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病学习随笔.docx_第1页
酒病学习随笔.docx_第2页
酒病学习随笔.docx_第3页
酒病学习随笔.docx_第4页
酒病学习随笔.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酒病发生的条件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主要起先用于诸如祭祀、节庆、婚嫁,庆功等,有着其独特繁琐的礼仪程序。后随着酿酒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平日之常饮。而如今,更多的已成为中国用于交际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礼仪。孔融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无论是家常饮用还是亲朋聚会抑或是生意谈事,皆必不可少。且如北方地寒,亦有凭之以御寒者。然酒之为性大热,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亦宜于体,于是饮者不自觉便过于多饮。所谓阴平阳秘其人乃治,太过不及必侵及人体而致病,何况酒之为大热者。故酒病之为害者,不可不查,不可不慎,不可不详。二、古籍记载介绍从古至今,各医家均有散在文章论述酒之为病。最早见于内经之酒悖、酒风。继之有仲景伤寒杂病论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以及李东垣的脾胃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以葛花解酲汤主之”、朱丹溪的格致余论:“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冻饮料为劳嗽,为癫痫,亦为难明之病,倘非具眼,未易处治,可不谨乎”、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圣济总录等均有记载,直至明代名医万密斋始有我国医药史上第一本酒病专著,也是至今的唯一一本万氏家传点点经,立酒病三十门,较为详尽的阐述酒毒致病的症状、机理、治法及方药。三、现状国人好酒者人数众多,酒的消费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001年到2004年间,中国烈性酒消费始终保持着4.2%的增长速度,并将在2004年到2010年之间呈进一步增长之势,预计2010年中国的烈性酒消费量将比 2004年增长1600万箱。2004年,中国的烈性酒消费占世界烈酒总消费量的23%t3,一举跃居世界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与之相应,酒精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增高,如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较上世纪80年代前约增加了30倍。四、历代酒病的认识1.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素问病能论:“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墯,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最早在内经中记载有酒悖跟酒风两个病名。酒悖说的是饮酒能使人勇,酒性本慓悍,饮酒过后则其能壮人之阳气,使阳气上逆肝浮胆横,就好比现在能看到很多人喝完酒之后真是有登高而歌的感觉,呈现出一种兴奋、不惧疼痛的状态,故而酒后闹事的亦不在少数。这个说的是酒后的一个生理改变,尚未致病。酒风则不然,身热汗出,恶风少气。酒为辛热之品,入于胃与胃阳相搏,卫外而为热,腠理开则汗出如浴,营阴外泄则人必少气懈墯。这个有点像生姜葱白,在人感冒的初期服用姜汤或者生姜葱白汤是可以发汗治疗感冒的,然酒性大热,过饮则汗出太过,若汗出当风,风湿相合则病骨节疼痛。初虽汗出发热久必伤阴,若更兼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则必将竭其津液,为害大矣2.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金匮要略:“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夫病酒黄瘅。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瘅者。或无热。静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瘅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伤寒里讲的是酒病的治疗禁忌,何以酒客会不喜甘味药,其实仲景的部分条文是伤寒跟金匮里可以互相解释的。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以辛味药以调之。用本脏之味是乃补,故甘是补脾的,酒客病不喜甘所以治疗酒病不以甘味药为主,况且脾胃本为酒性所乘,体内多湿热,若补则非但不能补脾胃之气反倒助长湿热之势,是为逆也。所以但凡酒病的患者,如果吃什么甜的东西很容易会生痰,夸张一点的,吃了甜的马上就能感觉到有痰了。 金匮中讲的酒疸症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在上则热、不能食、欲呕吐,在下则腹满小便不利。仲景治法有二,其高者因而越之,脉浮吐之愈,其下者引而竭之,脉沉弦下之愈3. 脾胃论 脾胃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以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以葛花解酲汤主之。李东垣在这一篇中主要讲了两点。一点是酒病的治法,提出了发汗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湿。一点是提出了酒病的治疗禁忌酒癥丸,在局方、鸡峰普济方等中均有记载,其药物组成中大同小异,含有巴豆雄黄等物,主要治疗的是酒食内停,腹胀不能食或呕的症状,本身就是下法的一种,针对的应该是内有积滞而本质不虚的才可以大下之。但酒之为病,其人多湿热,只是一味的用酒癥丸或复误下则更伤肾阴,久之成虚劳。4. 酒性脾胃论认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本草经集注:味苦,大热,有毒,主行药热,杀邪恶气。大寒凝海,唯酒不冰。