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学绪 论1.名词: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2.地理环境分为哪三类?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3.自然地理环境包含哪几个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4.自然地理学的性质有哪些?综合性、区域性、环境性、系统性第一章 地 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地组行星和木组行星分别包含哪些?其运动的特征是什么?a.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运动特征: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b.木组行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运动特征: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2.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共同特征有哪些?a.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b.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c.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d.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e.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f.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3.月食的发生要经历哪几个过程?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a.因为球形,使得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量状况有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呈地带性分布。2.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保证了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从而有了海洋和河湖,风雨等天气现象,有了生物。紫外线辐射不强。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参数。2.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重要影响?a.昼夜更替b.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移,南半球向左偏移c.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d地球自转使潮汐变为方向相反的潮汐波,并对地球自转起阻碍作用。e.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大陆漂移、地震、洋流等都不同程度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3.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重要影响? 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形成第四节 地理坐标1.纬线和经线特征的比较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1.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各有哪些? 内部:地壳、地幔、地核。a.地壳(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b.地幔(上下两层):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c.地核(外地核呈熔融态,内地核可能呈固态):2900km深度以下至地心部分。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a. 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b.水圈是地球特有的环境优势。液态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c.生物圈是位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三者相邻的界面的一个特殊的圈层。生物圈的形成是大气、水、生物与岩石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它也对其他圈层发生巨大作用2.地球圈层的主要特征有什么?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互相渗透互相重叠。地球表面这个特殊的圈层也叫地理圈、地理壳、地球表层,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1.海陆分布不均的主要体现?a.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例约为2.5 1b.以新西兰东南为中心,包括太平洋在内的半球,海洋占90.5而陆地面积很小,称“水半球”。即使在另一半的陆半球,陆地面积也仅占47.3,仍比水域小。c.陆地的2/ 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39.3。d.南半球,陆地只占19.1。Ps对蹠:特指地球上处于通过地心的正相对位置的两个地点或地区。2.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a.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成对分布。形成大陆瓣,大陆星。b.每个大陆的轮廓均呈三角形。北部宽,向南逐渐变窄,底边位于北方。c.南半球各大陆西边都向里凹进,而东边则向外突出。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即可以对某些大陆进行拼接。说明古大陆是连在一起的。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a.