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_第1页
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_第2页
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_第3页
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_第4页
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中山《实业计划》研究(下)

四、《实业计划》中对平均地权的处理1905年2月公布的〈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是「平均地权」一词的正式出现。同年7月,孙中山先与留日学生聚于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其盟书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标志「平均地权」成为革命的伟大目标之一。至于「平均地权」一词的含义,参加同盟会者如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初亦未能深透其含义。[i]一般参加者对此亦常存疑虑,因民族、民权两主义较具体,亦较易为人所接受。民生主义及平均地权等项,在「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ii]正因此问题在中国未趋严重,接受或认真对待此问题的同盟党员并不太多。为了宣传革命,提倡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在同年10月发行《民报》。次年秋冬间,孙氏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首称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苟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军政府特为其枢机而已。[iii]所谓国民革命,是全国人民皆负有革命的责任,而非如以往成王败寇的英雄革命。其中,有关「平均地权」一项,孙氏作以下的解释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有。……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iv]既然人人皆有参与革命的责任,则革命的成果当为众所共享。革命若能成功,国家的发展自然能够走上坦途。随着经济的日趋进步,孙中山预言土地价格将会跟随英、美等工业先进国家的例子而增涨。按孙氏的构想,这部分地价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其利益当由公众所共享。换言之,革命前原来的地价,仍由业主所享有;革命后土地价格的上涨,则归于国家,这就是「平均地权」的主要内容。然而,孙中山先生亦觉民生主义较难了解。他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将三民主义解释一遍。首先,他强调民族主义并不是单纯的排满主义,更不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而是要将把持政权的满洲政府及其统治下的恶劣政治一扫而尽。至于民权主义,孙中山先生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今日中国,正是万国眈眈虎视的时候,如果革命家自己相争,四分五烈,岂不是自亡其国。……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民政府。」[v]即以民为本,主权在民的国家。孙中山先生继续说说到民生主义,因这里头千条万绪,成为一种科学,不是十分研究便不得清楚。并且社会问题隐患在将来,不像民族、民权两问题是燃眉之急,所以很少人去理会他。虽然如此,人的眼光要看得远。凡是大灾大祸没有发生的时候,要防止他是容易;到了发生之后,要扑灭他却是极难。……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的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vi]孙氏后来撰写《实业计划》时,亦提出美国政府与民众亦尝积极推行反托辣斯法(Anti-TrustLaw),唯并不成功。[vii]因此,孙氏强调在中国社会问题未严重时,预先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的方法去避免此问题,是较为容易而可行的。其次,他认为「社会问题是文明进步所致。…..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所以孙氏要求实行「平均地权」来避免这情况。根据孙氏的研究,「欧美为什么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土地问题。」