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ppt_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ppt_第2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ppt_第3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ppt_第4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导入新课,目录,图片展示,解题,生字注音,问题探究,语句赏析,写作特点,2,导入新课,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3,图片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营区,4,奥斯维辛集中

2、营大门,5,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6,大批的犹太人被送进集中营,7,集中营的囚犯,8,绞刑架,9,焚尸炉,10,焚烧尸体,11,毒气室,12,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13,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另外三个孩子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14,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15,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遇难者照片,16,解题,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 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

3、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 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17,生字注音,毛骨悚然 和煦 废墟 不寒而栗 踉跄 祈祷 呆滞,sng x x l ling qing do zh,18,问题探究,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 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

4、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19,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毒气室,焚尸炉,牢 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20,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景描写与文章的整体悲情基调协调吗?,文章写了布热金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是这里也曾是血流

5、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21,语句赏析,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作者对集中营的描写角度很独特,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2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6、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2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是一句很精辟的议论,富于情感的张力。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24,写作特点,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 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