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 .doc_第1页
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 .doc_第2页
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 .doc_第3页
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 .doc_第4页
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镇xx村村庄规划范文(2015-2020)备注:此范本中相关内容和数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河流水系、自然灾害、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类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优势劣势、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和目标、基础配套设施、村落民居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布点、土地利用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新农民的培育等,务请根据本村实际的情况进行修改!相关数据以2013年数据为准!请注意,目录中内容与页码要与正文的内容与页码相符!xx镇(乡)人民政府二o一四年月xx镇xx村村庄规划编制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委 员:副主编:编 辑:审 核:2前 言科学编制村级规划,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基础性工作。为使产业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具体项目能规范实施,促进村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xx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xx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xx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xx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xx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定,以xx镇人民政府为主体,在县规建局、县统筹办、县国土局、镇xx村村庄规划村的实际出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县新村办等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编制xx县xx(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xx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符合该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力求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规划完成初稿后,委托xx县规划勘察设计研究所进行规范和技术提升,形成规划文本(草案),依法交由xx村进行公示,经镇及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通过县村级规划编制评审组评审,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县级相关部门、xxxx村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3目 录第一章 总则?1一、指导思想?1二、目的意义?1三、规划目标?2四、规划定位?2五、规划重点?2六、规划范围?3七、规划期限?3八、规划原则?3九、规划依据?5第二章 自然、经济社会现状及分析?7一、自然、经济社会现状?7二、发展条件辩析?11三、规划主要思路?12第三章 产业发展规划?13一、总体思路?13二、发展重点?13三、发展目标?13四、产业布局规划?14五、实现形式?15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7一、道路建设规划?17二、水利设施建设规划?17三、土地治理工程规划?18 4四、能源工程规划?18五、电讯工程规划?19第五章 村落民居建设规划?20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二、规模预测?21三、布局原则?22四、农民集中居住点布点体系?23五、民居风貌打造?25六、土地利用规划?25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6一、集中居住点配套设施规划?26二、广播电视工程规划?26三、给排水工程规划?27四、消防设施规划?28第七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9一、教育设施规划?29二、社会保障规划?29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29四、精神文明建设规划?30第八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31一、指导思想?31二、规划目标?31三、村庄绿化工程规划?31四、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2五、水环境保护规划?32六、大气环境保护规划?33 5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33八、减灾防灾规划?33第九章 新农民培育规划?34一、规划目标?34二、培训阵地建设?34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34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5五、思想道德培训?36第十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38一、总体目标?38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8三、村民自治建设?42 第十一章 保障体系?43一、政策法律保障体系?43二、组织机构与管理保障体系?47三、资金措筹与投资保障体系?48四、技术与实施手段保障体系?49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51 第十三章 附则?526第一章 总则一、指导思想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资源节约”在原则,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目的意义xx镇xx村作为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根据xx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精神,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确保村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序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特编制xx规划(20152020),力争使规划突出xx农民客观需要,符合xx县和xx镇xx村村庄村的特色和优势,符合镇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引导农民和业主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村级建设,对xx行性和前瞻性,把xx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可村逐步建设成为xx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村、村容村貌整治的样板村、社会文明进步的和谐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村。规划的编制,将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有利于集约节约土地和合理利用土地,有利于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人口、资 7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规划目标通过规划建设,实现xx村村级发展“五新”目标: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剩余劳动力,做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2、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规划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11000元。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4、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打造成县城“后花园”。5、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和谐新联合。四、规划定位1、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建设规划的示范村。