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汇总版.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汇总版.doc_第2页
《教育心理学》汇总版.doc_第3页
《教育心理学》汇总版.doc_第4页
《教育心理学》汇总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负强化:在反应后取消某个刺激或从情境中抽走某些东西,使该反应在该情境中出现的可能性提高。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及其后果所进行的学习,其实质在于他人给观察者传递了某种信息,告知其新行为的途径。塑造:是指强化个体逐步趋近预期目标的行为。观察学习: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景中的行为及其后果所造成的学习,其实质在于他人给观察者传递了某种信息。 陈述性知识: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是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物。这类知识与我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较为一致,也称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技能、认知操作和如何做事情的知识,也就是知道怎样的知识,往往潜在于行动背后,难以用此成语来表达。元认知:(个人人自己的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具体说来,元认知是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一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考力,其中思考力是核心。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的总和。认知风格 :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方式,它体现着个人内部认知活动的特色。 问题解决:一般来说,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将原有的概念和知识加以综合,在新情境中运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有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各种内容的学习中。有意义学习:实质是指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问答1.在儿童行为管理中,运用惩罚时需注意哪些问题?P149运用惩罚的注意事项,第一是使用惩罚要有节制;第二实施惩罚必须客观一致;第三要及时告知受罚者惩罚的理由;第四提供适宜环境,强化良好的替代行为;2.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有哪些?P155观察学习发生与学习者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的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发生.榜样的特征.榜样的年龄、性别、态度、价值观或社会背景等因素与学习者越相似,越容易激发学习者的认同愿望并产生对榜样模仿的动机,另外,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社会声誉良好、富有人格魅力、外表或能力出众的榜样,更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并对其行为有有效地进行模仿;二是学习者的特点。不同的学习者会选择不同的版样加以效仿、认同、即时面对同一榜样,不同的学习者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3.学习陈述性知识时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信息编码方式?(1)精致化:是指将新知识与已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2)组织:是指将新信息置于某一相关信息的范畴和次序当中,或者将不同范畴的信息重新组合,把相同或相关范畴的放在一起,便于理解和记忆。(3)背景利用:人们在学习新信息的时候,也会注意到周围背景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出于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这些背景知识在你随后的回忆活动中会起到启动的作用。4.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P189(一)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意识。1。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2。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3。使用策略的意识性。4。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5。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对传授元认知知识非常重要。传授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是专门化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科渗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5.如何利用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P143经典条件作用的建立以为这有机体对课与其地信号产生了学习,这种将环境中的配对时间迅速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具有深远的行为应用意义。把学习任务与儿童的积极体验联系起来;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学习地点;帮助学生分清情境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一边是党的分化和泛化;帮助学生摆脱焦虑的困境。给还修订俄学生分配跟多任务,设计小步骤实现大目标,树立学生自信心。6.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发挥观察学习的作用?P1551。教师示范期望学生学习行为。2。鼓励学生表现出已经学会的行为或对行为进行调整。3。让班干部或同伴做出示范。4。适当激发学生的情绪。7.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是两类不同形态的知识。不过从另一方面,而这又有密切的联系。首先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获得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其次,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程序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互为条件的。7.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P179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区别:特征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表征方式命题、表象、图式产生式、产生式系统运用灵活:可以在很多情景下使用特殊:在有限的情境中使用对行为的影响效率低:行为需要有意识的控制 缓慢而容易犯错误效率高:行为是自动化的(无意识控制),快速而不易出错习得速度快:可以较快速地获取组块慢:获得新的产生式需要多次尝试遗忘可能会很快遗忘遗忘相对慢8.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是什么?P182-186(一)选择和设计学习课题的教学策略。(二)促进程序性知识理解的教学策略。1。示范、讲解与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2。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3。降低示范速度,防止信息负担过重。4。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5。给学生提供具体事例。(三)指导练习的教学策略。1。及时提供反馈信息。2。设计变式练习题。3。选用恰当的练习方法。4。激发并维持学生的练习动机。9.能力有哪些种类?人的能力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适应范围和表现领域不同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2)根据创造性水平不同可将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创造力则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受后天的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4)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10.简述吉尔福德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内容、操作和产品。内容指治理活动作业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指治理活动的性质,即个体作业时需要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产品指的是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上述的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每个维度中的任意一项与另两个维度中的任意两项结合就可成为一种智力因素,这样就可以把智力在理论上区分为556种。11.论述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在斯滕伯格看来,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外在世界、内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他认为智力行为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行为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智力是一个相对上午观念。