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0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ppt_第1页
仲裁法-0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ppt_第2页
仲裁法-0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ppt_第3页
仲裁法-0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ppt_第4页
仲裁法-0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第一节 仲裁法与仲裁规则概述,一、仲裁法概述 二、仲裁规则概述 三、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的关系,一、仲裁法概述,(一)仲裁法的概念 仲裁法是调整仲裁活动及仲裁关系的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仲裁范围、仲裁原则、仲裁程序等内容,并调整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在仲裁活动中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和广义的仲裁法,狭义的仲裁法 仅指以仲裁法为名称的单行法,是国家制定的专门调整仲裁活动和仲裁关系的法律,即仲裁法典。 广义的仲裁法 除了仲裁法典,还包括所有涉及仲裁制度的法律规范、国际条约、公约等,比如民事诉讼法和合同法中关于仲裁的规定以及行政法规、规

2、章中的有关内容。,(二)仲裁法的性质,1.仲裁法是部门法 2.仲裁法是程序法 3.仲裁法是一般法,(三)仲裁法的立法体例,1. 附属立法 即不单独制定仲裁法,而是将仲裁的主要内容规定在其他的法典之中,最常见的是在民事诉讼法典中对仲裁作出特别规定。如法国、德国。附属立法的优点在于集中、明白、方便、简捷;但缺点却是与民事诉讼法混杂其间,仲裁的独立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2. 单独立法 即采用单行法的形式,专门立法规定仲裁制度。瑞典、英国、美国等国采用此种立法体例。单独立法的最大优点是体现了仲裁的独立价值,能凸显仲裁的特点,不足之处则在于仲裁法与同属于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分别立法,容易与诉讼脱节而造成

3、可能的程序冲突。 (续),3. 混合型立法 即除了单独制定仲裁法典外,又在其他法律中,如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等规定有关仲裁的条款。日本、中国的仲裁立法就属于混合型的立法体例。其优点在于既能够充分体现仲裁的独立价值,统一仲裁的法律适用,而且还能够使仲裁适应不同法律部门的特殊需要,灵活方便,适应性强。,二、仲裁规则概述,(一)仲裁规则的概念和意义 仲裁规则,是指规范仲裁进行的具体程序以及各仲裁主体在仲裁过程中的权利义务的程序规则,是仲裁机构和仲裁当事人进行仲裁活动时所遵循的具体程序规则。 1.仲裁规则为仲裁当事人通过仲裁解决争议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而又方便的程序规则。 2.仲裁规则为仲裁机构、仲

4、裁庭进行仲裁活动提供了适用的程序规则。 3.仲裁规则为法院监督和支持仲裁提供了参照依据。,(二)仲裁规则的特点,1. 契约性 2. 强制性 3. 对法律的依附性,(三)仲裁规则的制定,机构仲裁一般由常设仲裁机构组织或聘请有关仲裁方面的专家或权威人士制定仲裁规则。制定出来的仲裁规则往往内容完备、科学,能够指引仲裁程序顺利进行。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往往规定,凡当事人同意将其争议提交本机构仲裁的,均视为同意按本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即必须遵循该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但是,有些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也允许双方当事人另外选择其它的仲裁规则或者对本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变更。 临时仲裁则没有既定的仲裁规则,而是

5、由当事人自行创设或选择仲裁规则。当事人也可授权仲裁庭自选程序,由仲裁庭制定仲裁规则。在国际商事仲裁中,还可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我国仲裁规则的制定,(1)国内仲裁 由中国仲裁协会依照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统一的仲裁规则。在仲裁协会制定仲裁规则前,各仲裁委员会可以依照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仲裁暂行规则。为指导暂行规则的制定,1995年8月1日国务院法制局公布了仲裁委员会仲裁暂行规则示范文本。目前国内各仲裁委员会都制定了自己的仲裁规则。 (2)涉外仲裁 由中国国际商会依照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三、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的关系,(一)仲裁法与仲裁规

6、则的联系 1.仲裁法是制定仲裁规则的依据。 2.仲裁法与仲裁规则存在相同的内容。 3.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相互补充,共同规范仲裁程序。,(二)仲裁法与仲裁规则的区别,1. 性质不同 2. 效力不同 3. 规范的侧重点不同,第二节 中国仲裁法概述,一、中国仲裁法的渊源 二、中国仲裁法的制定 三、中国仲裁法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仲裁法的特点,一、中国仲裁法的渊源,我国既有广义的仲裁法,也有狭义的仲裁法。 中国仲裁法主要由下述五个部分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仲裁的规定;(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的司法解释;(4)其它法律法规中有关仲裁的条款;(5)我国参加或承认的有关仲裁国

7、际条约、公约。,二、中国仲裁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于1994年8月31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仲裁法的宗旨: (1)建立一个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与国际接轨的仲裁法律体系。 (2)规范国内仲裁,促进涉外仲裁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1994年仲裁法的制定和颁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仲裁法的颁布结束了中国没有仲裁法典的历史,实现了仲裁法律的统一,充实了程序法的内容。 2.仲裁法恢复了仲裁制度的本来面目,实现了仲裁的民间性、自愿性、独立性、终局性。,三、中国仲裁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共八章80条:第一章“总则”,共

8、9条,规定了仲裁法的任务、仲裁的范围、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二章“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共6条,规定了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条件、组成、地位和仲裁员的资格,以及仲裁协会;第三章“仲裁协议”,共5条,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形式、内容、效力,以及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提出与处理;第四章“仲裁程序”,共3节37条,规定了申请与受理、仲裁庭的组成、开庭和裁决;第五章“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共4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处理程序;第六章“执行”,共3条,规定了仲裁裁决的执行效力、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及其法律后果,第七章“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共9条,规定了涉外仲裁程序规则及其适用;第八章