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b.固、液、气三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c.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各种地貌形态等。d.相互渗透的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同时伴随着信息的传输。e.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表现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地域。f.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第二章 地壳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1.名词:矿物、沉积岩、变质作用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与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使原来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岩石结构方面发生变化,使它们变为变质岩的作用。2.矿物的物理性质包含哪些方面?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比重、电磁特性和集合体形态特征等。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集合体形态特征:放射状、晶簇、鲕状(由矿物圆球组成,圆球内部也呈同心圆状)、钟乳状、葡萄状、结核状等。3.岩浆岩的构造有哪些?块状构造: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斑杂构造:因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粒度杂乱排列或分布不均匀而形成。流纹构造:因保留熔岩流动形迹,矿物与气孔定向排列而致。气孔构造:因气体逸出后残留。杏仁状构造:因喷出岩气孔被次生矿物充填而形成4.沉积岩的基本特征?a.具有层理构造,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层理构造: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有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b.具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5.变质环境有哪三类? 接触变质、区域变质、混合岩化。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概念:岩相、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断裂岩相:沉积环境以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综合。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的。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褶皱:岩层在受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断层: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2.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a.构造运动速度有十分悬殊的快慢之别。b.各地构造运动发生时间早晚与延续时间长短不一。c.地壳运动的性质类型有别。d.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内的不均一性。3.基本的沉积建造类型有哪三类?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过渡型建造4.地层接触关系的五种类型?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5.岩层产状要素有哪些?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6.断层要素有哪些?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距7.断层的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垂直断层、捩(li)转断层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岩石圈由几大板块构成。板块内部比较稳定,各板块间的接合部才是活动带。2.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扩张(或增生)型边界、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3.槽台学说的观点?a.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b.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1.火山喷发的类型有哪些?a.中心式喷发:夏威夷型(宁静式)、培雷型(爆炸式)、中间型b.裂隙式喷发2.中心式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貌有哪些?灰渣火山锥、富硅质熔岩穹丘、基性熔岩盾、次生火山锥、复合火山锥、破火山口3.火山和地震的分布带分别有哪些?火山:环太平洋的弧-沟火山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地震: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大洋中脊带、东非裂谷带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识记各地质年代名称以及相应年代的主要特征。(自己看书)太古宙、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1.概念:太阳常数、直接辐射、散射辐射、逆温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处、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每分钟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值,平均为8.16J /cm2min。