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整理15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整理15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整理15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整理15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整理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教学设计整理15篇教学设计整理15篇教学设计整理1教学内容:国标版四级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0-74页。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p:1、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材提供了为鼓号队员买服装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p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p结果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历,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3、分段整理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p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展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2、在经历搜集、整理和分析^p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展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展分析^p。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开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展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在经历搜集、整理和分析^p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展整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1、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搜集数据。〔板书:搜集数据〕2、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存着呢。3、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雄州镇中心小学四〔2〕班学生身高记录单4、师:有谁能告诉我你们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二、教学新课1、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知道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选择适宜的校服。如今老师就想请你想一想,服装厂给你们做校服,会不会给们每一个人都单纯设计一种型号呢?为什么?〔不会,因为这样太费事了。〕2、师:那你假如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身高差一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3、师:那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4、师:你为什么要把全班的校服分成这三种型号呢?5、师:那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身高与你们校服的型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6、师:老师如今想把你们的校服的型号这样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确实定适宜吗?身高120~129cm的合适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合适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合适穿大号。7、师:那么如今你们有方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汇报:哪个小组已经有方法了,谁愿意来交流一下?你觉得他这种方法可以吗?追问:其实刚刚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你们可以分成几段啊?〔3段〕是哪三段呢?〔小号:120~129cm中号:130~139cm大号:140~155cm〕8、师: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搜集每一段的数据呢?请同座们两互相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这张记录单中。最后,根据记录单,完成这一张统计表。当然,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老师建议你们一名同学来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如今开场。身高〔cm〕人数120~129130~139140~149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展交流〕启发:刚刚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展整理数据的,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展整理。追问: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该怎么办?〔板书:制成统计表〕月日身高〔cm〕合计120~129130~139140~159人数9、学生动手完成统计表10、师:这里的合计50人你是怎样得到的,它和我们原始数据中的'人数一样吗?那么你们想一想,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①反响总人数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追问:这张统计表还缺点什么?给这个统计表起人什么名字呢?当然日期不要忘记写了。〔雄州镇中心小学四〔2〕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11、师: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合计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12、师: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假如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p数据。〔板书:分析^p数据〕三、回忆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1、师:大家如今回想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整理出我们班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2、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展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3、师:如今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刚是如何解决购置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①搜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成统计表④分析^p数据〕4、师: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学生举例〕四、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谈话:刚刚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1、师:老师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我们的同学都喜欢踢毽子,上次老师还专门对我们班上的女同学进生了1分钟踢毽子检测,下面是检测的成绩记录: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踢毽子成绩记录〔单位:个〕卢瑾31周悦40朱明星39朱敏11刘莉33杨雅菲15朱瑶28夏静雯11吴宇婷32万舒俣16林宇星18柏杨13陈宇婷25王燕秋10胡敏42卢念慈38吴婷婷50吕守红12许梦雪45朱思瑶21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年月成绩〔个〕合计10~1920~2930~3940~4950~59人数〔1〕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2〕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3〕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