2、xx市统筹城乡市级示范村。3、特色鲜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以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为主的绿色、文明生态村。五、规划重点规划通过现状调研,了解村民们的关注焦点,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定规划重点如下:1、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优质水稻种植、加工,建立优质蚕桑、甜橙、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提高村级主要道路等级和路面质量,解决出行难的问题。3、增加基层医疗点,加大医疗投入,解决村民日常就医需要。4、配套村民文化休闲场所,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六、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xx镇xx村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辖13个村民小组,详细规划见图。七、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与“十二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分为近期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2015-2020年,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远期规划:2021-2025年,具有展望性。八、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体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2、农民自愿、尊重民意的原则在村级规划建设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搞大包大揽。要按照农民意愿和需要进行规划,增加农民对村级建设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以农民满意和不满意作为规划编制的衡量标准,反映农民的要求,保护农民的利益。 9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针对xx村的经济水平、文化素质等情况,实事求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资源和现有基础改造原有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在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整治上,既要规划旧房改造,又要规划集中居民点;既要按需要新建公共设施,又要注重原有设施的维护和利用,完善服务功能。4、有利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规划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体现人性化,通过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5、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xx村农民人均耕地较少,必须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利用荒山荒地。大力实施宅基地旧址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增加农业用地。统筹建设规划应与新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结合起来,坚持“统一规划、相对集中”的农村建设基本方针。6、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统筹建设不能把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丢掉。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7、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建设要协调xx总规、xx县土地利用规划、xx县城总体性详规、xx镇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和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等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排、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统一。8、整体性原则从环境与村域空间的整体性出发,统筹布局建筑、道路、绿化10等空间,塑造富于特色的农民新村整体形象。9、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规划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进行,尤其要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力求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良好的开发效益创造可持续建设的条件,以优美、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可持续开发的基础。10、具体实在、操作性强规划必须落实到项目、布局到具体地点、落实到所需资金上。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内容。九、规划依据1、国家颁布的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村庄规划标准(gb50188-9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16号令);2、建设部关于发布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建村200036号);3、xx省制定的xx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xx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5年修改);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xx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xx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编制评审基本要求;4、xx省执行的xx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5、xx省试行的xx省村庄建设(治理)规划编制试行办法;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7、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8、xx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9、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统筹城乡改革实施意见;10、xx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xx县城镇体系规划、xx县城市总体规划、xx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11、xx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12第二章 自然、经济社会现状及分析一、自然、经济社会现状xx镇xx村位于县城东北面,东临xx,北与xx交界,?,距县城8公里,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辖13个农业社,总户数671户,总人口2578人,耕地面积2545亩,林地812亩,以农业生产为主,属省十年规划的贫困村。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有2条村级水泥公路贯穿全村,主要院落通便民路。近年来,境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突出,“一村一品”具有特色,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农民积极性高;村级班子战斗力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境北部属?大断裂的西南延伸余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以?规模较大,以?等断层为突出的断裂构造。境内沉积岩层较厚,褶皱舒缓,构造剥蚀作用强烈。在构造体系上属?构造。?。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丘陵多为泥岩和页岩覆盖,丘坡平缓,土层较厚。海拔多在300350米之间。平坝多分布在?江、?河两岸。地表丘陵错综起伏,沟谷纵横切割。沟谷为?组成,坳谷谷形开敝,谷底平坦,基本无沟蚀作用;为水田主要分布区;?沟则具有中等浸蚀作用。?江河沿岸以一级阶地分布较广,二、三级阶地狭窄,分布零星,全境以低丘、中丘为主。2、土壤气候13xx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地貌属红层丘陵(浅丘),近水平状的砂、夜岩丘陵区。