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的操作常规与意外并发症处理_第1页
硬膜外麻醉的操作常规与意外并发症处理_第2页
硬膜外麻醉的操作常规与意外并发症处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硬膜外麻醉 1适应证:上腹部至下肢手术;一般情况良好,可不受年龄限制。 2、麻醉前准备 1、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2、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操作方法 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膝部贴腹和胸壁。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穿刺点:根据手术范围选择间隙。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34棘突间隙或腰4棘突。 穿刺方法:先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然后检查腰穿针与针蕊是否匹配。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左手拇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腰穿针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和

2、棘间韧带。待穿刺针固定,改双手进针,阻力消失表示针入硬脊膜外腔,。也可使用侧入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穿刺,穿刺针向中线倾斜,与皮肤成75度角对准棘突间孔方向进针,经黄韧带、硬脊膜至硬膜外腔。此法适用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棘突间隙不清的肥胖者或直入法穿刺失败的病人。 调节平面: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很多,如体位、用药剂量、浓度、容积、比重、注药速度、局麻药性能、脊柱弯曲以及病人的身高、病理生理如腹内压增高等。其方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 4、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低血压:主要由于相应区域交感神经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和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较差所致。处

3、理方法:加快输液速度,吸氧,麻黄素6mg、10mg iv,或者多巴胺2mg 3mg iv.。合并心率减慢阿托品0.3mg、0.5mg iv。 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超过T4甚至更高,导致肋间肌麻痹,胸式呼吸受限。平面超过C4则可致膈肌麻痹,腹式呼吸限制。处理:面罩供氧,辅助呼吸,全脊麻应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同时支持循环。 恶心呕吐:因循环、呼吸抑制引起脑缺血缺氧或手术牵拉内脏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处理:吸氧、纠正低血压。内脏牵拉反应应予哌替啶25mg、50mg iv;或胃复安10mg氟哌利多2.5mg IV, 头痛:分低颅压性、高颅压性头痛。前者因脑脊液外漏所致,后者系化学药物刺激或感染所致。处

4、理:低颅压性头痛,绝对卧床,静脉补液,早期进食和饮水。必要时给予镇静、镇痛药辅以针炙、中药治疗等必要时采用自体血填充法。高颅压性头痛给予对症处理,合并白细胞增高、体温增高,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者应加大抗生素剂量。 尿贮留: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恢复较晚或术后疼痛所致。处理:给予针炙、引导排尿,必要时导尿。 局麻药毒性反应1. 停止应用局麻药。2. 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3. 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4. 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支持循环功能。5. 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脑复苏处理。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1全身抗感染治疗2对症治疗:如发热而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3局部脓肿则需引流神经、脊髓损伤1退出穿刺针等,避免进一步损伤。2辅助应用神经营养药。3进行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