2、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追问: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谈话:如今同学们已经对空气质量有了一些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南京,它的空气质量情况又如何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题目:这是20xx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空气质量记录单,你能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一个人报数据,另外三个人记录,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整理好了以后在互相对对整理的结果是否一样,最后再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日期污染指数日期污染指数日期污染指数1日7112日5923日562日5113日7824日993日4714日9025日974日4815日7526日1195日3416日9727日1086日5717日10528日987日6518日9929日718日7019日6830日979日5720日5531日10010日7421日8511日6922日37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南京市20xx年10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污染指数0~5051~100~200空气质状况优良轻度污染天数汇报:谁能汇报一下统计的结果?他的统计结果正确吗?追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谈话:下面老师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20xx年4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全国47个环保重点中,就有我们南京。你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延伸开展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通过对原始数据进展分段整理,再进展统计分析^p,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搜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今天课后,老师还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为了进一步保护我们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使我们南京的空气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请你根据我们刚刚完成的统计表〔出示南京市空气质量统计表〕,对那些向空气排放浓烟的工厂写一份建议书,题目就是:我想对你们的“烟囱”说……大家能不能完成啊?教学设计整理2《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搜集和整理过程,理解调查、测量等搜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因此,本节课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搜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初步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展简单的分析^p,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1.内容的选择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设计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统计某路口的过往车辆,统计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统计知识,既亲切又能激发兴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统计知识,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本设计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以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p问题制订搜集数据的方案,再去施行,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体会统计和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纸卡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场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例如1中的.四种颜色),出于对同学们的人文关心,学校决定由同学们自己来选择校服的颜色,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1:可以在全校进展调查。方法2:可以先在班里进展调查。3.提醒课题:你们说的调查,其实就是进展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展数据的搜集。(板书课题:数据搜集整理)设计意图:结合详细生活情境,从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引出实际问题——选哪种颜色适宜?从而促使学消费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表达了统计的必要性。⊙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搜集、整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学习例1。(1)引导学生制订调查方案。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制订调查方案。②全班交流,确定调查方案。调查对象:本班同学调查方式:举手呈现结果的方式:统计表(2)按照方案在本班进展调查。(出示课堂活动卡)①搜集数据:用举手的方式进展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当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每人只能选择一次,不能多项选择,也不能漏选。②整理数据:根据调查学生举手的情况完成课堂活动卡。(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出从表中理解的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①学生独立完成例1中(1)、(2)两个问题,全班交流方法和结果。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第(3)题:假如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适宜。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适宜吗?为什么?然后全班交流,汇报。(5)师生共同小结:我们通过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p数据,知道本班学生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但是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适宜,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统计一下全校学生最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选哪种颜色做校服适宜。2.学习例2。(1)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情境图)前些天我们班的故事大赛刚完毕,王明明和陈小菲并列第一,但是每班只能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比赛,这个问题怎样处理呢?我们应该选谁参加学校的比赛呢?(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投票的方式解决问题)(2)搜集数据,记录数据。①老师组织现场投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展数据记录。(一人读票,一人监票,两人写票,其他学生在本上写票)②展示学生记录数据的作品,观察比拟,选择最正确记录数据的方法。教学设计整理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出示四〔一〕班学生分布图。老师:这是一张学生分布图。图中标出了我们学校的位置和学校周围的几条主要街道,每条街道边都标出了几个圆圈,每个圆圈所在的位置都住着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可能谈到的发现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⑴我们班同学主要居住在学校周围的五条街道上。⑵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向学生说明:像同学们刚刚所说的“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中的“7个”,以及“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中的'“8个”等数量,都是我们搜集的数据。