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领土法_第1页
第六章-领土法_第2页
第六章-领土法_第3页
第六章-领土法_第4页
第六章-领土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国际法规则已经涉及人类认识的所有自然空间,国际法对自然空间进行划分是国家对于空间支配和管辖能力以及在支配和管辖空间活动中形成的国家关系的法律反映。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从而规范国家涉及不同空间领域的活动。有关空间区域划分和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体现在领土规则、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等国际法分支中。,第六章 国家领土,一、概述 二、国家领土的构成 三、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四、边界和边境制度 五、南北极及其法律地位,第一节 概述,定义:处于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 state territory) 特点: 特定性 立体性 所有权与管辖权的不可分割性 地理

2、意义与法律意义的二元性,一、国家领土,二、国家领土的构成,领陆:国家主权管辖的全部陆地和岛屿。(最基本、最重要) 领水: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内水、领海) 领空:领陆和领水之上一定高度的空间。 底土:领陆和领水之下的底土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包括其中的地下水、水床和资源。 虚拟领土、浮动领土、飞行领土与真正的国家领土不具有同等的法律性质。,(一)领土的组成部分,“飞地”,一国位于他国国境之内不与本国毗连的领土。 荷兰境内属比利时的巴尔列赫尔托格、位于法国境内属西班牙的利维亚、摩洛哥境内属西班牙的休达、梅利利亚以及加里宁格勒,领土组成部分示意图,国家除了享有主权的领土区域外,尚有某些享有

3、管辖权的海域。例如大陆架、专属经济区。 另外还有一些拟制的领土区域,使馆馆舍、军舰和其他公有的船舶。,第二节 内水,国家领陆内以及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包括港口、河流、湖泊、内海、封闭性海湾和泊船处 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水域构成国家内水的一部分。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条,河流,内河 界河 多国河流 国际河流,内河,从河源到河口全部位于一国境内的河流。 法律地位: 属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的控制与管辖之下 除经所在国同意或另有条约的规定外,任何外国船舶不得在内国航行。,界河,全部或部分流经两国之间,作为分隔两个国家陆地领土的河流。 划界 可通航:主航道中心线 不可通航:河

4、道中心线 有桥梁:桥梁中心线 法律地位 界河分界线两边的水域由沿岸国行使管辖权。 有关界河的利用不得损害邻国正当利益。 界河的利用和维护,通过沿岸国间的协议解决。,多国河流,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 法律地位 河流经过不同沿岸国的各段分属沿岸国所有。 对所有沿岸国开放,非沿岸国船舶非经允许不得进入。 利用趋势 河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日益得到重视。 有关沿岸国以河流的流域为系统单位进行综合开发。,国际河流,流经数国并可通航海洋,根据国际条约向一切国家开放的河流。 法律地位:由国际条约加以规定。 沿岸国境内各段分属其领土。 自由航行制度(向所有沿岸国和非沿岸国开放) 与多国河流的区别

5、 可通航海洋。 有专门国际条约确立平时航行自由的原则。 向非沿岸国船舶开放。,1921年国际性可航行水道公约,沿岸国对流经自己的领土的那部分河流行使管辖权,尤其是对警察、卫生和关税方面的管辖。 承认一切国家的船舶在平时都有运输以及进行贸易的自由,但沿岸国保留“沿岸航运权”。 沿岸国负责管理和维护属于自己管辖的河段的航运,并征收为保证通航所必要的捐税。 非沿岸国的军舰不享有航行自由。 设立统一的国际委员会,以制定必要的统一规则保障河流的航行自由。,二、运河,一国境内人工挖掘的水道 国内运河:京杭大运河 国际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 国际运河法律地位 由国际条约加以规定 向所有国家开

6、放,湖和内海,被陆地环绕的水域。(湖淡水;内海咸水) 内湖 界湖:如无协议,以湖的中心为界 国际湖泊:湖泊及其通向海洋的水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包围。(法律地位除有关国家协议外,还由国际条约确定,通常向所有国家开放),第三节 领土的取得和变更,国家由于领土的取得或丧失而引起的领土变化。,(二)传统国际法上领土变更方式,一国采取有意识的行为取得当时不在他国主权下的无主土地的领土主权,使之成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行使管辖权。 主体:由国家并以国家名义实行 对象:无主土地 主观:有占领的意图并做出一定的意思表示(发表宣言、声明;国内立法、行政措施) 客观:实行有效的占领(显示其对该土地真正行使了

7、主权) 先占在现代国际法中已无太大实际意义,但有助于解决某些领土遗留问题的争端。,先占( Occupation ),一国对属于他国主权的领土进行长期占有并行使事实上的主权,他国没有或不再提出反对或抗议,占有国就依时效取得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时效与先占:他主地与无主地 时效取得领土方式违反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不被现代国际法所承认。,时效( Prescription ),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作用形成新的土地,从而扩大了原有的国家领土面积。 自然添附:涨滩、三角洲、新生岛屿和废河床。 人工添附:围海造田(不得影响他国利益),添附(Accretion),国家根据条约把自己的部分领土主权转让给他国

