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ppt_第1页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ppt_第2页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ppt_第3页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ppt_第4页
第八章技术进步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技术进步与发展,技术进步的类型,哈罗德技术进步分类:以资本产出率为衡量对象 (资本边际生产率假定不变)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降低了资本产出比;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产出比; 中性型:资本产出比不变; 该标准下的技术进步的性质: 要素组合的“纯粹技术变化效应” 资本与劳动替代效应 (如二者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所引发的替代效应),对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的剖析: 如果技术进步在总量上是哈罗德中性,在产业层面可能包含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因为纯粹的技术进步节约资本,降低资本产出比,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提高资本产出比)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中性必然包含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因为纯粹的技术进步肯定节约了资

2、本。 对资本的定义至关重要,包含哪些元素(如人力资本)。发达国家在不考虑人力资本投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下降,但如考虑该因素,则略有上升。,索罗技术进步分类:以劳动产出率为衡量对象; (假设工资率保持不变) 劳动使用型: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产出比;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降低了劳动产出比; 中性型:劳动-产出比不变;,希克斯技术进步分类 A ) 边际产品比例方法 假定整个经济充分就业,资本-劳动比不变。技术进步主要改变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 假定完全竞争性市场,产品价格等于边际产出。 以要素间边际替代率为依据(产出不变情况下,一个要素替代另一要素的比例),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产出之比。 资本节约型:技

3、术进步使劳动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大于资本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使资本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大于劳动边际产品的提高比例; 中性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边际产品的比率不变,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边际产品增加大于劳动边际产品增加,则资本相对于劳动价格上升。 劳动-资本价格比率线旋转到K1L,新的等产量线Ia与之相切于A点。,E,I,Ib,B,K,L,L1,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劳动边际产品增加大于资本动边际产品增加,则资本相对于劳动价格下降。 劳动-资本价格比率线旋转到KL1,新的等产量线Ib与之相切于B点。,E,I,Ic,C,K,K2,L,L2,中性型技术进步 劳动边际产品增加等于资本边

4、际产品增加,则资本和劳动价格同比率上升。 劳动-资本价格比率线旋转到K2L2,新的等产量线Ic与之相切于C点。,B ) 要素比例方法 假设要素价格比例保持不变 适用于单个厂商和行业,无法影响要素价格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上升,则此类技术进步是劳动节约型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下降,则此类技术进步是资本节约型 如果技术进步导致资本-劳动比不变,则此类技术进步是中性型,L3 L2 L1 L,中性技术进步特征: 1、价格同比例上升。 2、新生产函数与原生产函数平行:劳动、资本比例不变,两种要素同比例节约,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K K1 K2,L3 L2 L1 L,Q,P,O,Z,劳动节约

5、型技术进步特征: 1、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大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增加 2、P1点资本的边际产出大于劳动的边际产出;由于价格比保持不变,则用资本替代劳动直到L3; 3、Q点的资本劳动比例大于P点的资本劳动比例;,Y,Y,Y1,Y1,Z1,P1,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L2 L1 L,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 1、资本边际产品的增加小于劳动边际产品的增加 2、P1点资本的边际产出小于劳动的边际产出;用劳动替代劳资本直到K3; 3、Q点的资本劳动比例小于P点的资本劳动比例;,希克斯技术进步分类的实证检验把要素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与生产函数移动所带来的影响区别开来。,社会技术进步的途径,1、发明与创新: 不同的

6、文化与环境对创新的适应性不同; 社会对新知识的采纳速度与传播速度不同; 2、对外开放: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转移; 3、学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可提高未来的劳动 生产率。 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 学习的前提:分工 4、人力资本投资:教育 劳动力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的改善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熊彼特:首次把创新引入经济发展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基本思想: 1、发明与创新有本质区别。发明是新技术的发现,创新则是把发明实际运用于市场生产;发明是技术意义的概念,而创新是经济意义的概念。创新势必是市场利益驱动的。,2、发

7、明的主体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来源。 3、经济发展的最终推动力来自于创新。 4、创新主要有五种形式: 1) 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开辟原料新来源;5)重组新产业,如半导体工业发展 1)引入晶体管替代电子管 2)开发低成本的晶体管大规模生产系统 3)开发晶体管海外市场 4)开发晶体管新材料 5)发展晶体管工业园区和资本市场,静止均衡状态,创新孕育阶段: 企业家受获取利润和创建企业驱使,发现并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组织和制度,开始创新活动,由此获得竞争优势并取得额外利润,创新扩散阶段: 其他企业家受利润诱惑而试图分享,