2、整理数据。老师:同学们搜集到的数据还真不少!你们能不能想方法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分布图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小组合作整理数据。交流数据整理结果。可能有多种整理数据的方法,整理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多种呈现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老师都应该肯定。不过老师应结合学生的发言,恰到好处的强调以下两个方面:⑴街道名称与学生人数是最为重要的两类信息;⑵呈现整理结果时街道名称必须与相关的学生人数对应起来。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讨论: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的最好?你更喜欢哪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的优点:直接给出数据,简单明了。老师:要用一张统计表表示学生分布图里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你认为应该画几行几列?每行每列应分别填入哪些信息?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与学生协商着画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着统计表互相提问与答复。提问分两个层次:首先鼓励学生提出答案就在表中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利用表中的数据进展简单计算或比拟得到答案的问题。并相机在表中添加“合计”列。二、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出示P24条形图。老师:刚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些看着统计表答复很方便,有一些看着这幅条形图答复更直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条形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引导学生弄清以下问题: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7人”要用由几格组成的长条形来表示?从左向右数第三条表示哪一个街道的学生人数?有几人?……2、小组互相提出问题交流、研讨。三、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老师可以启发:一个小格代表几米?小芳投了多少米?要涂几个小格?然后根据条形图答复书上的问题。2、练习六的第1题。老师引导读题,学生独立涂色、指名展示作业、集体评价。3、练习六第2题。布置课后调查,然后集体核对,看谁调查得最准确。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设计整理4教学目的:1、体验数据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的过程,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同时可以进展简单的分析^p。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答复下列问题,同时可以进展简单的分析^p。教学难点: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实在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老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假如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适宜。(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假如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老师小结:你们刚刚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答复,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老师追问:假如我们如今要马上把信息反响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展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2、出示学习目的。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讨论搜集数据的方法。(1)老师提问:刚刚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展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适宜吗?为什么?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1、小组汇报。(学生可能答复: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拟简便的方法,如今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老师说颜色,学生举手,老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假如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适宜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p表格,老师根据分析^p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四、稳固练习,拓展提升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搜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展分析^p。(2)采用比拟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p”。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展反响。)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2)根据表格内容答复下列问题。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设计整理5活动名称:《分类与整理》活动准备:水果图片、气球图片、信封假设干、实物和整理箱活动目的:1、经历分类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确实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在与实际生活联络中,体验分类的目的和作用。活动重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展分类。活动过程:1、师生问好,并导入带学生逛超市出示各种实物〔水,苹果,火腿肠……〕让学生当售货员,整理这些商品,通过整理,让学生会按种分商品,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2、苹果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分一分,引导学生可以按大小和颜色进展分类,3师:我从超市买了一些气球,想分给大家,我们来一起分一分吧,你想怎样分?〔按颜色分,分为3类,按形状分,分为3类〕〔记录并整理到表格中〕4、“当当当,”什么声音?原来是邮递员来送信,我们4人一组看看信里是什么呀?小组讨论这些图片可以怎么分……〔按颜色分为3类,按形状分为2类〕每组一张表格,然后记录,老师个别辅导,找一组到黑板上演示,说说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的〔让学生说完好话我是按颜色分的,分为3种,红色的有3个,黄色的有4个,绿色的有2个……〕5、学生参与,找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让大家看一看该怎么分一分类〔1〕可以按男女分〔2〕可以按长短头发分〔3〕可以按带不带眼镜分〔4〕可以按个子高矮分充分发挥孩子的语言组织、表达才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提升。6、总结本节课:学了分类与整理,你都知道了什么?7、布置作业:课下我们考虑一下,可以怎样把我们班全体学生进展分类,课下多多交流。教学设计整理6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125、P127的内容。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回忆梳理用算术法和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络与区别。2、通过练习比照,明确算术法与方程的解题特点,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势,并灵敏的选择适宜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3、培养学生审题、灵敏选用解决问题方法的习惯,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多样性。教学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找准等量关系。