该数值称为太阳常数,用S。表示(即S。 8.16J/cm2min)。直接辐射:以平行光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散射辐射:经大气散射后从天空投射到地表的太阳辐射。逆温:在一定条件下,呈现下层气温反比上层为低的现象。气温随高度增大而上升的现象。2组成大气的三种物质成分分别是?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3.大气垂直分层中每层的基本特征是?对流层: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温、湿度水平分布不均匀。平流层:平流层下层气温受地面影响很小,在25km处形成高空暖区。 水汽含量少,气流十分平稳。中间层:空气上下垂直对流旺盛,故被称作高空对流层。暖 层:气温随高度升高明显,温度梯度较大。 空气(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离逸层:几乎不受地球引力场作用影响,大气质点常能自由散逸到星际空间。4.大气获得的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a.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次要):主要吸收物质为臭氧、水汽和液态水b.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热能,温度升高,再以大于3m 的长波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c.潜热输送:陆面和水面的蒸发以及水汽的凝结释放潜热。d.感热输送:因温度差而进行的热量输送。5.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特点?a) 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等温线分布的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b) 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南半球因海洋面积大,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海陆分布复杂,等温线走向曲折,甚至变为封闭曲线,3形成温暖或寒冷中心,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上表现最清楚。c) 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d) 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月平均温度冬、夏均高于24 ,称为热赤道。热赤道平均位于510N。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则北移到20N左右。e) 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最低温度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6.产生逆温的原因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1.名词:饱和空气、露点、雾、降水变率饱和空气: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的空气即为饱和空气。露点: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气温降低到使空气刚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单位: K雾:悬浮于近地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降水变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2.使空气达到饱和出现露点的两个途径。降低气温。增加水汽含量,使空气出现饱和达到露点。3.影响蒸发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蒸发的温度蒸发的温度愈高,蒸发愈快,相反愈慢。蒸发面的性质同温度时,水面蒸发快于冰面、淡水快于海水。空气湿度和风空气湿度大时蒸发速度小于空气干燥时,有风时大于无风。5.五种雾?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6.三种云系和三个云量带?三种云系: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三个云量带:赤道多云带、纬度20-30少云带、中纬度多云带。7.四种降水类型和全球降水分布的四个带?四种降水类型: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全球降水分布的四个带:赤道多雨带、1530少雨带、中纬度多雨带、高纬度少雨带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1.名词:地转风、梯度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焚风、焚风效应地转风: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GA)时,自由大气中空气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产生的风。梯度风: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相平衡(GA+C),自由大气中空气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产生的风。大气环流: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动的综合现象。季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作用造成气压场的季节变化或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作用或高大地形作用三种情况,形成的区域性、季节性大气运动,被称作季风环流(或季风)。影响大陆沿海带或某区域。焚风: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形成的干热风。焚风效应:因焚风作用而出现非本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山地迎风坡麓 与背风坡麓出现截然不同的自然植被)。2.作用于空气的四种力的概念以及对空气运动的影响?