8、从而进行模仿活动,创新活动进入扩散阶段。模仿行为在过程中不断对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完善,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但所着扩散过程深入额外利润逐渐减少,新静止均衡状态,创新及其制度环境,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可能是技术进步的最终源泉。如17世纪排他性的产权制度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进步也可能反过来促进社会制度创新,如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跨国企业的扩张和社会分工体系的变革,创新的社会制度,竞争条件:充分竞争 市场完善度:1)市场机制完善,灵敏度高,价格信号真实,信息传播迅速广泛。2)市场体系完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各司其职。

9、 自由企业制度。私有或国有并不重要,晚间是市企业是否拥有独立法人产权,是否拥有完善的经营权利和承担风险的义务。 企业家阶层 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 市场不完善、竞争不充分、自由企业制度缺失、缺 乏企业家精神,技术引进理论,一、技术引进的必要性 外部引进的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远大于内源的技术进步。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相对较低成本获得同类技术 发展中国家可以以相对较快速度获得较先进的技术 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刺激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实践 技术引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引资国的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二、技术转移的可能性 技术商品的研发成本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生产成本,但后期运用成本相对很低

10、(规模性)。 技术商品的排他性低,可以被反复多次利用(非排他性)。 技术商品随时面临被仿效可能,垄断地位极易丧失(时效性) 买方在技术商品交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很难准确估算技术商品的未来成本和收益(利益不确定性) 技术商品一般不能向第三者任意转移(可保护性),三、技术引进的类型 垂直的技术引进: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本国的应用科学研究中,或者一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本国生产领域。 水平的技术引进:一国从国外直接引进已经被运用于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并直接用于本国生产领域,四、技术引进的具体方式 商品贸易:先进技术的成套设备、新产品、新材料引进 许可证

11、贸易:专利权购买,图纸和技术参数的有效取得 技术援助:科技专家的交流 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五、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普遍处于受支配地位 现代技术更新速度快,研发成本高,专利周期短,促使发达国家追求短期高额利润 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企业通过各种做法谋求更大利益:1)制定垄断高价;2)搭卖;3)限制出口;4)限制买方相关技术开发;5)卖方直接控制和管理买方企业,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差,技术效率低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适用性较差,造成稀缺资源和外汇浪费 适用性: 本国技术和经济基础、市场需求、文化与意识形态,发展前景、资本抑或劳动密集,人力资本投资

12、:教育,实证研究对教育的投资收益率的思考 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随教育水平提高而下降;初等教育收益率最高;高等教育收益率最低; 教育收益率随发展水平提高而下降;各级教育的报酬递减; 社会收益低于私人收益;公共部门收益低于私人部门收益,技术选择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集约度与技术,发展中国家是否要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DC,LDC,A,B,资本,劳动,实际情况: 产出构成相同,则技术的资本密集度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1、对于大多数产品,技术选择范围很窄,理想的生产函数不存在;有盈利可能的技术组合有限; 2、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要素的丰裕程度;对资本品的补贴导致了资本价格的相对偏低

13、;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3、发达国家劳动力充裕、名义价格低,但由于生产率低,单位产出的工资成本与发达国家差异不明显(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函数位于发达国家之外,2的斜率小于1,然而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和劳动的组合比例是一样的),DCLDC,1,2,资本,劳动,4、资本密集型度受到熟练劳动力的供给约束 5、跨国公司带来的技术多为劳动节约偏向型;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资本品工业落后,无法开发资本节约型技术;,技术选择中就业与产出的冲突,使就业达到最大的技术选择可能会牺牲产出? 理论解释:劳动生产率低,则劳动产出比率高,则采用较高的劳动资本比的生产方式会导致较高的资本产出比,即降低资本生产率 实证研究:冲突被夸大,只要合作要素可以得到,劳动替代资本不会使产出水平下降:印度在用劳动替代资本方面做得尤其出色,,就业与储蓄的冲突,产出,资本,劳动,L,L1,X,X,C=wL,O,切点:储蓄最大点,冲突来源于以下假定 1)工资使既定的,不随生产技术变化而变化。 2)所有利润都被储蓄,所有工资都被消费。 3)因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而产生的失业并不会使社会初选减少的较高就业率和较高工资率条件下一般可达到的水平。 4)消费并非生产型,没有投资成分。 5)政府缺乏向劳动征税和补贴的手段来缓解潜在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