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_第1页
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_第2页
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_第3页
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_第4页
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一:爱说大话的维克托阅读答案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有一天,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忘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还应5、答复: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表达内容得出这个结论的?6、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答案:篇二:爱说大话的维克托

2、阅读答案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天,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谢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悠然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假设无其事

3、地答复。 “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了说大话是最坏的事,容许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还 应 角 2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句子的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1自己主动要求担当某项任务。 2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3围绕班上同学排演话剧的事,文章写了同学们的心理变化,先是 ,后又,再是,最后责备、气愤。造成同学们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先是,接着是,再是,最后是因为维克托对白已的失信表现得假设无其事。4维克托会改正白

4、已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话得出这个结论的? 1还有 还给 应该 容许 角色 角度21自告奋勇 2假设无其事 3发起愁来 转忧为喜 非常着急 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要求演主角 维克托没有来演出4会。因为他最后懂得了说大话是最坏的事,容许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并答复以下问题.说大话的维克托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主要考查你对现代文阅读,成语,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组词,多音字辨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局部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5、现代文阅读: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包括:1划分段落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局部。划分段落常见的方法有: a、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照事情开展的顺序; c、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 d、按照事物的性质; e、按照所表达的事件之间的关系; f、按照重点段。 2概括段意段落大意是对文章的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的概括。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a、找出重点句法。这些句子多数是总起句、概括句、小结句、过渡句; b、合并层意,归纳段意; c、分清主次,抓住主要事件归纳段意; d、分

6、析中心,归纳段意。3列小标题列小标题要含义明确、用词简练。方法有: a、段意中提炼重点词语做小标题。 b、从文章中摘录词、词组、句子等做小标题。 c、自己概括小标题。4归纳主要内容一篇文章内容丰富,作者着力表现的、与中心思想关系最密切的内容就是主要内容。常用的方法有: a、综合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b、抓重点段落,归纳主要内容。 c、用过渡短语归纳主要内容。 d、提出问题文章主要写什么、写谁、做什么等等,归纳主要内容。 e、分析标题,归纳主要内容。5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确实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第

7、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常见的概括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有: a、从文章题目入手。 b、从中心句入手。 c、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 d、从主要内容入手。 阅读步骤及技巧:阅读题一般做题程序:阅读题目-阅读文章-再认真读题-揣摩原文-做好标记-准确答题。现代文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局部阅读-整体阅读。第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只需对文章体裁有一个整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记叙文: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感情。说明文:作者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议论文:作者针对什么问题,发表了什么见解和主张。小学现代文阅读

8、一般技巧:1、理解题目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2、阅读文章浏览一遍文章,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1整体感知:文章的根本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物?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你是怎么看的?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想像、联想、修辞手

9、法的运用。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2理清思路:表达的根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3、认真读题4、再读原文,揣摩语言第二个阶段的整体阅读,是在认真、深入分析了文章细节的根底上,对文章主题、感情基调、结构特征、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和总结。记叙文: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或主旨句。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入手,体

10、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情感。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脉络,进而领会全文。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中心。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根据事件的开展过程划分;根据时间先后划分;根据空间的变化划分;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根据感情的开展变化划分。小学生励志成语故事:一、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映雪囊nng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方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

11、读负薪x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单独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

12、,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知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凿壁借光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

13、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方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开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

14、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二、教你做人的成语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突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

15、学者扬雄。扬雄答复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囫囵吞枣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狗猛酒酸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清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确实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

16、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快乐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居安思危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参加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答复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

17、牙也来不及了。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假设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开卷有益“开卷有益这那么成语的意思是翻开书本,总有益处。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翻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三、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卧冰

18、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祥,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黄香温席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

19、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香儿,香儿。“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四、有关爱国的成语故事赤心报国【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以身殉国【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

20、“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为国捐躯【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忧国忘家精忠报国【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五、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21、。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老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廉价,而失信于朋友,外表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曾子杀猪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

22、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六、谦虚的成语故事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

23、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思,即词义。 1、查字典或词典解释字词;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字义辨析: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

24、缺乏、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2、保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沉着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25、。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b 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认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但凡“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2、表率、表帅: “表率是名词,指“好典范。其中“表为“典范、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

26、,有“催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催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通过报纸、杂志、播送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播送、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odo,“报导读bodo。 4、爆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爆发宽。爆发:1指突然发财或失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

27、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白:“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认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白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区分、识别、辨析:“区分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识别指根据特点区分,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区分分析。 7、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

28、、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8、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9、不详、不祥:前者指不详细、不清楚;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0、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还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

29、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那么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手段: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7、公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c 1、沉重、繁重:都有分

30、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那么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辩论状。骑马人在辩论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

31、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6、嘲笑、嘲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拟轻;“嘲笑指带有挖苦、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7、查看、

32、观察: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8、处分、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成心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

33、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那么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方法,定方案/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局部;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

34、义项:(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认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拟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那么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

35、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常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d 1、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电信:前者指用 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

36、 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抗、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8、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

37、识。 9、戴、带:“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当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不过,在文言

38、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防止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

39、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e 1、而后、此后: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此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2、恩惠、恩赐: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3、偶然、偶尔: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f 1、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

40、;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煽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冲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发奋,而“发愤那么不能说“愤发。 3、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保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

41、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气:“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气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8、妨害、阻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开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浅薄、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响:“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到达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响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1、富裕、充裕: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

42、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响。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局部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抚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7、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区分

43、的意思。g 1、改良、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照顾: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消耗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

44、系列事物。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11、聒gu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观察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方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成效、工效

45、: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h 1、化装、化装:“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装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装,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2、模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认。后者指1不清楚、不清楚;2混淆。 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候

46、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本钱。 6、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荣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j 1、拣、捡: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2、坚苦、艰苦:“坚有巩固、坚决、坚决的意思,

47、在“坚苦中取“坚决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3、艰辛、艰难: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4、决、绝:“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认词前面,表示坚决否认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认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认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

48、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方,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5、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6、精密、周密: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精密侧重于“精,意

49、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7、截止、截至:“截止 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截止读ji zh;“截至读ji zhi。比方: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假设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8、局面、场面: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9、交流、交换: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10、聚歼、歼灭: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

50、法。 11、尽管、无论: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成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照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12、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 13、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14、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5、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6、精练、精炼、简练:“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7、鉴赏、欣赏:

51、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18、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惊愕 书 吃惊而发呆;“惊骇 书 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19、经历、阅历: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20、冲动、感动: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21、检查、检察、监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22、教

52、诲、教训: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23、辣手、棘手: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24、界限、界线: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25、急躁、暴躁: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满意的事情马上冲动不安;2想马上到达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k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53、 3、开辟、开拓:前者指翻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4、宽慰、抚慰:前者指宽解、抚慰;后者指心情安闲或用作使动。l 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开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2、连接、联接: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拟抽象的。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拟抽象笼统的。 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4、流

54、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5、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2、

55、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容许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方案、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效劳;“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效劳。m 1、漠视、无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

56、指谋取名利。 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5、弥补、填补:都有“把不够的局部填足的意思,“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6、名声、名气:“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7、名义、名誉:“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n 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年轻、年青: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年轻

57、: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2与他人比拟,年龄比他人小;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年青 只用于人: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p 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到达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3、批评、批判: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认,词义重。 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

58、,补足欠款。 5、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区分、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上下;后者指评论介绍。 7、彷徨(旁皇)、徘徊: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q 1、情义、情意、情谊: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比拟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根底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情意指对人的感情,

59、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保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说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4、启用、起用: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

60、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搅;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典范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说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