[viii]换言之,当时孙氏主张单一税制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是较为片面的。在此次演说中,孙氏曾较详细地作一次解说。他说中国现在资本家还没有出世,所以几千年地价从来没有增加。……现在上海、香港地价比内地高至数百倍,因为文明发达,交通便利,故此涨到这样。假如他日全国改良,那地价一定跟着文明日日高涨的。到那时候,以前值一万银子的地,必涨至数十万、数百万。[ix]为了防止富人吞噬了因社会文明日进而增加的地价,孙氏主张核定地价。此法的要点,是「行之愈早愈有效」。孙氏再举一例子来说明。他说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x]实际上,孙氏的土地涨价归公理论是受亨利‧佐治的学说影响。早在1897年,孙氏由伦敦去北美,正值亨利‧佐治逝世之年,他看到佐治抓起的浪潮在北美到处汹涌。罗时实教授曾准确地总结了孙氏当年的经历欧美国家在产业革命以后,工业发达,财富日增,原为乡村的农田,数十年后因设立工厂,成为工商市镇,由于人口密集,大家争购土地,地价因而陡涨,于是拥有土地的地主便可不费劳力,因社会繁荣而坐享其利,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国父看到欧美社会有这种情事,心想中国目前虽未经产业革命,但产业革命迟早都要经历,为预防那时因工业发达引起地价暴涨,自应先有曲突徙薪的预防措置,免蹈西方社会在产业革命以后经历的覆辙。[xi]孙氏的《实业计划》,首倡交通为实业之母,故该计划于交通发展,尤为重视。孙氏强调地价增涨的主要原因是都市化,而引致都市化的最大原因是交通的发展,因此他对于改善中国交通的铁路、公路、运河等基本建设,尤为注意。所以,我们应明白「定地价」一法的具体意义。他认为革命后,交通的改良、工业的发展,均能令中国的都市有急速的发展,从而令政府在「涨价归公」一项的收入足以解决一切财政问题,并可把当时的「荷捐尽数蠲除」。他更认为「中国行了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引者按﹚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亦即以土地为唯一税源的单一土地税。孙氏认为如果能达到这个境地,「于国民生计,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了。[xii]至于推行「定地价」一法,孙中山先生认为「欧美各国地价已涨至极点,就算要定地价,苦于没有标准,故此难行。至于地价未涨的地方,恰好急行此法,所以德国在胶州湾‥‥‥已有实效。中国内地文明没有进步,地价没有增长,倘若仿行起来,一定容易」。[xiii]关于胶州湾的经验,是指“德国人在胶州租借地上,处理土地问题得到成功。胶州湾于1898年被德国强力租借,曾由当时的海军司令向国会提出一项土地法案,征收土地现值百分之六,对未来增值则征收百分之三十三又三分一,于1906年颁行,这是世界上最高的不劳利得税法。胶州湾的地政局长威廉.舒兰迈意博士(Dr.WilhelmSchrameiet)是……「德意志土地改革协会」的会员,……同类法案曾于1894年在德国佛兰克福提出,但至1904方始通过。”[xiv]孙氏对德国在胶州湾征收土地增值税的经验,留有较深的印象。除了亨利‧佐治外,孙中山先生可能还受英人约翰.穆勒的影响。他在1870年的一个改善租佃委员会上「提出一个政纲,要使因地租增值而造成之不劳利得(UnearnedIncrement),经由租税手段,全都归公。」[xv]这个理论,与孙氏「平均地权,涨价归公」的想法,甚为相近,只是孙氏的方案蕴含更丰富的内容,也紧紧与民族、民权两大主义连系着。总而言之,民元前孙中山先生关于民生主义的要点,几乎集中在「平均地权」一词的解释上,对于用甚么办法来推行「平均地权」、「涨价归公」,是否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土地税率应如何计算?是否限制地主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如何改善农民生活等问题,仍没有确实的方案。是否在推行「平均地权」后,所有社会经济问题便能完全解决?质言之,「平均地权」是不是唯一能够解决社会革命的方法?抑或除此之外,仍需要其它方案配合?根据孙中山先生后来的见解,上述问题其实都与「平均地权」的关系非常密切。首先,「平均地权」与「土地国有」有所分别。虽然,孙中山先生曾从学理上提出土地原属天然的物品,最初占有及使用土地的人,并未付出任何地价,故此,有些人主张土地应为国家所有,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孙氏强调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单从理论上看,更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土地问题上,孙氏只赞成「在中国尚未工业化前,核定原有之土地价值,以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既不损害既得权益,却可预防在西方发生的社会病症,不使其再在中国照样发生。」[xvi]在1924年8月的演讲中,孙氏直接指出「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我们的头一个办法,是解决土地问题。