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_第1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_第2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_第3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_第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3-2

(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36,分数:36.00)

1.TNF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A.抗病毒

•B.免疫调节

•C.诱发炎症反应

•D.抗肿瘤作用

•E.中和毒素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TNF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以及参与内毒素休

克这一病理过程,中和毒素是抗体的中和作用。

2.局部黏膜抗感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M

•C.SIgA

•D.IgE

•E.IgD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

3.离心尿显微镜检杳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多少为尿白细胞增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依据离心尿显微镜检查白细胞参考值为:0〜5/HPF来判断。

4.脑脊液中葡萄糖降低时,主要见于

•A.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B.脑瘤

•C.神经梅毒

•D.病毒性脑膜炎

•E.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葡萄糖减低见于细菌性脑膜炎和真菌性脑膜炎,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减低最明显。

5.过敏性哮喘患者,下列何种免疫球蛋白会升高

•A.IgG

•B.IgA

•C.IgD

•D.IgE

•E.IgM

(分数:LOO)

A.

B.

C.

D.J

E.

解析:过敏性哮喘属于工型超敏反应,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IgE抗体介导。

6.下列哪项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A.HBcAg

•B.HBeAg

•C.HCV

•D.HEV

•E.HBsAg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英文全称为hepatitisbcoreantigen,缩写为HB-cAg。

7.漏出液形成原因是

•A.胆汁刺激

•B.炎症

•C.外伤

•D.淋巴管回流受阻

•E.血管通透性增加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漏出液形成的原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及钠水潴留等。

8.有关试带法尿蛋白测定,正确的是

•A.采用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B.主要与球蛋白反应

•C.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D.尿pH>9可出现假阴性

•E.酸碱指示剂法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试带法尿蛋白测定原理为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本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

9.实验室检查发现某份血清抗HIV初筛阳性,应该

•A.报告患者单位

•B.告诉患者家人

•C.告诉患者

•D.进一步送指定部门做确认实验

•E.自己做确认实验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HIV抗体测定分为初筛和确认试验,初筛检测可由取得资格的HIV初筛实验室和(或)确认实验室进

行,HIV抗体确认和HIV阳性报告必须由取得资格的确认实验室进行。

10.不属于体外检测尿液HCG的方法是

•A.放射免疫法

•B.生物学法

•C.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D.酶联免疫吸附法

•E.单克隆胶体金法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检测HCG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学方法,如ELISA法、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验、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试验、检孕卡法、胶乳凝集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生物学试验是早期检查HCG的主要方法。

11.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V、MCH、MCHC的变化为

•A.V正常、V正常、正常

•B.V正常、正常、正常

•C.正常、V正常、正常

•D.V正常、V正常、V正常

E.正常、V正常、V正常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减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减低,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浓度正常。

12.尿蛋白定性方法有

•A.加热乙酸法

•B.染料结合法

•C.沉淀法

•D.免疫法

•E.电泳法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尿蛋白定性试验检查方法有:试带法、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定量试验有:沉淀法、比色法、

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免疫测定法和尿蛋白电泳法等。

13.对生育能力影响较重要的异常精子形态为

•A.双头

•B.双尾

•C.尾部消失

•D.体部肿胀

•E.短尾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精子头部的形成最为重要,如畸形精子在10%以下时,对生育无影响;在20%以下,仍有生育的可

能;若超过20斩可考虑与不孕有关。

14.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

•A.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

•B.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

・C.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不变

•D.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改变

•E.解离后抗原的抗原性消失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是分子表面的非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是不牢固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

离,解离后的抗原抗体性质不变。

15.测定HCT的参考方法为

・A.折射计法

•B.离心法

•C.比重法

•D.血液分析仪法

•E.放射性核素法

(分数:1.00)

A.

B.

C.

D.