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存在时,单位质量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作用力。地转偏向力:由于地平面转动而产生的使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起到限制风无限增大的作用。惯性离心力:空气作圆周运动时,为保持沿惯性方向运动产生的力。摩擦力:两个作相对运动的物体,在相互接触的界面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有外摩擦力、内摩擦力之分)。影响:气压梯度力是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为最基本的力;地转偏向力对高纬度或大范围的空气运动影响大;惯性离心力在空气作曲线运动时起作用;摩擦力在摩擦层中起作用。3.地球自转作用对全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地转偏向力作用,使直接热力单环流圈中自极地高压带地表流向赤道低压带的干冷空气不能直抵赤道,而在60 纬度地表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并偏转成东风(称极地东风),补偿极地上空流走空气质量而形成极地环流。 自赤道高空高压带流向极地高空低压带的暖湿气流,受随纬度增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不能直抵极地,而在30 纬度地带高空堆积并形成地表的副热带高压带(动力高压带,也叫回归高压带)。 地表副热带高压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推动下,分南北二支气流分别补偿副极地和赤道地表流走的空气质量。解释:北支气流运行中形成西风(因高层与低层大气均吹西风,称为盛行西风),构成中纬度环流圈(费利尔环流);南支气流运动中形成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因风向常年守信而被称为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构成低纬度环流圈(哈德莱环流)。4.全球大气环流的特点?(1)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度差(热力因素),是形成和维持全球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2)地转偏向力(动力因素)使赤道和两极间由T差形成的经向环流(3环流圈)转成纬向环流(6个风带)。(3)地表性质均一条件下,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式以纬向环流(6个风带)为主。(4)南北半球近地表气层表现为7个气压带、6个风带、3个环流圈。 解释:7个气压带:极地高压带(2个) 、副热带高压带(2个) 、副极地低压带(2个) 、赤道低压带(1个)6个风带:极地东风(2个)、盛行西风带(2个)、信风带(东北、东南)3个环流圈:哈德莱环流(信风环流)、费利尔环流(中纬度环流)、极地环流5.季风环流的三种形式?(1)东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作用(2)西南季风:行星风系季节位移作用(3)高原季风:地形作用6. 东亚季风的气候特征?(1)冬季风盛行时低温、干燥、少雨;夏季风盛行时高温、湿润、多雨(2)夏季风有迟早,降水变化大,不稳定。 (3)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冬季气压梯度夏季气压梯度)。6.海陆风的概念特点?海陆风:由于滨海区域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地方性风。特点(1)白天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从大陆吹向海洋。(2)上午陆风转为海风(1315时最强),阴天海风则推迟在中午出现。日落后海风转为陆风。7.名词:气团、锋、锋面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团: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都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锋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锋面天气:锋附近气象要素(云、降水、风、温度、气压等)的不同分布和演变形成的不同天气状况称作锋面天气。气旋: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反气旋: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与高气压属同一个系统。)8.气团的热力分类和地理分类的结果? 地理分类据气团在源地形成时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地表)性质,全球可分为7种气团(4种大陆气团,3种海洋气团)。冰洋大陆气团、冰洋海洋气团、极地大陆气团、极地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气团其中,影响我国的主要是极地大陆(变性)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热力分类依气团移动时与所经地区温度高低划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9.锋面的四种类型?暖锋、冷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冷锋依据冷锋面移动速度快慢分为一型(慢型)冷锋、二型(快型)冷锋(又叫急进冷锋)。冷锋赶上暖锋形成锋称为冷式锢囚锋。暖锋赶上冷锋形成锋称为暖式锢囚锋。10.各种锋面天气的特征?(重点为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天气特征)暖锋 : a.地面锋线(凝结高度)处向上形成层状云系。b.降水区在锋前。c.降水宽度:300400km。影响范围:1000km左右。降水性质:连续稳定性降水。降水时间:较长。降水总量:不大(暖气团中水汽较少时无降水现象发生)。d.暖锋影响区域气温有所上升,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但气压变化不大。冷锋 : 第一型(缓进)冷锋 (与暖锋天气基本相似,但有4个不同点) a.锋面坡度(tg =1/100)大于暖锋(tg =1/150),降水宽度(150200km)和影响范围(900km)以及降水时间均小于暖锋,但降水总量稍多于暖锋。b.锋面和层状云系分布方向与暖锋相反,并常有层积云、碎雨云和锋面雾产生。c.降水区在锋后(与暖锋相反)d.气温、气压、风向变化相反。