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PPT演示课件_第1页
二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PPT演示课件_第2页
二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PPT演示课件_第3页
二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PPT演示课件_第4页
二级以上医院慢病防控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与实践,PAN ENCHUN MPH,Chief PhysicianHua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主要内容,1,背景简述,2,3,主要工作内容,工作依据,一、背景简述,John Snow约翰斯诺(1813-1858),英国麻醉学家、流行病学家,被认为是麻醉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的开拓者。,我国很多流行学家是从事临床出身!,在悬崖边上搭建坚固的护栏,远比在悬崖下准备救护车重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旧防治模式对慢性非传染病的不适应,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理想的防治结合新型模式,防治兼能的医生,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非药物和药物一级预防,临床治疗和二级预防,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弥合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裂痕,疾病控制的模式,中国慢性病防控体系得到发展,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网络,2018/6/2,13,13,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慢性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慢性病防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二、工作依据,国际上对慢病高度关注,联合国慢病峰会,WHO为主的多边或区域性会议,联合国大会2011年9月,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通过了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的政治宣言2010年5月,联合国大会64/265决议决定于2011年召开有关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的高级别会议世卫大会WHA61.14决议,批准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的行动计划。 成立NCD Alliance,首届慢性病部长级会议,数据来源:中国死因回顾调查和疾病监测,中国人群死因构成,1973-2009,未知,伤害,其他慢性病,COPD,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母婴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国人群慢性病死因构成逐年增加,慢性病的属性?,生物性 社会性,影响健康的因素,流行病学斜坡理论,我国慢性病防控面临着患者基数大、疾病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社会认知不足、支持环境缺乏等问题,亟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慢病防控仍需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整合创新 融合 发展,中国慢性病或面临“井喷”,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健康梦助推中国梦。,将过去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说明预防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但我们现在卫生控制体系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是分离的,我们的疾病控制人员大多是应付传染病的传播,而对慢性病、常见病的传播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目标:完善防控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监测和信息制度构建支持性环境,落实部门职责措施:关口前移,拓展服务,规范防控,抓好示范,明确职责,共享资源,加强科研,15部委联合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 慢性病防治历程中的“里程碑”,以规划为指导,落实慢性病防控措施,工作依据,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卫生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局相关文件市直医院目标(疾病控制部分),三、具体工作要求,具体工作内容,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死因网络直报慢性病发病死亡监测报告采集报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接诊信息无烟医疗机构建设(转交爱卫办、健康教育所),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60% of global deaths due to NCDs,Worldwide, Elevated BP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Preventable Deaths,GLOBAL HEALTH RISK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美国资料为18-74岁人群,中国资料为15岁以上人群资料来源:JNC VI; JAMA. 2010;303(20):2043-2050;陶寿淇等,中国高血压杂志 1995。