……利用的办法,……就是平均地权[WEILEN1]」。他更强调此方法并不是要使地主害怕。相反地,依照国民党的办法,地主是可安心的。「这办法是甚么?就是政府照地价收税和照地价收买。」至于怎样核定地价?孙氏主张「地价应由地主自己去定。」至于土地税率,依照各国的例子,孙氏主张「值百抽一」。另外,所谓「照价收买」,是政府以此为手段来限制地主虚报地价的可能性。因为「政府照他所报的地价来抽税,许多人以为地价由地主任意报告,他们以多报少,政府岂不是要吃亏么?……但是政府如果定了两种条例,一方面照价抽税,一方面又可照价收买。……地主如果以多报少,他一定怕政府要照价收买。,如果以少报多,他又怕政府要照价抽税,吃重税的亏。在利害两方面互相比较,他一定……把实在的市价报告到政府。……从定价那年以后,所加之价完全归为公有,因为地价涨高,是由于社会改良和工商业进步。‥‥‥欧美所谓收归国有,把人民已有了的产业都抢去政府里头,是大不相同。」[xvii]简单地说,孙氏是主张以「核定地价」、「地主报价」、「政府按价抽税」、「按价收买」和「涨价归公」等方法来实行「平均地权」和解决土地问题。如能按上述办法,土地问题便容易解决,人民的福利用亦得到保障。他乐观地预测「中国现在最大收入的资本家,只是地主,并无拥有机器的大资本家。所以,我们此时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xviii]他更以广州市的情况,来说明平均地权对民众有极大的利益,以寻求获得他们的支持。他说像现在的广州市,如果是照地价收税,政府每年便有一宗很大的收入,政府有了大宗的收入,行政经费便有着落,便可以整理地方,一切杂税固然可以免,就是人民所用的自来水和电灯费用,都可由政府来负担,不必由人民自己去负担,其它如马路的修理费和警察的给养费,政府也可向地税项下拨用,不必另外向人民抽警捐和修路费。[xix]至于是否限制地主拥有土地数量方面,孙中山先生在《民生主义》第二讲中,集中研究粮食的生产与供应,曾涉及此问题。他说中国的粮食生产既然要靠农民,……要增加粮食生产,便要在政治法律上制出种种规定,来保护农民。……他们由辛苦勤劳得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去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够自养,这是很不公平的。……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安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xx]孙中山先生并不主张采用革命手段,即以充公的形式去没收私人的土地。他曾指出俄国革命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WarCommunism)不曾得到良好的效果,而被迫改用新经济政策(NewEconomicPolicy)。他更认为中国较俄国更落后,更不能采用土地国有的办法。他说我们讲到民生主义,虽然是崇拜马克思的学说,但是不能用马克思的办法,到中国来实行,这个理由很容易明白,就是俄国实行马克思的办法,革命以后,行到今日,对于经济问题还是要改用新经济政策,俄国之所以要改用新经济政策,就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济程度还比不上英国、美国那样发达,还是不够实行马克思的办法。俄国的社会经济程度,尚且比不上英国、美国,我们中国的社会经济程度,怎么能够比得上呢?又怎么能够实行马克思的办法呢?[xxi]他更认为「中国今是患贫,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xxii]换言之,孙氏主张的是「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xxiii]孙中山先生其实并未完全掌握如何去实行「耕者有其田」。因为若由政府收买全国土地,以分配给没有耕地的农民,恐怕无此力量,为此,孙氏主张先使农民联络起来,组成团体,以加强农民的力量。对于地主,先照地价去抽重税,如果地主拒绝纳税,则把他的田地充公,令耕者有其田。他也反对采用俄国夺取土地的急进办法,认为这样做会令地主受到损失,引起地主的反抗。最后,孙氏只提出农民应与政府合作,慢慢商量,以求能让农民得益,而地主又不受损失的和平方法。[xxiv]以上是孙氏关于「平均地权」的一些主张。反映他对于涉及民生的根本问题的土地部分的一些看法。在反对土地国有的措施上,孙氏的社会革命政策十分强调防患未燃的方法,原因之一,是他深信革命是极其破坏性的,如非必要,它宁可选择改良的、和平的方法,特别中国还未有大资本家和大地主的「国情」上。孙中山认为「平均地权」和「节制私人资本」在中国很容易实行,只要知道其中利弊,则正如其「知难行易」学说所述,是轻而易举的。[i]《孙中山全集》卷1,页262、276-277;胡汉民,前引书,页15。[ii]《孙中山全集》卷1,页283。[iii]同上书,页296,〈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iv]同上书,页297。[v]同上书,页324-326。[vi]同上书,页326。[vii]《实业计划》,页295,英文稿。[viii]同上书,页327-328。[ix]同上书,