即一型冷锋影响区域气温有所下降,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气压则上升。 第二型(急进)冷锋a.15002000m高度以下积状云(浓积云、积雨云)的水平云宽十几km,垂直云厚10km以上。b.15002000m高度以上高层锋段,出现暖空气后退速度大而无云天气。c.降水时间短暂的强对流性降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骤雨),气象要素急剧变化。d.二型冷锋影响区域:强降温、大风、云消雾散、天气转晴、气压迅速上升,随之风很快减小。准静止锋 : a. 天气时晴、时阴。b. 降水区宽大,降水历时长(10天至半个月或1个月以上),强度小(毛毛雨、小雨)的连续性降水。c. 受地形影响,有时会无大规模降水天气出现。锢囚锋: a. 保留原两条锋面的天气特征。b. 锢囚两侧均为降水区。锢囚点之上降水量较大,雨区较大;锢囚点之下锋段依原暖锋或冷锋出现相应云系。c. 天气较原锋面更复杂。11.热带气旋的天气特征? 气旋前方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水天气。 气旋后方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单一暖气团天气(水汽多可出现毛毛雨(层云、层积云)和雾,水汽少则有薄云无降水)。12.冷性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影响前在源地为晴朗少云的天气。 影响时大风、降温、降水 (雨、雪、雨夹雪)天气。 影响后气温降低明显,霜冻,风小,晴朗少云天气(寒流滚滚)。13.暖性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副高内晴朗、少云、微风、炎热天气为主(下沉气流区)。 副高北、西北多阴雨天气(与西风带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低压槽交界,气流上升,水汽丰富)。 副高南东风气流、晴朗少云,低层潮湿、闷热,但有时(热带天气活动)也能产生大范围暴雨和中小尺度雷阵雨及大风天气。 副高东少云、干燥、多雾天气(受北来气流影响)。某地长期受其控制可出现久旱无雨干旱天气,甚至沦为沙漠气候。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1.名词:天气、气候天气:某个地区瞬时或一定时段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天气的平均状况,也就是某个地区一定时期内,气象要素(温度、湿度、风、降水等)的统计平均值。2.气候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生物圈3.气候系统的特性?热力特性:如气温、地温、水温和冰温;运动特性:包括风和洋流的三维流动及洋面冰块的运动;含水特性:包括空气中的汽态水,江河湖海中的液态水及陆地和海洋中冰雪的固态水等各个部分的水分含量;静力特性:指大气和海洋中的压力和密度分布,空气的组成成份及海洋的盐度等特性。 4.简要分析各气候形成因子的影响机制。太阳辐射: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气候的季节交替,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各纬度分布不均及随时间变化引起的太阳光照时间、 h(太阳高度角)不同造成。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地气系统的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下垫面性质:下垫面是大气热能、水分、尘埃等物质的来源,同时对近地面空气运动产生动力摩擦作用,并是气候系统中因下垫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不同气候和气候分布的基本原因之一。主要分为:海陆因素(厄尔尼诺现象)、地形因素人类活动(次要):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对大面积森林不合理采伐等。5.柯本气候分类中5个气候带和11个气候类型的名称以及主要气候特征。5个气候带:热带气候带、干燥气候带、温暖多雨气候带、湿润寒冷(北方雪林)气候带、极地(冰雪)气候带6.垂直气候带的变化特点。 气温随高度而逐渐降低。 迎风坡降水背风坡。 迎风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呈逐渐增加趋势, 达最大降水高度后又呈逐渐递减态势。 纬度愈低,海拔愈高,垂直气候带谱愈复杂(齐全);相反,纬度愈高,海拔再高,垂直气候带愈简单。7.水平气候带和垂直气候带的关系(差别和联系)。 差别:水平纬度带气候与垂直气候的降温原因不同。(前者太阳辐射的高度角变化引起,后者绝热上升运动形成)空气湿度大小不同前者湿度大,后者湿度小。 相互关系:当水平与垂直同属一类气候带。垂直山地气候带的热量变化相当于水平纬度的升高。垂直山地气候带降水等水分变化相当于水平纬度的降低。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第一节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名词:水圈、水循环水圈:由地球表面各类水体各地水域共同组成,抽象为覆盖地球表面的水层,实际上是不连续的、上下高程相差很大的自在水体水域的总称。水循环:水循环是贮水水体之间水分的往返交换,周而复始的互补。2.写出水量平衡方程式并说明其意义。EL(陆地蒸发量) =PL(陆地的降水量)-R(从陆地到海洋的径流量)SLES(海洋的蒸发量)=PS(海洋的降水量)+R(从陆地到海洋的径流量)SS在多年平均的情况下,上两式相加可改写为:P(降水量)=R(径流量)+E(净蒸发量)Ss(研究时段内海陆蓄水量的变化值)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1.海洋水的成分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占3.5%。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物质。氢和氧是海水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主要溶解气体O2和CO2)2.海水理化性质温度、密度、颜色与透明度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1.名词:波浪、波浪的折射、洋流波浪:是海水受到力的作用,水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周期性振动,并在连续介质中传递能量。波浪的折射:在波峰线与海岸相斜交的情况下,波峰线远离海岸的一端波形在深水区递进,波速比较稳定;它的近海岸一端已进入浅水区,由于摩擦阻力而波形递进速度放慢,于是远岸端以比近岸端相对较快地逼近海岸而导致波峰线渐趋与海岸线平行。