E.J

解析:放射性核素法:ICSH曾推荐为参考方法,准确性最高;方法繁琐、特殊,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查。

16.脓血便可见于

•A.胃癌

•B.痔疮

•C.肛裂

•D.痢疾

•E.消化不良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17.体外抗原抗体反应表现为

•A.吞噬反应

•B.超敏反应

•C.杀菌反应

•D.沉淀反应

•E.毒素中和反应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介质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

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

18.以选择性蛋白尿为主的疾病是

•A.糖尿病性肾炎

•B.膜增生性肾炎

•C.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D.红斑狼疮性肾炎

•E.早期肾小球肾炎

(分数:L00)

A.

B.

C.

D.

E.J

解析:非选择性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

19.关于阴道滴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冬天检查标本应保温

•B.生存最适pH为5.5〜6.0

・C.是厌氧性寄生原虫

・D.阴道炎均由滴虫引起

・E.顶端有4根毛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引起阴道炎的病原体有真菌、阴道加德纳菌及阴道毛滴虫等。

20.下列抗原中,哪一种不属于异种抗原

•A.病原微生物

•B.细菌外毒素

・C.异嗜性抗原

•D.抗毒素

•E.自身抗原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异种抗原是指来自不同种生物的抗原。

21.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是

•A.B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

(分数:1.00)

A.J

B.

c.

D.

E.

解析: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发生免疫应答,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而发挥免疫功能。

22.引起血沉减慢的因素

•A.球蛋白增多

•B.胆固醇增多

•C.C-反应蛋白增多

•D.白蛋白增多

•E.纤维蛋白原增多

(分数:1.00)

A.

B.

C.

D.V

E.

解析:清蛋白带负电荷,清蛋白增多,改变血浆电荷平衡,使红细胞之间的排斥力增强,不利于形成缗钱

状聚集,血沉减慢。

23.肝炎病毒感染后对人体具有保护性的抗体为

•A.抗HAVTgM

•B.抗HBs

•C.抗HCV

•D.抗HBc

•E.抗HBe

(分数:1.00)

A.

B.V

C.

D.

E.

解析:抗-HBs是HBsAg的中和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清除病毒,防止HBV感染,其滴度与特异性保

护作用相平行。

24.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脉冲数,与细胞的

•A.数量成正比

•B.体积成正比

•C.核体积成正比

•D.颗粒数成正比

E.内部结构复杂性成正比

(分数:1.00)

A.V

B.

C.

D.

E.

解析:当细胞通过计数小孔时,容器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

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25.下列哪一种生理功能属于细胞免疫的生理功能

•A.毒素中和作用

•B.诱导溶菌作用

•C.介导ADCC

•D.抗肿瘤效应

•E.吞噬调理作用

(分数:1.00)

A.

B.

C.

D.J

E.

解析:机体抗肿瘤作用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其他几个答案均由抗体介导的。

26.镜下血尿指尿液离心后每高倍镜视野RBC超过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数>3个/HP,称镜下血尿。

27.下列试验属于沉淀反应的是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D.Coombs试验

•E.E花环试验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条件下形成沉淀物的现象。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属于凝胶内沉淀试验。

28.lh尿液有形成分计数,成年女性白细胞数的参考值为

•A.<50000/h

•B.<70000/h

•C.<100000/h

•D.<140000/h

•E.<200000/h

(分数:LOO)

A.

B.

C.

D.V

E.

解析:依据参考值范围判断,lh尿中有形成分计数:成人红细胞男V30000/h,女V40000/h;白细胞男V

70000/h,女V140000/h。

29.试带法测定尿葡萄糖出现临床症状不相符的假阴性,应怀疑尿中存在大量

•A.结晶

•B.红细胞

•C.白细胞

•D.维生素C

•E.管型

(分数:LOO)

A.

B.

C.

D.J

E.

解析:尿液含有高浓度酮体、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可使尿糖试带法产生假阴性。

30.HCV-RNA检测常采用哪种方法

•A.ELISA

•B.IFA

•C.RIA

•D.PHA

•E.RT-PCR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RNA的检测通常用RT-PCR的方法。

31.生理情况下,男性血液红细胞计数达高峰的时期在

•A.1〜15岁

•B.15〜20岁

•C.25〜30岁

•D.30〜35岁

•E.35〜45岁

(分数:1.00)

A.

