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全一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19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全一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19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全一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19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全一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19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全一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7 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产生了许多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 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这一幕幕英雄传奇,在作家们的心中烙上深深地印迹, 于是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 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令我们热血奔涌,豪气干云。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美 字 体 赏美文 燕赵英雄的悲情命运 白美万 “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 ,诚然,承燕赵大地灵气的滋养与培育,这里,有胡服骑 射、敢为天下先的英明国君赵武灵王,有英勇大义、智慧宏达的蔺相如等贤臣名相,有赵奢、 廉颇、乐毅等慷慨重义、勇气过人的猛将,有荆轲、高渐离等不畏强暴、挺身抗命豪杰侠士。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跳哒过拳脚,轰 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的庄稼汉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泯灭斗志,没有因沉重的压迫而弯腰屈 膝。在他的身上,依然流淌着荆轲们的豪气,传承着水浒英雄们“替天行道”的精神。在恶 霸地主冯兰池觊觎官地、图谋砸钟灭口之际,是他,嫉恶如仇、急公好义的朱老巩,挺身而 出,誓死护钟,同恶霸冯兰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揭露冯兰池的 2 桩桩丑行,剥下冯兰池身上绚丽的画皮,让这位横行乡里的恶霸无处遁形。后来,刚烈勇武 的朱老巩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急怒攻心之下,一病不起,含恨而逝。 朱老巩慷慨激烈的护钟壮举,不由让我们想到那位与帝争神的上古英雄刑天和那位为人类盗 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同以冯兰池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抗争,结果家破人亡。他 的挺身护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式农民反抗斗争的缩影,它反映了没有先进思想指导的 农民自发反抗的结局。面对恶霸的暴行,朱老巩没有想到发动乡亲们起来共同斗争,而是仅 凭一己之力进行抗争,因此,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朱老巩同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刻, 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在这场涉及他们切身利益 的斗争中,四十八村的人眼睁睁地看着,看着朱老巩、严老祥进行拼死的抗争,除了偷偷落 泪外,他们没有一人施以援手。正是他们的畏缩与胆怯以至麻木,才让恶霸冯兰池气焰嚣张、 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的表现为朱老巩斗争的失败涂上一抹凝重的灰色,让人感到朱老 巩、严老祥的孤军奋战显得多么的悲壮。它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要调动广大 人民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朱老巩护钟失败,但在深重苦难面前挺身抗争,与恶霸地主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 其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具有强烈启蒙色彩。他的斗争经历就如肥沃的土壤,为下一代斗争继 任者朱老忠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朱老忠在斗争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家破人 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朱老忠比父辈有了更多 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在朱老忠的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朱老巩 的影子:正直无私,慷慨仗义,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父亲惨痛的教训、悲剧性的结局,让 朱老忠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艰巨性、长期性。朱老巩带着未酬的壮志离开了人 世,但是,他将仇恨的火种播在儿子的心田,几十年后,出现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忠更多地体 现出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英勇护钟、壮志未酬的燕赵英雄朱老巩。 (有删改) 【课内挖掘】 朱老巩护钟一文的线索始终是朱老巩和冯老兰之间的斗争。正是斗争这一线索把斗争人物 3 的命运展现了出来,使得全文充满了紧张的节奏,把一场迫在眉睫的斗争推到了读者面前。 技法点拨 文章的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 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线索的分类 (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 索;(6)以感情为线索。 精彩运用 请你选择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作为线索写一篇文章。 【示例】 哑了的三角琴 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 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呻吟。我叫它做 “哑了的三角琴” 。