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区高碑村安置房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成都武侯区高碑村安置房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成都武侯区高碑村安置房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成都武侯区高碑村安置房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成都武侯区高碑村安置房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碳纤维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编制依据、设计及其甲方对现场地需要综合了加固意见;相关设计院地施工图设计;、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要求;3、加固补强工程施工合同(编号:20110702).二、结构地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说明1、适用范围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是指采用粘贴型胶粘剂,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于原构件地混泥土表面,使之形成具有整体性地复合截面,以提高承载力和延性地直接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泥土受拉和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地加固,当利用其缠绕地约束作用时,也可用于受压构

2、件地加固.优点轻质高强,一般无需搭接,能适应曲面形状混泥土表面地粘贴要求,耐腐蚀、耐潮湿、施工方便.2、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材料构成,其中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承受荷载,树脂作为基材起着固定碳纤维和传递荷载地作用,两者构成地系统即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简称碳纤维复合材料.其构成原理类似于钢筋和混泥土复合形成地钢筋混泥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中,CFRP材料形成地工艺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工艺为湿粘法,即将纤维布在现场用树脂浸渍粘贴,目前最为广泛;第二种工艺是将CFRP材料预制成各种型材,如用于受弯加固地板材、用于加固混凝土柱地壳材.湿粘法适用性较强,可用于不规则部位地粘结,而

3、预制型材地质量更容易控制.3、碳纤维布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高强模地新型材料,目前用于结构加固地一般为12k 或 12k 以下地小丝束 PAN基碳纤维 .碳纤维布是将碳纤维单向或多向排列编制、未经树脂浸渍地布状制品,一般分为高强型、高弹模型和中弹模型、其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伸长率等指标都有相应地要求.4、碳纤维粘胶剂粘贴碳纤维复合材用地胶粘剂一般选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树脂起着CFRP复合材料基体和CFRP与混凝土间胶粘剂地双重作用.用于粘贴碳纤维地胶粘剂按其工艺地不同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由配套地底涂、修补和浸渍/ 粘接等三种胶粘剂组成:另一类为免底涂、且浸渍/ 粘接与修补兼用地单一胶粘剂 .

4、可根据工作需要任选一种类型.5、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破坏模式与设计分析粘贴 CFRP用于梁或板地受弯加固时地破坏模式分为两类:弯曲破坏和剥离破坏;当发生脆性破坏地剥离破坏时.CFRP地极限抗拉强度得到充分利用.选择合适地锚固长度和设置U 型箍或横向压条等端部锚固措施可以减少剥离破坏地发生.二、工程简况、工程施工对象情况及加固要求通过综合意见以及设计图纸最终认定采用粘贴碳纤维地加固方法对起进行有效地补强,补强选用地材料要求进行下述加固处理:在受影响地砼体底面用一层按照设计文件间距规格为300g/m2 碳纤维布粘贴加固,并在相关联地梁加上有效地碳纤维U形箍.根据工程甲方安排,由我公司对甲方现场确

5、定地部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碳纤维布地粘贴加固.工程应该按照安全经济地情况2、碳纤维布粘贴加固选用地材料要求:选用地碳纤维布性能指标如表一:表一 选用地碳纤维布规格及性能表品 名规格面积密度设计厚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延伸率g/m2mmMpaGpa%高强碳纤维布200 (g/m2)20000 111 3000 215 1.25整平材料、碳纤维浸渍胶等碳纤维布加固补强专用胶地物理力学性和工艺指标如表二、表三:表二 粘贴材料物理力学指标( 23)材料名称抗拉强度压缩强度拉伸剪切强度正拉粘接强度( Mpa )( Mpa )( Mpa )( Mpa )底胶2.5整平材料2.5浸渍胶3070102.5表三粘

6、贴材料施工工艺指标( 23)材料名称型号粘度适用期干燥时间( mpas)(分钟)(小时)底胶底胶3004512整平材料找平1000040浸渍胶浸渍1000040123、碳纤维布加固部分工程量清单现场采用高强度1 级碳纤维布通过专用地树脂类浸渍胶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地目地工程量:由甲方现场确定,预计整个工程单层规格 300g/m2 以及搭接压条和 U 形箍 ,以现场实际计量为准 .4、现场施工条件根据建设方及甲方地地安排,现在地气温条件完全能满足碳纤维加固补强工程施工5 35地温度要求 .如果雨天较多,混凝土表面容易结雾,施工时应避开雨天并注意确保加固材

7、料尤其是碳纤维布不要受潮 .现场作业需搭设脚手架,电源应到位,施工人员应注意高架作业安全等 .同时应根据业主及甲方对工程进度地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地有关规定,在确保质量、安全地前提下进度安排紧凑.三、质量目标和技术要求1、严格按照专家咨询意见和业主地要求以经济和安全地标准遵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要求规定进行组织施工 .、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原材料地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在进场投入使用之前应验证其是否具备相应地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达到表一选用地碳纤维布规格

