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性质及预防_第1页
铅的性质及预防_第2页
铅的性质及预防_第3页
铅的性质及预防_第4页
铅的性质及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丹涂芷菡理化性质铅,化学符号:Pb铅的原子序数:82。第6周期,第4主族。铅是柔软、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的本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铅的用途建筑材料、铅酸蓄电池、枪弹和炮弹、焊锡、奖杯和某些合金、印刷业。在古代,人们曾用铅作笔。“铅笔”这名字,便是从这儿来的。铅还有一个奇妙的本领——它能很好地阻挡X射线和放射性射线。铅的许多化合物,色彩缤纷,常用作颜料。铅的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四乙基铅,常用作汽油的防爆剂。部分杀虫剂除草剂铅吸收来源吸收*呼吸道

吸收迅速,吸入的氧化铅烟约有40%吸收入血循环,其余由呼吸道排出。铅尘的吸收取决于颗粒大小和溶解度。*消化道摄入的铅化合物约有5%~10%通过胃肠道吸收。空腹时吸收率明显增加,达到45%;缺铁、缺钙、缺锌、缺磷及高脂饮食可增加胃肠道对铅的吸收。儿童生长发育期,呼吸道和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于成人*皮肤无机铅化合物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四乙基铅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转运分布

*进入血液中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90%),血浆中的铅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早期主要分布在肝、肾、脑、皮肤和骨骼肌中;数周后,铅由软组织转移到骨,并以难溶的磷酸铅形式沉积下来。*在骨内,先进入长骨小梁部,然后逐渐分布于皮质。人体内90%~95%的铅储存在骨内,比较稳定,因此骨铅对血铅的影响不可忽视。*缺钙、饮酒、外伤、服用酸性药物等改变体内酸碱平衡时,以及骨疾病(骨质疏松、骨折),可导致骨内储存的磷酸铅转化为溶解度达100倍的磷酸氢铅而进入血液,引起症状加重。铅中毒造成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这是铅中毒贫血的原因之一,铅还可抑制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红细胞内K+逸出,使细胞膜破损而贫血。由于贫血可造成铅中毒面容(苍白面容).铅可使肝内小动脉痉挛而缺血,发生急性铅中毒肝病。铅亦可引起肝细胞色素系统功能紊乱,使酶的活性减低。铅可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抑制ATP酶的活力,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和损伤职业性铅中毒以慢性者居多。呈现慢性、隐匿性,因过劳、缺钙、饮酒、饥饿、创伤、感染等诱因出现症状,头昏、头痛、乏力、失眠、多梦、健忘,中毒较深则有剧烈的头痛、视力模糊、狂躁、幻觉、意识障碍、肌无力、肢体远端手套和袜套样浅感觉障碍。重症铅中毒的典型表现:铅麻痹(重腕),

铅线(在齿龈的边缘处有可约1mm的蓝灰色线),腹绞痛(多数为阵发性腹绞痛,剧烈难忍,部位在脐周,持续数分钟或更长),铅的损害作用和机理

代谢特点:

1、铅从体内排出缓慢;半衰期估计为5~10年;

2、铅在红细胞内的半衰期为25天,在软组织中的半衰期为40天。

3、骨骼中的铅分两部分,一部分处于稳定状态,其半衰期为20年;另一部分比例较小,但有代谢活性,迅速在血液和软组织间转移,半衰期为19天;方式:*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小部分随粪便、唾液、汗腺、脱落皮屑等排出;*铅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乳汁也能排出铅;*食入的铅除少部分被吸收外,大部分由粪便排出,消化道吸收的铅有肠肝循环。铅中毒的近况

近年来,我国工业和交通业迅猛发展,铅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公害。造成慢性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据测定,当人体内血铅尝浓度过30微克/100毫升时,就会出现头晕、肌肉关前、失眠、贫血、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我们还发现,因兴奋多动来门诊就诊的儿童有所增加,我们曾对这些儿童和过血液铅浓度测定,发现大部分儿童的血铅浓度高于正常值。这一情况与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道,即体内铅增高可引起小儿神、精神方面的异常尤其是多动症的观点是相一致的。食疗排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父母可有意让孩子多吃以下几种食物:

(1)含丰富的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沉淀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檬、石榴、山楂,尤其是酸枣中的含量最丰富,苹果、草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含有维生素C。铅中毒,怎么办?食疗排铅

(2)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和瘦肉等,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则有菠菜、芹菜、油菜、萝l、缨、苋菜、荠菜、番茄、柑桔、桃、李、杏、菠萝和红枣等。(3)大蒜素丰富的食物。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所以从事铅作业的工人,每天吃少量大蒜比不吃大蒜的工人铅中毒发生率减少60%。(4)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5)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社会责任和国家政策、措施二级预防:家庭教育:

第一,经常洗手:一次洗手可以消除90%~95%附着在手上的铅,特别是饭前洗手。第二,凡是小孩子可以放入口中的玩具均应定期擦洗除尘。第三,定期家庭扫除,平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