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学-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_第1页
国际公法学-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_第2页
国际公法学-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_第3页
国际公法学-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_第4页
国际公法学-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InternationalHumanitarianLaw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促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国际人道法的概念、特征、范围以及相关的具体规定教学要求:介绍和阐述国际人道法的发展、演进和具体内容;国际人大法的基本原则;武装冲突中相关概念的是识别和认定;新形式下反恐及战俘的最新发展学习重点: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战俘待遇学习难点:国际人道法的目的;区分原则;战俘和战斗员的认定教学要点国际人道法,是保护战争及武装冲突受害者和适用战争与武装冲突行为的法律规范,是出于人道方面的考虑,限制武装冲突造成后果的规则的总称国际人道法是适用于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法律规则,意在保护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员,并且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的使用。所以,国际人道法也被称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概

况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第三节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四节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第五节战俘待遇大

纲第一节概述国际人道法是适用于战争或武装冲突的法律规则,保护未参与或不再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员,并且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的使用。所以,国际人道法也被称为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国家诉诸战争权”;但有时难辨得出曲直因此才产生和制订了战争法规则与习惯。这些战争规则和习惯只是关于战争行为的规范,与战争的性质没有任何关系,但却是每一作战方都必须予以遵守的规则。一、基本概念日内瓦法体系和海牙法体系国际人道法的倡导者:亨利•杜南红十字组织运动与国际红十字协会

《日内瓦公约》1864年1906年1929年1949年1907年《海牙第四公约》二、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国际人道法的

适用范围与特点武装部队的伤、病者、战俘和平民,是国际人道法保护的对象,被通称为“被保护人”;在某些范围内也涉及对财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国际人道法的规则确定了交战各方与战争受难者的关系上的一定的权利义务,使后者的安全和利益具有国际性的保障根据不同的保护对象,日内瓦四公约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定,然而其中共同的原则性规定也不少。一、适用范围

