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1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2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3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4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选择题1.(2022·浙江温州期中)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和其他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以下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世界形势正确的有()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日、俄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②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③欧美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④美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霸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B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日本是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俄国是1861年通过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故①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生产力大大提高,迫切需要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故②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就开始争夺殖民地,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能力,使其对殖民地的争夺日趋激烈,故③正确;二战后,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权,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2.有学者说:“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6年窥探之后的一逞。”下列选项中,对“这场战争”表述正确的是()A.签订的条约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亚罗号”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借口解析:C自1514年起经326年,即1840年,西方人窥探中国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C项;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亚罗号”事件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项。3.(2022·浙江嘉兴学考模拟)下表内容为近代某一条约部分条款。该条约()一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A.直接诱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规定列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C.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C根据“英国”“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可知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C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带来的消极影响是诱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之一,而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列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4.(2022·浙江金华期末)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历经多年才陆续建成。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占地面积5200余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在西方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10月,某军队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某军队”是指()A.太平军 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 D.英军解析: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故选B项;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军队,未攻入北京,排除A项;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840年英军发动鸦片战争,排除D项。5.(2022·浙江宁波期末)近代法国强迫中国签订条约,其内容包含允许法国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还规定“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法兰西官办理。遇有法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该条约是中法()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越南条款》解析:A根据材料“近代法国强迫中国签订条约”“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法兰西官办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黄埔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清政府无权管辖法国人的司法问题,A项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没有涉及法国在广州、厦门等五口通商和司法权,排除B、C两项;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款》,主要涉及越南、中国台湾等问题,排除D项。6.(2022·浙江杭州期末)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的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对于该说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五口通商让清政府感到不安B.政府开放了内河航行的权益C.清政府缺乏国家平等的观念D.开始传播“师夷之长技”的新思潮解析:C据材料“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的语气来往……使他们不安”可知,清政府受“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认为要和外国人平等往来是一种侮辱,即缺乏国家平等的观念,故选C项;“《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表明清政府未对开放五口通商而不安,排除A项;列强获取内河航行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排除B项;“师夷之长技”是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与“用平等的语气来往……使他们不安”不符,排除D项。7.(2022·浙江杭州期末)19世纪70年代初,针对严重的边疆危机,时任陕甘总督的某大臣主张:“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南疆);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清政府接受该主张并任命其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该大臣是()A.邓世昌 B.左宗棠C.刘永福 D.罗荣光解析:B针对严重的西北边疆危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故B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刘永福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反对割台斗争的将领,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时,罗荣光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炮台,最后壮烈殉国,排除D项。8.鸦片战争后,各国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是非法的。1882年,美国曲解中法等条约中“工厂”一词,声称包括美国在内的有约国人享有在华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权利,为清政府所拒绝。列强最终取得在华设厂的合法权利始于()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C《马关条约》中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故选C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均没有允许列强投资设厂的条款,排除A、B两项;《辛丑条约》签订于《马关条约》之后,不符合题干中“始于”的设问要求,排除D项。9.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激起国内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促使国人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D.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解析:D“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说明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意识进一步觉醒,人们认识到救亡是当务之急,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盲目排外的问题,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确实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但材料无法表明,排除B项;题干中的“自强、求富”体现了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而救亡体现的是维护国家主权,这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排除C项。10.(2022·浙江衢州期末)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下列选项中,序号与相关史事对应正确的是()A.①——1878年清政府设行省B.②——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C.③——《马关条约》开设通商口岸D.④——19世纪末沦为德国势力范围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山东地区在19世纪末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D项正确;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排除A项;镇南关位于广西,排除B项;福建的厦门和福州在《南京条约》中被设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11.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导致()A.列强开始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C.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解析:D依据所学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战后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D项;列强开始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外国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C项。12.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中国南方出现“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不久,浙江、福建、两广、山东、四川、山西、河南相继参加,互保区域扩大。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由此可知()A.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B.清政府地方已实行自治C.南方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清政府中央权威已下降解析:D地方督抚坐视朝廷危机且事后未被追究责任,说明地方势力强大,清政府中央权威下降,故选D项;A项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排除;1900年清政府实行的仍是中央集权统治,“东南互保”并不等同于已实行地方自治,排除B项;材料中参加互保的省份并非都是南方省份,且各省份未与清廷分庭抗礼,排除C项。13.(2022·浙江绍兴期末)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东单北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D由材料中“北京”“使馆大街”等信息可知,这应该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并没有在北京的东交民巷设立使馆,故A、B、C三项错误。14.(2022·浙江嘉兴期末)某幅漫画描绘了晚清时期一次谈判的场景,画中官僚是李鸿章,其他人物分别是俄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代表。这次谈判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D根据材料中“晚清时期一次谈判”“李鸿章”“其他人物分别是俄国、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代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北京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匈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双方分别是中国与英国,排除A项;《北京条约》是中国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的,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双方分别是中国与日本,排除C项。15.(2022·浙江丽水月考)下表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条约名称条约内容A《南京条约》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从事商业工艺制作B《天津条约》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C《黄埔条约》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D《辛丑条约》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解析:D《辛丑条约》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D项对应正确;A项涉及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是《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排除;B项中涉及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出自《虎门条约》,排除;C项涉及关税协定,出自《南京条约》,排除。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中日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1)阅读材料一,写出“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其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解析:第(1)问“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可知是《南京条约》,其内容结合所学回答即可。“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回答鸦片战争的危害即可。第(2)问原因,据材料二“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