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上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教案【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文言文常识,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诗歌及写景散文的写法。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3.思想教育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写作能力目标写一篇游记,看看是否也能从游山玩水中获得某种人生哲理的感悟。【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文言文常识,掌握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诗歌及写景散文的写法。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诗两首》。岳阳楼和洞庭湖,我们已经读了几篇诗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作者简介:袁中道,(1570—1623)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号凫隐居士,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少即能文,长愈豪迈。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绩稍逊于宏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公安派”为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至“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3、文题与文体题目表明作者游览的地点,作者凭借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抒发了内心痛苦之情。《游岳阳楼记》是一篇游记,袁中道游岳阳楼触景而思古,由思古而伤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隐衷。二、感知课文:1.生字淼miǎo屏息bǐnɡ裣衽liǎnrèn诎qū妖茜qiàn泫然xuàn增堞dié玄鬓已皤pó2、朗读停顿指导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炮车云|生三、学习重点词句,疏通文意。1、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委,汇积。洞庭湖是沅水、湘水等九条河流汇积而成。2、九水方奔腾浩森,以趋浔阳淼:同“渺”。3、竭九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4、屏息裣衽:屏息,屏住呼吸,抑止气息。裣衽,把衣襟夹在带间,表示敬意。5、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6、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政,通“正”。妖茜,妩媚文,装饰。正好必须以君山的妩媚来文饰它的丑陋。7、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8、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9、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滕子京在泾州(今甘肃泾川)曾率领军民抗击西夏入侵。时值天气阴晦,士气不振,子京大设牛酒犒劳士卒。知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时被诬告“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贬官岳州。庆,庆州。左迁,贬官。此地,指岳州。10、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后来执掌法律的官员以耗费国家资财的罪名上奏弹劾。11、第以束发登朝:但是他年纪轻轻的就做了大官。第,但是。束发,指成童,即年龄较大的儿童。古代男孩束发为髻是成童的标志。三、行文思路与主旨概括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1.写景——岳阳楼四周壮丽的景色。(喜)2.抒情——怀才不遇和手足相失之痛。(悲)触景-----思古------伤己本文描写了洞庭湖一日美景,深刻地表明了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同时也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心日灰,内心悲伤的情感。作者的与滕子京的思想有何不同?滕子京虽遭贬谪,但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能笑对人生作者官场不顺利,加上胞兄病故,内心抑郁难以排遣,流露消极倾向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提示: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百里。”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结论是:岳阳楼的景观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2、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对于这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明确: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己也。提示:作者居然因为风景变幻而哭将起来,可见不但感情容易激动,而且对感情相当放任。