大洋环流:部分海洋水体顺一定方向的规则运动称为洋流,因主要的洋流在大范围水域常构成圆环形,故又称环流。有时,仅把大洋表面构成圆环形的洋流称环流,在垂直剖面上的定向流称垂直洋流。2.波浪要素有哪些?波高、波长、波速、波浪周期3.大洋环流模式? 以30为中心的亚热带环流; 以60为中心的亚极地环流; 两个赤道环流。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1.名词海平面“海平面”的全称叫平均海平面。本意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海水表面的平均高程是静止不动的,可用它作为大地高程测量的零点。2.平均海平面的意义?平均海平面是计算值而不是直接实测值,其理论意义在于各地及不同时段之间可用它作为一项具综合指示意义的指标进行比较。3.海平面变化从秒、分、小时为时间单位到地质历史上以亿万年为时间单位,不同时间尺度有不同的海平面变化特征及其升降规律,引起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也不相一致。 海平面变化过程通常用海平面变化曲线表示,横座标为时程,纵座标为高度。有3类海平面变化曲线:示意性海平面变化曲线、地方性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第六节 河流1.名词:河流、水系、水位、流速、洪水河流: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着陆地表面上的线形凹地流动,称为河流。水系:在一定集水区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水位:河流某处的水面高程。流速: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洪水(汛):大量的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2.影响水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补给情况。其他因素:河道冲淤、风、潮汐、结冰、植物生长、干支流汇合以及人类活动。3.有哪些特征水位? 最高水位:研究时段内水位的最大值。有月最高水位、年最高水位、多年最高水位。在防洪上意义巨大。 最低水位:对航运、灌溉有意义。 平均水位:研究时段内水位的平均值。多年平均水位又叫正常水位。 平均最高(低)水位:各年最高(低)水位的算术平均值。 中水位:一年中观测水位值的中值。此外,还有防汛水位、警戒水位等。4.河道中流速的分布规律?a.在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b.水面的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c.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的1/103/10处;d.弯曲河道的最大流速接近凹岸处;e.断面平均流速与水深6/10处的点流速相等。5.河流冰情发展的三个阶段?结冰、封冻、解冻6.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分哪几个阶段?流域降雨阶段:首要环节。降雨量的大小、强度及其时间和空间变化对降雨径流形成有直接影响。全流域蓄渗阶段(停蓄):降雨首先要满足植物截留、土壤下渗、填洼后,剩余的雨水才产生地表径流。坡地产流及漫流阶段:坡地产流有两种方式: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也称为饱和产流和非饱和产流。湿润地区以前者为主,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前者决定于降雨量大小,后者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坡面漫流有三种形式: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以沟流为主要形式。河槽集流阶段:最终环节。7.径流特征值有哪些参数?径流总量(W):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横断面的总水量。(m3或km3)W(径流总量)=Q(时段平均流量)* T(时间/秒)径流深度(y):把径流总量均匀铺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单位用mm。y=(W/F)*10-3(mm) F为径流截面积径流模数(M):单位时间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水量。单位:m3/skm2或l/skm2 M(径流模数)=Q(时段平均流量)/F(径流截面积)径流系数(a):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与同时段内的降雨深度x的比值。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 a值大,则损耗少;a值小,则损耗大。 a(径流系数)=y(径流深度)/x(降雨深度)第八节 地下水1.岩土的水理性质包含哪些? 容水性:岩石容纳水量的性能。用容水度表示。为所容纳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持水性:岩土颗粒间的分子力和毛(细)管作用力使之持有一定水量的性能。持水水量与该岩土体积之比称持水度。 给水性:饱和含水的岩土有允许所含水量在自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性能。所排出水的体积与该岩土体积之比为给水度。 透水性:岩土允许水通透的性能。(与透水性相对的是隔水性。)2.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 :(1)气象气候因素:降水、蒸发、气温、周期变化等。(2)水文因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3)地质地貌因素:地壳的升降运动、地质构造、岩性等。(4)生物与土壤因素 人为因素3.地下水的主要分类。 按物理性质分: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 按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和承亚水 按贮水空间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溶隙水)第五章 地貌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1.试分析每一种地貌成因的影响机制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四种。 气候:大多数地貌外动力受气候因素的控制。不同的气候水热组合便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组合。 