丘陵构造多为湖相紫色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破积物组成。另有新生代?江近代冲积物等,都是土壤生成的基础。经过长期的生物、气候、地貌、物质和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为的耕种活动,促进了土壤的生成与发育。具有本地特点的丘坡上层为旱地,下部冲、沟、坳、谷多为水田,上薄下厚,上砂下粘、上干下湿、上瘦下肥的土壤特点。水稻土类广泛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下的低、中、高丘的冲、沟、坳、谷和河谷低地平坝,丘陵平面及台坡地段。水源条件较好,土壤深厚的地区,因长期种植水稻而发育成水稻土,占农业土壤的48%。冲击土类分布于?江及?河沿岸低地冲积坝上,仅灰紫色潮土1个土层。自然肥力较高,物质为新冲积层,占农业土壤的2.88%。紫色土类广泛分布于低丘、中丘地带,占农业土壤面积的45.55%。?的土壤,矿质养料丰富,自然肥力较高,温光条件好,宜种性广,农业产出率较高,但由于过度垦殖,覆盖率低,水土冲刷加剧,薄土面积增加。?组砖红色砂岩风化发育的土壤先天性水化淋浴,又处高丘窄谷,自然植被和光热条件差,土壤具有酸、冷、砂、瘦的特点,适宜林木生长和种植花生、萝卜、地瓜、生姜和梨等。xx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地区,境内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较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年平均气温17.9oc,极端最高温度39.6oc,极端最低温度-2.1oc,春秋气温基本一致,但变幅较大;冬夏变化较小,春季回暖快,但不稳定,秋季气温下降快。地表温度平均为20oc。常年降雨量9001100毫米,降雨集中在夏天。夏半年(510月)常年雨量占总雨量的85%,14冬半年(114月)雨量占总雨量的15%,常年雨日为150160天,无霜期350天以上。境内年平均日照率为27%,日照时数1275小时,太阳年总辐射常年平均87千卡/平方厘米,生理辐射44.45千卡/平方厘米。3、河流水系境内主要有?江和?河。?江由北部入境,顺流而下至?,水资源丰富。4、自然灾害xx县又是地震多发区,xx、?、?组成的三角区内发生的地震烈度影响较大,历史上有记载的大于4.7级的地震有7次之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冰雹等。(二)人口与资源1、人口据统计,2013年底,xx村村域总户数671户,总人口2578人,人口密度平均781人/平方公里,劳动力人数1419人,占总人口的55.04%。2、土地资源村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幅员面积3.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共计2545亩,其中田1540亩,土1005亩,人均占有土地(含耕地和林地)0.99亩。3、水资源xx村水资源丰富,紧靠?江河,现有山平塘22口,提灌站2座,渠道3300米。4、经济类型15xx村属农业村,以种养业为主。水稻、小麦、玉米为粮食主产。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16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52万元,农民人均收纯收入4745元,粮食总产量2200吨。(三)基础设施2010-2014年,xx村分别实施了新村扶贫、村道扶贫和产业扶贫项目,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有村道2条2.5公里,全部硬化为水泥路,有便民路10.5公里、组道3.2公里。?电站座落在本村 组,?路直通县城。(四)公共服务设施村内有村小1所、农村医疗点1个、农资农家商店2个,建有村级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二、发展条件辩析(一)优势1、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离县城8公里,有县5路公交车直接县城。村级公路通达率100%。集中区硬化便民道80%,电视电话综合覆盖率90%以上。村级办公条件好,建有村级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2、产业基础较好,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现有笋竹基地646亩,小桑园100亩,蔬菜100亩,山平塘22口,稻田养鱼200亩,养猪大户5户,养鹅大户1户已养种鹅2000只,养鸭大户5户,养牛大户1户肉牛20头。按“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为打造生猪养殖基地、蔬菜基地、稻田养鱼,加强生产技术标准的宣传和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建立无公害产品的运销网络,生猪养殖、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3、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有力。村级班子战斗力强,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二)劣势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长期以“粮食生猪”的经营模式为主,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化、产业化程度低,非农产业缺乏,产业基础薄弱,资源利用和效益发挥都不够充分。2、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科技意识较为淡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已经外出务工,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素质较低,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能力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缺乏专长和技能,工资收入低。3、引导资金少,地方配套困难。村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政府对项目资金投资小,农户自筹资金比例高,给农户带来了较大压力。城乡统筹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能及时到位。4、认识问题。对统筹城乡建设,部分农民认为是政府的事,“等、靠、要”意识强,农民主体意识和地位不明确,尤其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点建设方面。5、基层农技服务需要加强。xx镇现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进行品种、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服务工作。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在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6、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三、规划主要思路本次规划通过对村级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17分析入手,充分了解和认识村级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内涵,明确村级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同时,规划从现状条件分析入手,通过现场调查和基础数据的分析,了解现状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发展概况,找出在村庄分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目标为指引,以问题为突破,提出具体的村庄布局原则,合理预测村庄人口容量;同时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空间布局方案。统筹安排主要的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并提出村级规划建设实施对策,确定保护村庄生态环境原则和措施;村级规划中提出总体构思和空间布局,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线规划,引导村级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第三章 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能否把产业做强做大,真正使农民富裕起来,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一、总体思路1、科学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着眼经济效益提高,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发展适应性农业。2、提高产业化水平18以现代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扩大特色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扶持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3、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搞好水利配套,建设田间道路、林网。