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古代的舞蹈与武术到现在的舞武结合_第1页
浅谈从古代的舞蹈与武术到现在的舞武结合_第2页
浅谈从古代的舞蹈与武术到现在的舞武结合_第3页
浅谈从古代的舞蹈与武术到现在的舞武结合_第4页
浅谈从古代的舞蹈与武术到现在的舞武结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引言2本论21、 舞蹈与武术的出现2二、舞蹈史上的武舞结合2 (一)西周时期的武舞结合2 (二)汉朝时期的武舞结合4 (三)唐朝时期的武舞结合4 (四)宋朝时期的武舞结合5三、现代社会舞蹈中的武舞结合5四、结论6参考文献8浅谈古今舞蹈中武舞结合的精髓门 滢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古老民族!在这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武术,一颗是舞蹈!武术与舞蹈皆起源于远古时期,是人类最早的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完善的人体语言,人们对它运用的熟练程度可以达到今天我们对文字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了。它们的出

2、现早于一切文字类语言,人体语言也被称为是人类诞生后的“第一语言”。频繁的战争生活,造就了习武、模拟战争、庆祝胜利等反映生活的舞蹈,我们习惯称这类舞蹈为武舞。1关键词:舞蹈 武术 武舞 武舞结合中图分类号:j705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dance with the essence of wu wu men ying abstract: the chinese nation is from top to bottom with a 5,000-year culture of the ancient nation! in this long history of 5,0

3、00 years of culture in the two bright pearl, a martial arts, is a dance! martial arts and dance have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s, which is used for the first express their ideas,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the way, at that time has become a very good body language, its people can use the pro

4、ficiency today we reached the text language proficiency has. they appeared earlier in the category for all the language, body language, also known as human after the birth of the first language. the frequent war life, bringing up the turnout, simulated war, to celebrate the victory of life, such as

5、dance, we dance habits such as wu wu said.key words: dance, martial arts, wu wu, wu wu combination.引 言 从古至今,舞蹈与武术珠联璧合在一起,这两颗明珠结合默契,几乎在同一时间来到了这个世界。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体语言”,有了“人体语言”就有了最古老的舞蹈与武术,它们从来都是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不离不弃。在舞蹈里面融入武术的技巧,使其更加具有观赏性,在武术里面融入舞蹈的肢体感觉,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他们体现在古文献及传说中,也体现在遗存的古崖中,甚至体现在民间遗存的这类舞蹈中,生动的展现了原

6、始武舞的真实形象。本 论一、舞蹈与武术的出现在原始社会中,每一个部落里就都有了自己的舞蹈。人们通过劳动、 捕猎、争斗、祭祀、性爱,创造了舞蹈艺术。而武术,同样是在远古时期的劳动、捕猎、争斗中产生的。古时候的男人们在外狩猎、争斗,使用的便是武术,当英勇的男人们拿着战利品回到部落时,人们会学着凯旋归来的勇士们在狩猎和争斗时的英勇帅气的动作,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勇士们的崇拜,这便是舞蹈。 “在传统舞蹈术语中,有很多是用鸟兽动态命名的,如:打鸳鸯场,雁翘儿,龟背儿。”2“双飞燕、大鹏展翅、虎跳、扑虎、乌龙搅柱、商羊腿、蝎子步等等。这些举不胜举的舞蹈和富有形象的舞蹈术语,是于狩猎等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

7、3“鸟兽跄跄、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4正是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这些表演性的动作,是舞蹈动作,但是从武术中演变而来的,在现在的武术套路中,也会有同样名字的动作,同样是出自远古时期人们的狩猎生活。反映最早时期的一次战争的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头,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是盾,“戚”是一种长把斧,操“干戚”以舞,是神话中的武舞结合、以武为舞,是表现帝战胜刑天后,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方式。以此看来,“干戚舞”似乎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从开天辟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也有文献显示“人类社会最早创作出来的人体文化形式,就是舞蹈,它综合了

8、人类文化学中的各种元素,融汇于歌舞表演中,如出生、死亡、战争、狩猎、成年、爱情、婚姻、农事、丰年、医疗等,古代氏族部落社会之生活行事,皆以人体文化的舞蹈行之。” 5通过学者们的考究,舞蹈与武术的出现似乎已经不能分出谁早谁晚了。二、舞蹈历史上的武舞结合(一)西周时期的武舞结合(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的舞蹈是舞蹈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雅乐舞蹈文化高峰。西周时期强化乐舞的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把传统乐舞和当时新创制的乐舞通过与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相融合进行加工整理,出现了西周时期著名的“六代舞”。根据周礼春官大司乐的说法,云门为黄帝时的乐舞,用以祭祀天神;大章为尧时所创,用以祭祀地神;大韶相