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3、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哪些历史人物?有何用意?明确: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宋朝藤子京、范仲淹,联系了修建岳阳楼的藤子京因在官场上受到打击而在宾客间大哭的典故,以及范仲淹在其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示:用这样的联系来对照自己当时的人生经历,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慨。袁中道认为藤子京不应该哭,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朝廷为著名的谏议,用不了多久,就该有政绩可报了,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这个样子,四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有为保卫国家作出什么贡献;遭逢兄长病故,加上飘零异乡,又是面对“寒雁一影”这样的遭遇,“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他这不仅是为自然现象而哭,更是为个人政治遭遇而哭!他这种敢哭敢笑的个性追求,即他文学创作中一追求的“独抒性灵”。三、文章主旨作者在描摹岳阳一带的景色时巧妙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他抛弃了官场俗务,超然世俗之外,悠游山水之中;可以无视那些虚伪俗儒所固执的高风亮节,潇潇洒洒地享受繁华尘世给人生带来的乐趣。总之,袁中道借游岳阳楼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和手足相失之痛,刻骨铭心,感人至深。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师生共同讨论探究)1、诗歌的想像与散文的写实诗歌是想像的、变异的,而散文则比较写实,就这一点来说,是比较到位的。对于这一点,也许我们仅仅读杜甫、李白、孟浩然的诗歌还不够清楚,把他们诗作和袁中道的散文一比,其间的差异,就十分鲜明了。在李白、杜甫和孟浩然笔下,洞庭湖永远是烟波浩渺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在李白笔下,这样的波澜还嫌不够过瘾,还要让它变成酒:“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可是在袁中道的笔下,就没有这么浪漫:“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想像,忽略不同时段的不同情况,就叫概括性的想像。这种想像,是诗的优长。而散文则相反,以写实为优长。写实就是把具体的差异强调出来。2、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提示:杜甫、范仲淹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表达出了宏大的思想境界。而孟浩然、袁中道的诗文只限于自己个人的政治命运,思想境界很狭小。孟浩然:借助浩荡汪洋的洞庭秋水,烘托自己的凌云壮志和积极进取的勃勃雄心;借“欲……”之喻表达自己满腹经纶却苦于无人引见,用“端居……”表达自己对国家无所作为的羞愧和自己欲出仕为官的想法。袁中道:表达的是怀才不遇、感极而悲的辛酸悲凉。但他率情任性,直抒胸臆,敢说敢哭,敢于放任个性表达真情,有其可爱和动人的一面。以上两人做官出仕的思想在当时也很正常。3、从袁文中看,袁中道实地游历了岳阳楼,而据考证,范仲淹当年并未到岳阳,只是参照家乡太湖和有关诗文资料,调动想象,写成了这篇散文(参见汪曾褀《蒲桥集·湘行二记》,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那么——(1)、是否由于上述原因,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比范仲淹笔下的更为细致具体?明确:相比之下,袁的文章是更为具体,不过诗意性不强,客观性很强,如文章中明确点出在枯水季节,洞庭湖并不怎么宏伟,不过像一匹绸缎而已,这表现出了散文的写实性、知识性趣味;而范的文章想象很丰富,已经尽可能强化了诗意,诗化的抒情风格很明显。(2)、范文的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是否胜过了袁文,为什么?提示:是的,范文大大胜过了袁文。在范文中,因为丰富的想象,意境也十分开阔(它立足于国家命运,而非个人沉浮),再加上其文中人格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所以范文极大地表现了散文感情化、抒情化的特点,自然他文章借景抒情、借景言志就胜过了袁文。作为散文,光是这样的情感,还缺少散文的优长。要有散文的优越,就得来一点智慧:这样的浩渺宏大的水,什么是其“所以奇也”的原因?提出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是需要知识的;而知识不能是主观想像的,要客观的,准确的,智慧的,才可能是有智趣的。袁中道文章的功力在于,他准确地回答了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百里”。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第七,如果没有君山,“莽莽洪流”一览无余,比较单调;有了君山,就富于变化了。结论是:岳阳楼的景观之美,就在于“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此类散文的趣味和诗歌的趣味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比较主观的,重感情的,而前者则是比较客观,重智慧的。当然,这不是说散文就不能抒情。散文中,尤其是明清性灵散文小品,其生命就在重个人感情。关键在于,首先,散文的抒情,是建立在现实性的描绘基础之上的;其次,其感情是不单纯的,而是有过程,有动态变化的:“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散文的描绘,功力在于有具体的时间气候(风日清和),有特殊的船只(小舫),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如蝇头细字),不像李白、杜甫、孟浩然的诗歌那样概括。