二、发展重点1、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优质蚕桑、甜橙、笋竹生产基地;3、优质水稻生产基地;4、稻田养鱼。三、发展目标坚持从xx村的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形成自身产业特色,面向市场选择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xx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为契机,依托xx县城和海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链。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稻田养鱼、优质蚕桑、甜橙、笋竹、优质水稻;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提高务工农民工资收入,壮大劳务经济;加快改善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和专业市场,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四、产业布局规划19xx镇xx村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一览表五、实现形式1、正确处理群众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坚持统分结合搞好产业规划。既要注意根据群众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自下而上来科学确定,又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围绕村主导产业来选择,自上而下把全村的主导产业逐一分解到户,实现统与分的有机结合。2、强化引导服务,真正使产业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把为农民提供全方位、链条式的全程跟踪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要重点帮助解决好资金、技术、销售等节点问题,增强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的能力与水平,充分利用县级以上农业科技人员,强化技术支撑体系。3、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快建立起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主要是培育和建立蔬菜协会、特色水产协会、农家乐协会等专合组织,为农民提供资金、技术、销售服务,主要是要充分发挥理事会、产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县、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防止陷入大包大揽的尴尬境地。4、着力解决好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积极引进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科学合理地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等,以“公司(市场)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并通过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而加快农业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进程。5、打造产业示范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土地流转,大力招商引资。积极促成社会力量投入项目与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6、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整合项目资金,计划两年内公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达到450万元。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道路建设规划21xx村现有的道路网系统不完善,村内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便民道路是农户住宅与村道、组道连接的步行道。规划硬化?路、?路等2条村级公路10.1千米,总投资18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1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8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新建1-13组的便民路12千米,总投资1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2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在1-13组新建耕作道1500米,总投资1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2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二、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在1-13组新建田坎500根45千米,总投资6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5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1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250根22千米、2017年完成250根23千米;在1-13组新改建山平塘22口1600米,总投资2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1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2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在13个组整治一、二级电排渠道6700米,总投资10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10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在3、4、12、13组整治石堰4座300米,总投资4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39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1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在4-13组新建蓄水池36口,总投资5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1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三、土地治理工程规划规划在13个组实施“金土地”项目工程,整理土地900亩,总投资6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6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50022亩、2017年完成400亩;在1-13组改造中低产田900亩,总投资60万元,其中政府性资金60万元,计划在2015年完成500亩、2017年完成400亩。四、能源工程规划1、能源供应现状xx村的能源供应主要是电、煤和柴禾,少数家庭也使用沼气,电主要用于照明,家庭餐饮和牲畜喂养等炊事主要用煤和柴禾。全村未安装天然气管道,36户已建成或在建地挖式沼气池,所有农户已通电。2、电力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设施已基本符合村内现行生产生活的需要。需安装高压和低压设备,更换部分室外老化线路和农户室内线路。依托县城区设施,近期线路保留现状,接10kv电力线至xx村,辐射全村。远期规划利用黄泥滩电站电力,以保证村内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确保经济社会顺利发展。3、沼气建设规划加快沼气清洁能源建设步伐,规划每年新建沼气池80口,安装节能灶80个。4、天然气安装工程规划由县城区引入63天燃气管,至?中心村居民点,后延伸至各居民点,以保障供气安全可靠。全村规划安装天然气500户,总投资75万元,其中政府性投资20万元,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55万元,规划在2015年实施100户、2017年实施300户、2018年实施100户。23五、电讯工程规划现有通讯线路已基本满足xx村通信需要,近期可增加一些辅助设施设备,提高通讯质量。计划2015年前新安装座机电话240门,规划在必要的地方安装公共电话。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学习的需要,部分农户已有购买计算机和上网的需求,近期规划应考虑在集中居民点接入宽带,并留够节点。第五章 村落民居建设规划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xx村村落民居分布除在黄泥滩电站一带相对较为集中外,其余民居均分散在全村各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自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农民建设了新的住房,住房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住宅布局零乱、风格各异、环境脏乱差、缺乏公共空间,村落呈现出“散”与“拥挤、混乱”的两种情况,村落面貌、人居环境恶化。