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 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 “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 “是我同 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 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 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 会唱歌 ,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 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 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 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 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处境,尽情唱着。唱完歌,他 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 4 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 了。 ” “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 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 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 我们不能够再帮你什么忙吗? ”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 祝安娜。 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 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 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 禁卒一面说, 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 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 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 “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 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 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孩子,你懂得了罢。 ”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 【课外应用】 红 绿 灯 下 迟子建 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 绝不走十字街。我喜欢回到故乡,其中的一个缘由是,在乡间路上,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能够阻 断我脚步的,有时是一群在黄昏中归家的羊,有时是几只正午时通过堤坝,要下河戏耍的鸭子。 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 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 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 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2002 年初,爱人离开哈尔滨时,我到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支黄 玫瑰,又挑了两支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 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 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 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 开了。 5 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 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着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 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 ,这种热情的“奔命” ,使我们一个在此 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 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 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 绿灯要变换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 神凝地候着。 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 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 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 (选自黑龙江日报 ,有改动) 【品读提示】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斯人已逝,留给作者的只有漫长时光的苦思冥想,也促 使作者去思考生命的方式。在滚滚红尘中,我们要给自己多亮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 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日落发出流水一样清 脆的足音。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跳跶(d) 矗立(ch) 锃亮(chn) 摩挲(su) B滹沱(h) 釉子(yu) 胳膊(bo) 胡髭(z) C窗棂(ln) 铡刀(zh) 肩胛(ji) 槅扇() D愣怔(zhn) 攥住(zun) 铸造(zh) 捺上(n) 解析:A 项, “锃”应读“zn” ;C 项, “胛”应读“ji” ;D 项, “怔”应读“zhen” 。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 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 6 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 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 那么容易了。 解析:A 项,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 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B 项,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 正好相反。 “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C 项,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 能形容物品。D 项,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只形容罪行。 答案:A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的人。 