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一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8日23:08,中国自行研发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位于我国大西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后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11月30日7:33,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千米的太空成功会师。请完成下面小题。1.当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太空会师时()A.此刻郑州市气温虽然较低,但在升温B.此刻郑州市太阳辐射很强且越来越强C.该季节台湾岛上台风登陆次数较多D.该季节郑州市寒潮天气多发,雨量较大2.下列关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及其所在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口稀少,卫星发射对居民影响小B.晴天多,大气透明度好,利于航天器发射C.纬度较低,发射初始速度较快D.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3.下列关于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空间站如同人造卫星一样绕太阳运转B.太阳活动对中国空间站不产生任何影响C.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时已完全脱离地球引力D.中国空间站可以将太阳辐射作为能源使用【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解】7:33时,郑州太阳刚出来不久,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还较低,但气温在升高,A正确,B错误;此季节为冬季,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冬季没有台风,C错误;寒潮多发,但比较干燥,降雨较少,D错误。故选A。【2题详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少,发射安全,A正确;这里降水少,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B正确;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D正确;纬度较高,C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ABD不符题意,选C。【3题详解】中国空间站如同人造卫星一样绕地球公转,A正确;太阳活动会对中国空间站运行产生一些影响,B错误;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大约400千米,没有完全脱离地球引力,C错误;中国空间站可以将太阳辐射作为能源使用,D正确。故选D。【点睛】卫星发射基地一般的区位因素总结如下:①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②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③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④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员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⑤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⑥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河南省义马市在距今1.8亿年的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银杏化石,被称为“义马银杏”,它被证明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银杏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关于“义马银杏”生存的地质年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铁、金等金属的重要成矿期 B.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C.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D.裸子植物极度兴盛5.下列古生物中,晚于“义马银杏”出现的是()A.蓝细菌 B.三叶虫 C.恐龙 D.猛犸象【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义马银杏”生存的侏罗纪属于中生代,而铁、金等金属的重要成矿期是前寒武纪;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联合古陆开始解体;中生代时裸子植物极度兴盛。故选A。【5题详解】蓝细菌出现在前寒武纪;三叶虫生存于早古生代;恐龙属于和“义马银杏”同时代的生物;只有猛犸象出现较晚,为新生代生物。故选D。【点睛】猛犸象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象科,猛犸象属的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它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6.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A.增加下渗量 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7.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A7.B【解析】【6题详解】“海绵城市”具有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的功能,所以可以增加雨水的下渗量,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城市的地表径流,A正确,CD错误;海绵城市植被覆盖率更高,可增大蒸发量,B错误。故选A。【7题详解】“海绵城市”可以蓄水,有利于缓解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①正确;“海绵城市”可以增加下渗,减少雨季内涝,②正确;绿地增多,可以缓解热岛效应,④正确;用地紧张与城市工程建设与规划等因素有关,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不同下垫面的雨水控制和利用,达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涵养水资源的多重目标。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60°N和60°S附近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气温 C.降水量 D.地表径流9.副热带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比高纬度低,这主要是因为副热带海区()A.温度低 B.盐度高 C.温度高 D.盐度低【答案】8.D9.C【解析】【8题详解】据图可知,60°N附近海水盐度低于60°S。60°N附近大陆面积广阔,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对海水稀释作用强;60°S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入。因此60°N附近海水盐度低于60°S,D正确;60°N和60°S附近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相差不大,因而不是影响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故选D。【9题详解】读图可知,副热带海区温度、盐度比高纬度高,AD错误。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纬度地区高,从盐度考虑,海水密度大,与题干要求矛盾,B错误。