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课件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课件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课件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课件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第2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演变第一代计算机:1951—1958年是真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其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有纸带、卡片、磁鼓、磁带等;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字;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还处于最低阶段,要用二进制码表示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工作十分繁琐。因此,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多,难维护,并且造价很高。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3年是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时代。其基本电子元件由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此时内存的元件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外存有了磁盘、磁带,外设种类增加;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万次提高到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管理程序及各种调试、诊断程序,批处理系统也已逐步形成。与第一代计算机比较,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逻辑功能强,可靠性大大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演变.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演变.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演变第五代计算机:将在21世纪初期诞生,其主体是向着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性能更强更可靠、购买与维护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表2.1计算机各个时代主要和特征与能力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大小(典型计算机)房间大小(主干计算机)储藏室大小(主干计算机)桌子大小(小型计算机)台式和便携式(微型计算机)信用卡大小(微型计算机)电子器件电真空管晶体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导电路密度(器件数/每个线路)单个上百个几千个成千上万几百万个速度(执行指令数/每秒)几百条几千条几百万条几千万条几亿条可靠性(线路的失误率)几小时几天几星期几个月几年存储(字符容量)上千上万几十万几兆几亿存储器的类型磁鼓存储器磁芯存储器磁芯存储器LSI半导体存储器VLSI半导体存储器价格($/每百万条指令)101.000.10.0010.0001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叫做硬设备。通常是由有形的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或光的元器件或装置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般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几大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二.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器运算器一级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二级存储器图2.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产生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2.存储系统数据储存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一大主要功能。计算机信息系统基本上是依靠一级存储器(主存储器)和二级存储设备来实现存储功能的。主存储器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主要是由半导体存储器组成。半导体存储器按其性能和用途可以分成只读存储器即ROM(readonlymemory)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即RAM(randomaccessmemory)两大类。(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只读存储器(ROM):是指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的存储器。常用它存放计算机的启动程序、自检程序及磁盘引导程序等。(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指任意时刻可以从任意存储单元读出信息,或将信息写入任意存储单元,而读写信息所需的时间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二级存储器也称为外部存储器,主要包括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磁带属于顺序存取介质,虽然容量大,价格低,但由于只能顺序存取,存取速度慢,已经逐步被淘汰。磁盘属于随机存取介质,也具备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并且可以直接存取,存取速度快。光盘是相对此较新的存储介质。目前微型计算机上使用的光盘称为只读CD片,即CD-ROM(compactdisk-readonlymemory),光盘存储容量大,一般一张4.7英寸密质盘片,储存大约超过500M字节的信息。(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存储系统二级存储器3.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是所有输入/输出设备和二级存储设备的通称。(一)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点触式(pointing)设备

这是另一种发布命令、进行决策选择和响应视频提示的较好的设备,这种设备通过移动光标可以让你方便进行菜单或象标选择,目前有电子鼠标器、电子游戏机中常使用的操纵杆以及触摸感应屏幕等。打印输出击打式打印机。它是通过表达一个基本元素(点或字符)的打印机械击打色带,在纸的表面印下字符。一般来说,这种打印机的速度比较慢,每秒约几百个字符。非击打式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laserprinters)和喷墨打印机(inkjetprinters)。激光打印机具有没有噪音、速度快(约每分钟5—200页)的优点。喷墨打印机的速度稍慢于激光打印机。3.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笔

终端用户可以使用类似于笔一样的设备直接在视频屏幕或其他类型的表面上写字、画画。例如光笔就是一种笔状设备。视频输入/输出视频影像可以作为输入,也可以作为输出。例如来自录像机、摄像机的影像都可以数字化,并压缩储存在磁盘和光盘中。绘图仪。绘图仪能在纸上画图,因而也列入打印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计算机各种程序的集合。信息系统依靠软件资源帮助终端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将数据资源转换成各类信息产品,软件用于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存储及控制信息系统的活动。计算机软件总体上划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软件系统的构成如图2.2所示。(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管理器系统管理程序·系统应用程序·执行管理器·安全管理器系统支持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翻译器·程序设计环境·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包(CASE)系统开发程序·会计—通用帐务等·市场—销售分析等·制造—产品控制等·财务—投资预算等专业应用程序·字处理·电子表·数据库管理·通信·绘图通用应用程序图2.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1.系统软件