B.

C.V

D.

E.

解析:男性红细胞计数在6〜7岁时最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

32.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主要检出

,A.总蛋白

•B.清蛋白

•C.黏蛋白

I).球蛋白

E.糖蛋白

(分数:LOO)

A.

B.

C.

D.J

E.

解析: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主要是检测脑脊液中升高的球蛋白,如常用的Pandy试验。

33.人体速发型皮肤试验的判定时间为

•A.15〜20min

•B.2h

•C.24h

•D.48〜72h

•E.7d

(分数:LOO)

A.J

B.

C.

D.

E.

解析:速发性皮肤试验在15〜20nlin局部皮肤出现红晕、红斑、风团以及瘙痒感,数小时后消失。

34.半抗原的特性是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

•C.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

•I).只有与蛋白质结合才具有免疫反应性

•E.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

(分数:1.00)

A.

B.

C.J

D.

E.

解析:半抗原只具有与抗体结合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只能与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结合之后获得

免疫原性。

35.洗涤红细胞最常用于治疗

•A.血友病

•B.慢性贫血

•C.急性失血

•D.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E.严重过敏性输血反应

(分数:1.00)

A.

B.

C.

D.

E.V

解析:洗涤红细胞血浆蛋白和抗体少,引起的输血过敏反应少。

36.甲状腺主要合成和分泌下面哪一种物质

•A.TBG

•B.TRH

•C.TSH

•D.T3、I

•E.FSH

(分数:1.00)

A.

B.

C.

I).V

E.

解析:甲状腺主要分泌和合成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即L.T..o

二、(总题数:6,分数:6.00)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分数:1.00)

(1).红细胞大小差异最明显的是(分数:0.50)

A.

B.V

C.

D.

E.

解析:巨幼细胞性贫血属于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大小红细胞之间直径可相差1倍以上。

(2).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的是(分数:0.50)

A.

B.

C.

D.

E.V

解析:再隙特点为“三系”细胞生成减少,由于红细胞生成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

•A.HbA

•B.HbH和HbBarts

•C.HbF

•D.HbA2

•E.HbA和HbF

(分数:LOO)

(1).胎儿血红蛋白是指(分数:0.50)

A.

B.

C.J

D.

E.

解析:胎儿血红蛋白是指HbF

(2).pH6.5磷酸盐缓冲液醋酸纤维膜电泳适合分离(分数:0.50)

A.

B.V

C.

D.

E.

解析:PH6.5TEB缓冲液醋酸纤维膜电泳:主要用于HbH与HbBaris的检出。HbH等电点为5.6,在pH6.5

TEB缓冲液中电泳时泳向阳极,HbBarts则在点样点不动,而其余的血红蛋白都向阴极移动。

•A.第1周

•B.第3周

•C.第6周

•D.第9周

•E.第10周

(分数:1.00)

(1).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血液(分数:0.50)

A.V

B.

C.

D.

E.

解析: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

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

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

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1周应取血。

(2).为提高阳性检出率,伤寒患者应在发病第几周采集尿液(分数:0.50)

A.

B.V

C.

D.

E.

解析:典型伤寒病的病程较长。细菌经小肠侵入肠壁淋巴组织,经淋巴管至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

进入血流,引起第1次菌血症,此时相当病程的第1周,细菌随血流至骨髓、肝、脾、肾、胆囊、皮肤等

并在其中繁殖,被脏器中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2次菌血症,相当于病程的第2〜3

周。因此检查伤寒杆菌第3周应取尿。

•A.副溶血性弧菌

•B.大肠埃希菌

•C.脆弱类杆菌

•D.肺炎链球菌

•E.艰难梭菌

(分数:1.00)

(1).食用被污染的盐腌制品后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细菌是(分数:0.50)

A.J

B.

C.

D.

E.

解析:副溶血性弧菌为嗜盐菌盐腌制品中能存活,答案中的其他细菌在盐腌制品中不能存活。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细菌是(分数:0.50)

A.

B.

C.

D.

E.J

解析:艰难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