教学难点:灵敏的选择适宜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投影,展台教学过程:一、小题引路,唤起回忆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解方程的知识,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在庆六一准备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2.出例如题:师: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中有哪些信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怎么想呢?在审题时可以画画【关键词】:^p语,也可以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请同学们把这两道题完好解答在1号作业纸上,学生独立完成。3.汇报交流:方法一:是先求出已完成的,再求剩下的。〔画【关键词】:^p语〕方法二:60x〔1-2/5〕。是先求剩下占总的〔〕/〔〕,再求剩下的。〔预设〕方法三:完成的+剩下的=总数检验:这道题结果是36对吗?请你来检验检验。生口头检验。订正:同位互相修改一下吧。不对的改一改。小结:同学们通过分析^p,找出了不同的关系式。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来说说第二题是怎么做的?方法一:是根据“用舞蹈队人数-合比舞少的人数=合唱的人数”列方程解答。方法二:根据“舞蹈队人数X合唱队人数占舞蹈队人数的〔〕/〔〕=合唱队人数”也是列方程解答的。〔预设〕方法三:12÷〔1-3/1〕=18〔人〕。师:对,这种方法还是利用“舞×〔1-1/3〕=合唱”这一数量关系倒过来想的。同学们比拟这两种方法,用方程和算术法哪一个简单哪?是的。我们用方程解决问题,能使较复杂的考虑过程变得简单。追问:想一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检验:这道题结果是18对吗?请你来检验检验,注意:先检验是否是方程的解再检验是否符合题意。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第一种方法是否正确。二、梳理交流、构建网络。1.小组交流。师:刚刚同学们用算术法和方程解答了这两道题,仔细观察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想一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一样点?有什么不同点呢?小组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师:这两道题在解决问题时都是按照什么步骤进展的?汇报:生1:…….生2…….师:无论用算术法还是用方程我们都要先读读题,画画关键句子,也就是先审题〔板书〕,〔说弄清题意〕。再分析^p数量关系。〔说:根据等量关系灵敏的选择方法列式解答,有时用算数,有时用方程。〕,最后检验写答〔板书〕师:用算术法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的不同点是什么?生:汇报小结:是的。根据题意,找出根本的数量关系。把信息带入关系式,未知量没有参与运算,用算术法,未知量参与了运算,用方程。〔出示课件〕3.沟通联络与区别师:同学们,用方程还是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出示课件联络图〕同位互相说说用算术法和方程解决问题有什么联络和区别。追问: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用方程解答可以使考虑过程变得简单呢?第一题为什么不用算术法哪?过渡:刚刚我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展了梳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适宜的方法继续解决六一准备活动中的其他问题。三、综合练习、提升技能。1.根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师:请同学们先仔细审题,想一想这些数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解答时选用哪种方法比拟简便,请在作业纸上只列式不计算。订正: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学生的。大家同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T1要求一共?用扇子价钱+花价钱……〔表达摘录条件解题策略,板书摘录条件〕T2要求h△?先想公式:ah÷2=S△。用方程解答。出示:错例……为什么错?用算术法怎么改?像这种题目用方程简便还是用算术法简便?互相检查检查,看同位有错误吗?错在哪里?师:是的',在这里公式就是等量关系式。〔板书:数量关系〕追问:同学们想一想,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像这种知道S△,求a或h。根据公式列方程解决问题比拟简单的还有哪些知识?〔S梯形、V锥、C长方形〕小结: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什么?(认真审题,分析^p数量关系选择适宜的方法)过渡:刚刚同学们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了道具问题。如今来看看学生演员人数中的数学问题:2.综合练习:连线。师: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一连。请完成在3#作业纸上。订正: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学生的。认真对照一下,跟你的一样吗?〔预设〕错例:这个对吗?错在哪里?〔你发现了,来说说……应怎么改?……〕怎样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出示线段图分析^p题意〕板书〔线段图〕质疑: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解决这道题的?〔生:通过分析^p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算式再与正确的算式连起来〕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信息分析^p后与正确的算式相连,也可以根据算式选择相对应的信息和问题。过渡:刚刚我们通过分析^p给每个问题找到了正确的算式,如今你能根据要求补充信息提出适宜的问题吗?〔出示〕3、拓展练习:补充信息和问题。师:请同学们完成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订正:假如想用算术法解答,可以补充什么信息?提什么问题呢?2人说,大家同意吗?师:同学们,假如用算术法解答,补充的都是那一类信息?提出的都是哪一类的问题?(生答:)假如用方程解答,补充的都是那一类信息?提出的又是哪一类的问题呢?师: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关键句一样,标准量知道用算术法,标准量不知道用方程)师:你编对了吗?同位交换你编的题互相做一做,互相看看同位做得符合你的意思吗?〔假如出现了数据除不尽时,想想应该怎么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数据呢?〕小结:通过这道题,我们知道了要联络题中的数量关系,弄清条件和问题的配搭关系。2、提升练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解答。师:节目组为小演员做演出服,他们也遇到了数学问题。出示:课件师:独立考虑,认真审题,你想出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订正:①方程:x+3x=120②比:120÷〔2+3〕×2③120×2/5小结:同学们真不简单,从不同角度考虑,灵敏的选用学过的知识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真佩服你们。四、总结:师:通过今天对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畅所欲言话收获〕相信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策略步骤1.画关键句2.审题3.找等量关系4.分析^p算术5.画线段图6.列式计算7.摘录条件8.检验写答方程教学设计整理7教学目的〔含重点、难点〕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纯熟地进展解答。2.能正确纯熟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难点: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灵敏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一、根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①谁是单位“1”。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展比拟,然后小结。3.105页第1题,课本105页第4题。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稳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2.课本105页的第6题。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整体反思教学设计整理8教材分析^p:在前面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根底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本节课主要对这一单元进展整理和复习。学生分析^p: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及时整理已学的内容变得更为重要。