岩性:不同岩石因岩性差异(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等导致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 人类活动:a.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b.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2.有哪些地貌类型? 山地:山顶形态分类:尖顶山、圆顶山、平顶山山坡分类:直形坡、凹形坡和阶状坡 平原:依海拔高度:低平原(60 纵向沙(丘)垄:走向与起沙风风向平行或夹角30 多风向形成的沙丘5.黄土的特征? 化学成分方面含有比较多的易溶盐类(CaCO3,3%10%以上); 矿物成分方面高度混杂,多达数十种矿物,并有比较多的易风化不稳定矿物; 粒度成分方面高度集中在0.050.005mm粒级,以粉沙为主; 所含生物化石方面以耐旱草本植物花粉和耐干旱动物化石为主; 黄土结构方面松散,发育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有湿陷性; 黄土的空间分布多位在干旱沙漠区的外围。6.黄土沟间地地貌中各种类型的概念和特点?黄土塬:是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平台。黄土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黄土峁(mo):孤立圆穹状的黄土丘。黄土坪:是黄土区沟谷底部黄土覆盖的阶地或平台。黄土堞(di):塬面上由地表水下渗、地面沉陷形成的碟形凹地,直径1020m,深数米。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1.现代海岸带由哪三部分组成?分别的概念是?海岸:包括海蚀崖、海岸沙丘、泻湖洼地、港湾、沿岸堤等。它的上界是特大高潮或风暴潮浪能淹没到的地方,下界是高潮位岸线。潮间带:是介于高潮位岸线与低潮位岸线之间的潮滩或岩滩。水下岸坡:它的下界为波浪基面,正常情况下,该水深的泥沙已基本上不受波浪干扰而运动了。在水下岸坡范围内有堆积倾斜平台(又称水下堆积阶地)、水下沙坝和槽沟等。 2.海蚀地貌有哪些主要类型?海蚀崖:海蚀作用下岩石海岸后退所形成的岩石陡崖。海蚀穴:顺破裂构造或软弱夹层发育的,多数宽大于高呈扁圆形,穴顶则多不规则。(是潮浪拍击冲蚀磨蚀和穴顶崩塌而形成的,其中还有生物啮啃风化壁面的作用。)岩滩(海蚀平台):是岩石海岸海蚀后退留下的、剖面微微上凸、向海洋倾斜的岩石平台。3.横向移动为主的泥沙运动产生的三个结果分别是? 中立点的产生:一小段上的进流速度与退流速度相当,在动力大小与泥沙颗粒达到均衡之后,该地点既不发生侵蚀,也不发生堆积,即中立点,在平面上是与岸线基本平行的中立线; 泥沙颗粒的不对称运动导致自然分选:粗颗粒沙向岸运动后留在高部位上,向海方向泥沙颗粒平均粒度逐渐变细; 均衡剖面的形成:通过泥沙颗粒起动、迁移和沉积,特别是岸坡上段增陡和下段趋缓,最终导致海岸带剖面适应于波浪传递波能的消耗,不再有明显的侵蚀和明显的泥沙堆积,也就是塑造了海岸均衡剖面,达到了均衡状态。4.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和纵向为主的海积地貌有哪些类型?横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滩脊:海滩的靠岸较高的部分,也称沿岸堤。海岸沙坝:初期是水下岸坡上相对高起部位的沙粒增加而成水下沙坝。泻湖:被海岸沙坝隔离的海域。有些泻湖与海洋仍有狭窄的通道。海岸沙丘:风扬海滩沙再堆积而成的,分布于沿岸陆地的沙丘。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沙咀:是泥沙纵向迁移在海岸突出部分的前方所形成的堆积体,它一端着陆而尾端弯曲游移。有数支分岔的沙咀也称复式沙咀。湾坝:分为湾口坝与湾中坝,实际上也就是湾口的沙咀与湾中的沙咀。连岛坝:是连接陆地与岛屿的沙坝,是纵向迁移的泥沙在波浪折射波影区的堆积。 泻湖:是沙咀围封港湾或其它水域而形成的。5.海岸的两大基本类型是什么?基岩海岸或岩石海岸 沙质海岸第六章 土壤圈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1.概念: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剖面、土壤质地、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 : 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肥力 : 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料)以及环境因素(热量和空气)的能力。土壤形态 : 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土壤剖面 : 自地表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土壤质地 : 指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原生矿物 : 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次生矿物 : 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2.肥力高的土壤有哪些性质?肥力高的土壤能“稳、匀、足、适”地供应和协调作物对水、肥、气、热的需要。稳能把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供应给植物;匀土壤随时均匀地供应水分和养分;足土壤能足够地供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适土壤供应的量适当。稳和适是根本;匀和足是保证条件。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 土壤是各圈层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汇处。 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枢纽和中心环节。 环境影响土壤,土壤也影响环境。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4.自然土壤剖面和耕作土壤剖面分别有哪些土壤层次?自然土壤剖面土壤层次 : 有机层(表土层) 腐殖质层(表层或位于有机层之下的发生层) 淋溶层(位于有机层或腐殖质层之下,淀积层之上) 淀积层(在上述各层之下) 母质层 基岩(此外,凡兼有两种主要发生层特性的土层,称为过渡层)耕作土壤剖面土壤层次 : 耕作层(表土层) 犁底层(亚表土层) 心土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