《实业计划》和〈建国大纲〉,都是研究孙氏「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材料。前者偏重于具体执行情况,后者则强调利用地方自治来把“平均地权”在全国推行,重视原则上的安排。今先述后者,再就《实业计划》中涉及「平均地权」的细节安排加以说明。本文第二章曾引述〈建国大纲〉关于地方自治的资料,来说明民权与民生两主义的密切关系。简单地说,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把「建设的程序分为三期;一曰军政时期;二曰训政时期;三曰宪政时期。」[i]其中,当训政时期开始,政府需派出曾经受训的人员到各县,并完成调查人口,测量土地,设置警卫、改良道路等工作,以建立自治之基础。[ii]而各县实行自治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先规定全县私有土地之价」,其方法如上文所述,不赘。直至「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之时。」这时,全省私有土地当已据上述原则「核定地价」,政府可「照价征税」或「照价收买」,而在「此次报价之后,若土地因政治之改良、社会之进步而增价者,其利益当为全县人民所共享。」此外,当「全国有过半数省分……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iii]到了这个阶段,即表示全国有过半数地方已实行「平均地权」的措施,也即表示「平均地权」的普遍推行。日后如全国统一于国民政府旗帜之下,即反映「平均地权」推展到全国,也就是「平均地权」的完全实现。《实业计划》关于「平均地权」的具体执行细节,约二十余条,散见于全书各处,主要是关于边疆殖民和都市用地的涨价,而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连的。最先出现的一项是〈第一计划〉中关于北方大港的公用地。孙中山先生打算在「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与纽约等大。」「今余所计划之地,现时毫无价值可言,假令于此选地二百平方咪,置诸国有,以为建筑将来都市之用,而四十年后,其发达程度,即令不如纽约,仅等于美国费府,吾敢信地值所涨,已足偿所投建筑资金矣。」[iv]以上所言,是推行「平均地权」的一个重要例子。孙氏的主要构想是先把将来大商港的土地,由政府用极低的现价收买,使地价因社会工商业的改良与发达而增涨的利益,为公众所得,用以支付极其庞大的建港费用。我们依据上文,知道「平均地权」是以不损害地主的原本利益,这二三百哩的土地,是由政府给价收买的。这些土地当时价值极低廉,且多属荒源之地,政府要根据「平均地权」的精神去收购它,是没有困难的。[v]孙氏更估计其北方大港的发展极具潜力,因中国北部地区正好缺乏这样的海港。它除了能提供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奉天、陕西、甘肃、蒙古、新疆等大部分地区的使用,更可以为「沿海沿江各地稠聚人民,必需移实蒙古天山一带,从事垦殖者,此港实为最近门户。」[vi]在〈第一计划〉中,为了配合此方大港的发展,孙中山先生提议建造西北铁路系统。该路共分八线,横贯在广阔的西北地区,共长七千余哩,且大部分「皆在坦途,例如多伦诺尔至喀什噶尔之间,且由斯更进之路线,延袤三千余哩,所经均肥沃之平野。」[vii]孙中山先生进一步说明“以「国民需要」之原则言之,此为第一需要之铁路。盖所经地方,较诸本部十八行省,尤为广阔,现以交通运输机关缺乏之故,丰富地域,委为荒壤。……倘有铁路与此地方相通,则稠密省区无业之游民,可资以开发此等富足之地。”[viii]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绪言部分,曾订下十大目标。第八项是「蒙古、新疆的灌溉。」第十项是「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而〈第一计划〉中则有「蒙古、新疆之殖民。」可知〈第一计划〉中此项工作是上述目标的部分内容。其实孙中山先生是非常重视移民到中国北部地区的。除了国防上的意义外,把中国本部人口的稠密、耕地不足的地区有计划地大规模移植到北部地区,不但对裁兵有帮助,也可纾缓中国本部的经济问题。在〈第一计划〉中,孙首先解释「蒙古、新疆之殖民」一项的重要意义。他说殖民政策,除有益于铁路以外,其本身又为最有利之事业。例如北美合众国、加拿大、澳洲及阿根廷等国所行之结果,其成绩至为昭彰。至若吾人之所计划,不过取中国废弃之人力,与夫外国之机械,施于沃壤,以图利益昭着之生产。[ix]他更认为满洲殖民虽然杂乱无章,但成效已相当钜大,如果此区「能以科学方法行吾人之殖民政策,则其收效,将无伦比。」[x]为了更有效执行此殖民计划,孙氏建议由国家特设一机关,佐以外国的专家,利用系统的方法,指导这项事业,并对移殖者予以特别优惠,以吸引全国农业的剩余人口。[xi]他详细规划了整个殖民的执行办法。他指出土地应由国家收买,以防专占投机之家,置土地于无用,而遗毒害于社会。国家所得的土地,应均为农庄,长期贷诸移民,而经始之资本、种子、器具、屋宇,应由国家供给,依实在所费本钱,现款取偿,或分年摊还,而兴办此事,必当组织数大机关,行战事工场制度,以为移民运输、居处、衣食之备。