经过前面五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整理知识的方法和学习习惯,有才能自己整理学过的内容。学习目的:1.进一步稳固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进步整理知识的才能;能根据这一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开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2.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考虑、合作中整理、评议中完善、演练中检验。3.结合详细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表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学重点:应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圆的整理和复习课。圆以它本身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装点着我们周围的世界。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为精彩。老师也从我们的校园中找到了许多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拍到的照片〕2.假如我们要知道这圆形花坛的铺草坪的面积,该怎么计算?生计算,汇报那有关圆的面积你还知道哪些?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到过程并板书.〔设计意图:在兴趣中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感受到数学之美,老师又及时地激疑,“需运用那些知识?”在自然而贴切中引出课题——圆的整理和复习,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究既然是圆的整理和复习课,你觉得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整理的?〔生答复〕你们能模拟圆的面积整理的方法把圆的其他知识也整理出来吗?生整理,汇报,评价〔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考虑、合作中整理、评议中完善、演练中检验〕三、理论应用〔一〕明辨是非1、圆的半径扩大2倍,周长就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2、梯形可以画一条对称轴。〔〕3、圆周率等于3.14。〔〕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它是圆内最长的线段。〔〕5、画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圆规两脚间的间隔为3cm〔〕〔二〕精挑细选1、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针尖大约走过了〔〕cm。A.31.4B125.6C.____2、要在一个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片中剪出尽可能大的圆,最多可剪出〔〕个。A.1B.2C.3D.43、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A.C÷2+2rB.лrC.лr+2r4、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这个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比拟〔三〕实际应用1、你能提出哪些有关圆的问题并解答?周长:环形面积:2、假如在这个圆形草坪内,准备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展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拟适宜?安装在什么地方?〔四〕开展练习1.沿着半径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假设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小结:1、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不但对圆这局部知识有了更加深化的理解,同时整理程度也有了进一步进步,对自己的整理一定会发现很多缺乏之处,请同学们在课下进一步完善,好吗?教学设计整理9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3、34教学目的: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特点,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过程,式形结合,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形成结实的知识网络。2、纯熟地运用公式进展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敏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系统掌握体积公式的转化与推导过程,形成结实的知识网络。教学难点:灵敏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理念:本节课让学生在梳理和交流中有所收获,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通过自我整理、自我进步,有效地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情景解决问题的才能,并正确进展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整理知识、形成网络。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整理好的知识向大家展示一下。2、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完好地表述一下。3、强化公式的推导过程。圆柱体体积公式是什么?请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圆锥体体积公式是什么?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4、根据学生的复习整理,让学生把下表填写完好。图形特征计算公式圆柱1、上下粗细一样2、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S底=πrS侧=ch=πdh=2πrhS底=2s底+s侧V柱=sh=πrh圆锥1、有一个顶点2、底面是一个圆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S底=πrV锥=1/3sh=1/3πrh5、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老师质疑: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解决什么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1〕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判断圆柱和圆锥。〔2〕针对有关条件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进展有关的逆运算。〔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有关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学生先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整理的结果。学生填写表格,并互相提问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相关概念分得清。〔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通常得到一个〔〕,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2〕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4〕一个圆柱形水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3米,它最多能装〔〕立方米水。〔5〕一个圆锥形机器零件,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2、有关计算算得准。〔1〕、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①假如沿着这个铁皮盒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②某工厂做这样的铁皮盒100个,需要多少铁皮?③假如用这个铁皮盒盛食品,最多能盛多少升?〔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直径8米,高3米,这个沙堆占地多少平方米?假如每立方米沙重15千克,这堆沙一共重多少千克?3、解决问题用得妙。〔1〕、一个长9分米的圆柱形木材,底面半径是4分米。假如将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削去局部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压路机的滚筒的横截面直径是1米,它的长是2米。假如滚筒每分钟转动8周,5分钟能压路多少平方米?〔3〕、一个圆柱形钢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6分米,把它熔铸成一个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说一说求容积为什么要从里面量。