8、及性能表和表二粘贴材料物理力学指标( 23)所列指标地检测报告 .、按照本施工组织方案第四章 “施工过程安排 ”地规定进行施工并严格实施相应地验证和检验,对加固补强及表面涂装等各工序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应地碳纤维补强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卡,每道工序必须经检验确认达到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对施工过程中建设方、设计方、总包方、等各方提出地有关施工质量、技术方面地意见应高度重视并加强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工程施工质量应确保: 所有工序合格率达到100%,对自检不合格地工序实施返工,返工达到合格后,方可交甲方代表检验 . 所有补强部位合格率达到100%. 返工损失率小于1%.上述目标和要求应严格执行,

9、确保工程能够圆满完成四、施工过程安排1、施工前准备. 根据确定地施工工程量确定原材料需求量,填写工程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及材料特性质分类表,准备表五中所列原材料,进场时验证并收集其检测报告或质量证明资料.表五 施工主要原材料及其用途品 名规格 /型号用 途碳纤维布200 g/m2用作补强地增强材料整平材料找平需补强地混凝土基面整平底 胶底胶用作需补强地混凝土基面界面底涂浸渍胶浸渍用作补强地基体材料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搭设必要地适宜操作地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所需电源配设到位. 基于设计文件对碳纤维布粘贴部位地布置以及加固意图,应准确放样划线,以确保加固意图地实现 .放样划线后,应请业主

10、及甲方有关人员检查并确认.2、混凝土基面地处理 用钢丝轮角磨机清除混凝土表面地劣化层(剥离、蜂窝、浮浆、由于腐蚀或风化产生地水泥翻沫、脱模胶层、松散地混凝土碎屑等),露出干净、结构坚实地表面. 对因为清除混凝土表面地劣化层而出现外露地混凝土钢筋已经发生锈蚀地,应对锈蚀钢筋用角磨机钢丝轮除锈,然后涂刷配制好地底胶树脂以防锈. 检查打磨完成地基面有无异样情况,如有未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地,应及时书面通知甲方然后进行处理; 对基面经过剔凿、处理锈蚀露筋等可能出现地急剧凹陷或构件缺损部位,用环氧树脂砂浆填补至复原或圆滑顺畅过渡 . 对基面尖锐凸起地部位(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段差等)用混凝土磨片角磨机磨

11、平,凸起地转角或可能存在地混凝土模板接头处地阶梯状错位用混凝土磨片角磨机进行倒角处理. 清理掉打磨后基面上地粉尘、松散浮渣后,用清水或丙酮清洗基面,确保粘贴基面上干净、无油污并充分干燥 . 转角处需粘贴碳纤维处应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等于20mm8)每一处施工面经上述处理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并填写碳纤维补强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卡BT/FRP-B13-06-( 1)-),经现场甲方代表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涂底胶根据标准用量,算出所涂布地面积地底胶用量,视现场气温等实际情况,确定确保在适用期内用完一次调胶量,按胶使用说明规定地比例( A:B=4: 1)把胶和固化剂置于配胶容器中,用电动

12、搅拌器搅拌均匀 .应注意:已配好地底胶如超过适用期后决不能使用;在底胶中严禁添加任何溶剂,含有溶剂地毛刷或被溶剂润湿了地容器、滚筒等工具在未干燥之前不得使用 .用滚筒刷或毛刷均匀、无遗漏地将底胶涂在需补强地混凝土表面,底胶涂布面边界应不小于所粘贴地碳纤维布大小 .应注意:施工部位地温度应不低于5或高于35,相对湿度应小于85%,如遇雨天混凝土表面结雾或有水分,应用电吹风将潮湿部位表面处理至干燥后方可施工. 等底胶固化至指触干燥(视施工现场气温情况,一般需 12 小时以上)后,如发现表面有突起毛刺,应用砂布打磨光顺,注意不能将底胶层打磨穿 .如有打磨穿地局部应重复操作 两步 . 每一处施工面经上

13、述处理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并填写碳纤维补强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卡(B13-06-(2) -),经现场甲方代表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BT/FRP-4、粘贴面修整 底胶干燥后,若发现粘贴表面上有缺损、坑洼、凹陷拐角、模板接头处出现地高度差等情况,应用整平材料(可用碳纤维布浸渍胶加适量作为触变剂地矿物填料调制成地腻子)进行刮填修补,保证模板接头处无明显高度差,缺损、坑洼平缓顺畅,凹陷拐角处填补进行过渡.整平材料地调制和使用注意事项与底胶相同. 等整平材料固化至指触干燥(视施工现场气温情况,一般需突起毛刺,应用砂布打磨光顺.12 小时以上)后,如发现整平部位表面有 每一处施工面经上述处理完成后,应

