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常识_第1页
慢性病防治常识_第2页
慢性病防治常识_第3页
慢性病防治常识_第4页
慢性病防治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病防治常识 慢性病是指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 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例如高血 压 1980 年我国普查患病率为 7.73%,1999 年泰山区社区人群 10 万人调查结果显示其患病 率为 16%,接近西方国家,二十年翻了一倍,而糖尿病 1978 年上泰安地区十万人调查其患 病率为 1.01%,同在上泰安地区 1999 年为 5%,患病率翻了将近 5 倍,同时,慢性病能引起 多种多样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 膜微血管病变等等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慢性病的 调查研究,已查明一些引起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如遗传、生活方式、环境、既往病史、职 业等,为开展慢性病法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体格检查 慢性病具有起初临床症状轻、病程长的特点,一部分病人初期难 以发觉,往往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这给慢性病的及早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因 此,有必要进行定期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禁烟、 限制过多脂肪、刺激性和盐的摄入;限量饮酒;多 摄入蔬菜水果;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必要的免疫接种,如乙肝疫苗用于肝癌的预防,流 感疫苗、肺炎疫苗用于预防老慢支、肺心的反复发作,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等。 3、配合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慢性病干预活动。 徐家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冬季要严防脑血管病突发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 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 瘫为主要表现。中医学称为中风或卒中,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 称。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 “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 外。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冷空气侵袭的日子里,由于气温骤变,应当特别注意预防此类疾 病的发生。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席专家石祥恩教授介绍,在气温突降 时,老年人的活动大多会有所减少,使体内血流速度迅速减慢,再加上原有的脑血管粥样 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等原因,易促进血栓形成而使脑血管部分阻塞,从而引起口眼歪斜, 语言障碍及肢体功能不全等症状。 另外,老年人的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为弱,气温突变常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而 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粘稠度。 石祥恩教授强调:在寒潮来临之时,老年人除了应注意保暖之外,尚须维持正常而有 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并最好在室内做些体育活动。若患点小病,也要积极 治疗,以免因此而酿成大病。 那么在冬季,脑血管病患者应怎样注意生活中的保健和饮食营养呢?石祥恩教授提醒: 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可靠用药,这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可靠的治疗药物 应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效类中药等。病人一定要定期复诊, 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因为代谢有问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 血栓这种情况。所以,有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积极治疗。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其中包括: 1. 生活规律,注意保暖 不要过早晨练,最好在早饭后 910 点阳光充足时再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 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同时要 保持大小便畅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 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 5 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 引发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病人醒后须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避免脑血栓发作。冬季心 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 3. 适量运动 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 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一般每周不少于 3 次,每次 2040 分钟,运动量以不感疲 劳为宜,且不伴有头晕头痛疲劳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比如:喂鸟儿。 4. 合理营养 适当进补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冬季是精气匿藏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 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 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可行合理的食补或者药补。 高血压患者要过“寒冷关” 时下,天气日渐寒冷,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个“关口”,稍有疏忽大意,极易导致脑中风、 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病,危及健康和生命。那么,高血压患者怎样才能安度寒 冬呢? 驾驭好自己的“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致病的,但如太过则会引发疾 病。高血压患者面对朔风凛冽、雨雪纷纷的阴霾天气,体内阳气易被扰乱而变得情绪抑郁, 萎靡不振,心情烦闷,极易促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学会驾驭好自己的“七情”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保持血压 的稳定。 起居有常 防寒保暖 中医极为重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之道。高血压患者要做到起居有常,作息有 时,劳逸结合,顺乎冬天的自然规律,早睡以养阳,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以下细节: 1.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并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 2.洗脸、刷牙要用温水。 3.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夜间如厕,为避免受寒可在卧室内安置便器。 4.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注意保暖。 5.在外等汽车时做原地踏步等小动作。 6.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合理饮食 适度运动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淡为宜,一日三餐吃的饭菜注意粗细搭配,荤素相宜,品种多样,做 到饮食有节,常吃些新鲜蔬菜、蘑菇、海产品和豆制品。冬季气候干燥,不口渴也要喝白 开水或淡茶水,合理补充水分,有利于稀释清洁血液,保证血流通畅。老年人在冬天如果 以牛羊肉、狗肉进补来御寒,切记不可过量,以免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身体肥胖、 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更应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不可酗酒,以免导致血压 波动,发生意外。 冬天,高血压患者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项目,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来掌握 好运动量,以自我感到浑身舒适为度。运动养生还要注意知常达变。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 有益健康,使血压稳定。但属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患者,就应将运动量再降低些;如果有 严重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或频发心绞痛等症状时,就不要勉强去运动,等治疗后症状消 失了,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特别提示:如何服药能保持血压稳定 定期自测血压 建议在以下几个时段测量:服药以前;服药以后 34 个小时;下午或者傍 晚;在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如感到剧烈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时候。 根据自测血压的情况随诊 看病的时候向医生出示自己血压测量的详细记录,医生可以根据 血压波动的情况做出最佳、最新的治疗方案。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 尤其是服用短效药(如珍菊降压片等 )时,千万注意不要漏服药, 因为遗漏服药会引起血压波动。 冬季服药最好“长短结合” 长效降压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血压波动,服用也方便。但有时 候,由于气温低、情绪波动等原因,服用长效药也会出现血压波动的现象,此时,可请医 生开点短效降压药同时服用,以控制血压波动。 准备些应急降压药 如可乐定等,这些药在血压稳定时用不到,但可以备用。如果自测时发 现血压由于寒冷等因素突然升高,如达到 170180 毫米汞柱,同时又有症状,应该马上 到医院就诊。但在去医院急诊之前,个人可临时服用半片或一片可乐定等,以便快速控制 血压。 糖尿病的七种不典型症状应警惕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 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 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 20 岁以上的成人糖尿病患 病率为 9.7%,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已达 9240 万。 2 型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 糖尿病分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我国糖尿病 总体人数中,1 型糖尿病的比例应小于 5%。1 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年龄通 常小于 30 岁;2 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 90%,多见于成年人,40 岁以上发病率高;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2 型糖尿病是一个进展性疾病,随着时间的延续,病情会越来越重, 患者则需要更多的药物使血糖达标。最初可能使用一些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比较有效的,但 是随着病程的延长, 细胞功能越来越差,即使使用口服降糖药也无法帮助患者产生足够 用的胰岛素,这是 2 型糖尿病病情进展中必然会发生的自然历程。如果机体分泌的内源性 胰岛素无法满足需求时,只有靠注射外源胰岛素来补充。随着时间的流逝,2 型糖尿病患 者会和 1 型糖尿病患者一样,胰岛素分泌很少或没有,这时应该完全补充或部分注射外源 性胰岛素进行治疗。 出现“三多一少”要警惕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 (1)多尿。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增高,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后而不 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 量也越多。每昼夜尿量达 35L,最高可达 10L 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1-2 小时就可能 小便 1 次,有的患者甚至每昼夜可达 30 余次。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 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 500 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 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患者易产 生饥饿感,食欲亢进,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顿饭,主食达 11.5 公斤,副 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常常不能满足食欲。 (4)消瘦。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而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