InternationalArmedConflict(IAC)NonInternationalArmedConflict(NIAC)InternalTensionorDisturbances(ITD):NOIHL!FullorlimitedInt’lHumanRightsLawDomesticlaw日内瓦四公约适用所有的战争及武装冲突:只要是缔约国之间的武装冲突,包括未经过宣战、有一方或甚至双方都不承认有战争状态等情况公约不适用国际法上“连带条款”原则:公约的适用并不限定要全部交战国都是缔约国公约可以对非缔约国适用:使非缔约国的战争受难者在自己国家不是缔约国的情况下,也能受到公约的保护公约亦适用于缔约国的内战:承认内战团体地位的权利和义务二、基本特点第三节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传统战争法有海牙法体系和日内瓦法体系之分日内瓦法体系主要是指那些处理战争与武装冲突结果海牙法体系主要是指那些战争如何开始、进行和结束的规则历史上的几个法律文件在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以及1977年两个附加议定书中,日内瓦法体系和海牙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融合一、保护体系的形成1979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专家小组将有关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原则简单明了地浓缩在七个要点上:所有不直接参加或已经退出敌对行动的人,享有生命的权力,并不得受到人身或精神上的攻击。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受到不加区别的保护及人道待遇禁止杀害或伤害任何已经投降或已退出战斗的敌方人员对处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任何冲突方,应收集、照顾伤、病员。医务人员、医疗设施、交通工具及其物质应受到保护;红十字及红新月符号,必须受到保护和尊重二、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处于敌方控制之下的被俘获的战斗人员或平民,其相关权利必须受到尊重;不得受到任何暴力或报复行为。他们享有与其家庭联系及收取救济品的权利每一个人都享有最基本的司法保障。任何人都不得为其所没有为的行为而负责。任何人都不得受刑罚或与其身份不相符合的待遇在进行战斗的方法与手段上,并不是没有限制的。禁止使用那些会引起不必要伤害或过分痛苦的武器冲突各方在任何时候都应将平民百姓和作战人员区分开来,以便保护平民及其财产。平民都不应受到攻击。攻击应只是针对军事目标二、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规定:冲突一方对在其权力下的另一方伤病员,在一切情况下应无区别地予以人道的待遇和照顾,不得基于性别、种族、国籍、宗教、政治意见或其他类似标准而有所歧视冲突各方的伤者、病者如落于敌手,应为战俘,国际法上有关战俘之规定应适用于他们每次战斗后,冲突各方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搜寻伤者、病者,予以适当的照顾和保护;环境许可时,应商定停战或停火办法,以便搬移、交换或运送战场上遗落之受伤者三、保护体系的内容及范围冲突各方应尽速登记落于其手中的敌方伤者、病者,或死者之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之事项,并应尽速转送战俘情报局,该局转达上述人员之所属国冲突各方应保证在情况许可下将死者分别埋葬和焚化之前,详细检查尸体,如可能时,应经医生检查,以确定死亡,证明身份并便于作成报告军事当局,即使在入侵或占领地区,也应准许居民或救济团体自动收集和照顾任何国籍之伤者、病者。任何人不得因看护伤者、病者而被侵扰或定罪三、保护体系的内容及范围第四节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区分原则是国际人道法最基本的一个概念,要求冲突各方必须区分战斗员与非战斗员、武装部队与平民以及军事目标与非军事目标,在武装冲突时期只有削弱敌方军事实力的作战手段才是可接受的国际法院在关于核武器合法性问题的咨询意见中认为:“区分原则”(即区别战斗员和非战斗员)和“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原则”是国际人道法的最基本的原则一、区分原则国际人道法禁止使用那些就其性质而言会造成不必要痛苦或过分伤害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此即避免不必要痛苦原则“不必要痛苦”揭示了战争的目的和限制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逻辑关系:战争最直接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那么在战场上只要以正常的手段能将敌人杀伤,使其减少到不能再继续进行战争或武装冲突的状态,即可说是已达到目标。使敌人即使在退出战斗以后,仍还继续遭受痛苦,则是已超出作战目标,因而是不必要的,应予以避免和禁止二、避免不必要痛苦原则比例原则要求在对军事目标进行攻击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平民和民用物体造成的附带损害,对平民和民用物体造成的附带损害不应超过在军事行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的、具体的、直接的军事利益国际人道法上仅仅借助区分原则还不足以解决选择攻击目标时碰到的所有问题,所以有时还需要借助于比例原则可能引起的平民的损害是仅仅包括直接损害还是也包括间接损害?三、比例原则第五节战俘待遇(一)战俘:在战场上被敌方俘获的战斗员海牙法体系与日内瓦法体系关于战俘待遇的1949年日内瓦第三公约(二)战俘是根据日内瓦第三公约第4条取得战斗员身份而落入敌对方控制之下的战斗员。冲突一方正规军的成员不属于正规军的,如果满足其他条件仍然存疑:凡曾从事交战行为而陷落于敌方者,其是否属于战斗员发生疑问时,在其地位未经主管法庭决定前,应享受公约之保护一、战斗员地位的基本定义(一)战俘的权利战俘的人身荣誉与人格,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得到尊重;对待妇女则更应考虑到她们性别上的区别战俘在其关押期间,仍享有其在被俘时所具有的全部民事能力。因此,在拘留的范围内,他们根据其本国的法律,将继续享受其公民权交战方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给予战俘以人道的对待。除了基于特殊原因而给予的特殊待遇以外,所有战俘都应得到平等的对待禁止对战俘进行不是出于医疗目的或医疗需要的残伤肢体或任何其他性质的医学与科学实验二、战俘的权利和义务(一)战俘的权利禁止下令杀无赦,禁止以此威胁敌方;失去战斗能力,或已经投降,或已表示愿意投降,或从遇难机中跳伞降落的敌人,不得继续作为被攻击的目标冲突方如需撤离战斗地带时,不应让战俘不必要地处于危险的境地。如有必要则应释放他们,并应尽其所能,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对战俘必须提供各种卫生与健康的保证。战俘的拘留点应坐落在陆地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被设置在处于战火之中的冲突地区。也不得将战俘作为人质,以阻挡敌方的军事行动二、战俘的权利和义务(一)战俘的权利战俘应享有必要的物质待遇和条件;在任何情况下,战俘都应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医疗照顾。如有可能,应由与他们属同一国籍的人进行治疗那些战斗期间在精神或身体状况已受到严重伤害的伤、病员,应被直接送回其国内;而那些伤势不太严重的,则应被送往中立国;遣送战俘的工作应在战斗终止后马上开始;不得违反战俘个人意愿在战斗期间被迫遣返;一旦被遣返,则不得再受征召服役于军事服务;例外:战俘因刑事犯罪而被起诉或被判有罪时,他们可被拘留到司法程序结束时,或至服刑完毕时二、战俘的权利和义务(二)战俘的义务战俘必须提供自己的姓名、官阶、出生年月以及部队番号、个人的或兵籍号码;如果不能提供这些具体的资料,也应至少提供与此相关的情况。但不得出于获取资料的目的,对战俘施加任何酷刑,或采取任何其他形式的胁迫二、战俘的权利和义务(一)“不对称战争”(二)恐怖行动的特征它较传统的军队与合法的战斗方法明显不同,因为恐怖行动主要是像劫持客机那样的行为,或是袭击民用目标和平民的背信弃义的行为恐怖行动经常是利用被禁止的武器来实施恐怖行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领土内,它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实施。三、反恐及战俘的最新发展(三)区分原则受到质疑在不对称战争中,平民和战斗员的分界线被有意识地模糊了,使区分原则受到质疑(四)“战俘”待遇从国际人道法一般规则上讲,在武装冲突中被俘的人应作为“战俘”来对待。如果被怀疑犯有恐怖行为,就应通过司法程序来确定。但在尚未确定之前,其仍应享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三、反恐及战俘的最新发展国际人权法与国际人道法DefactosituationsApplicableIHLApplicableHRlawExamples1.Internationalarmedconflict(&colonialwarsetc.)ThefourGenevaconventionsof1949&thefirstadditionalprotocolof1977Non-derogable(applicable)humanrightsTadic-case(ICTY)2.Non-internationalarmedconflictbetweenthestateandorganizedgroupwithterritorialcontrolThesecondadditionalprotocolof1977Non-derogable(applicable)humanrightsSpain1936-37Colombia2004?3.Non-internationalarmedconflictbetweenthestateandgroupsorbetweengroupsCommonArticle3tothefourGenevaconventionsNon-derogable(applicable)humanrightsLebanon1980s?Somalia?Iraq2005?4.DisturbancesRiots/UnrestDisastersOtherscausesforstateofemergencyNon-derogable(applicable)humanrightsIraq2006?UK/USpost9/11France2005?5.PeaceAllInternational(applicable)humanrights1.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516页。2.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下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9页。3.AReportfortheIndependentCommissiononInternationalHumanitarianIssues,presentedbyMohammedBedjaoui,inModernWars(《现代战争》),ZedBooksLtd.,1986,p.33.4.HenryDunant,AMemoryofSolferino(《沙婆利洛的回忆》),AmericanRedCross(1939,19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