学生讨论一下每一个问题各是求什么三、综合运用、进步才能。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在一个直径是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的圆锥形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0.3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2〕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长40厘米,现需要沿直径把它对半锯开,锯开后每根木料的外表积和体积是多少?”2、总结复习,畅谈收获。3、作业:34页3、4学生分组讨论。教学设计整理10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7页。教学目的:1、通过详细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络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展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不同的分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春暖花开,是合适出游的好季节。几个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玩耍。去玩耍的路上,打算买些气球,正好在路上看到了小咕咚超市。同学们,你们认识“小咕咚”吗?我们在什么节目里面认识的“小咕咚”呢?今天,我们就到“小咕咚”开的超市去看一看,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师说:小朋友们到小咕咚超市去买气球,超市里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小咕咚”东找找、西找找,忙得满头大汗。师:看到这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咕咚”说吗?生答复。〔东西摆得乱〕师:同学们提醒的太对了,“小咕咚”一定会感谢你们的,那么,是不是应该按照一定的方法把这些混乱的货物整理好呢?使“小咕咚”能马上找到小朋友需要的气球呢?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咕咚”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那我们和“小咕咚”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好吗?二、探究新知。1、描绘感知分类的标准。师:小咕咚在他的超市里终于找到了气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买的什么样的气球呢?〔课件出示:小朋友手里拿着漂亮的气球〕。这么多漂亮的气球,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听清老师说的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你的练习本上。3、学生汇报。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生:圆形一类,心形一类,糖葫芦形一类。分的很好。老师贴图片板书。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除了这种分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刚刚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分类的时候是一推一堆放的',还有的同学和他们小组的不一样的吗?到前面学生板贴,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工程。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学生汇报。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师: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小结:同学们不仅可以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4、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师:假如增加一个心形的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生答复。那假如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生答复。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心形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心形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我们刚刚主要是按照气球的形状进展分类的,那还可以怎样分呢?生答复。5、小结:以上我们是按照物体的形状、颜色进展分类的。在分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是按什么来分的,这也就是分类的标准,然后同学们再动手进展分类,这样就能快速准确的把要分的物体分好了,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把它记录下来。同学们听懂了吗?〔二〕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分类标准的选择。1、尝试用图表记录分类结果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分类。师:我们刚刚说了几个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耍,看他们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生答略。〔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在表中呢?2、比照体会分类的标准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师:那有什么是一样的呢?生:总数不变。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管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3、体会不同情境下分类标准的选择。A情景:发现王国门口买票B情景:戏水乐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和家长们到了发现王国,他们应该怎样买票呢?那到了戏水乐园呢?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来虽然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分类标准。课间休息:学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来轻松一下,同学们在智慧树里面认识了“小咕咚”,那智慧树里面的歌曲同学们是不是都会唱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同学们起立,我们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三、稳固练习。1、我们和“小咕咚”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学习,真开心!那根据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假如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2、那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来整理一下自己的小书包,看谁动作快,动作还轻,不影响其他说的同学,能做到吗?好如今开场。学生汇报。四、总结:同学们刚刚说都非常好,我们今天学会了分类与整理,“小咕咚”也学会了,我们在一起去看一看,“小咕咚”的超市如今是什么样子了。同学们看屏幕“小咕咚”的超市和原来比有什么变化?生答。看来“小咕咚”是学会了分类与整理,你看它的小超市的商品摆放的多整齐,也不乱了,分类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多的,学会了分类,同学们可以自己整理房间、整理书包。你们都学会了吗?好,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教学设计整理1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2、43页。教学目的: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展计算。2、会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合理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3、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除法中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才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能灵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运用小数除法及其它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PPT、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宣布本节课的任务。