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_第1页
11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_第2页
11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_第3页
11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太网交换机(以下简称交换机)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外表和集线器相似。它通过判断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从而将帧从合适的端口发送出去。交换机的冲突域仅局限于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1)、从广义上分:(1)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的基础平台(2)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网络资源设备,如服务器、PC及网络打印机等。2)、从支持的网络技术及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看,局域网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多种。3)、从外观形态和功能上分(1)模块式交换机(机架式交换机):是一个拥用多插槽主板的机柜,在插槽中有可扩展交换模块和网管模块(CPU板),每一个交换模块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它的优点是功能强大、扩展性强,并且可根据实际网络拓朴结构、传输介质和网络端口数目来灵活配置交换模块。它一般作为网络核心交换机或大型校园网/园区网的分布层交换机(2)固定配置的交换机:它是一种带有固定端口数目和类型的交换机。它的最大优点是安装管理方便、便于堆叠、价格适中,最适合做小型网络主干或大型网络的分布层/接入层设备。②按照现在复杂的网络构成方式,网络交换机分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从规模应用上又有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按照OSI的参考网络模型,交换机分为第2层交换机、第3层交换机、第4层交换机等,一直到第7层交换机。按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可把交换机分为可管理型交换机和不可管理型交换机,它们的区别在于对SNMP、RMON等网管协议的支持。按照交换机是否可堆叠,交换机分为可堆叠型交换机和不可堆叠型交换机两种。按照最广泛的普通分类方法,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桌面型交换机、工作组型交换机和校园网交换机3类。根据交换技术的不同,有人又把交换机分为端口交换机、帧交换机和信元交换机3种。从应用的角度划分,交换机分为电话交换机(PBX)和数据交换机(Switch)。当然,目前在数据上的语音传输VoIP又有人称之为“软交换机”。交换机的特性1)、它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的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当目的MAC地址不存在时才广播到所在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接机将把新的地址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2)、交换机对数据包的过滤与转发,可以将网络进行分段,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网暴。3)、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4)、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4、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学习:以太网交换机了解每一端口相连设备的MAC地址,并将地址同相应的端口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该数据帧为广播/组播帧则转发至所有端口)。消除回路:当交换机包括一个冗余回路时,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最后简略的概括一下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像集线器一样,交换机提供了大量可供线缆连接的端口,这样可以采用星型拓扑布线。像中继器、集线器和网桥那样,当它转发帧时,交换机会重新产生一个不失真的方形电信号。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在每个端口上都使用相同的转发或过滤逻辑。像网桥那样,交换机将局域网分为多个冲突域,每个冲突域都是有独立的宽带,因此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带宽。除了具有网桥、集线器和中继器的功能以外,交换机还提供了更先进的功能,如虚拟局域网(VLAN)和更高的性能。交换机之间的连接⑴交换机有“UpLink(级联)”端口(上联:交换机可通过上联端口实现与骨干交换机的连接。(2)交换机没有“UpLink(级联)”端口(3)堆叠(提供堆叠接口的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专用的堆叠线连接起来。通常,堆叠的带宽是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多台交换机的堆叠是靠一个提供背板总线带宽的多口堆叠线模块与单口的堆叠子模块相连,并插入不同的交换机实现交换机的堆叠而实现的。)5、交换机中数据的交换技术1、帧交换:(1)、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2)、存储转发交换: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2、信元交换ATM技术中就是以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换。三、交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1、转发技术:有直通转发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2、延时:是指从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到开始向目的端口复制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3、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通常交换机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4、单/多MAC地址类型:单MAC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只有一个MAC硬件地址,它主要用于连接网络最终用户、网络共享资源等,不能连接集线器或含有多个网络设备的网段。多MAC交换机在每一个端口上有足够的存储体记忆多个硬件地址。5、外接监视仪支持:它可允许外接网络分析仪直接连接到交换机上监视网络状况。6、全双工:是否支持同时收发数据等交换机的传输模式有全双工,半双工,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交换机的全双工是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这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一样,说话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目前的交换机都支持全双工。全双工的好处在于迟延小,速度快。提到全双工,就不能不提与之密切对应的另一个概念,那就是“半双工”,所谓半双工就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动作发生,举个简单例子,一条窄窄的马路,同时只能有一辆车通过,当目前有两量车对开,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一辆先过,等到头儿后另一辆再开,这个例子就形象的说明了半双工的原理。早期的对讲机、以及早期集线器等设备都是实行半双工的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双工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应用的规模来看,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2]交换机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交换:1)直通式:直通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非常快,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因为数据包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由于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输入/输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2)存储转发: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它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的协同工作。3)碎片隔离: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几种交换技术端口交换端口交换技术最早出现在插槽式的集线器中,这类集线器的背板通常划分有多条以太网段(每条网段为一个广播域),不用网桥或路由连接,网络之间是互不相通的。以大主模块插入后通常被分配到某个背板的网段上,端口交换用于将以太模块的端口在背板的多个网段之间进行分配、平衡。根据支持的程度,端口交换还可细分为:•模块交换:将整个模块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组交换:通常模块上的端口被划分为若干组,每组端口允许进行网段迁移。•端口级交换:支持每个端口在不同网段之间进行迁移。这种交换技术是基于OSI第一层上完成的,具有灵活性和负载平衡能力等优点。如果配置得当,那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进行容错,但没有改变共享传输介质的特点,自而未能称之为真正的交换。帧交换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一般来讲每个公司的产品的实现技术均会有差异,但对网络帧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直通交换:提供线速处理能力,交换机只读出网络帧的前14个字节,便将网络帧传送到相应的端口上。存储转发:通过对网络帧的读取进行验错和控制。前一种方法的交换速度非常快,但缺乏对网络帧进行更高级的控制,缺乏智能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无法支持具有不同速率的端口的交换。因此,各厂商把后一种技术作为重点。有的厂商甚至对网络帧进行分解,将帧分解成固定大小的信元,该信元处理极易用硬件实现,处理速度快,同时能够完成高级控制功能(如美国MADGE公司的LET集线器)如优先级控制。信元交换(专用于ATM网络,原点到目的结点传输的是信元,信元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不同于普通网络传输的帧或者包,因为帧和包是变长的,而ATM的信元是定长的,非常小的,长度只有53个字节,其中5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ATM技术采用固定长度53个字节的信元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