第一年中,不取现值,以信用贷借行之。[xii]孙中山先生曾经引证美国开发西部的经验,认为西北铁路系统所经过的线路,「横亘于荒僻无人之境。如吾人所计划者,必将久延岁月,而后有利可图。北美合众国政府五十年前,所以给与无垠之土地于铁路公司,诱其建筑横跨大陆干路,以达太平洋岸者,职是之故。」但是孙氏深信如实行西北殖民计划,以辅助铁路的发展,一方面可促进铁路的繁荣,吸引外资的投入;一方面也可解决裁兵问题和内地人口过剩等问题。一举数得,利益是十分钜大的。所以,他深信如推行此法,「假定十年之内,移民之数,为一千万,由人满之省,徙于西北,垦发自然之富源,其普遍于商业世界之利,当极浩大。靡论所投资本,庞大若何,计必能于短时期中,子偿其母。」[xiii]此外,与内地实行训政和施行地方自治相同,每一区的移民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时,“应授以自治特权”。推行的步骤也没有不同,主要目的是使各个新移民接受地方自治的训练,「俾能以民主政治的精神,经营其个人局部之事业」。[xiv]孙中山也曾以北方大港和多伦诺尔之间的移殖为例,认为最适合安排被裁遣的士兵,他们的总数约百余万,而这个地方矿产丰富而户口稀少,如计划以铁路连接两地,「则此等散兵可供利用,以为筑港建路及开发长城以外沿线地之先驱者,而多伦诺尔将为发展极北殖民政策之基矣。」[xv]换言之,孙氏希望的裁兵计划也可藉此完成,并成为西北边区开发移殖的第一批居民。除了北方大港为一新辟的大商港外,《实业计划》中的〈第二计划〉,建议修筑东方大港。它作位于杭州湾中乍浦的地方。这个新港的土地皆未经开辟,「规划城市,发展实业,皆有绝对自由,一切公共营造及交通计划,均可以最新之方法建设之。」[xvi]根据「平均地权」的方针,先以每亩百元的价格收买二百英方里的土地,作为将来港口城市之用。收买上项的土地,约需7,600万元。[xvii]此数亦相当钜大,于是孙氏设计一个新的安排政府可以先将地价照现时之额限定,而仅买取所须用之地,其余之地,则作为国有地未给价者,留于原主手中,任其使用,但不许转卖耳。如此,国家但于发展计划中需用若干地,即随时取若干地,而其取之,则有永远不变的定价,而其支付地价,可以徐徐,国家将来即能以其地所增之利益,还付地价。如此,惟第一次所用地区之价,须以资本金支付之,其余则可以其本身将来价值付之而已足。[xviii]孙中山先生估计当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完成后,由于它位于扬子江流域的出海口处,控有「倍于美国之二万万人口之地区,」故其发达,必指日可待,此时「地价急速腾贵,十年之内,在其市街界内,地价将起自千元一亩至十万元一亩之高价。」[xix]最后,孙氏估计如此计划能够利用战时的工作方法─大规模计划和有效率的组织─以发展此港面和市街的建造,一个东方纽约市将会在短期崛起。[xx]另一个计划中的大港是南方的广州,它「位于广州河叉之顶,此河叉由西江、北江、东江三河流会合而成,全面积有三千英方里,而位在中国最肥饶之冲积土壤。」为了改善广州通大洋之路,孙氏建议修建「水底筑堤」和「坝」,以保证大型船舶的进出,他又估计沿着堤的两旁,将产大量的新成之地,此项收入足以支付上述的工程费用。[xxi]为了将旧的广州市改造成南方大港,孙氏计划建一的广州市,它「应跨有黄埔与佛山」,并重新划出一地段作为商业中心,一地段作工厂区。「在商业地段,应……码头与现代设备及仓库。」孙中山先生更进一步指出,新广州市应大量建筑新式住宅,以供给本地富商及「华人在外国经商致富暮年退隐者」,以蓬勃广州的地产业。他估计若照东方大港的购地方法,先把「今日每亩约值二百元,……划定为将来广州市用之地,……划定街道,……地价立可升高至原价之十倍至五十倍。」[xxii]除此之外,填筑广州河叉以形成新地,也是项非常获利的投资,以下是孙氏估计现在可徐徐填筑之地区,面积极广,在广州河口左岸,可用之地有四十英方里,其右岸有一百四十英方里。在西江河口,东起澳门,西至铜鼓洲,可用之地,约二百英方里。此三百八十英方里之中,四分之一可于十年内填筑成为新坦,即十年之内,有九十五英方里之地,可以填筑,变为耕地也。……等于三十六万四千八百亩。……假以平均五十元一亩算,则此……已值一千八百二十四万元矣。[xxiii]上述三大港口的建筑及殖民计划,所需的费用十分庞大。孙氏为吸引外国之投资,常以获利为第一原则是有其事实上的需要。因为,能否吸引外资,当然与这些计划能否获得丰富利润,以满足投资者达到谋取利润的目的。此等计划之所以能够获利,主要原因是在孙氏的构思中,贯彻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孙氏在书中提及武汉三镇的发展时,曾明确指出「凡此三联市外围之地,均当依上述大海港之办法,收归国有,然后私人独占土地与土地投机赌博,可以预防。如是则不劳而获之利(theunearnedincrement),即自然之土地增价利,可尽归公家,而以之偿还此国际发展计划所求之外债本息也。」[xxiv]这种安排只能在国家利用法律制度,按照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推行。无论是三大港口或中国西北部的殖民事业,所使用的土地原来皆甚便宜,孙中山先生根据不损原业主利权的精神,照价收买,于原业主的利益实在没有侵害。把这些地的价格先行订定,再陆续按需要给价收买。孙氏认为土地价格因社会的改良、交通的便利而增加,特别是因为实施《实业计划》而增涨,应当将此部分的利益由国家统筹分配,以支付这个庞大计划的钜额开支。