没有一个村落经过规划设计,住宅单体简陋,新建住宅无序布局、村落绿化等风貌建设缺乏统一的考虑,村落的景观形象较差。村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由于基础设施投入渠道少,农村生活性、公益性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很多村落缺乏基本的清洁供水、卫生、体育、商业、教育服务设施,道路等级低,供电、通信等设施标准低。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等工作、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但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了农民生活改善、生产发展。村落布局散乱、规模过小、分布过于分散、宅基地占地面积过大,浪费土地,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存在的问题归结为:25按照“五新一好”建设方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好班子),首先必须解决村落民居的总体布局,对村落民居服务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村落民居布局应立足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按照政策导向,力求有创新、有作为,并体现节约用地的原则,节约的土地进行复垦用于农业生产。二、规模预测1、人口规模预测xx村现有村民总户数为671户,总人口2578人。规划期末人口按平均增长法:q = q0 (1+k)n + p 进行预测,q总人口预测数(人)26q0总人口现状数(人)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规划期限(年)按照xx县“十二五”规划,全县“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xx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按3?计算,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因素不考虑机械增长人数。到规划近期末,xx村总人口2020年预测数为2655人。2、用地规模预测规划参照村镇用地标准,确定农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85平方米,则xx村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总用地面积为22.56公顷。三、布局原则本次规划根据村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及基本农田保护和村民的耕作半径等因素,农民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原则上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鼓励发展的、控制发展的、拆除的。1、鼓励发展的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村域内产业发展思路,劳动半径、现状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便利条件、现状规模大小等因素,选择部分村落作为鼓励扩大的集中居住点,对这类村落应加大、加快整治的力度,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形成村域内主要的农民集中居住点。2、控制发展的对现状建筑质量较好,不属于违章建筑,聚居户数大于4户的村落,规划将其作为控制发展的集中居住点,对其执行严格的土地 27固化政策,不允许其扩大,但应对其村容、村貌进行整治。3、拆除的(1)对于侵占河道、公路红线、破坏自然山体、占两处宅基地以及违法建筑,无论其建筑质量好坏,一律依法拆除。(2)对已经严重破损的危房、土坯房应给予拆除,新建房屋按就近原则进入规划的农民聚中居住点建设。(3)对已经废弃的建筑或已“空心化”的村落民居应给予拆除。(4)对1-4户的散居村落,应逐步规划拆除,向规划的居住点集中。四、农民集中居住点布点体系1、村庄居民点布点等级结构功能规划规划将全村的民居布点体系划为1个中心村居民点5个居民小组居民点的结构体系。第一级:中心村居民点,即xx(9组)农民集中居民点,属引导建设型居民点。村两委会所在地,是村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是本行政村内较大的居民点,有为本村及周边村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本生活福利设施。第二级:居民小组居民点。既有利于农民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居民点,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xx村农民集中居住点空间布点表2、居民点布点空间结构xx村农民集中居住点体系呈“一心多点”网络状均匀分布结构,“一心”指中心村居民点,“多点”为分布于辖区内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的各居民小组居民点,居民点之间以村级水泥公路连通。3、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选址定点居民点(集中居住区)的选址定点距公路的距离:距省道50米、县道20米、乡道15米、村道10米以外的地方。防止沿公路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4、建设措施近期引导型农民集中居住点(即中心村居住点)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措施:(1)近期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要进行详细规划。加强规划管理,镇人民政府依据详细规划审批村民宅基地;要统一规划、分片建设;要控制公共设施建设用地,保证不被侵占。(2)要加大对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政府性投入,以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吸引村民,以财政资金补助村民拆建,以宅基地审批手段促进村民到集中居住点建房。29近期控制型居民点以整治为主,主要工作为: (1)疏通居民点道路,拆除阻路建构筑物; (2)提高居民点与外部交通道路的质量;(3)环境治理,建立垃圾收集点、垃圾池,禁止垃圾乱堆乱放,建设村落雨水、污水排水沟,有组织排放进附近污水塘;(4)绿化美化居民点,沿居民点主要道路、房前屋后等处绿化,拆除废弃房屋、整理村落中的空地进行绿化,绿化可结合果林进行。五、民居风貌打造按徽式民居风貌进行现有农民住房打造,具体内容包括分散新建房屋、分散改建房屋、风貌改造(统一“穿衣戴帽”)和生态庭院打造。xx村民居风貌打造规划表六、土地利用规划依托xx县和xx镇的发展,通过对xx村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分布情况的分析,确立村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为:以农民集中居住点为中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的机制。根据遵循自然条件的相似性、社会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的相关30性,以及传统的社会经济联系原则,以“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宗旨,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xx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规划将xx村域划分为五大类用地:建设用地、农地、林地、道路用地及水域用地。31第六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集中居住点配套设施建设规划1、中心村居民点按照“12有”(即在中心村居民点建设中,要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病、生育有指导、饮水有安全、购物有超市、垃圾有收集、就业有平台、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道路有管护、纠纷有调解、治安有防范)规划要求,在中心村居民点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覆盖全村,村级中心规划新建村两委会办公室、农民技术学校、文化站、广播室、电教室、篮球场,需要建设乒乓球台、居民健身场地(在3组建1个,投资4万元,由政府性资金解决)、农家书屋、综合服务超市、邮政代办所、卫生室(2个,分别在9、12组,投资15万元,其中政府性投资14.5万元,自筹0.5万元)、幼儿园、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农贸市场、农资农家店、就业站等公共服务设施。2、居民小组居民点新建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篮球场,需要建设乒乓球台、居民健身场地、农民书屋、综合服务超市、农资农家店等公共服务设施。二、广播电视工程规划计划2020年闭路电视安装入户率达100%。近期规划考虑在各集中居民点设置电视信号放大装置,提高电视信号质量;村应设置广播室,考虑采用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共缆或共杆传输方式建设村广播网络,在各集中居民点放置高音喇叭,村广播网络与镇、县网络连通,使村广播网真正成为农村地区社会舆论中心和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光纤联网工程的建设,规划从县城区接线,在用户密集地区结合有线电视catv网的建设,逐步实施宽带“光纤到户”的计划,为实现农业普及宽带网业务打下基础。