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2_第1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2_第2页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2.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定都天京 ②建号“太平天国”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④永安建制 ⑤洪秀全称“天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①④③3.下列关于定都天京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B.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C.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D.标志着太平天国转折点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述,错误的是A.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5.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6.太平天国的诸多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主要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的封建统治7、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B.一直保持着农民革命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8、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10、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D、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材料2:(农民全年收获)除足其25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25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但有限式,不得多用一钱。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以上材料均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按:《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25家为一“两”作为农村基本单位,每“两”设一国库,一礼拜堂,由“两司马”管理。材料3: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天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直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摘自《太平天国》回答:①材料1规定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指出解决的办法和《天朝田度制度》准备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②材料2规定了怎样的分配制度?③材料3中“照旧交粮纳税”是一种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④以上材料反映的政策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12、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了什么重要文献?二者有何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序号12345答案ACBDA序号678910答案BCCCA二、非选择题11.①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现土地公有。②实行一切产品归国库的平均分配制度。③所谓“照旧交粮纳税”,就是沿用清朝的旧制,向地主、自耕农按土地亩数征收田赋。实质是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④说明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土地公有、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太平天国只能根据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的财政需要来调整和实行自己的政策。12.(1)重要文献①前期: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②后期: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2)主要区别①社会背景不同:前者制定于1853年,此时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处于强盛时期;后者制定于1859年,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②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主张平分土地,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即实行私有制。③群众基础不同:前者主要平均分配土地,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④二者作用不同: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后者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迫于当时形势,也没有实行,并未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真正影响。⑤反映的时代特点不同:前者的颁布标志着农民运动水平达到最高峰,但又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取得胜利;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