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温度、盐度等因素影响,其中与温度关系最密切;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从图中可知,副热带海区温度高于高纬度,则海水密度比高纬度低,C正确。故选C。【点睛】不同海域海水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气候因素:影响海水的气候因素主要是降水量与蒸发量。因为降水使海水稀释,而蒸发使海水浓缩,所以在外海和大洋,影响海水盐度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与蒸发量。②洋流:同一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盐度偏低。③入海径流:大量来自陆地的淡水汇入,对海水起稀释作用。因此,陆地河流淡水汇入也是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之一。由于许多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因此雨水的季节变化会造成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而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造成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④高纬度海区由于海水有结冰与融冰现象,同一海区会呈现冬夏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冬季温度低,海水结冰,盐度偏高;春季以后海水融冰,盐度偏低。⑤海域封闭程度可以影响该海区与外界的水体交换,海域越封闭,其海水与外界海水的沟通越少,则其盐度就越高或越低,如波罗的海和红海。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凸岸 B.凹岸 C.河源 D.入海口11.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中,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外力作用最类似的是()A.沙丘 B.瀑布 C.冲积平原 D.火山地貌【答案】10.A11.B【解析】【10题详解】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凹岸受侵蚀不易堆积形成砾石滩,凸岸堆积容易形成砾石滩,A正确,B错误;河源处落差大,流速快,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不易沉积形成砾石滩,C错误;砾石滩的沉积物粒径较大,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的泥沙颗粒物比较细小,不会形成砾石滩,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砾石变圆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所导致的,而瀑布也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两者较为类似,B正确;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A错误;冲积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误;火山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B。【点睛】河流侵蚀作用有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主要出现在河源上游,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主要出现在河流上游,会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V”形谷)、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主要出现在中下游,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在中游使河床展宽,在下游形成槽形河谷)。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完成下面小题。土壤主要分布地区有机质含量(%)暗棕壤东北地区2.14~16.4棕壤山东半岛2.07~7.05红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12.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成土母质13.下列措施中,能较好地改良红壤,提高红壤有机质含量的是()A.推广秸秆还田 B.增施熟石灰C.大量施用化肥 D.掺入砂子【答案】12.A13.A【解析】【12题详解】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气温较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分解作用较强,导致有机质含量低;红壤和暗棕壤均属于地带性土壤,主要是在当地气候、生物等自然条件影响下发育而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较小,A正确、B错误;与南方低山丘陵地形相比,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主要是因为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与地形关系较小,C错误;根据所学土壤相关知识可知,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主要影响土壤质地,对土壤有机质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推广秸秆还田能较好地改良红壤,在土壤中腐烂的秸秆可以提高红壤有机质含量;大量施用化肥能快速提高改良红壤的肥力,但不能直接提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增施熟石灰和掺入砂子可以改良土壤,但不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往往是突发的,较难准确预测。因此我们平时要掌握一些应对灾害的自救方法,这样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地震的自救行为中,正确的是()A.在室外躲在广告牌下和临时搭建物里B.迅速乘坐电梯离开建筑物C.地震发生时若在楼上应迅速跳楼,以争取逃生时间D.如被掩埋,应保存体力并用敲击等方式和外界沟通15.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防避措施是()A.顺着沟谷往山下跑B.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C.就近伏于低洼处D.在附近寻找掩体躲避【答案】14.D15.B【解析】【分析】【14题详解】地震发生时,广告牌和临时搭建物随时可能倒下,所以在室外不能躲在广告牌下和临时搭建物里,A错;电梯会因停电而困在半空,所以不能乘坐电梯离开建筑物,B错;地震发生时若在楼上决对不能跳楼,应走楼梯下楼,C错;如被掩埋,应保存体力并用敲击等方式和外界沟通,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发生泥石流时,正确的防避措施是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B正确;顺着沟谷往山下跑、就近伏于低洼处、在附近寻找掩体躲避,都不能远离泥石流,ACD错误。故选B。【点睛】泥石流灾害的预防措施: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2、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5、加强监测预警。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内小,为喇叭形海湾,沿岸筑有又高又坚固的海堤,当地人称为“海塘”。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钱塘江口正值天文大潮期,潮水上涨迅猛;尤其是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恰逢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且风助潮涌,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在澉浦以西涌潮最高达10米以上。