同时,这些安排与一般内地实行地方自治、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的方法是一致的,是孙中山整个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i]《三民主义》附国父写〈建国大纲〉第五条。[ii]〈建国大纲〉第八条。[iii]〈建国大纲〉第十、十六、二十三条。[iv]《实业计划》,页17。[v]同上书,页18。[vi]同上注。[vii]同上书,页19-21。[viii]同上书,页22。[ix]同上书,页7、27-30。[x]同上书,页27。[xi]同上注。[xii]同上书,页28。[xiii]同上书,页23、28-29。[xiv]同上书,页28。[xv]同上书,页30。[xvi]同上书,页39。[xvii]同上书,页41。[xviii]同上注。[xix]同上注。[xx]同上书,页42,英文稿。[xxi]同上书,页99-106。[xxii]同上书,页107-108。[xxiii]同上书,页117。[xxiv]同上书,页82。

五、《实业计划》对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的重要部分,它的内容包括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照价抽税和按价收买等项。按照他的构想,「平均地权」不但是地方自治的基础,也是完成开辟三大港口及殖民边疆的主要条件,在孙中山先生实现三民主义的计划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可是,是否推行「平均地权」后,所有社会经济问题便能完全解决?它是不是孙氏解决社会革命的唯一办法?抑或除此之外,仍需要其它方案配合?孙氏深信「此时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i]但是,他在〈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想一劳永逸,单靠以上办法,是不足够的。例如,「现在外国所行的所得税,就是节制资本之一法,但是他们的民生问题,究竟解决了没有呢?……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要节制私人资本,还要发达国家资本。」[ii]正如前述,《实业计划》是按照战后各国生产力过剩、市场萎缩的情况,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利用在欧美过剩的机器,来促进中国的实业发展。而孙氏所谓「发达国家资本,正是指发展国家实业」。孙氏在此讲中曾概略地介绍他的《实业计划》。他强调「此书已言制造国家资本之大要」。他进一步解说:「工业时代之资本为机器,故当由国家经营,设备种种之生产机器,为国家所有。……各国所行的战时政策,把大实业和工厂都收归国有,……由国家管理资本,发达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是不难完成的。[iii]中国需要「发达国家资本」,却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此计划规模庞大,所以涉及资本和人才的数量极多,如仅凭中国本身的力量,是未具备足够条件的。因此,便出现了利用外资的问题。此处所谓外资,是指外国生产的机器,特别是指在欧战期间生产的各式各样的机器转为民用,如「造巨炮之机器厂,可以改制蒸汽辘压(steamrollers),以治中国之道路。制装甲自动车之厂,可制货车(trucks)以输送中国各地之生货。凡诸战事机器,一一可变成和平器具,以开发中国潜在地中之富。」[iv]我们若翻开《实业计划》.〈篇首〉看看,便会察觉其规模宏大而全面,不但涉及大量的基础建设,如铁路、运河、商港、植林、水力发电等等,也包括发展中国的重工业。整部《实业计划》,单是重工业部分已是极其繁复,除需要开采大量的煤、铁及其它矿产资源外,也包涵了兴建大型士敏土厂、冶炼煤铁工厂、造船厂、各种机车、客车制造厂、农业机器厂、建筑机器厂、汽车制造厂、造纸工厂和大量的矿业机器厂。[v]这些大型工厂,孙中山先生希望能够根据各自的生产条件,分布全国各地。在〈第一计划〉中,孙中山先生以丰富的山西煤铁资源为例子,指出一个经济原理:「一需要即以发生更新之需要,一利益即以增进较多之利益。」他说直隶、山西无尽藏之煤铁,应以大规模取之,今假以五万万或十万万元资本,投诸此事业,当中国一般的开发计划进行之始,钢铁销场,立即扩大,殊非现时实业界所能供给。试思铁路、都市、商港等之建筑,与夫各种机械器具之应用,所需果当何若,质而言之,则中国开发,即所以启各种物品之新需要,而同时不得不就附近原料,谋相当之供给。[vi]因此,上述各个工厂,不但因应了发展中国实业的急需,同时亦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规划。孙中山先生为了说明市场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曾以中国的汉冶萍公司[vii]为例。他说中国最大的工业是汉冶萍公司,……这个工厂每年所出的钢铁,在平常的时候,或者是运到美洲舍路埠去卖,或者是运到澳洲去卖。……中国市面所需要的钢铁,都是极好的建筑钢、枪炮钢和工具钢。