B(他)立在千里堤上一望,一棵棵树林,一簇簇村庄都郁郁苍苍。 C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 D河风吹过来,扑棱棱地飘落,吹得大杨树上的叶子红了黄了。 解析:A 项,句式杂糅,去掉“的人” ;B 项,搭配不当, “棵棵”改为“片片” ;D 项,语序不 当, “扑棱棱地飘落”与“吹得大杨树上的叶子红了黄了”调换位置。 答案: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 很久,但一无所获。 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 B C D 解析:将重要信息分组归类,应属同类,而四个选项里,连在一起的,有 A 与 D 两项, 这样就可以排除 B 与 C 项。在前,在后,加之应该是在最后,据此可知,答案为 D。 答案:D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进了城门一看,每年年集最热闹,今年比往年人更多。卖肉的,卖菜的,嘈嘈杂杂。卖年画的, 7 压扁了嗓子,尖声唱着。江涛和严萍挤在人群里,左拥右拥,左挤右挤,挤到南城根爆竹市里。大 贵登在大车上,手里拿着红缨枪,指指划划,憋粗了嗓子吆喝着。伍老拔和二贵,放得大爆竹噼啪 乱响,小鞭炮毕毕剥剥,还有黄烟炮、大灯炮,哧溜溜一个起花钻到冒天云里。放爆竹的硝烟,像 云山雾罩,正在热闹。赶集的人密密匝匝,越集越多。江涛登上大车,把哨子一吹,人们从牲口市 里、棉花市里、菜市里走出来,从杂货铺里、饭馆里走出来。大贵站在江涛一边,把粗胳膊大拳头 一举,说:“反割头税大会开始!” 市上人们听得大贵喊叫,一齐愣住。卖爆竹的,停止了买卖。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知 道这是出了什么事。大街小巷,飞出红红绿绿的传单标语。严萍拎着竹篮,从这个胡同走到那个胡 同,散发传单。她把一簇传单,唰哩哩地甩上天空,又看着那些红绿纸张随着风飘悠悠地落下来, 赶集的人们伸手接住,高声念着。市上人们扬起红通通的脸,伸起头东摇西看。江涛提高了嗓音, 喊:“父老兄弟、父老乡亲们!一年四季忙到头,杀猪过年也纳税” 他讲了一会子反割头税的事,又接着说:“反动派们北伐成功了,他们掌握了国家大权,苛捐 杂税更多了:地租和高利贷是抽筋,地丁银附加税是拔骨,割头税比刮皮还疼我们受苦人就像 牛、像马,像一群牲口,成天价在泥里、水里、风里、火里,滚来滚去” “我们耪起地来,两手攥着锄钩,把腰一弯,像个罗圈,太阳晒得脊梁上冒出黑油儿。自春忙 到秋,把租一交什么也剩不下。寒衣节过去,身上还没有遮凉的衣裳。冬季里,寒天大雪,天黑了 灶筒里还冒不出烟来。使了账,三年本利停, 利滚利 驴打滚 ,利息越来越重!” “新年一到,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起了五更,还没有下锅的饺子” “一千斤的大铁枷,加在农民身上,我们种地人家好苦啊!” 说到这里,他喘着气停住。贾老师穿着白槎子老羊皮袄,坐在大车上,把猴儿帽拉下来,光露 着两只眼睛,谁也认不出他是谁。江涛弯下腰,问了他一句什么,他抱起江涛的脑袋,说了几句话。 江涛站起来,说:“新军阀和旧军阀们!你打我,我打你,混战到什么时候贪官污吏们!光管 升官发财,不管农民死活!搜刮民财入地三尺” 江涛憋红了脖子脸讲着,一眼瞥见严萍在小墙头底下,睁着闪亮的眼睛,在看着他。他的眼睛 里冒出金色的火花。用金属般的声音,高声喊叫:“穷苦同胞们!要想改变这种光景,我们怎么办? ” 朱老忠睁圆了眼睛,在人群里看着江涛,想:“这孩子真的成了大人,说得有条有理。 ”冷不 丁伸起胳膊喊:“抱团体,伸手干!” 江涛继续说:“对呀!大家抱团体,人多势力大!现在我们提出反对割头税,打倒冯老兰 , 大家同意不同意?” 严萍在台下看着,她觉得江涛平时像个姑娘:坐下来端庄,走起来安详;匀正的脸盘,浓厚的 眉毛,一对乌亮的眼珠子,多么娴静。今天,他挺身立在千万人的前面,讲起话来,如同霹雳闪电, 一句句劈进人的心腑,震动了人们的思想,吸住人们的视线。看他手儿一扬,系动千万人的眼神, 滴溜滴溜乱转。嘴唇一动,牵连千万人的心情,静心谛听。但她,还不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8 严萍猛地脸上一热,一抖颤;心儿一摇,一喜盈,她的心上,羞怯怯地偷偷地系念着。当她一想起 来,两片晕红泛满了脸颊。她明白,在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草野里出了多少英雄!立在她眼前的 青年人,兴许是一个未来了不起的大人物。一时心上热烘烘,额角上沁出汗珠来,随着人群伸出拳 头,喊着:“打倒蒋介石!反对一切苛捐杂税!” 几万只手在她跟前扬动,几万张旗子在她跟前摇摆,几万张嘴喊着,喊声像春天第一次雷鸣。 严志和在人群里,看这匹小犊儿,简直成了人们眼里了不起的气候。眼角上不由得津出泪珠, 又想起运涛:“那孩子要在外头,只能在江涛以上,不能在江涛以下。可惜他要在监狱里住一辈子! ”他看见江涛在台上,眼儿一盼,手儿一摇,就有千万人举起手向他招呼。严志和噙着眼泪跳起来, 喊:“好小伙子,呱呱叫!” 朱老忠和严志和悄悄地碰碰头,龇开牙齿暗笑。朱老忠说:“看吧!咱这孩子行了!” 严志和说:“咱也不知道谁家坟里长大树呀!” 大贵,那个宽鼻骨梁、厚嘴唇的小伙子,两腿一蹦三尺高,蹓跶地戳在地上,喊:“反对割头 税,反对土豪劣绅冯老兰!”在太阳的照耀下,人们张开大嘴一齐呐喊,如同大河里滚滚的翻花: “一定要和冯老兰算老账” “打倒封建疙瘩冯老兰”一阵阵喊声,传到远方。 张嘉庆带着朱老忠、严志和、伍老拔、大贵他们,紧紧卫护着江涛和贾老师,气势汹汹地准备 着战斗。枪尖上闪着光亮,想喝敌人的血!刀锋上锃明彻亮,想吃敌人的肉! (节选自红旗谱第二卷,有删改) 5第一段对集市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 _ 解析:回答此题,要联系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一般作用。环境描写一般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等作用。选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写集市上的热闹, 显然是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此时江涛趁热闹召开反割头税大会,说明江涛机智勇敢,善于抓住 机会。 答案:既烘托了集市上的热闹和过年的喜庆气氛,又表现出江涛的机智,他抓住机会,适时召 开反割头税大会。 6江涛的宣传语言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答:_ _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语言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分析突出的语言特点,这就提供了答题的思 路。先细读江涛说的话,再与其他小说相比较,可以发现“我们耪起地来,两手攥着锄钩,把腰一 弯”等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明显。 “泥里、水里、风里、火里”等处运用了排比,有气势。 答案:通俗、口语化。例如“我们耪起地来,两手攥着锄钩,把腰一弯” ,就像和老百姓面 对面交谈。形象。例如“地租和高利贷是抽筋,地丁银附加税是拔骨,割头税比刮皮还疼” ,一 9 连串的比喻,准确形象地说出了苛捐杂税害人的程度,很有鼓动性。有激情。江涛的宣传语言运 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有气势。 7文中画线部分利用严萍的眼睛来刻画江涛,有什么作用? 答:_ _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里运用了侧面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其次分析作用。江涛 “平时像个姑娘” ,今天“讲起话来,如同霹雳闪电” ,这就表现出革命斗争中的江涛和平时生活中 的江涛的不同特点。 答案:用熟悉的人看江涛,能表现出革命斗争中的江涛和平时生活中的江涛的不同特点;运用 侧面烘托的手法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