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讲流注先导主放电.ppt_第1页
课件:第讲流注先导主放电.ppt_第2页
课件:第讲流注先导主放电.ppt_第3页
课件:第讲流注先导主放电.ppt_第4页
课件:第讲流注先导主放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电压技术,高电压工程系 何正浩 ,第2讲回顾,带电粒子的产生与消失 汤逊理论 巴申定律的解释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2,3,第 3 讲 气体电介质的绝缘特性(二),1.2.5 流注理论,在高气压长间隙条件下的气体放电理论 特点:认为电子碰撞电离及空间光电离是维持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并强调了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主要在电离室中进行的)说明放电发展的机理,4,电子崩阶段 空间电荷畸变外电场 流注阶段 光电离形成二次电子崩,等离子体,5,(1) 电子崩阶段,6,(a)初始电子崩,阳极侧电子崩数目多 正空间电荷加强了原电场,同时向周围放射出大量光子,(一)流注理论,(b)二次电子崩,光子使附近的气体因光电离而产生二次电子 它们在由正空间电荷所引起的畸变和加强了的局部电场作用下,又形成新的电子崩,即二次电子崩,7,(2)流注的形成和发展,二次电子崩中的电子初始电子崩的正空间电荷混合通道(流注)。流注通道二次崩留下的正电荷,大大加强了流注发展方向的电场,产生新电子崩,从而使流注向前发展,8,(3)间隙的击穿,流注不断向阴极推进,头部电场越来越强,因而其发展也越快 流注发展到阴极,间隙被导电良好的等离子通道所贯通间隙击穿,9,在电离室中得到的初始电子崩照片 图a和图b的时间间隔为110-7秒 p=270毫米汞柱, E=10.5千伏/厘米,10,初始电子崩转变为 流注瞬间照片 p273毫米汞柱 E=12千伏/厘米,电子崩在空气中的发展速度约为1.25107cm/s,在电离室中得到的阳极流注发展过段的照片 正流注的发展速度约为11082108cm/s,11,自持放电条件,形成流注空间光电离维持放电(自持放电) 如果电场均匀,间隙就将被击穿。所以流注形成的条件就是自持放电条件,在均匀电场中也就是导致击穿的条件。 流注形成的条件:足够的空间光游离较多的初始电子崩(电子崩积累到一定的数量),12,(二)流注理论 对高气压、长间隙(pd很大)放电现象的解释,1放电外形 具有通道形式 流注前方随着其向前发展而更为增强 多流注之间互相抑制发展 二次电子崩在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带有统计性,所以火花通道常是曲折的,并带有分枝。 电子崩则不然,由于其中电荷密度较小,故电场强度还不大,因而不致影响到邻近空间内的电场,所以不会影响其它电子崩的发展,13,14,树枝状放电与放电发展的抑制,2放电时间 二次电子崩由光电离形成,所以流注发展速度极快放电时间特别短 3阴极材料的影响 维持放电靠光电离,而不是阴极表面的电离过程,与材料无关,15,在Pd值较小时,起始电子不可能在穿越极间距离后完成足够多的碰撞电离次数,因而难以聚积到足够的电子数,这样就不可能出现流注,放电的自持只能依靠阴极上的过程。,16,1.3 不均匀电场中气体的击穿,17,d2D,电场还比较均匀,其放电特性与均匀电场相似,一旦出现自持放电,立即导致整个气隙击穿。放电达到自持时,在整个间隙中部巳达到相当数值。这时和均匀电场中情况类似 。,1.3.1 稍不均匀场和极不均匀场的放电特点,1 击穿电压 2 电晕起始电压 3 放电不稳定区,d 4D,电场分布极不均匀,存在电晕放电,电晕起始电压。 外加电压进一步增大,表面电晕层扩大,并出现刷状的细火花,火花变长,最终导致气隙完全击穿。,18,当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范围内已达相当数值时,间隙中大部分区域值都仍然很小,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后,间隙没有击穿。电场越不均匀,击穿电压和电晕起始电压间的差别也越大。,19,d2D 4D,属于过渡区域,不稳定电晕,转为火花放电。 当大曲率电极附近达到足够数值时,间隙中很大一部分区域也都已达相当数值,流注一经产生,随即发展至贯通整个间隙,导致间隙完全击穿,20,电场不均匀系数 f f4时,极不均匀电场,1.3.2 电晕放电现象,电晕放电现象电离区的放电过程造成。 