9、“附则”,共7条,规定了仲裁时效、仲裁规则的制定、仲裁费用、仲裁法的生效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四、中国仲裁法的特点,机构仲裁 对涉外仲裁作出特别规定 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第三节中国仲裁法上的仲裁范围,一、仲裁范围的概念 二、中国有关仲裁范围的法律规定 三、我国仲裁范围的特点,一、仲裁范围的概念,所谓仲裁范围,是指可仲裁的事项或争议的范围,即仲裁机构或临时仲裁员可以受理何种当事人之间的何种纠纷。 仲裁范围是仲裁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问题。各国仲裁法关于仲裁范围的规定不完全相同,英、美等国甚至没有规定仲裁范围的成文法,但理论界则有“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之说。 从国际仲裁立法和仲裁实践看,“可仲裁性”一

10、般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认定:(1)有关商事法律关系的争议,无论其属契约性还是非契约性,都是可仲裁的;(2)涉及财产权益的争议,只要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且争议可和解或调解解决。 (续),有关财产性质的争议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一个公认的标准是当事人有无和解的权利。按照这一原则,刑法与税法、外汇管理等行政法规范的对象,婚姻及继承、收养、扶养、父母子女关系、赡养、抚养等涉及人身关系的事项,以及一些特殊的不具争讼性的争议如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死亡案件、督促程序所涉事项均不具有可仲裁性。当然,并非可和解的纠纷就一定可以提交仲裁,可仲裁性还取决于国家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放松对相关事项的干预和鼓励仲裁,某些争议不通

11、过仲裁方式解决是否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二、中国有关仲裁范围的法律规定,(一)可以仲裁的纠纷 仲裁法第2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它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合同纠纷”应作广义理解,即“合同”不仅指中国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还应包括相关民事、经济立法中规定的合同;“纠纷”指当事人因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成立的时间、合同内容的解释、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及合同的变更、中止、转让、解除、终止等发生的争议;“其它财产权益纠纷”应理解为合同关系之外具有财产内容的任何其它纠纷,如涉及财产权益的侵权纠纷等。,(二)不能仲裁的纠纷,仲裁法第3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

12、、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仲裁法第77条: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问题,另行规定。,三、我国仲裁范围的特点,1. 争议主体的平等性。 2. 争议事项的可处分性。 3. 争议内容的财产性。,第四节 中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一、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二、根据事实、合法、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 三、独立公正仲裁原则 四、一裁终局原则,一、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又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自愿原则,是指以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必须以双方当事人自愿为基础,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仲裁中的各种事项。 自愿原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基本原

13、则,它反映了仲裁的本质和根本价值取向。没有自愿原则便没有民商事仲裁。 仲裁制度中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有利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仲裁的裁决结果也更容易被当事人所认同和接受,从而自觉地履行生效裁决。(续),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的内容,1、当事人是否将纠纷提交仲裁,由其自愿协商确定; 2、当事人将哪些争议事项提交仲裁,由其自愿协商确定; 3、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哪一个仲裁机构仲裁,由其自愿协商确定; 4、当事人直接或间接确定仲裁庭的组成; 5、当事人可自主约定仲裁的审理方式、开庭方式等程序事项; 6、当事

14、人在仲裁过程中可自行和解、自愿调解,二、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是指仲裁庭对纠纷作出裁决只能以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的案件事实为基础,既符合法律规定、又符合情理和公平原则地作出裁决。 我国仲裁法规定的这一原则,体现了仲裁方式解决民事纠纷与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诉讼中,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即严格遵守程序法审理案件,查明案件事实,并严格依照实体法规范作出判决。法律对诉讼的合法性要求程度是相当高的。而仲裁本身是一种社会自治的纠纷解决方式,其合法性的要求相对要“弱化”一些。 有学者据此认为

15、我国仲裁法实行的是依法仲裁与友好仲裁相结合。 (续),基本内容:,1仲裁机构裁决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 2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作出裁决。这是指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在不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也就是说,在以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时,既要考虑法律的原则规定,同时也要考虑到纠纷公平合理地解决。这也说明,在仲裁庭对某一案件作出最终裁决时,在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合理地裁决案件。这实际上是在以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时,对遵守法律进行裁决的严格性的“变通”,这一原则是符合仲裁的本质属性的,有利于纠纷的迅速解决,促进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稳定和民商事活动的

16、进行。但这一原则并不是说仲裁庭不可以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裁决。,三、独立公正仲裁原则,独立公正仲裁原则是指仲裁庭在仲裁民商事案件过程中,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法进行审理,公正作出裁决。 独立仲裁与公正仲裁都是仲裁的重要原则。但独立仲裁更具有基础性意义,仲裁的独立是确保仲裁公正的前提。 (续),独立仲裁的内涵,1.仲裁机构独立。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2.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仲裁庭(员)独立审理和裁决案件,不受仲裁机构、仲裁协会干涉。 仲裁庭独立仲裁与仲裁机构对仲裁程序的管理权 独

17、立公正仲裁与司法监督仲裁,司法监督仲裁,1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2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申请证据保全或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人民法院审查裁定。若裁定准予保全的,由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3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依照法律规定裁定撤销或不予撤销仲裁裁决,或者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 4.仲裁裁决作出后,义务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拒不履行其义务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特定情况下,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可以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四、一裁终局原则,一裁终局原则是指一个案件经仲裁机构审理并作出裁决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