(2)相同的智力行为有相同的内在心理机制。(3)智力既与社会文化条件有关,也与个体的内在心理机制有关,个体的经验是实现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1)成分亚理论。即完成认知任务需要使用的各种成分或过程。(2)经验亚理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是所要求的能力,一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3)情境亚理论。该亚理论认为智力行为是指向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改造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世界的心理活动。12.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应如何进行面向能力差异的教学?(1)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a、能力的水平差异 b、能力的结构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d、能力的性别差异(2)面向能力差异的教学:13. 学习风格的差异有哪些表现?针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应如何开展教学活动98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分类。(1)感知学习风格分类瑞德: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小组型、个人型、动觉型奥克斯福: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或操作型(2)柯勃针对学习过程周期的学习风格分类学习过程周期由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体验、沉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实验。由于个体对这四个环节的偏爱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聚合型、发散型、同化型和调节型。(3)克里的学习风格“洋葱模型”把学习风格分为四层:第一层,也是最外层,称为“教学偏好层”;第二层,称为“社会环境作用层”;第三层是信息加工层;第四层是最内层,也是核心层,是“认知的人格方式”。面向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1)适应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扬长策略与补短策略根据学习风格制定的因材施教策略分为两类“一是扬长策略,教学要适应学生在学习方式方面的偏爱,尽量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一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风格中的长处。这是一种匹配策略,但该策略无法弥补学生学习方式或学习机能上的欠缺。二是补短策略,这种策略不是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而是针对学生学习风格中的短处,采取针对其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方式,以弥补他们认知技能或学习方式上缺陷或不足。这是一种有意失配策略,使用该策略在一开始时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得,表现为学得慢、学得少,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但这两种策略的交替使用,最终会促进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各种心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2)适应学习风格的个别教学策略教育合同是以某一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基础,就某一具体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签订教育协议,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验收,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包是为指导学生独立学习而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技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制订个体化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自学。14.认知风格的差异有哪些表现?96(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性。场独立型学生在认知时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型学生在认知时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数学。(2)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的人在解决认知任务是,总是谨慎、全面的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而冲动型的人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考虑,甚至会在尚未搞清问题要求是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因而出错率较高。(3)辐合思维型与发散思维型。发散式思维是一种搜寻策略,这种策略的注意面较广,并可以把已有的各种图式连接起来。辐合式思维则趋向于只注意某些方面,并很快就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内。(4)整体型与系列型。整体型的人倾向于将情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重视情境的全部,对部分之间的区分是模糊的或者不区分部分,倾向于将信息组织成整体;系列型的人把情境看做部分的集合,常常集中注意一两个部分而无视其他方面,可能曲解或夸张部分,倾向于把信息组织成轮廓清晰的概念集。15.性别差异现象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待性别差异?100性别差异的表现:首先是生物学上的差异,这是男女性别差异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是社会行为及成就方面的差异,这常常是人们讨论男女性别差异的主要论据;再次是在感知觉、能力、人格等心理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启示: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注意(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性别差异(2)引导积极的性别取向(3)适应性别心理差异16.试举例说明在种族和地域差异,作为教师你应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105(1)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常常表现在其文化中。如在美国学校中,教育的种族隔离是美国有色儿童教育的一个现状。将近1/3的非裔和拉美裔的学生就读的学校中,90%的学生来自少数族裔。非拉美裔白人和亚裔的学生被大学预科录取的机会大大高于非裔和拉美裔的学生。美国学校中仅10%的教师为少数族裔,且少数族裔教师所占比例在未来几年还会下降。(2)首先,教师不要认为地分数反映的是学生能力水平低。对某个人种或种族群体的低分学生而言,他们低分的原因很可能是资源受到限制造成的。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让这些种族的群体获得更多的资源,促进其发展。其次,向所有学生,特别是那些来自传统上认为处于劣势地位群体的学生强调。重视生命的价值,以及完成高中学业和考上大学能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最后教师应该尽力为少数种族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更多的教育保障。17.分析不同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差异118-119答由德韦克等人提出。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在对成就目标的选择。什么是成就目标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趋近状态回避状态掌握目标(能力增长观)个体关注的是任务掌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以及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的表现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个体判断成功的标准是在自我比较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完成任务成绩目标(能力实体观)个体关心的是如何超越他人,以表明自己最聪明、最棒,他们根据常模标准来评价自身,如在班上考得最好个体关心的是如何不让自己显得低能,显得比别人笨,他们也根据常模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如不是班里最差的18试比较自我决定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P119-p123答:自我价值理论自我价值指个体对自身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接受程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M.V.Covington)认为,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自我接受的前提是肯定自我价值。