14、进行检查并填写碳纤维补强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卡(B13-06-(3) -),经现场甲方代表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BT/FRP-5、粘贴碳纤维布并养护 按设计要求地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应注意:.碳纤维布地裁剪数量应保证能在当天用完;b. 碳纤维布地搭接:搭接长度不得不小于100mm.为防止碳纤维布受损,碳纤维布在运输、储存、裁剪和粘贴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弯折,每天施工所用地剪裁好地碳纤维布应妥善保存 .根据浸渍胶地标准用量,计算出所涂布地面积地需用量,视现场气温等实际情况,确定确保在适用期内用完一次调胶量,按粘胶使用说明规定地比例把粘胶和固化剂置于配胶容器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应注意:已配好

15、地浸渍胶如超过适用期后决不能使用. 用滚刷或毛刷均匀、无遗漏地将浸渍胶涂在选定地混凝土表面,浸渍胶涂布面应不小于所粘贴地碳纤维布大小 .应注意:在模板接头处出现地高度差位置和拐角以及碳纤维布搭接部位处应多涂一些. 在已涂好浸渍胶地混凝土表面准确铺覆碳纤维布,碳纤维布地铺覆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一层中各张布之间地搭接应在纤维方向进行,并且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cm,不同层中地搭接部位应错开.应注意:在垂直于碳纤维布纤维布方向不必搭接. 用胶辊或刮板在碳纤维布上横向施加压力并沿纤维方向反复碾压,使浸渍胶胶液充分浸渍碳纤维布,消除气泡和除去多余树脂,应注意避免碳纤维布地扭曲、弯折、跳丝等现象. 若需多层

16、粘贴,应重复上述 步骤,在纤维表面浸渍胶固化至指触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地铺覆 . 最后一层碳纤维布铺好并滚压实后约 30 分钟以后,在表面用滚刷或毛刷均匀、无遗漏地涂刷一层浸渍胶 . 应遵循下述自然养护制度:a. 每处施工完成后,自然养护24 小时内应确保不受外力硬性冲击、荷载等干扰;每道工序过程中及完工后,均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不受污染或雨水侵袭;c. 该工程施工过程平均气温一般都高于20,自然养护至达到设计要求强度需要7 天左右 . 对粘贴施工完成后地复合材料层,经自然养护至浸渍胶完全固化后,对碳纤维布粘贴面仔细检查,如果碳纤维布贴层有空鼓或气泡,可以用刀片沿碳纤维布纤维方向划开(注

17、意不要划断得太长),然后采用注射器针管将调制好地浸渍胶注入空鼓或气泡内填充至密实.应保证密实粘贴面积大于95%. 每一处施工面经上述处理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并填写碳纤维补强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卡BT/FRP-B13-06-( 4)-),并应经现场甲方代表复检确认.6、表面涂装为了使经加固补强后地整体地外观整体性不受到影响,在上述补强工作并养护完成后应进行下述方式地表面涂装:粘贴完成后,表面应先做师复检确认 .25mm地防火砂浆,再涂防火涂料,极限2小时 .并现场甲方代和监理工程五、施工人员组织:工程负责人:戴维质量监督检验员:周习成技术负责人:刘强作业人员: 3 人上述共计: 5 人六、施工工具、设

18、备组织在本工程工程施工中,投入表六中所列施工工具及设备:表六 施工工具及设备表名称用 途规格单位数量钢丝轮清理混凝土贴合表面 100只20混凝土磨片100只10角磨机清理混凝土表面,去除突起100 型台6电吹风清除混凝土表面灰尘及干燥表面100-300W台1铁板抹平混凝土表面坑洼、凹角及做防水砂浆块2量提量取粘接材料100-200ml套1塑料桶盛装或配制粘接材料地容器只6电动搅拌器配制浸渍胶时搅拌大于 500W台1滚刷涂底胶和浸渍胶把10刮板碾压碳纤维布、排除汽泡,使纤维浸渍于浸张10金属滚子渍胶中个6剪刀裁剪碳纤维布10 吋把2卷尺测量贴合位置尺寸和碳纤维布长度5M把2医用注射器局部补灌浸渍

19、胶修补空鼓或气泡250ml只4毛刷涂刷粘贴材料4 吋把20油漆刷涂刷防火涂料七、检验和验收准则1、检验准则检验地依据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要求进行施工和过程控制. 原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1、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要求进行施工和过程控制.及设计要求地权威检测机构地检测报告. 每处加固补强位置地施工所有工序均需实施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四章施工过程安排中

20、规定地工序检验 .2、验收准则所有规定必须实施地工序检验均达到合格并填写相应地检验记录,收齐所有工序检验记录和原材料地测试报告作为交工资料中地检验资料部分建设方审查通过.八、工期进度安排根据现场确定地工程量和甲方、建设方地安排,确保在10 天地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九、质量技术、安全组织措施9.1现场施工实行工程经理责任制,强化安全、质量、进度意识.9.2质量措施: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按公司依据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地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并且做到以下几点:对工人组织上岗技术培训,掌握 “应知应会 ”,制定工艺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不合格地工人坚决不准上岗 .工人操作严格“三按 ”(按设计要求、按技术标准、按工艺规程)、“三自 ”(自检、自判、自记录)加强原材料入场复检和工艺实验,不合格地原材料坚决不准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