9、传为舜时的乐舞,用以祭祀四望,即四方,也有认为是指名山大川或日月星辰;大夏相传为夏禹时的乐舞,用以祭祀山川;大濩为商汤的乐舞,用以祭祀周的始祖姜嫄;大武是表现周武王伐纣的乐舞,用以祭祀周的祖先。这就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六代舞”分为两大类,即“文舞”和“武舞”,以文德得天下的为文舞,以武功得天下的为武舞,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属文舞,舞时左手执龠(形状像排箫的乐器),右手秉翟(用野鸡尾装饰的道具)。大濩、大武属武舞,舞者手里拿着朱干(盾)玉戚(斧)。6这两支武舞中大武从内容上看,反了武王伐纣的一段征战生活,人数众多,舞蹈结构严谨,队形、动作、情绪有变化,有起伏,以表现激烈的的战斗场面,其中刺

10、击动作和复杂的队形变化,并把舞蹈推向高潮;以整齐、规范、平稳的队势表示取得完全的胜利,国家得到统一、安定。音乐有鼓声作为前奏,舞段伴随歌唱以烘托雄浑的气势。在“武舞”中,把舞蹈和武术进行了融合,通过在舞蹈中加入武器和加入拳、腿等武术动作出现了最早的、完整的武舞结合的舞蹈。在周之后的战国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舞蹈上百花争艳,各种各样的舞蹈开始崛起。其中包括很多武舞结合的舞蹈,比较著名的有我国传统气功中的“轻功”与舞蹈的完美结合的三支表演性舞蹈萦尘、集羽、旋怀。据拾遗记载:燕昭王即位的第二年(公元310年),“广延国”献来两名善舞女子,他们的表演的舞蹈有三:一为萦尘:舞姿轻盈飘忽,如空际萦绕轻尘。

11、二为集羽:舞姿婉转流畅,如羽毛在风中飘荡。三为旋怀则以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萦尘,集羽以舞姿轻盈见长,旋怀则以体态柔软见功7。可见他们不但需要掌握舞蹈的基本功,还要掌握武术中气功的轻功,她们武舞的巧妙结合已经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程度了。“万舞”是当时另一个知名的舞蹈,其中包括“武舞”和“文舞”多种舞蹈形式的统称。“万舞”有时是作为练兵的武舞它具有雄健之俉俉美,可以充分显示男性的剽悍、健壮、矫捷,富有阳刚之美,对女性有一定的吸引力。在诗经邶风简兮中,对“万舞”的描述非常的具体,诗中写到“简兮简兮,方之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俉俉,宫廷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右手

12、秉翟,好如渥公言锡爵8由此看来,这是一支是具有阳刚魅力的武舞。古时候的武舞,经由春秋战国的发展,到汉代尤其是东汉时,已有较大的发展。此时的剑舞、斧舞、钺舞等,已更多了强烈的攻防含义。作为一种简易的武术套路,当时的武舞,其技击性与规范性已经形成。(二)汉朝时期的武舞结合(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0年)汉朝的舞蹈是我国舞蹈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俗乐舞蹈文化高峰。汉朝有一个著名的艺术节目百戏,又称“角抵”、“大角抵”、“角抵奇戏”9。它包括武术、杂技、舞蹈、幻术、滑稽表演、演唱演奏等,是民间艺术的串演,是深受汉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在百戏中第一场里有一段是“胸突銛峰”銛是锋利的意思,胸顶

13、在锋利的刀剑上,如现在武术中的气功一样。著名汉代舞蹈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掌上舞”,也是气功中轻功的体现。舞武结合也是汉代不可缺少的百戏中的内容,在记载中有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等多种。剑、棍、刀、干(盾牌)、戚(斧),本来都是武术中的武器,在汉代时期把这些兵器运用在舞蹈中,使其更加富有表演性,是一种创新的舞武结合。除兵器舞以外,还出现了“巾舞”、“袖舞”也称“水袖舞”,正如观舞赋所写:“香散飞巾,光流转玉”,美不胜收。(三)唐朝时期的武舞结合(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的舞蹈是舞蹈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时期宫廷燕乐舞蹈文化高峰。在唐朝时期的“健舞”与“软舞”代替了西周的“武舞”与“文

14、舞”,使舞蹈的名字更加具有诗意。唐朝著名的剑舞剑器舞是最带有武术的特点的,唐朝著名舞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是剑舞之最,也是最著名的舞武结合的舞蹈。据史料记载,诗人杜甫六岁时(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在郾城(今河南郾城县)一广场上亲眼观赏了公孙大娘的绝技。五十年之后(唐太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再一次看到了剑器舞,这次是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她的舞姿豪健,光耀夺目,有着与公孙大娘一样的风格。这使杜甫由感而发。在他的七言词这样描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着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火霍如弈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10武舞结合到如此巧妙,是前所谓

