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圣贤——王守仁》.ppt_第1页
《真正的圣贤——王守仁》.ppt_第2页
《真正的圣贤——王守仁》.ppt_第3页
《真正的圣贤——王守仁》.ppt_第4页
《真正的圣贤——王守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正的圣贤王守仁,阳 明 印 象,王阳明,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生于成化八年(1472),卒于嘉靖七年(1528)。 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并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 。 后人称他为“真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古今完人”。这种人历史上仅有两个半:一是诸葛亮,二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阳 明 印 象,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七字。 梁启超、蒋介

2、石、陶行知、郭沫若、毛泽东等,他们对王守仁均十分敬佩。 例如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 再如蒋介石逃到台湾,把草山改为阳明山。因为草山有落草为寇的嫌疑,而王阳明是他推崇的“偶像”。,走近阳明沉默童年:不是不想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书香门第、大地主家庭,他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王伦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乡中人亦称其降生处为瑞云楼。然而,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

3、其祖父恰好听到,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源于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阳明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走近阳明传奇少年:语出惊人,王阳明十岁时,父亲王华高中状元,于是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有人怀疑是有所准备,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小月更阔。,走近阳明传奇少年:语出

4、惊人,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初步展露其辩证法的思维能力。蔽月山房,是王阳明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这一方面体现了他的天赋异禀,另一方面得益于爷爷王伦的长期熏陶。王伦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吟诗,一个是种竹子。 状元王华抱着“望子成龙”的思想,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阳明读书,以备科举考试。但是,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阳明不是个好学生,他经常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走近阳明传奇少年:我的梦,圣贤梦,12岁时,深思熟虑的他忽然向老师发问,对话如下: 明:“先生,世上什么是第一等重要的事?” 师脱口而出:“自然是像你老子那样读书登第了。” 明

5、:“我看登第恐怕未必是第一等事,最重要的,应该是读书成圣贤吧!” 师讶然无对:“” 也就是这一年,王阳明在路上偶遇一道士,他拉住王阳明的手说:“你记住我的话,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那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窝时,你就结了圣胎。胡子长到肚脐时,你就圣果圆满了。”道士的话进一步坚定了他做圣贤的志向。王阳明从小与佛家、道家结缘,所以后来他在追求圣贤的道路上向佛道寻求灵感就顺理成章了 。,走近阳明之另类青年:以人掩书,明朝著名书法家徐文长在评价王阳明的字时认为: 王羲之以书掩人,王阳明以人掩书。 由于王阳明在哲学、军事等方面名气太大,以至于掩盖了他的书名。不然,以其精妙绝伦、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名列中国

6、书法史“前十”当无异议。,走近阳明之另类青年:执着前行,王阳明不是一个怪人,那些嘲笑他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看似怪异的青年人是一个意志坚定,说到做到的人,四书五经早已让他感到厌倦,科举做官他也不在乎,他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标做圣贤。他出没于佛寺道院,希望从和尚、道士身上寻找成为圣贤的灵感。但除了学会念经打坐之外,连圣贤的影子也没看到。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仍然执着地追寻着圣贤之道。,走近阳明之另类青年:龙场悟道,1506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仗义执言得罪宦官刘瑾,结果被捕入狱,廷杖40 ,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在贵州西北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偶尔遇上几个能听

7、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1508年春,王阳明经历了九死一生到达龙场。 没有房子自己搭建,住山洞;没有粮食,自己种,采摘山蕨;水土不服,随从病倒,他悉心照顾;日子显得格外难熬。他还特意为自己造了一石椁,经常躺在里面仰望星空,体验生与死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人生的意义,以及儒家圣人理想的真谛,渐渐地只觉得胸中洒然,眼前的生死荣辱及个人得失似乎都抛到了脑后。,走近阳明之另类青年:龙场悟道,一天夜里,躺在石椁中,他不禁想: “若是圣人处于此情此景又能怎么样呢?” 忽然脑中灵光一闪: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原来圣人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做圣人的道理和

8、根据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天生的本性及道德良心之中。当夜,他欢呼雀跃,把随从的人都从睡梦中惊醒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他终于突破了朱熹学说,认识到:人欲即是天理。这就是阳明哲学“心学”的第一个命题。,走近阳明之成熟中晚年:传播发展心学,龙场大悟,使王守仁茅塞顿开,心境开朗,一时间,他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龙场山深闭塞,没有书卷可读,他便日坐石穴,默记旧日所读的儒家经书,凡有所启发,就为之训释,经几个月,就完成了五经臆说。同时,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不仅融洽了与当地土著人的关系,还吸引了一批中原追随阳明之士。他们一起筑土架木造新居,命名“龙岗书院”,开始授徒讲学,宣传他的学术思想。 王阳明在龙岗书院

9、讲学,他的思想不胫而走,很快地传遍贵州。贵州任提学副史的席书与按察副史毛科一起修葺贵阳书院,请王守仁来主讲。38 岁时,他又在贵阳书院提出了心学的第二个命题:“知行合一”。,走进阳明之成熟中晚年:传播发展心学,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阳明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办法是用火枪,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至此,王阳明又重新给自己开辟了一条道路,成了著名的军事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他用兵机智果断,采用攻心谋略仅用40 天就以少胜多,平定了一场危及大明王朝的叛乱。 在平叛和剿匪的实践中,王阳明又进一步提出

10、第三个”命题“致良知”。关于“致良知”,他还有一段轶事:王阳明带兵平定了一伙乱匪,抓到一个头目,对话如下:,走近阳明之成熟中晚年:传播发展心学,匪轻蔑地说:听说您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哼!带兵打仗肯定不如我,今天抓住我只是你的运气好罢了! 明微笑道:现在天气很热,我们还是把上衣脱了再说吧! (头目满不在乎地脱掉外衣) 明又说:还是有点热,我们光着膀子说吧! (头目又脱掉了内衣) 明接着说:今天天气真怪,还是热,把裤子也脱了吧! (头目脸通红) 匪恼怒:“真没想到,你这么有学问的人竟然如此下流!” 明怒斥:你还知道下流!你还懂得良知!来人,拖下去杖打四十。 故事告诉我们,人人皆有良知,只是有的人

11、被蒙蔽了。 致良知是王学的核心观点,王阳明晚年只讲这一观点。,走近阳明之成熟中晚年:最后的辉煌,1527年,两广爆发少数民族叛乱,总督姚镆素手无策,王阳明临危受命前去平叛,临行前他把自己毕生的智慧“心学四诀”传授给了弟子钱德洪和王畿:“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去两广王阳明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名声会如此之大。因为当听说是王阳明前来平叛时,领导叛乱的两个首领很快达成了共识投降。这件事为王阳明 赢得了更多的荣誉,但这最后的辉煌也燃尽了他的生命之火。嘉靖七年(1528),王阳明在平定叛乱后的归乡途中病逝。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走近阳明之盖棺定论:真正的圣贤,王阳明一生建立了很多功勋,然而他却是一个视荣华富贵如无物的人,在名满天下之后,他四处游历讲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