王好古: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本草纲目记载:“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酒能行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之分。”证治汇补:“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内经)气味俱阳阴寒之时少饮能御邪助神壮气活血恣饮则生痰益火耗气损精令暴病暴死”遍观历代医家所言,酒致病不外乎热、湿二字。每天的适量饮酒是能促进气血运行的,暴饮则暴病。五、小结1) 酒性寒然后基于时代的差别,我认为酒之本质虽然是热,但其性却是寒的。其一,古代所饮之酒无非是黄酒白酒葡萄酒等花果或者谷类酿制的,或者是加入中药的药酒,那个酒的酒性是质热性湿。湿为寒邪,重浊凝滞,最易伤阳其二,随着二十世纪初啤酒从国外引入以及各种制冷器械的产生,人们越来越多的愿意在酷暑用经过制冷的啤酒来进行解渴,尤以其方便、价廉、可口而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啤酒的消耗量亦逐年递增。夏季喜饮冰啤,若作冬饮更是寒凉了。故啤酒虽是也能生湿热,然而其出入体内致病却必是先因寒。是以,酒之为病,或湿或湿热,必先有寒。故酒病久者必是阳虚为本湿热为标,而或兼杂痰饮、血瘀2) 饮病的致病途径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内经的这篇文章被无数次所引用过,主要讲的就是饮食进入人体之后的一个消化吸收过程,也就是中医理解的新陈代谢。胃先受纳腐熟水谷,脾是为胃行其津液,将精微物质传到肺,肺是主治节、朝百脉,是通调水道的,能够调理一身的气上宣下降,也就是说脾的运输功能要靠肺的调节来实现(当然少不了肝的疏泄以及其他脏腑功能),再下达膀胱,在肾气的作用下,气化则能出矣。虽然在原文中并没有提到肝、肾、三焦等脏腑,但不能就此忽略在提到饮酒致病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是个脾胃病!或者酒精肝,算是肝病,抑或是影响到小便,是个肾病。虽然大部分的人会有咽喉部的症状,大多还是从脾论治,而在腹胀腹泻等胃脘症状的时候却不会想到从肺论治酒病作为饮病的一种, 3) 酒饮首伤肺从刚开始接触中医我们便知道肺是主气司呼吸,肺为气之主,宣降肺气也是治疗肺系疾病最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那么便先从气的角度我所理解的肺气的生理功能。在内经中提到气的有营卫之气、五脏气、宗气,难经有元气,后世张锡纯解释了大气。众多气论中其实总归也就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来的,一个内生的。外来的就是清气,内生的就是水谷之气。水谷之气,由水谷精微化生,布于五脏则是五脏之气,布于胸中是为大气、宗气,行于脉外是卫气行于脉中为营气。然后气再分阴阳。还没有讲到元气,那么这里的肾气跟元气区别是什么?肾为水脏,五行属水为在北方,八卦应坎,一阳落于两阴之间。几乎完美的解释了肾气的生成,何为水火共济。肾主纳气,肺吸入自然界清气,经由三焦,引一点心阳下行而温于肾水,一则使肾水温而不凝,二则阳气入水能化气,此是肾中阳气之由来,水气上升反过来使心火不致太旺。此便是水火共济,气也便由此化生。是以难经中会说三焦为原气之别使。肺的功能就有这么两个,一个是主皮毛顾护肌表,一个是引心火下行以生阳气。回过头来再说酒饮伤肺,酒饮入内必从肺系先经咽喉,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形如感冒:万氏家传点点经第六证:“酒病初发,形如感冒,被医误治之症。”肺是主皮毛的,性寒束肺则腠理亦失其开阖,病发可有畏寒、骨节疼痛、周身困倦等。万氏在此篇中提到的是误汗误下后的治法,一般都是先治其标后调气血,虽然没有提及酒病形如感冒的治法可以参照万氏自制方:七白散(方见点点经第一卷第一证)。在酒病的发病之初一般都是会先感到咽喉的不适,这个时期可能会比较长以至于大家会当做西医慢性咽炎或者梅核气来看待,最典型的就是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说慢性咽炎的话应该还比较符合,因为西医是不分证型的,那如果当做梅核气来治疗的话那可能就会差很多了。呕吐酒病痰阻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病人会有欲呕的感觉,这个呕并非是胃气上逆而是因为痰阻,可以在化痰的同时加上将肺气的药,却反而能使痰吐出,如用前胡杏子二陈汤为基础方做加减。提到梅核气鉴别就不得不说到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是多为情志所伤的痰气互结,虽有降逆的半夏,破气除痞的厚朴,兼以茯苓生姜紫苏,湿得燥、气得降、痰得化。这个是蕴含疏肝降逆气的,这个是酒痰阻喉降逆肺气的。4) 次伤脾胃气机升降枢纽、仓禀之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黄元御用太极来分析解释五脏,其以脾胃为中心,脾阳左旋胃阳右降,左升为肝(木),再升为心(火),右降为肺(金),再将为肾(水),是火神派大家更是将脾胃的论治推到极致。历来论述脾胃功能病理的书籍数不胜数,不再一一复数酒性寒主要影响是先显现在脾胃功能的改变。脾家实自利寒则伤阳夹湿尤易困脾。一般在饮酒后会腹部不适如轻微恶心不欲食腹胀等,继而必自利,虽利却是利后症状大为缓解。这也是伤寒中所讲的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因为这个时候的脾胃还不是虚的所以能够将体内的寒湿通过大肠排泄出体外。经常有这种情况的人就要注意了,当服丸药谨防,可选用香砂养胃丸。腹胀我认为这个是酒病初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曾见过几个病人,没有其他问题,但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应酬。就一个问题,腹胀!没食欲,吃一点或者喝水很容易就觉得胀,排气少便秘,腹部经常能听见咕噜咕噜的响声。腹部触诊的时候能很明显的感觉到里面有大量的气,有的则能触及宿便,腹部做按揉推拿时肠鸣音明显增加,后常可得排气或者嗳气而缓解。酒为有形饮邪,寒湿困脾,郁热则伤胃。或饮停于中焦脾胃腹胀;或影响正常食物的摄入纳呆; 或减少水谷精微的生成,脾运化失职困乏;脾主四肢肌肉,或水湿流注肌肉酸痛乏力或跳动; 或寒湿下注腹痛腹泻;或郁而化热,灼伤津液。上则炼津为痰,下则肠燥便秘或小便不利或湿热下利里急后重; 邪有寒湿热 病有在经络在脏腑在气在血,症各不一。再回过来说下腹胀,个人认为腹胀为未在经络而欲入脏腑,未及血仍在气,故而应该是酒病治疗的一个关键点。寒热错杂但凡酒病,基本上见到了的话不会有单纯的寒或者单纯的热。举个很典型的病例,这个患者素喜吃火锅,同时必须要饮冷才会觉得很舒服,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