特别是,人物的情感,也是随着具体的景色而不断变化的:起先是“意甚雄快”,后来风云变幻,“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廓”,作者感情就不是“雄快”,而是“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居然因为风景变幻而哭将起来,可见不但感情容易激动,而且对感情相当放任。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自矜自持、喜怒不形于色蔚为风气的时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不是洞庭湖的特点,而是自己的感兴了。作者乘机用修建岳阳楼的滕子京因官场上受到打击而在宾客间大哭的典故,大发议论感慨,说滕子京不应该哭,因为他已经在中央朝廷为著名的谏议,在地方也是著名的将帅,又有范仲淹这样的知己,到了岳阳这个地方,用不了多久,就该有政绩可报,如此境遇,“有何可哭?”而像自己这个样子,四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有为保卫国家做出什么贡献;遭逢兄长病故,加上飘零异乡,又是面对“寒雁一影”,这样的遭遇,“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袁中道在散文创作上放任个性的追求,从他的地位,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都是有点不怕骇世惊俗的勇气的。4、袁文关于岳阳楼、洞庭湖景观的介绍,哪些方面胜过范文?描写更为细致具体,许多内容有着使事物的本质豁然洞见的新颖性、知识的趣味性。不是一般地谈烟波浩渺,而是指出它有“匹练”之状,描述了其季节、长江倒灌、洞庭为低洼之地等奔腾浩渺的成因,描述了岳阳楼立于江湖交会处,“得水而壮,得山而妍”的奇观。详见练习四第1小题。5、对比所学内容(本课《诗两首》、杜甫《登岳阳楼记》与本课《游岳阳楼记》、范文《岳阳楼记》),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提示:(1)、诗言志,“志”是独特的情感世界、个人的感情,甚至儿女私情,哪怕像周邦彦、柳永那样的离经叛道的感情,都是可以充分抒发的。而文以载道,文章的社会功能,比诗歌严肃得多,也沉重得多。“道”则不是个人的,而是主流的,是道德化的,甚至是政治化、规范化的意识形态,它渗透着作者对情感理想的追求。所以在散文中,人格往往带有理想化的色彩。(2)、歌与散文的“意”,也就是内容,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形式不同而已。如果内容是米,散文就是把米煮成饭,诗歌就是把米酿成酒。饭没有改变米的形状,而酒把米的形状和质地都改变了。诗歌是想象的,变异的,而散文则比较写实。五、课堂小结:通过古代诗文的对比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古代诗歌与散文的不同文化魅力,相信这样的魅力将吸引我们同学不断探究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汲取前人文化精髓,巧妙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像古人那样,“我手写我心”,不断地创作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六、关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第二题:李白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眼中的君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破坏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发出了“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奇想。他要铲去君山,表面上是为了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第三题:杜甫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出一筹。杜甫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范仲淹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第四题:袁中道游记的一个最明显的特色,就是中郎叙他诗时所说的“情与境会”,即情境交融,物我合一,创造出一个个声、色、情并茂的艺术佳境。小修在营造他的“情与境会”的艺术佳境时,常常用浓墨重彩,勾画出一个个有声有色的场面。现在,这些对中郎的赞语,已成了小修本人的特色。《游岳阳楼记》,这是一篇能比较全面体现小修游记特色的典型。这篇游记中第一部分对岳阳楼四周壮丽景色的描写,造成一个声、色俱全的动态画面,读来真如身临其境。《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2、完成《伴你学语文》P50——P51第一、二、三、四题(作业本)【板书设计】:散文一篇:(散写实)游岳阳楼记袁中道第一段:洞庭湖水奇。第二段:景色变坏,心情变糟,追溯古人,涕泪而下。【教学反思】:游岳阳楼记洞庭湖是沅江、湘江等九条河流汇集而成。(秋冬时节)湖面因为寒冷凝结,如同一匹白绢一般。等到春夏季节,九条河流发水以后才有(眼前)的湖面。但是,这九条河流发水的时候,长江也正发大水。九条河流之水奔腾浩荡,直奔浔阳;而长江的波浪如同卷起的白雪,声音如同雷声轰鸣,仿佛从九天上飞流直下。竭尽那九条河流的正涨潮的势头,不足以抵挡长江旁溢的波浪。这九条河流只得像人屏住呼吸裹紧衣服一样不敢和长江争雄。九条河流越退却,长江越进逼,原来的那些坑洞、狭窄的地方根本不能承受长江的冲击,开始涨满潮水成为青草湖、赤沙湖、云梦湖。清丽世界,摇撼天地八九百里。而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早早晚晚,看尽它变幻无穷的吞吐之态,这是岳阳楼奇特的地方。楼前面是君山,像一尊雀尾炉,劈开水面,正对着这座楼,山上的树木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