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模电new(上传)_第1页
总复习模电new(上传)_第2页
总复习模电new(上传)_第3页
总复习模电new(上传)_第4页
总复习模电new(上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B

总复习11.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2. 稳压管的稳压作用需满足的条件3. 晶体管放大的外部条件晶体管特性曲线的规律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2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微量的杂质,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其原因是掺杂半导体的某种载流子的浓度大大增加。P型半导体:空穴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半导体)。3加正向电压时,PN结处于导通状态,

PN结变窄,呈低电阻,正向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PN结处于截止状态,

PN结变宽,呈高电阻,

反向电流很小。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PN结4

二极管电路分析

定性分析:判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截止

实际二极管:正向导通----硅0.6~0.7V

0.2~0.3V

理想二极管:正向导通----管压降为零反向截止----相当于断开5

分析方法:(1)断开二极管

(2)a)分析其两端电位高低;

b)其两端所加电压UD的正负。V阳

>V阴→导通V阳

<V阴→截止UD>0(正向偏置)→导通UD<0(反向偏置)→截止

二极管电路分析6稳压二极管符号条件:工作于反向击穿区输出:UZ使用时要加限流电阻_+7PNNT符号T符号NPN型PNPPNP型晶体管的类型和符号8晶体管放大的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NNPEBC!!!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9晶体管输出特性iC/mAuCE/V100µA80µA60µA40µA20µA

O3691242.31.5321IB=0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1.放大区:e结正偏,c结反偏。IC=ßIB2.饱和区:e、c结正偏。ßIB≥IC3.截止区:e结反偏或零偏。IB=010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1. 直流通路画法:C开路,ui=0; 交流通路画法:C短路,UCC为交流地。2. 静态:由直流通路求IBQ、ICQ(或IEQ)、UCEQ非线性失真动态:由微变等效电路求Au、Ri、Ro11放大的概念放大的前提:不失真量放大的对象:变化的量放大的本质:能量的控制和转换放大的目的:将微弱的变化信号放大 成较大的信号放大的基本特征:功率放大12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产生非线性失真。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Q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Q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13A、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截止失真产生原因:Q点过低消除方法:增大VBB削顶14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减小β,增大VCC。B、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产生原因:Q点过高削底15图解法特点形象直观;适应于Q点分析、失真分析、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分析;能够用于大信号分析;不易准确求解;不能求解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带等等参数。16ibicicBCEibib晶体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ube+-uce+-ube+-uce+-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rbeBEC

晶体管的B、E之间可用rbe等效代替。

晶体管的C、E之间可用一受控电流源ic=ib等效代替。171.类型: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2.特点:Au<0,电压放大倍数较高3.动态参数:共射放大电路RB1+UCCRCC1C2RB2RERLuiuo181.特点:Au≈1,Ri高、Ro

很低2.动态参数:射极输出器(共集放大电路)RB+VCCC1C2RERLuiuo1920复合管的组成原则:在正确的外加电压下,各管的各极电流应有合适的通路,且均工作在放大区。为实现电流放大,前管的iC(

iD)或iE(

iS)应为后管iB。复合管类型由第一只管子类型确定。复合管放大电路213.1.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耦合方式: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光电耦合。耦合:即每两个单级放大电路之间的连接方式。22 1. 抑制零点漂移(温漂)原理:利用电路结构的对称性,采用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2. 长尾式差分电路RE的作用: 直流--抑制零漂,稳定Q点; 交流--对共模信号起抑制作用235.动态参数:Ad、Ri、Ro、Ac、KCMR共模抑制比KCMR:

综合考察差分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的能力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参数理想对称时,KCMR=∞。24Re↑→对uIc抑制越↑,这对单出电路尤为重要。但Re太大,则不合理(1)具有恒流源的差放7.电路的改进25

对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级要求:RO小,带负载能力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即其峰值接近电源电压。为此便产生了双向跟随互补输出电路。互补输出级T1、T2特性理想对称26互补输出级交越失真消除失真的方法: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在于晶体管特性存在非线性,ui

<uT时晶体管截止。271.集成运放结构组成、特点和各部分作用2.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3.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电路的分析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28集成运放电路的组成偏置电路:为各级放大电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多 采用电流源电路。输入级:又称前置级,常为差分放大电路。要求Ri大,

Ad大,

Ac小,输入端耐压高。中

级:主放大级,常为共射放大电路,多采用复合

管。要求有足够的放大能力。输

级:功率级,多采用准互补输出级。要求Ro小,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29uo=f(uP-uN)线性区:uo=Aod(uP-uN)非线性区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线性区非线性区:集成运放的输出不是+UOM

,就是-UOM。30作用:常作为集成运放中的偏置电路(为各级放大电路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和有源负载(可提高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中的电流源电路311.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定性分析2.放大电路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求解3.根据电压放大倍数画波特图4.根据波特图求放大电路的频率参数及电压放大倍数第4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32放大电路的频率参数

在低频段,随着信号频率逐渐降低,耦合电容、旁路电容等的容抗增大,使动态信号损失,放大能力下降。高通电路低通电路

在高频段,随着信号频率逐渐升高,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寄生电容等杂散电容的容抗减小,使动态信号损失,放大能力下降。下限频率上限频率33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波特图