,中美两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概念:首诊测血压指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本年度第一次到该医疗机构来就诊即为首诊。查看门急诊日志(或电子病历)、相关工作报表并现场观察计数(可现场抽取一个月份门诊日志,至少检查20名35岁以上人群就诊记录,达到95%及以上),计算首诊血压测量率,随机抽查各科室执行情况。要求:(1)建立制度文件(2)门诊日志有记录(3)门诊有提醒标识(4)有首诊测血压的统计表,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现场复核表,死因网络直报,一、具体任务: 院内开展死亡网络报告工作。在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来院途中死亡者,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推断书)。二、报告程序、时限 医疗机构负责救治(或调查)的医师填写死亡证第一联,交由指定科室或人员登录死因系统进行填报(15天内通过网络进行报告,网络填报时,须要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由死因系统完成死亡证第二、三、四联打印后,加盖公章交予死者家属,作为办理户籍注销、殡葬手续依据。,收集信息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院内死亡报告责任科室,死因信息的审核、订正,门急诊发现死亡病例,县(区)CDC,县(区)妇幼,7天内通过网络审核确认,死因网报流程图,住院死亡病例,汇总,核实并网报,三、院内质控1、定期对院内医师进行死因相关业务培训,规范报告流程,明确报告责任人,正确填写死亡卡,规范填写死因链。2、每季度开展院内漏报调查,重点核查门急诊抢救记录本与门急诊死因登记本、院内网报死亡信息是否一致,对住院死亡者应从病案信息系统中调取死亡信息与死因登记本、院内网报死亡信息进行核查。,四、死亡卡的填写,死者基本信息填写,1、钢笔或碳素笔填写。2、证件类型和证件号码尽量填写(身份证号码)。3、年龄按周岁填写,婴儿填写实际存活的月、日、小时。4、出生、死亡日期按死者实际情况填写,婴儿死亡填写到时、分。,死亡链填写的基本内容,(1) 第部分_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要求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这是每例死亡必须填写的内容。第部分不需要报告临死的方式,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全身衰竭、多脏器衰竭综合征等。填写在(a)行的是直接造成死亡的严重疾病、损伤或并发症等。从(b)行起应填写可能引起(a)行或上一行情况的更早的原因,直至填写到最早的原因为止,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顺序,即(c)行引起(b)行、(b)行引起(a)行。(2) 第部分_促进死亡的原因促进死亡,但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义的情况。第部分报告的情况与第部分报告的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而促进了死亡。第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可以不填。(3) 发病至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每个情况从发生到死亡之间大概的时间间隔,如果不能提供的话,也可以不填。,- 37 -,死亡原因_定义,基本概念,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根本死亡原因_定义,- 38 -,根本死亡原因_解释,把每个疾病或损伤看作为一个事件,死亡是由于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的事件所引起, 而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根本死因。如果是损伤造成的死亡,则“产生致命损伤的外部原因”就是根本死因。,- 39 -,疾病:疾病1疾病2疾病3死亡,死因链的确定案例,某人因30年前患慢性支气管炎,10年前引起肺气肿, 5年前引起肺心病并逐渐加重并最终导致死亡。 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ICD10为慢阻肺!),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肺心病 5年 (b) 肺气肿 10年 (c) 慢性支气管炎 30年,- 40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临床表现死亡,某人因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引起颅骨骨折、颅内损伤并最终导致死亡。本例的死因链确定为: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 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损伤”就是“颅骨骨折”,而造成“颅骨骨折”的外部原因是 “在道路上行走时意外被卡车撞倒”。