强电场电子崩复合光辐射 咝咝的声音,臭氧的气味,微弱的晕光,回路电流明显增加(绝对值仍很小),可以测量到能量损失,21,22,电晕起始电压和电晕起始场强 是一种自持放电形式,起始电压在原理上可由自持放电条件求得,E0的经验公式,m导线表面的粗糙系数。光滑导线m=1, 一般导线m=0.820.9,对绞线局部电晕 m=0.72,电晕电流与能量,23,(a) 时间刻度T=125s (b) 0.7A电晕电流平均值 (c) 2A电晕电流平均值,电晕电流比较小,但比泄漏电流要大得多。空间电荷的运动需要电源供给能量,输电线路电晕损耗的主要部分,而使空气电离所消耗的能量则比较小。,电晕的起始阶段一系列短促的陡脉冲组成。电离产生的与导线同号的电荷,导致电离停止。 脉冲电流将产生电磁波传播到空间造成无线电干扰,,24,25,输电线路的电晕还与导线的表面状况及天气状况有关。导线表面曲率大小影响。 雨、雪、霜等坏天气时,电晕损耗急剧增加。 水滴电场作用变成锥形,26,对于50075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天气好时电晕损耗一般不超过几个W/km,而在坏天气时,可以达到100 W/km以上。 因此在设计超高压线路时,需要根据不同天气条件下电晕损耗的实测数据和线路参数,以及沿线路各种气象条件的出现概率等对线路的电晕损耗进行估算。,27,随着输电电压的提高,电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导体表面电场,减小电晕的方法,降低导线表面场强的方法:增大线间距离D或增大导线半径r。 一般采取适当增大导线直径的办法 为节省导线材料,通常采用分裂导线的解决办法,即每相导线由2根或2根以上的导线组成。使得导线表面场强得以降低。,28,电晕影响的两面性,不利影响 : 能量损失; 放电脉冲引起的高频电磁波干扰; 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作用等 。 有利方面: 电晕可削弱输电线上雷电冲击电压波的幅值及陡度; 利用电晕放电改善电场分布,提高击穿电压 ; 利用电晕放电除尘与臭氧发生器等 。,29,30,1.3.3 极不均匀场中的放电过程,31,一、非自持放电阶段,电子崩产生 阳极积聚正电荷,32,二、流注发展阶段,头部电场增强 新电子崩 流注前移,三、先导放电阶段 通道根部的电子最多流注根部温度升高出现热电离先导通道(具有热电离过程的通道)。 新的电离过程使电离加强,电导增大,从而加大了其头部前沿区域中的场强,引起新的流注,导致先导通道不断伸长。,33,34,流注根部温度升高,热电离过程,先导 通道,电离加强,更为明亮,电导增大,轴向场强更低,发展速度更快,长空气间隙的平均击穿场强远低于短间隙,35,四、主放电过程 先导头部达到板极。小间隙中的高场强引起强烈电离,带电粒子激增。 强电离区迅速向阳极传播主放电过程。 主放电通道贯穿电极间隙击穿。,特点:由于其头部场强极大,所以主放电通道发展速度及电导都远大于先导通道。,36,主放电通道 主放电和先导通道的交界区 先导通道,先导的发展,37,正棒负板间隙中先导通道的发展 ()先导和其头部的流注;()流注头部电子崩的形成; ()由流注转变为先导和形成流注;()流注头部电子崩的形成; ()沿着先导和空气间隙电场强度的分布,1.3.4 极不均匀场中的极性效应,正棒负板,38,电子运动速度快,迅速进入棒极; 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削弱了棒极附近的电场强度而加强了正离子群外部空间的电场 结果: (1)使电晕起始电压提高。 (2)外部空间电场加强,有利于流注的发展,因此击穿电压较低。,39,负棒正板,40,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不再能引起电离,向阳极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电子崩中的正离子加强了棒极附近的场强,使棒极附近容易形成流注。 结论: (1)电晕起始电压比正极性时要低。 (2)正空间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与原电场方向相反,削弱了外部空间的电场,阻碍了流注的发展,因此击穿电压较高。,41,42,谢 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