汉冶萍所制造的,只有钢轨和生铁,不合市面用途,所以市面要买外来的进口货,不买汉冶萍的钢铁。[viii]既然汉冶萍公司的产品不合用,所以它总是亏本的。孙氏进一步指出:「由汉冶萍这一个公司的情形来考究,实业的中心,……是在消费的社会,不是专靠生产的资本。汉冶萍虽然有大资本,但是生产的钢铁,在中国没有消费的社会,所以不能发展」。孙氏的观点,很合符现代的经济理论。他认为以前如汉冶萍的大企业在中国不能发达,久缺本地消费市场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汉冶萍公司建立,原是针对中国铁路发展的需要,但由于种种因素,中国铁路发展相当缓慢,加上列强利用贷款或政治压力,使已经相当狭少的钢轨市场几乎全部被进口货所占领,令汉冶萍的销路无法打开。按照孙氏的观察,「近来世界的大工业,都是照消费者的需要,来制造物品。……消费是甚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众人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工业实在要靠民生,[WEILEN1]」[ix]孙氏所谓「工业实在要靠民生」,其实是指人民的购买能力(masspurchasingpower),亦即指国内的有效需求。人民如完全没有购买力,纵使人口众多,也不能形成市场,为工业制成品提供有利的经营环境。所以大如汉冶萍公司,面对着国内不发育的市场,总是要亏本。既然工业投资的利润不高,风险也大,所以当时中国人投资于工业的资金并不多,相反地,他们却很乐于购买土地。这种状况,也是促成孙中山提倡「平均地权」的一个原因,因为如实行涨价归公的土地政策,应可剌激人们把资金从土地转移到实业方面。为了改善不发育的市场,首先便要把国家统一。他说:「我们的国家,现在四分五裂,要发达资本,究竟是从那一条路走?现在似乎看不出料不到,不过这种四分五裂,是暂时的局面,将来一定要统一的。」[x]一个战乱频仍的国家,那里有发达国家资本的希望,就算是那份很少的税收已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那有发达资本、从事建设的能力呢!所以,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发展国家实业,开拓市场,统一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统一之后,政府应推行地方自治,实行「平均地权」,发展国营企业,以避免私人垄断因社会进步而获得的大利。他认为中国的问题是由贫穷开始,要救贫便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他说振兴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像铁路、运河,……第二是矿产,……第三是工业。……中国工人虽多,但是没有机器,不能和外国竞争。全国所用的货物,都是靠外国制造输运而来,所以利权总是外溢。我们要挽回这种利权,便要赶快用国家的力量来振兴工业,用机器来生产。如果不用国家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的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xi]中国要发展交通、矿业和工业,孙氏认为「照我们中国的资本学问和经验,都是做不来的,便不能不靠外国已成的资本。……如果等待我们自己有了资本之后,才去发展实业,那便是很迂缓了。」[xii]孙中山先生主张利用外资,是他看见中国要在短期内振兴实业,巩固国家的基础,否则便会沦于衰亡,成为列强的俎上肉的危险。如要迅速巩固国家的基础,当按照民族主义的精神,争取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尽速废除不平等条约;也需据民权主义的精神,建立一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民主政权;更需要根据民生主义的精神,为人民提供其食、衣、住、行的所需,以救人民之贫。[xiii]为了发展中国实业,必须利用外资,以改善交通、开发矿产、建设工厂。这三种收入都是很钜大的,为了把这些利益公诸社会,当由国家统筹、策划、经营。他说中国现在没有机器,交通上不过六七千英里铁路,……至少要有六七万英里,才能敷用。所以不能不借助外资来发展交通事业,又不能不借用外国有学问经验的人才,来经营这些实业。至于说到矿产,我们尚未开辟。……美国每年煤有六万万吨,钢铁有九千万吨,……所以要赶快开采矿产,也应该借用外资。其它建造轮船,发展航业,和建设种种工业的大规模工厂,都是非借助外国资本不可。[xiv]