,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a) 颅内损伤 1小时 (b) 颅骨骨折 1小时 (c) 行人在道路上行走 1小时 意外被卡车撞倒,死因链的填写要求及举例,一般填写要求,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1)一般填写要求,第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第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每行只能填写一种死因,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应尽量避免以下填写内容:呼吸衰竭J96.9来院已死R99循环衰竭R57.9猝死R96.0呼吸循环衰竭J96.9酸碱失衡E87.4多脏器衰竭R99电解质紊乱E87.8全身衰竭R53肺性脑病G93.1不明R99肺部感染J98.4,(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1),a、有明确的死因链应按顺序报告 例1:I a)心源性休克 b)急性心肌梗死 3 天 c)高血压 2 年 例2:Ia)上消化道出血休克 b)肝、胰转移癌半年 c)直肠癌 3 年,(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2),b、没有明确死因链按严重程度报告 例3:Ia)低心排综合征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例4:I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硬皮病,(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3),c、应尽可能报告特异性的诊断 例5:Ia)心衰 b)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例6:Ia)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4型复发,(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4),d、对肿瘤致死者应明确报告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形态学情况 例7:Ia)多发脑转移癌 b)多发骨转移 c)左下肺高中分化鳞癌 例8:Ia)肠梗阻伴消化道出血 b)升结肠肝脾转移癌 c)胃印戒细胞癌,(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6),f、对先天异常致死者,应优先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例11:Ia)左室右房异常通道 例12:Ia)癫癎持续状态 b)先天性脑发育不良,(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7),g、对围生儿死亡,应优先报告围生儿 本身严重的疾病 例13:Ia)败血症 b)化脓性脐炎5 天 例14:Ia)感染性休克 b)新生儿感染性腹泻,(2)死亡原因的填写举例_(8),h、对损伤/中毒致死者,应同时报告损伤/中毒 的临床表现及外部原因。为避免司法纠纷, 可以写明提供外部原因者的情况。 例15:Ia)颅脑损伤 b)据家属xxx提供系高楼意外坠落 例16:Ia)内脏广泛出血,创伤性 b)据随行人xxx提供系驾驶小汽车 意外与卡车相撞,51,2018/6/2,根本死亡原因确定,52,2018/6/2,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4,53,2018/6/2,根本死亡原因确定练习23,生前主要疾病最高诊断依据为死后推断、不详或死亡地点为家中、来院已死、其它场所或者死因不详的死者必须填写死亡调查记录。,- 55 -,(1)调查记录的填写要求,1) 应尽量了解并报告死者生前现病史、病历摘要或家属发现的异常情况。发病情况:包括起病急缓、病程长短、 病情轻重、各种检查及检验结果、有无后遗症等;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疾病 的演变和治疗经过等;如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应报告存在的 主要症状体征或临床表现。 2) 了解并报告死者既往疾病史及相关情况: 包括死者生前曾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等;3) 必要时,还需了解并报告死者其他可能有助于核实死亡原因的情况:包括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酒嗜好等。,- 56 -,(2)调查记录的填写举例,例1:Ia)冠状动脉栓塞 b)冠心病 10年 c)高血压,- 57 -,例2: Ia)肺炎 b)肺继发性癌 半年 c)卵巢恶性肿瘤 2年,- 58 -,例3 :I a)继发腹膜炎 3天 b)十二指肠穿孔 1周 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 4年 冠心病,- 59 -,例4: Ia)新生儿颅内出血 b)新生儿出血症 c) 早产33周,- 60 -,例5: Ia)褥疮感染 1月 b)脑血栓偏瘫 6年 c)高血压 30年,- 61 -,例6: Ia)颅骨骨折 b)在二楼擦玻璃窗时不慎坠落,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1、报告对象:各县(市、区)具有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首次接诊(门诊、住院、体检)恶性肿瘤患者(包含已被外单位确诊,但第一次来本院就诊患者和因肿瘤死亡的)。2、报告病种:(ICD-10)所规定的全部原发性恶性肿瘤(ICD-10: C00-C97)、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和其他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42.0-D43.9),以及骨髓造血系统特质的恶性肿瘤(D45、D46.0-D46.9、D47.1和D47.3)。,3、具体流程 报告手工填报:医疗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患者出院前填写重点慢性病报告卡,本院防保科1周内收集、审核。医院信息系统交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交流(必须满足报告内容与格式!)审核:信息报告人员在上报所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责任报告人核对和修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院内剔除。,4、院内质控:(1)登记员应每季度定期查阅病案或病例索引进行恶性肿瘤漏报督查,在病史上注明报告和督查标记。发现漏报应督促住院医师进行补报。