341.对反馈基本概念的理解2.反馈和反馈组态的判断方法,即若放大电路中引入了反馈,判断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的是交流负反馈,判断反馈组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3.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4.根据需求引入合适负反馈的原则和方法第5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35判断反馈性质:正、负反馈。方法:瞬时极性法。确定反馈网络(常为电阻网络)。判断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注意电容的影响。负反馈的分析方法判断反馈的组态。输入端:并联、串联输出端:电压、电流36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 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迭加。负反馈:若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并使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就称为负反馈。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相是负反馈。正反馈:若引回的反馈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并使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加,就称为正反馈。37反馈极性判别:瞬时极性法

首先断开反馈网络与输入回路相接处,然后假设输入端信号有一定极性的瞬时变化,并依次经过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后,再回到输入端比较,若净输入信号减少,则为负反馈;反之为正反馈。38共射电路、共集电路常见电路极性变化总结输入输出输出输入输出共基电路输入输出输出差分电路A输入输出集成运放39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的判断交流反馈:若在反馈网络中串接隔直电容,则可以隔断直流,故反馈只对交流起作用。直流反馈:若在起反馈作用的电阻两端并联旁路电容,则可以使其只对直流起作用。40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电流反馈:

反馈电路从负载电阻靠近“地”端引出。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判断方法:作用:41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

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上。并联反馈:

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加在同一个输入端上。串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负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判断方法:作用:42输出量输入量反馈量净输入量负反馈方块图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叠加环节闭环放大倍数:43串联负反馈,ui≈uf,u'i≈0并联负反馈,ii≈if,

i'i

≈0深度负反馈的实质深度负反馈情况下,注意: 反馈系数F的计算,令放大电路的输入为零,只考虑放大电路的输出对反馈网络的输入作用。44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1)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改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2)信号源内阻较小时,应引入串联负反馈;信号源内阻较大时,应引入并联负反馈;3)负载需要稳定的电压信号时,应引入电压负反馈;负载需要稳定的电流信号时,应引入电流负反馈;4)根据信号变换需求,选择适当反馈组态。451. 运算电路的识别2. 运算电路的分析计算3. 有源滤波器的识别及应用第6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462.理想运放的参数特点开环差模增益:Aod=∞差模输入电阻:Rid=∞输出电阻:Ro=0共模抑制比:KCMR=∞上限截止频率:fH=∞失调电压及其温漂:UIO=0,dUIO/dT=0失调电流及其温漂:IIO=0,dIIO/dT=0内部噪声:0

由于运放开环放大倍数很大,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小,在分析时常将其理想化,称其所谓的理想运放。47反相比例运算电路48同相比例运算电路49电压跟随器50反相求和运算51RP=RN同相求和运算52单运放加减运算电路R1//R2//Rf=R3//R4//R553差分比例运算电路54积分运算电路55理想滤波电路的幅频特性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整流电路后阻容耦合通信电路已知干扰频率561. 电路是否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的判断2. 电压比较器电路的识别及电压传输特性的求解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第7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571)幅值平衡条件:2)相位平衡条件:n是整数幅值条件:可以通过调整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达到;相位条件:意味着振荡电路必须是正反馈。(电路维持等幅振荡的平衡条件)自激等幅振荡平衡条件:起振条件:|AoF|>1,且A+F=2n58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1)放大电路:

起放大作用,保证输出从无到稳定。(2)选频网络:

确定电路的振荡频率f0,保证电路产生单一频率的正弦波振荡。(3)正反馈网络:

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4)稳幅环节:

为非线性环节,保证电路输出稳定。常合二而一59正弦波振荡电路判别方法(1)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否存在;(2)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即Q点是否合适,信号是否可能正常传递;(3)相位条件是否满足。即是否存在f0,使电路为正反馈;(4)幅值条件是否满足。即电路是否可起振。60相位条件的判断方法瞬时极性法:

首先断开反馈,然后在断开处给放大电路加f=f0的信号

,且规定其极性,由的极性→

的极性→

的极性

极性相同,则电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否则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61输入输出输出共射电路、共集电路输入输出共基电路电感电容R1C1R2C2RC选频网络电路极性变化小结62常依据选频网络所用元件分类。(1)RC正弦波振荡电路:f0

<1MHz。功率较小,频率较低,常用于音频信号发生电路;(2)LC正弦波振荡电路:f0

>1MHz,功率较大,频率较高;(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非常高。正弦波振荡电路分类637.1.2R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用RC电路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即为RC振荡电路。常见的有:RC串并联、RC移相式、双T式等,在此仅介绍RC串并联又称文氏桥振荡电路。1.选频电路64纯阻性

F最大652.电路组成

∵f=f0时,Fmax=1/3,F=0,∴要求放大电路Au>3,为使放大电路参数不影响

f0,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66电压比较器三个要素分析方法1)输出电压

UO:由限幅电路确定UOL和

UOH。3)输出UO在

uI

UT

时的跳变方向:

uI接同相端:uI↑过UT→低跳至高

uI接反相端:uI↑过UT→高跳至低2)阈值电压UT:由UN=

UP

→UT=

uI

。67单限比较器开环68滞回比较器正反馈69窗口比较器70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最大输出功率、效率的有关概念2. OCL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的估算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71目标:当电源电压确定时,追求最大功率!

与电压、电流放大电路的区别是:

1)功率放大电路效率高

2)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大。功率放大电路中直流电源的能量主要消耗在负载和功放管上。

功率放大电路72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输出功率Pom

:

在输出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获得的最大

输出交流功率。(2)转换效率η

:

最大输出功率Pom与电源所提供的功率PV之比。73OCL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甲乙类放大消除交越失真静态:两管微导通,可消除交越失真。调R2可使uO=074OCL电路的输出功率及效率751. 直流电源的基本知识,整流、滤波和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