三、给排水工程规划1、给水排水现状全村已经红层打井120口,80-90%的农户已经用上安全的饮用水。其余农户靠一些小型供水池供水,水质情况不太好。村民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全村没有完整的污水排放网络,污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周边环境。2、给水工程规划xx中心村居民点接黄泥滩电站水网统一供水,延伸管网到其余各居民点供水,散居农户供水可考虑并入就近居民点供水体系或采用机井独立供水,全村规划安装自来水500户,投资100万元,其中政府性投资30万元(人饮工程项目资金),村民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70万元,规划在2015年前实施。村域内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标准。保留村民现有的自设取水井以作为生活杂用水和畜禽用水水源。本规划采用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中用水量的规定,即:村民用水量取100l/人.d,牛饮用水取85l/头.d,猪取80l/头.d,鸡、鸭取0.8l/只.d。3、排水工程规划排水分为三部分,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采用重力自流排放, 33经排水沟流入水田或河塘;村民生活废水收纳于沼气池内;生活污水通过dn110pvc塑料排水管统一收集至集中设置的沼气深化池处理后用于农灌,畜禽粪便排入沼气池处理后用于农灌,保证环境卫生;企业生产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经排水沟流入河流。集中居民点排水沟采用单侧布置,且均布置在人行道下,雨水口2030米设置一个,排水沟最大纵坡为不超过9%,最小纵坡为0.3%。四、消防设施规划全村目前尚未安装消防设施。规划近期应在各集中居民点设置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设备,所有的消火栓均采用地下式消火栓,并应有明显标志。34第七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一、教育设施规划xx村有协调小一所,现有教师6人,学生120人。2014年,适龄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保持在100%的水平。规划扩建校园,整治运动场200平方米,增添教育教学和文化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加强校园绿化花化工程建设,同时,对学校教师宿舍和厨房、厕所进行整治维修。二、社会保障规划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宣传动员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4年参合率达到99%,2015年基本实现村民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14年全村参保660人,参保率48.4%,2015年目标任务完成703人,实现应参保村民全覆盖;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2015年符合政策生育率在95%以上。针对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社会现状,为切实做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规划在xx中心村居民点规划建设xx村老年公寓,建设规模60-80人,供xx村及周边的孤寡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的计生家庭老人入住。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2015年完成制定符合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确保全村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事件发生,村民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35四、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班子好、制度好、民风好、素质好、环境好”活动开展为载体,充分利用xx村现有和即将建成的村级阵地以及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广场、图书室、广播室、电教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在2017年底前组建xx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艺宣传队、村体育运动队、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众性活动团体,广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新观念、促发展”为主题,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xx村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温馨、和谐、美好新家园。第八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一、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二、规划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使xx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更合理,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物质和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得以弘扬,建成具有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社会事业有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且可持续发展。三、村庄绿化工程规划在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区合理分布,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充分展示乡村风光;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的原则,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合理配置树种,创造景观效益,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 37用;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竹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四、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从治理农村“脏、乱、差”入手,做好 “两清一建三改”(清垃圾、清淤泥、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改造环境:在xx中心村居民点附近建设垃圾处理场,在各居民小组集中居民点建设垃圾收集站,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建设,建立村级保洁队,落实长效管理;加强对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与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卫生面貌,村域内所有的水面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逐步把xx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文明生态村。xx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表五、水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水污染,保护xx村规划区林木、灌丛、草本植被,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要特别加强对村境内?江河水和饮用水源环境卫生的保护。村规划区所有地面水均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38六、大气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村庄综合绿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燃煤污染,禁止焚烧秸杆,大力发展沼气池。规划区大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81996)级质量标准。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注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通过沼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