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_第1页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_第2页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_第3页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_第4页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长安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

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Charpentier、JenniferA.Doudna,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势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B: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C:化学家在微观层面上可以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创造出更为优异的新物质

D:两位科学家获得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答案: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A:卢瑟福

B:道尔顿

C:波尔

D:汤姆生

答案:道尔顿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火硝(硝酸钾)提取没有设计的操作方法是:()。

A:蒸发

B:溶解

C:结晶

D:升华

答案:升华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钟南山

C:张青莲

D:屠呦呦

答案:屠呦呦

以下发明或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火药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指南针

E:烧制陶瓷

F:索尔维制碱

G:提出氧化学说

答案:火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烧制陶瓷

第一章测试

在绝热容器中,电热丝浸入水中,通电10s,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没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系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Q=0,W<0,ΔU>0

B:Q<0,W<0,ΔU>0

C:Q<0,W=0,ΔU<0

D:Q<0,W>0,ΔU=0

答案:Q<0,W>0,ΔU=0

标准状态下,在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高温时能自发进行,这表明该反应的()。

A:<0,<0

B:>0,>0

C:<0,>0

D:>0,<0

答案:>0,>0

以ΔU=Q-pΔV表示的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条件是()。

A:敞开系统

B: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C: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温等压过程

D: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

答案:封闭系统,不作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下列状态函数中,绝对值可以确定的是()。

A:U

B:S

C:G

D:H

答案:S

已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下列哪一数据为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A:

B:

C:

D:

答案:

第二章测试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A:

B:

C:

D:

答案:

在某一温度和体积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且该反应,为有利于增加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为()。

A:升高温度

B:通入

C:减少Sn的量

D:减小体积

答案:减小体积

已知的,要使有害气体NO和CO的转化率尽可能大,其适宜的条件时()。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C:升高温度,降低压力

D:降低温度

答案:降低温度,增大压力

下列哪一种有关多重化学平衡系统的说法是错误的()。

A:各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互相关联。

B:达到化学平衡时,某一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发生变化,则其他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也会发生变化

C:在理论计算时可忽略平衡常数特别小的反应

D:其中某一平衡常数值发生变化,则其它平衡常数值也随之改变

答案:在理论计算时可忽略平衡常数特别小的反应

对于反应:,当系统压力改变时,反应平衡不受影响。()

A:对B:错

答案:对

第三章测试

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答案: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单位是()。

A:B:

C:D:

答案:

是放热反应,欲增加其正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

A:使用催化剂

B:增加氧的分压

C:升高温度

D:减小的分压

答案:减小的分压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A:错B:对

答案:错

任意两个反应相比,速率常数k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必较大。()

A:错B:对

答案:错

第四章测试

1L溶液中含有0.10mol醋酸和0.01mol醋酸钠,该溶液的pH值是()(已知25℃时醋酸的pKa=4.75)。

A:5.75

B:2.75

C:3.75

D:4.75

答案:3.75

将CuS溶解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体系的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变大

在100mLKCl溶液中,加入1mL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沉淀生成但不是AgCl

B:无AgCl沉淀生成

C:有AgCl沉淀生成

D:无法确定

答案:有AgCl沉淀生成

水不能润湿荷叶表面,接触角大于90°,当水中加入皂素后,接触角将()。

A:无法判断

B:不变

C:变大

D:变小

答案:变小

“W/O型乳状液”的含义是()

A:油水型乳状液

B:油包水型乳状液

C:水包油型微乳液

D:水包油型乳状液

答案:油包水型乳状液

第五章测试

将某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E为零

B:负极是还原态物质失去电子,正极是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

C: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为零

D: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平衡时E为零

;负极是还原态物质失去电子,正极是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

A:B:C:D:

答案:

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表示该电对中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

A:对B:错

答案:对

在下列电池反应中当该原电池的电动势为零时,的浓度为()。

A:B:C:D:

答案:

某一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两种表达式如下:,则此两方程式所代表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应该是()。

A:标准电动势相同,不同

B:均相同

C:均不相同

D:标准电动势不同,相同

答案:标准电动势相同,不同

第六章测试

下列原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表示不合理的是

()。

A:n=3,l=2,m=-2,ms=+1/2

B:n=6,l=4,m=4,ms=+1/2

C:n=6,l=4,m=4,ms=-1/2

D:n=2,l=2,m=0,ms=+1/2

答案:n=2,l=2,m=0,ms=+1/2

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屏蔽性

B:只有波动性

C:波粒二象性

D:穿透性

答案:波粒二象性

下列元素原子对其外层电子所显示的有效核电荷最大的是

()。

A:Cu

B:K

C:O

D:Si

答案:O

下列几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F

B:C

C:O

D:N

答案:C

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中,不具有d5电子排布的是

()。

A:Co3+

B:M

C:Fe3+

D:Cr

答案:Co3+

第七章测试

下列高分子材料中属于均聚高分子的是()。

A:尼龙-66

B:酚醛树脂

C:蛋白质

D:聚氯乙烯

答案:聚氯乙烯

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一级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有()。

A:改变一级结构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完成

B:一级结构是影响高分子化合物性能的基础

C:一级结构是链段的运动

D:一级结构是高分子最基本的结构

答案:改变一级结构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完成

;一级结构是影响高分子化合物性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是高分子最基本的结构

聚合物是一种纯净物。()

A:错B:对

答案:错

酚醛树脂的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