8、,从而使他国取得领土。 主体:国家 客体:一部分领土 依据:条约 强制性割让(非法) 非强制性割让:国家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和平的转让其部分领土。(赠与、买卖、交换)合法。,割让(cession),国家以武力占领他国部分或全部领土,在战争状态结束后将该领土加以兼并的一种取得领土的方式。 征服与割让:是否签订条约 征服是一种侵略行为,违反现代国际法。,征服(conquest),现代国际法允许的领土变更方式,添附 非强制性割让 民族自决(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全民公决(referendum):由某土地居民以投票方式决定土地的归属问题 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 没有

9、外国干涉、威胁和操纵,当地居民能够自由表示意志 由联合国监督投票 收复失地,第四节 领土主权及限制,1.定义: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和事物的最高权力。(territorial sovereignty) 2.内容: 领土不可侵犯 国家在领土范围内享有属地管辖权 国家对领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永久权利,3.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限制:国际惯例的限制 国家领海、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应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 国家在利用边界河流、多国河流的时候,或在利用其边境土地的时候,不应损害邻国的利益。 外交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外交特权。 特殊限制:国际条约的限制 共管 租借 国际地役 势力范围,第五节 国家边界,国家边界(st

10、ate boundary)简称国界或边界,是划分国家领土范围的界线,也是国家行使领土主权的界限。 边界可分为陆地边界、水域边界、空中边界和地下边界。,(一)边界,边界的形成,传统习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根据各方历来行政管辖所及的范围而逐渐形成的,称传统边界线或历史边界线 条约:有关国家通过双边条约或多边条约来划定,称条约边界线 继承:从原国家领土界限或者原国家国内行政管辖范围继承而来的边界。,边界的划分,划界的方法 自然划界法 几何学划界法 天文学划界法 划界的程序 定界 标界 制订边界文件,(二)边境制度,边境是指紧接边界线两边的一定的区域。 边境制度是指有关相邻国家考虑到边境地区的现实,为谋

11、求该地区居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便利和利益,维护边境地区的秩序和环境,通过国内立法和双边条约进行合作而确立的法律制度。,界标的维护,相邻国家对于界标的维护负有共同责任。 1.双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界标被移动、损坏或灭失; 2.若一方发现界标被移动、损坏或灭失,应尽快通知另一方,在双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修复或重建; 3.国家有责任对移动和损毁界标的行为给予严厉惩罚。,边界土地及界水的利用,1.不得采取可使河流枯竭或泛滥的措施,更不得单方故意使河流改道; 2.渔民捕鱼通常仅限于在界水的本国一侧;3.相邻国家在界水上享有平等的航行权,船舶在航行时应该具有明显的国籍标志,除遇难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外,一方船舶

12、未经允许不得在对方靠岸停泊; 4.一方如遇在界河上建造工程设施,如桥梁、堤岸等应取得另一方的同意; 5.国家还应注意保护界河水质,对本国一侧的各种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一面污染界水,边界标志的维护(相邻国家共同负责) 界水的利用和保护(平等、合理、妥善、尊重对方主权) 边境地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无害使用、尊重对方主权) 边民往来(尽量提供方便) 边境争端的处理 一般事端:边界委员会 严重争端:外交途径,风光秀丽的丽江是甲国和乙国的界河。两国的边界线确定为该河流的主巷道中心线。甲乙两国没有其他关于界河制度的条约。先甲国提议开发丽江的旅游资源,相关旅行社也设计了一系列界河水上旅游项目。如甲

13、国在丽江甲国一侧修建抵达主航道的大型观光栈桥、游客乘甲国的旅游船抵达乙国河岸停泊观光以及游客乘甲国渔船在整条河中垂钓和捕捞等活动是否必须得到乙国的同意?游客乘甲国游船在主航道沿河航行游览则是否必经乙国同意?,第六节 南北极及其法律地位,南极条约12国在华盛顿签署,1961年6月23日生效,有效期30年。1991年,西班牙马德里会议确定南极条约继续有效,50年不变。 南极的法律制度 南极应只用于和平目的。 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 冻结领土主权要求。 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 定期举行“南极协商会议”(2年),一、南极,(二)北极,北极的法律地位 北极圈以内区域主要是北冰洋,其中70%的洋面常年冰冻。 北极问题主要牵涉国家: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 北极问题主要依国家间双边协议,制度正在建立中。,北极问题升温的原因 大量资源的发现与潜在的全球能源威胁。 全球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