看 似疯癫的行为,其实是对黑人传统的一 种反叛。 秀拉一直在寻求建构有别于传统 黑人妇女的、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身份, 她桀骜不驯、富有冒险精神,愿意探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一切让她感兴趣的东西,她不按常理出 牌,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对后果没有什么概念,做事方式独特。 秀拉认为“她们既不是白人,又不是男 人,一切自由和成功都没有她们的份, 她们应该创造一些别的东西。 ”她以看 似疯狂的方式向传统价值观挑战,当她 生病奈尔去看她的时候,她们的一系列 对话,都证明了秀拉活着只为自己,不 为证明什么,就算是孤独,也要是自己 创造的孤独,而不要别人给的二手孤独。 尽管黑人社区没有人能够理解她,但她 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她不在乎名 利,更不在乎金钱,始终按自己的价值 观生活,不受任何拘束,她只是希望自 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当奈尔问 及她怎么能够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 活过,她的回答很特别: “证明?证明给谁看?朋友,我 有自己的心灵,以及心灵中所思考的一 切。也就是说,我只有自己。 ” “孤独,对吗?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是的,但我的孤独只属于我自 已。现在你的孤独是属于别人的。是别 人为你制造,然后再交给你砖。那不是 孤独吗?一种二手的孤独。 ” 尽管昔日的好友好言相劝,秀拉 还是坚持着自己极端的、颠覆式的疯癫 价值观,她放纵自己,已经到了不分是 非的地步。但是,她的行为也并非没有 积极作用,她的邪恶行为以一种神秘的 方式影响着黑人社区,莫里森解释说: “对乎黑人而言,邪恶并不是一股异族 的力量,只是一种不同的力量。 ”有她 这个“邪恶”的力量存在,黑人社区像是 有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秀拉把原本松 散的社区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妻子更爱 自己的丈夫,母亲更爱自己的孩子,年 轻人更加孝敬老人,从秀拉的反叛行为 中他们都得到了启示,为了和秀拉不同, 他们努力做着平时做不到的事,而当秀 拉死后, “底层 ”黑人社区又开始松散起 来。 秀拉在建构自己身份、追寻自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极端的、疯癫 式的行为,从开始不被社区人们所理解, 到小说结尾的黑人和妇女权力运动进入 高潮,若干年后人们发现他们并没有忘 掉秀拉,事实上, “秀拉已成为他们心目 中倾慕的独立、大胆和自由精神的化身。 ”(前言)秀拉确实向人们证明了她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结语 从小说中不同黑人妇女对自我身 份的不同建构,可以看出作者对黑人社 区、黑人传统文化的重视,黑人妇女要 想寻找到自我,就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民 族文化,以此为基础,大胆创新,不断 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发觉个体的 主体意识,使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秀拉 正是抛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才在自我 追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奈尔则是太 过于保守,一味地固守传统,不懂得变 通,没有追求个性,才导致自我主体性 的丧失。将她们二者结合,更有利于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人女性寻求自我,建构身份。 注释: (美)托尼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托尼莫里森长篇小说 集M. 陈苏东,胡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