医院内的病理、内镜、尸体解剖等医技部门等科室的检查记录和登记簿是提供肿瘤重要线索,登记员应每月定期与上述部门核对,做好自查记录,以防止病例尤其是门诊病例的漏报。另外,登记员要将所发现的病例的更新诊断信息补充到登记簿中,并补充报告至县(区)疾控中心。(2)登记员在定期督查漏报的同时,应做好恶性肿瘤报告卡填报质量的审核工作 。病案室如发现归档的病历首页上无“慢病已报”或“慢病更正诊断已报”字样,应予退回,并提醒相关科室补报。负责科室要每季度组织漏报调查,调查应覆盖该医院所有的住院和门诊病例。 (3)对住院病史不仅要核对第一诊断还应检查第二、第三诊断有关恶性肿瘤所有病史;对医院病理组织科(包括细胞学检查)等主要诊断检查科室不仅要核对住院病例,更应追踪核对门诊诊断病例的报告。,医院内部肿瘤登记流程图,医院内登记处,病人,门诊科室,住院科室,诊断科室,无治疗,非肿瘤,填写肿瘤登记薄(病理),出院,复查,随访,报卡,报卡,住院治疗,住院治疗,5、慢病报卡填报要求,具体要求:1. 对于新发生(新发现)的慢病病人,填写时应在报告卡“发病卡”空格处打勾;报告死亡时须填写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并在报告卡“死亡卡”处打勾;如新发现病例在报告时已死亡,请在报告卡“发病卡”和“死亡卡”处同时打勾。2. “实足年龄”在诊断时未过生日者为虚年减2岁,已生日者为虚年龄减1岁,未满1岁者填写0岁。3. “工作单位”应填报患病前从事上述具体工种所在的单位全称;填写具体职业时须注明单位性质和工种类别,不能只填写工人或干部等。如曾从事不止一项工作,以时间长、影响大的为准。学生需说明是大、中、小学生。4. “诊断日期”是患者指第一次被医生诊断为病种的日期。5. “诊断依据”可依据患者的检查情况多选,在相应诊断依据旁打勾即可。6. 如果已经报告的病例需要更正诊断,需重新填写报告卡,并在“订正卡”空格处打勾。7. ICD-10编码或ICD-O编码由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决定由报告者填写或是统一编码。,TNM分期,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从全球的发病率可以看到,中国脑血管病发病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与俄罗斯和蒙古是全世界第一方阵。,中国从第一方阵退到第二方阵,卒中死亡率低于蒙古与俄罗斯,也至低于部分非洲国家,因此,中国的死亡率并不是非常严重。,中国是全球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所以降低发病率,推迟发病时间是我们首要的任务。我们的死亡率是全世界的次高地区,死亡-发病比是全世界最低的地区,引起残疾是全世界的中等地区,所以对中国来讲,不良预后改善可能重要,但不是最大的压力,最大压力还是发病太早,发病率太高。,1、报告对象:各县(市、区)具有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首次接诊(门诊、住院、体检)的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 (包含已被外单位确诊,但第一次来本院就诊患者和死亡病例)。2、报告病种(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I21-I22)(2)脑卒中发作:包括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I60-I64),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慢性脑动脉硬化。,脑卒中相关概念,脑卒中俗称“中风”,又叫“脑血管意外”,常见于中老年人。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脑组织损伤而导致急性起病、迅速出现的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的征象,临床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失语、视觉缺损、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和脑出血均属脑卒中范畴。,心肌梗死相关概念,心肌梗死也叫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为心肌供血的动脉血管)严重痉挛、狭窄或梗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而发生的疾病。心肌梗死在死亡补发病报告时,其根本死因可能填写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而将心肌梗死作为直接死因上报,因此在死亡补发病报告时,不能只看根本死因,在死因推断中任何一栏有心肌梗死就应该报告。,I21 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心肌梗死注明为急性或自发病起时间为4周内 不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I25.2),慢性心肌梗死(I25.8),心肌梗死及心脏性猝死有关的ICD-10编码,I22 随后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梗死反复多次发作。如若心肌梗死的患者在28天前有过心肌梗死的病史就编码到这里。 包括复发性心肌梗死 ,不包括特别注明为慢性或持续时间超过4周的情况(I25.8),I46.1 心脏性猝死,3、具体流程 报告手工填报:医疗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患者出院前填写重点慢性病报告卡,本院防保科1周内收集、审核。医院信息系统交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交流(必须满足报告内容与格式!)审核:信息报告人员在上报所辖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责任报告人核对和修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院内剔除。,登记报告流程,医技科室:重点是CT、核磁、彩超、心电图等辅助诊断科室(登记本)。,4、院内质控:(1)登记员应每季度定期查阅病案或病例索引进行心脑血管事件漏报督查,在病史上注明报告和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