这一时段,会有很多游客来此观看这一奇观,并发生多起潮水卷人事件。材料二汹涌的钱塘潮及杭州湾周边简图(1)分析杭州湾沿岸筑有又高又坚固的海堤的原因。(2)请从时间的角度,简要概括出中秋节前后钱塘江大潮极为壮观的原因。(3)为防止潮水卷人事件再次发生,请你为当地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修建坚固的海堤可以抵御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还可以防御潮水入侵淹没田地房屋。(2)中秋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期;夏秋季节钱塘江水量丰富;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助长了潮势。(3)设立警戒线,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设立宣传牌和流动广播站,实时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险;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撤离并强制带离危险区域;采用罚款和拘留等手段惩罚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游客等措施。【解析】【分析】本题以钱塘江大潮的图文资料为背景,主要考查海浪的预防与潮汐现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内小,为喇叭形海湾,沿岸筑有又高又坚固的海堤,当地人称为“海塘”,修建坚固的海堤可以抵御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保护海岸;还可以防御潮水入侵淹没田地房屋,减轻海水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小问2详解】从日期的角度考虑,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月球三点一线,正值天文大潮期,引潮力大,钱塘江大潮壮观。从季节的角度考虑,中秋节前后正值夏秋季节,钱塘江流域降水丰富,钱塘江的水量丰富。同时,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助长了潮势,所以钱塘江大潮极为壮观。【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在澉浦以西涌潮最高达10米以上,这一时段,会有很多游客来此观看这一奇观,并发生多起潮水卷人事件,故应设立警戒线,划定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设立宣传牌和流动广播站,实时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注意事项及钱塘江大潮可能产生的危险;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撤离并强制带离危险区域;采用罚款和拘留等手段惩罚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游客等措施。17.在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斯洛文尼亚境内的喀斯特高原上,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喀斯特地貌”因此而得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地貌特点。(提示:从地表的起伏状况、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等方面描述)(2)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3)在喀斯特地貌区,为什么有水却无法利用?【答案】(1)地表高低不平,崎岖难行;地表多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或残丘等分布;地下多溶洞、(地下暗河)等(2)岩石为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性强,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气候温暖,降水较多。(3)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形破碎,地表水不易储存;地下水埋藏深(或“多地下暗河”),开采难度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斯洛文尼亚境内喀斯特地貌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特点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当地可溶性岩石被溶蚀,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崎岖难行;地表岩石被溶蚀往往形成溶沟、溶蚀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或残丘等;地下岩石被溶蚀往往形成溶洞、地下河等。【小问2详解】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经过流水化学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要有大面积的厚层可溶性岩,如石灰岩;②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降水较多,地表及地下水体流动性强,容易形成对岩石的溶蚀和淀积。【小问3详解】结合第一题分析可知,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地形破碎,不利于地表水储存;区域内多溶洞等,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大。18.2022年1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沙特阿拉伯,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沙特阿拉伯是世界重要产油国,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地表水资源极度缺乏。下图为西亚地区局部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很大,试分析原因。(2)沙特阿拉伯的沙漠腹地自然生长着一些植物,请推测这些植物的特点。(3)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沙特阿拉伯却依然建了很多海水淡化工厂,请分析原因。【答案】(1)沙漠降水稀少,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或答“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气温低);(2)植物具有耐旱特征,根系发达;叶片短小且有蜡质层,或者叶子变成细刺。(3)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地表水资源极度缺乏;石油资源丰富,资金雄厚;国内经济繁荣,水的需求量大;为临海国,取海水方便;海水淡化技术水平高。【解析】【分析】此题以西亚地区局部图为材料,涉及对流层受热过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材料的分析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主要是大气干洁,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夜晚保温作用弱,温度低所导致;由图可知,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空气中水汽、云雾少,空气干洁,所以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小问2详解】由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可知,植物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尤其是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