15、有的。 唐王朝施行对外开放政策,到处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被称为天朝大国,国外的一些小国家、小民族,就会把自己国家的优秀的传统舞蹈带来献给唐王朝,以讨好唐朝帝王。在唐朝宫廷盛行的坐部伎与立部伎是在民间乐舞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舞种的精华编创的,其中有一部著名的乐舞叫做破乐阵,又名七德舞,在宫廷影响甚广。破乐阵是根据秦王破乐阵创作编排的,“秦王”是李世民登基之前的封号。在隋末唐初战乱之时,秦王李世民曾为国家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渴望安定生活的老百姓为了歌颂秦王李世民同一国家的武功,创作了秦王破阵乐,这首歌谣人人会唱,颇为流行。后来老百姓为了欢迎凯旋归来的将士们,共同歌舞破阵乐,从此,破阵乐从初唐到晚唐流传

16、了近三百年。此乐舞表现了战争的场面,演员身穿金光闪闪的盔甲,战鼓震天,气势磅礴。11破阵乐是舞武结合的主要形式,继承了“武舞”的传统。(四)宋朝时期的武舞结合(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朝的舞蹈是舞蹈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时期中国民间舞文化的高峰期,是古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在民间,舞蹈文化迅猛发展,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更使得舞武结合得到再次发展。不但继承和发展了唐朝的剑器舞,而且通过舞蹈艺术家的创新,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舞武结合的舞蹈,叫做砍刀,也称七圣刀。宋代还有一支著名的的武术与舞蹈巧妙结合的舞蹈,名字叫扑旗子,扑旗子的演员头戴红头巾,手拿两面舞旗“跳跃旋风而舞。”12渲染着战场上那紧

17、张热烈的气氛。在宋代类似的舞蹈还有舞蛮牌、抹跄板落等。这些舞武结合的舞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舞蹈与武术了,更加入了很多说、唱,成为以歌、舞、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宋朝的舞蹈吸收了唐朝宫廷舞蹈的精华逐渐流传到了民间,通过民间艺术家的创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是宋朝的舞蹈达到了最后一个高峰期。可见,得民心的艺术,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走进老百姓中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三、现代社会舞蹈中的舞武结合今天,我们接受舞蹈基本训练的时候,依然要学习打鸳鸯场、雁翘儿、双飞燕、大鹏展翅、虎跳、扑虎、乌龙搅柱、商羊腿,我们在学习剧目的时候依然有剑器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矫健、豪放、帅气,是此类舞蹈的特点。在

18、各行各业都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有许多武舞结合的舞蹈、舞剧出现,使我们久久回味。舞蹈龙儿,表演者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郑婕。此舞蹈有着古代剑器舞的影子,其中加入了“醉剑”的动作,在刚中带柔的同时,更加的滑稽、可爱、有趣,使剑器舞更具有可观性。当代著名舞剧风中少林讲述的是少林里武僧的传奇故事,表演者是中国武术的权威少林寺,以及郑州市歌舞剧院共同参与完成,这部舞剧的特点就是在保持民族舞剧特点的基础上,加入了武舞,使场面气势磅礴,舞剧中正面人物正直刚毅,不惧恶势力,至死拼搏,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精神,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反面人物形象逼真,使人憎恨,通过舞蹈动作把善与恶,正与邪,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部

19、将少林武术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品舞蹈,使舞武结合的艺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武舞相连,武舞相溶,几乎是天衣无缝,观众不但能在舞蹈化的对决中看到武术打斗,而舞剧里加入了九节鞭、棍、双节棍等少林绝技,使中华武术与中国古典舞中透出的力与美的表现,更加具有可观性,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阳刚和舞蹈的柔情,刚柔并进,武舞结合。在我们现代老百姓最熟悉、最喜爱的电视剧中,都有很多武打动作,但是,其中加入了很多舞蹈动作,使其更加好看、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往往使我们在欣赏古装武打片的时候,最终都没有搞清楚大侠们的飞檐走壁、腾空挪步是在武打还是在跳舞呢?可见武舞结合在当今社会已经融汇于现代高科技艺术的领域中了。舞蹈与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深受人民大众的热爱,是由于它们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需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节奏步伐飞快的今天,可以使疲惫的人们放松身心,以便于更好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里去。武术还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庶民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促进传播与发展,舞蹈吸取了武术中的很多要素。我国的古典舞中的身韵就吸取了很多太极拳套路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