在学校里,当个人获得好的分数与等级时,就能够增强其个人优越感,维护其积极的正面的自我形象,提升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理论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 :1高驱低避型 成功定向者,学习本身即价值,奖励 2低驱高避型逃避失败者,高度焦虑3高驱高避型过渡努力者 用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 4低驱低避型失败接受者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他们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包括四个分支理论:1、认知评价理论:2、因果定向理论:人们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创新、挑战、财富荣誉)和非个人取向(墨守成规,不进行规划)3、有机整合理论:自我决定行为(高度整合的内在和高度内化的外在动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4、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19、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p123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的进行某项活动并取得成功的主观判断。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体验(归因方式)2替代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唤醒(1然学生更多的体验到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3恰当的运用外部强化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20.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p126-1273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2)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因(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4个因素:(1)努力(2)能力(3)运气(4)任务难度影响:情感反应。把成就归于内因?归于外因? 导致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 原因的稳定性 重视努力在成就中的作用。 指导: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观察、谈话问卷)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测试等 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21根据TARGET模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p129?Ames 提出了六种教师可以控制的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任务设计 、权力分配、肯定方式、小组安排、评估活动和时间分配,简称TARGET。该模式更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不单是学习的结果(往往是考试成绩、排名),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能力的角逐(一)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性。(创设情境设疑、趣味性、适中的难度)(二)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内容、时间、帮助完善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三)开展合作学习(四)对学习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描述性方式、绝对评价、表扬要中肯具体)2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体验,成功会提高效能期望,反之会降低,另与归因方式有关。(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是指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3)语言说服,这是一种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方法。(4)情绪唤醒,正面的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面的情绪会减弱自我效能感。23.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24.根据TARGET模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埃姆斯提出了教师可以控制的影响学生动机的六种因素:任务设计、权力分配、肯定方式、小组安排、评估活动、时间分配,简称TARGET。根据TARGET方案我们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注意以下几点:(!)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性。(2)给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权(3)开展合作学习(4)对学习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26.简述概念的获得与运用。 答:(1).概念的获得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概念的形成是从外部的、比较具体的非本质特征到内部的、比较抽象的本质特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龄前儿童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概念同化指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是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2)概念的运用:在知觉水平上运用:已经获得同类事物的概念之后,当再次遇到这类事物的特例时,就能立即将其视为这类事物中的具体例子。在思维水平上运用:在接受学习中,将新的概念归属于原有的层次较高的概念,或者识别某一类已知事物的一个不大明显的成员。27.怎样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水平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的,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一般来说,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1)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质量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高,创造力也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来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2)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策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直接依赖于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心理学家已提出了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几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第二步:鼓励学生仔细界定问题;第三步: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第四步: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第五步: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第六步:考虑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第七步: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3)使学生养成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组知识、重新表征知识,而且它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28.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迁移?答:(1)确定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习者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即发挥组织者作用,有利于迁移的发生。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同时,应该明确未来学习迁移的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2)考虑和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认知结构不仅可以贮存知识,而且具有同化新知识和帮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和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会对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以及今后解决新的问题中恰当运用迁移产生促进作用。(3)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创造与应用情境相类似的学习情境 在讲解知识时,要列举最大范围的例子,枚举各种变式,使学生正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同时应结合所教知识的具体运用情境进行讲解和学习,使学生能脱离所学知识的背景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适用情境时,准确地运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此外应尽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观察和实践知识的应用。 (4)以最佳结构和顺序呈现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