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1、师生共议,回忆单元所学知识。2、学生课前独立整理,完成知识构造框架图,然后小组内交流。3、小组内交流:〔1〕、三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2〕、你认为哪些知识你掌握的比拟好?〔3〕、你还有哪些疑惑?4、小组汇报展示,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老师强调对所学知识进展归纳整理的重要性:便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更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知识。4、学生质疑: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这些所学的`知识里面,你认为自己哪个知识点掌握得比拟好?还有哪个知识点不太明白或者说有一些疑惑呢?大声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随机典例悟导……〕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带着刚刚所提出的问题走进我们的练习大本营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系统整理开展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才能和交流与配合意识,再通过师生之间的质疑、解惑过程系统地再现并掌握本单元知识。]三、练习大本营。〔一〕、计算练习,选择合理灵敏的方法。79.3÷2.6=2.2÷3=7÷0.25=8.1÷1.8=24.7÷2.5÷0.4=0.22÷0.6+0.2÷0.6=方法:先让学生独立选择题目做,再抽生板演、对正。[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适宜的方法,求出正确的结果。并在讨论中发现合理灵敏的方法,开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p才能。]〔二〕、综合练习。1、选择题。1〕、李阿姨买了14个橘子共重2.1千克,假如买这样的橘子13千克,大约有〔〕个。A200个以上B不到50个C80多个2〕、下面的商是3.45的算式是〔〕。A11.04÷32B11.04÷3.2C110.4÷3.2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并说出考虑过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计算、估算等。2、口答:1〕、五一班有16名同学去春游,每5名同学乘一条船,需要几条船?〔16÷5=3条……1人,3+1=4条采用了进一法〕2〕、钢笔2.5元一支,11元最多可以买几支?〔11÷2.5=4支……1元最多可以买4支采用了去尾法〕3〕、买3个面包用2元,每个面包多少钱?〔2÷3=0.6666……大约是0.67元采用了四舍五入法〕3、解决问题:妈妈让小红去超市买米,某品牌的大米原来的单价是每千克4.8元,妈妈给小红准备好了买30千克的钱。小红来到超市,发现这种大米正在促销,单价为每千克4.5元。这样可以多买多少千克大米?1、先求出小红准备的钱4.8※30=144元2、按照现价可以买多少千克大米144÷4.5=32千克3、如今比原来多买的千克数量32—30=2千克[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再通过考虑、解答与交流的方式完成;便于培养学生估算、口算、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五、拓展练习※6除以7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循环小数表示商以及其周期性规律的应用]教学设计整理12一、复习导入口算:20×3=200×3=27×5=270×5=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是如何口算的?〔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写一样个数的0〕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读书节活动,学校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每套280元1、你能提出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2、估一估,大约共要多少元?正确的得数又是多少呢?试着算一算3、学生尝试280280×3×34、讨论交流,两种方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出示议论题〕媒体出示议论:1、列竖式时一位数怎样对齐?2、一位数怎样相乘?3、乘完后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三、尝试2800×32800×5比拟这两题有何异同?2800×5的积的末尾为什么有3个0?〔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已有1个0,再加因数末尾的两个0,就是3个0〕今天学的与以往有何不同?提醒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笔算呢?得出法那么: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一位数与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第一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注意:一位数要和0前面的数对齐;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要添写一样个数的0。四、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150350320×4×6×5602600五、稳固练习:你能笔算吗?37×525×4370×525×40你能把算式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得出: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一定扩大一样的倍数六、理论应用:140×5〔〕150×524×30〔〕24×3025×4〔〕25×3380×4〔〕38×4七:解决问题:1、旅行团乘飞机去____,一架飞机可以坐1200人,如今有4000人想要参加,那么这样的3架飞机够吗?2、玩具店店方案一个星期卖1150个玩具,实际前6天每天卖了150个,那么最后一天要卖出多少个才能完成方案呢?八、全课小结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练习七第3题。教学设计整理13教学过程:一、边练习边复习学生在课本上自己完成,并根据题目体会:1、分段对数据整理的方法2、怎样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3、求平均数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统计的步骤是什么?对应的方法是什么?2、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分什么;按什么分〕三、课堂理论练习四的1~3题。四、课外理论练习四的第4题。课后反思:学生习惯于用自己的方法进展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用多样化的方法方式进展探究。1、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意义,并能比拟纯熟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整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进一步掌握分数的根本性质,并能比拟纯熟地约分和通分;进一步掌握分数和小数和互化方法,并能比拟纯熟地比拟分数和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的意义。1、什么是单位“1”?一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什么是分数单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带分数、整数和假分数怎样互化?二、根本练习1、口答P110、1,2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P111、33、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P111、4,54、应用题P111、6三、小结课题二: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分析^p和推理的才能。教学重点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络和区别。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答复: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2、填空:1~12的质数有,合数有。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二、提醒课题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三、探究研究1、小组合作学习〔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6=2×328=4×760=6×1060=2×3060=4×15…〔2〕写出的`两个数中假如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