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第1页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第2页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第3页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第4页
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胡佛(1874-1964),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希特勒(1889-1945),【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根据材料概括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其他行业工人的40。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年,占美国人口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问题一: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材料三

2、: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材料四:据统计,在1929年,超过150万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帐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参与股市交易,甚至有些人贷款去购买股票。当年,一些股票价格是其实际收益的 50倍。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股票本身却成了交易的形式,所以依靠投机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其能发展的极限而走向崩溃。

3、,问题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贷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问题三:股票等投机过度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各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产品批量化生产,资本家控制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利润,扩大生产,产品激增,工人工资低,购买力下降,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即身产与销售之间存在矛盾(供给大于有效需求),1 、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具体原因:,导火线:,股票等投机过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

4、严重冲击,贫富差距扩大限制了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贷款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3. 全面经济危机来临的具体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失业剧增 农产品价格下跌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民生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4. 经济危机的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从局部看: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罢工、示威游行不断,5. 经济危机的影响,(1)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2)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5、,社会动荡不安。,二.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权。 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欺骗宣传;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讨好军队,勾结统治阶级。 历史原因:统一后的德国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容易出现极权统治;对于凡尔赛体系有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要求冲破这一体系。 (2)经过:1932、1933、1934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独裁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6、】 (1)建立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政府。 直接原因:军部中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军部的性质、主张、组成、权力) 历史原因:日本政治体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点,缺乏民主政治传统。 (2)核心组织:军部法西斯势力。图谋发动政变,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同时极力鼓吹对外扩张。 (3)经过: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 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广田弘毅上台 (4)内外政策:政治、军事、外交(对外侵略扩张) (5)影响:策源地;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专政,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

7、化 文化上:控制文化教育,钳制思想 民族政策:极端民族主义 军事上:1935年废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军备战 外交上:退出国联;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3)特点:通过国会大选合法地自下而上地掌权 (4)内外政策,(5)影响: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凡尔赛体系开始瓦解,思考1:美、德日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途径,试分析产生两种不同的途径的原因及两种不同选择产生的影响。,(1)经济原因:美一战后取得了世界经济霸权,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缓和危机;德经济实力较美弱,只有更多地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十分严

8、重。 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较美严重,比美更具备建立法西斯的土壤。,(2)历史原因: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而言,是“强加的和平”;在华盛顿体系中,战胜国分赃不均,美日矛盾激化。由于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外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 德日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美则有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3)历史人物的个人因素:罗斯福和希特勒的个人素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相同点: 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日本在

9、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思考题二:比较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不同点: 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1.有人说:“把纳粹党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 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执政党 B. 纳粹党对外政策获得德国人的普遍支持 C. 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实际利益 D. 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2.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