他更分析上述计划由私人经营和国家经营的利弊,指出由后者经营可以避免日后发生阶级战争的危险。他说这三种收入,每年都是很大的。假若由国家经营,所得利益归大家共享,那么全国人民便得享资本的利,不致受资本的害,像外国现在的情形一样。外国因为大资本是归私人所有,便受资本之害,大多数人民,都是很痛苦。……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和外国是有相同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xv]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要发达国家资本,一方面是希望中国的实业可在短期内有明显的进步,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一方面又需要防止私人资本垄断因社会改良、交通完善后的利益,以确保民众能分享着整个国家财富的增加,和避免将来发生阶级战争。根据民生主义,孙氏努力为人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建国大纲〉第二条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的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画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造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以上是关于全国性的经济政策。孙氏经常强调应协助人民解决生计问题,但是,政府如何能具备此种能力和条件呢?据《实业计划》,孙氏认为若能够完成十大目标,不但「使中国开一新市场,既以销其自产之货,又能销外国所产,两不相妨。」[xvi]因为这十大建设目标,需要极其庞大的资金及制成品,不仅吸纳欧美各国在战时所增加的生产能力,也可促进中国实业的发展,以满足这个即将出现的市场。从经济学角度去看,这种理论颇接近罗斯福总统的「新政」(NewDeal)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实业计划》的推行将会为中国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需求。孙氏认为这个「中外利益均沾,中国人民必欢迎之。」[xvii]因此,为了让人民能分享此计划的利益,孙氏十分强调「应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减低各种货物和公用事业的价格」。[xviii]既然按照收益为社会所共享的原则,孙氏的《实业计划》只有在「发达国家资本」的角度下才能实现。[i]《三民主义》页223。[ii]同上注。[iii]同上书,页225。[iv]《实业计划》页4。[v]同上书,页34、94、160-161、224-225、265─277、279-287。[vi]同上书,页34-35。[vii]关于汉治萍公司的历史发展,可参考全汉升《汉治萍公司史略》[viii]《三民主义》,页207。[ix]同上书,页208。[x]同上书,页223。[xi]同上书,页225-226。[xii]同上注。[xiii]〈建国大纲〉.第二、三、四条。[xiv]《三民主义》,页226。[xv]同上注。[xvi]《实业计划》页5-7。[xvii]同上书,页4。[xviii]同上书,页297-298,中文本原作“其余利益,须留存以节省各种物品及公用事业之价值,”语意不清,今据英文本。

此外,关于外资如何取得?孙氏根据当时的国际情势和日本的侵略政策,要求以由美国主动建议成立的新银行团为谈判对象。[i]这个新银行团必须「共同行动,统一政策,……用其战时任组织管理等人材,及种种熟练之技师,令其设计各项计划和统一所用物料的规格」。此外,在获得中国人民的合作与支持后,新银行团便「与中国政府,开正式会议,以议此计划之最后契约。」这契约的条文和精神应参考1913年孙氏与伦敦波令公司所立建筑广州重庆铁路合同,因他认为此草案对参与双方都是最公平的和最受中国人欢迎的。[ii]他更强调,新银行团应以昔日通过贿赂而达成的湖广借款合同所引致的后果为戒,先遵循正当的途径,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方能使计划顺利执行。换言之,即新银行团不可不重视民意。[iii]孙氏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威尔逊总统提倡战后组织的国际联盟,目的是从政治上解决国际间的冲突。由美国提议的新银行团实际上是要打击日本对华的侵略政策,以维护其门户开放的主张。因此,孙中山先生希望利用美国为首的新银行团以抗衡日本的扩张政策。[iv]他说在列强之行动,如系真实协力为其共同之利益计,而彼之主张军国主义者,欲为物质向中国而战者,自无所施其技俩。……彼日本之武力派,尚以战争为民族进取之利器,彼参谋本部,当时计划十年作一战争。……在近三十年间,日本于每一战争之结局,即获最厚之报酬,无怪乎日本之军阀,以战争为最有利益之事业也。[v]日本军人常籍口其国家缺乏天然资料,而觊觎中国的领土。欧战爆发后,乘机扩大其在华势力,并利用政治借款来控制北洋军阀。孙中山先生深觉日人野心之膨胀,遂急谋对策,欲利用战后和平形势,来谋求中国的安全。他指出「今中国已醒觉,日本即欲实行其侵略政策,中国人亦必出而拒绝之。即不幸中国为日本所占领,不论何时何处,亦断非日本能统治有利。」[vi]他了解日本的财政家的对华政策与日本军阀的意见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蒙古、满洲问题上,他们促使日本政府「舍弃其垄断蒙古的政策,而与列强相合成立新银行团。」[vii]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