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_第1页
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_第2页
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_第3页
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_第4页
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自2004年秋季以来,南和县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伴随着数学课程改革,新教材的实施将近两年。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对于数学课程改革暨新教材的实施,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一路同行,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要珍惜取得的成绩,更要解决发现的问题。首先,通过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课程提出了非常现实的要求:未来社会的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数学素养?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因此,改革后的数学课程具备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一、 课程内容的设置反映了学生的数学要求。例如:数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人类对客观事

2、物的认识,数和数字符号及运算规律是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同时,在具体的情况下,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及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算法,估算的意义和能力等等,在新课程中有很好的体现。统计图和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很常见,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的需要对已有的数据或根据要求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然后作出决策。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处理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成为数学课程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就增添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课程内容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新教材内容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

3、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7页的综合运用第8题,体现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数学知识,以及第117页的拓广探索,还有很多这样的题目。这样,就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是抽象的,我们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因此,“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成为课程内容的呈现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模式。三、新教材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以及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去学习新知。在“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观察

4、、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通过设置“探究”、“做一做”等栏目从问题的提出、分析直到解决,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平台。四、新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把初中各年级的重点、难点知识加以分解,学生分阶段进行学习,把知识逐步消化。例如:函数部分原来在初中三年级集中讲述,学生如果在某一个知识点处遇到困难,则后续知识很难完成,新教材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很好,七年级学习坐标系,八年级上册学习一次函数,八年级下册学习反比例函数,九年级再学习二次函数。另外,八年级上册第32页的例5有分段函数的知识,这在原来的教材中是没有的。在这样的课程特征下,数学课程改革的成绩

5、就可以这样来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新教材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关讨论问题(一):人教版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和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跳跃性大,且不系统,一改过去几何就是几何,代数就是代数的编排方式,而是几何代数穿插学习,有些相关联的内容,章节间的安排也不相连。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是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学习的,而直接引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则在下册的第八章学习,中间间隔了六章内容。而旧教材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后,紧接着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讨论:如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眼光看新教材,可能会觉得教材不

6、太系统,有些散,事实确实如此,是教材有意而为。真正有用的数学往往是几何、代数和统计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出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材结构“散”一些更反映了数学的本源,况且,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学也不可能那么系统。当一门学科经过专家学者的专门整理,成为一种最经济的继承学科知识的学习框架时,它就转化成一种难以按照学生求知欲,以及知识水平的发展规律来思考的课程策略了,虽然便于系统学习和整理,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容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学生未来的生活里也很难派上用场。所以,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的教材,不那么“系统”并不奇怪。因此新教材兼有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的双重特点,既有一板一眼的逻辑顺序,更有

7、内容丰富的情境和引人入胜的数学化过程;既有不同领域各自的内在结构,也有这些知识领域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模糊”局面。这样的课程虽然不像以往那样“规矩和系统”但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认清这一点,对开展新课程非常重要。问题(二):新课标大大淡化了数学中的推理过程。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基本定理也不要求讲证明,代之以实验、说理,让学生用剪刀将三个角进行拼接试验,不讲证明,数学课就失去了灵魂。相关讨论:其实,数学上很多概念并不是完全可以试验出来的。比如“三角形三个内角相加和是180度”如果真用量角器去量,可能会有误差,也许就得不到这个结论。平面几何中的很多基本定理看似简单,但是

8、不把它讲清楚不行。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通过对简单问题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很多人说:“平面几何是人生求学道路上很重要的一课”问题(三):教材本身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编排上不太合理我们知道,教材的编写要做到能够体现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要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放在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第七章三角形之后是一个失误。因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讨论了坐标系各个象限及坐标轴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已涉及到不等式(组)的知识。在第七

9、章第一节三角形的边这一节内容中,主要讲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只给出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如果给出三条线段,问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理解成:只要具备上面一个条件就可以了,结果经常出错。事实上,如果加上“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这个条件,学生就不会出错了。当然,编者并没有忘记这句话,之所以在第七章中没有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习三角形这章内容时,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还没有学到,所以编者把“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安排在不等式的性质之后。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间隔了整整一章,硬是把表达一个知识点内容

10、的两句话 分割开来,如果提前学习不等式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建议:把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放在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第七章三角形这两章内容前来学习,这样既不违背知识的循序渐进性,也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四):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冲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不能以削弱基础知识为代价。例如:在第二章一元一此方程中每一节全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去讨论如何解方程,而没有一道例题完整的表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过程。试想: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去解一元一次方程,又如何去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呢?淡化了对解方程基本功的训练,只强调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五):新教材在部分内容的编排上

11、过高估计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关讨论: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七章三角形,在学习这两章内容前都没有学习过(或提及到)公理、定理和什么是证明,可是在第五章和第七章的习题中都出现了利用公理、定理来进行证明的题目,使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吃力,无从下手,不能做到顺理成章。再比如:第五章直线平行的条件,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没有专门安排学习“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而是在本节内容中穿插学习,语言极其简练,且没有及时巩固,使学生们对这些角的认识不够准确、到位,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搞不清到底在什么条件下两直线平行。问题(六):例题与课后习题、复习题,难易度不搭配。1、例题简单,而课后题难、多。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部分。2、部分例题、练习题中没有题目与之对应,也就是说:没有巩固例题的习题。3、部分例题,题目长,对应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例如:第九章第二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例题,七年级学生很难完成。以上所述的这些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