计算机系统软件是指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信息处理操作的程序总和。系统软件可以分为系统管理程序、系统支持程序、系统开发程序三类。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操作系统是一台计算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软件包。它管理CPU的操作,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存储资源的分配及一切活动,当计算机执行用户应用时提供各种服务,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软件层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操作系统有五大功能:用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实用程序与支持服务。(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们描述计算机执行某一个功能过程运用某一种语言的总称。20世纪50年代初,程序设计语言经历了计算机机器语言(第一代),汇编语言(第二代),高级语言(第三代)的更新换代,现在正向着第四代使用自然的、非过程化语言的方向发展。(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系统①机器语言早期的计算机不配置任何软件,这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baremachine)。裸机只认得“0”和“1”两种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能用一连串的“0”和“1”构成的机器指令码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机器语言程序。机器语言是以采用二进制代码为基础的,因此具有程序不经翻译就能被计算机直接理解和执行,效率高、执行速度快的最大优点。③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直接使用英语字母和数学表达式等人们熟悉的自然语言编写程序的语言。如Basic,Pascal,Cobol等语言都属于高级语言。高级语言具有便于理解,记忆和掌握、短小精悍,便于编写、易于查找错误和修改以及通用性强等优点。高级语言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的,必须先翻译成用机器指令表示的目标程序才能执行。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解释方式,二是编译方式。②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又称符号语言,其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全部都用符号表示,大大方便了记忆,但它仍然是一种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用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保持了机器语言执行速度快的优点。解释方式的优点是灵活,占用的内存少,但比编译方式要占用更多的机器时间,并且执行过程一步也离不开翻译程序。编译方式的优点是执行速度快,但占用内存多,并且不灵活,若源程序有错误,必须将错误全部修正后再重新编译和从头执行,要求程序员有较高的程序设计水平。解释方式使用的翻译软件是解释程序(interpreter),它把高级语言源程序一句句地翻译为机器指令,每译完一句就执行一句,当源程序翻译完后,目标程序也执行完毕。编译方式使用的翻译软件是编译程序(compiler)。它将高级语言源程序整个地翻译成用机器指令表示的目标程序,使目标程序和源程序在功能上完全等价,然后执行目标程序,得出运算结果。③高级语言④第四代语言第四代语言(4GL语言)是一种十分接近英语和其他人类语言的自然语言。大多数第四代语言让用户和程序员使用非过程化的语言说明他们的要求,而由计算机决定实现这个要求的指令序列。因此有助于用户和程序员简化程序设计的过程,节约开发程序的时间。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指那些综合用户信息处理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应用程序一般分为工具软件包和功能应用设计程序。(二)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工具软件包是人工设计普遍使用的一种软件。如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图形绘制软件等等。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从计算机网络发展史可以看出,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1970年,美国信息处理学会联合会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并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数据通信能力通信或数据传送,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功能之一。网络系统中的各计算机之间能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送数据及信息,根据需要可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散、分组、集中管理或处理。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特点均衡负荷互相协作通过网络可以缓解用户资源缺乏的矛盾,使各资源的“忙”与“闲”得到合理调整。例如,当某台计算机任务很重时,可以通过网络将某些任务传送给空闲的计算机去处理。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资源共享包括数据、软件和硬件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网内最适合的资源来处理,使问题得到快速而经济的解决。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对差错信息的重发,从而增强了可靠性。提高可靠性还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在单机无后备的使用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系统瘫痪的现象。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指网中的计算机结点是分布在短距离的地理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0公里)或建筑物内,并完全置于用户管辖之下的计算机网络。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按网络涉辖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按其涉辖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三类: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也叫远程网。广域网是指网中结点分布不受地理范围和距离限制,连接若干个局域网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又有两个特殊分类:企业网与全球网、企业网指的是大型企业内的网络。全球网指的是横跨全球的网络。1989年第一个真正的、可公共商用的全球网诞生了,它就是大名鼎鼎的Internet。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城域网是指作用范围界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其作用范围常常是覆盖一个城市。(-)按网络涉辖范围分类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总线形结构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挂接在一条公共总线上,这条总线是任意节点之间通信的公共信道。该网络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拓扑形式简单和易于扩充。如果一个节点发生故障,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工作。而且设备简单,安装简便,一般适用于局域网。

(二)按拓扑结构分类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从拓扑学的观点讨论网络的结点和传输链路构成的各种网络几何构形。2.星形结构星形结构以中心计算机为核心,分别连接若干个终端机的网络。这种网络控制简单,建网容易。但可靠性差,一旦中心节点发生故障会造成整个网络不能工作。另外,所有通信信息都经过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的处理速度成为系统的“瓶颈”。4.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中所有节点通过通信信道连接成一闭合回路,任何节点只有一个输入接口和一个输出接口。这种网连接简单,通信时没有路径选择问题。但它的数据平均传输延时大,可靠性低,当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或一段信道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整个网络不能工作。(二)按拓扑结构分类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树形结构树形结构的网络是一种分级集中式网络,子网节点的连接形式如同树枝的分叉,子网的两端为根节点和叶节点。这种分级式网络拓扑,适合于上下级之间通信的场合,同级节点之间很少或没有通信要求。这种网络关系明确,但网络管理复杂,增加数据传输延时。5.分布式结构分布式网络没有固定的连接形式,网络中的信息流向是随机的,路径是根据各个节点的动恋情况进行选择的。因此它是网络中控制最复杂、软件最多的一种结构,耗资巨大,组建周期长,故很少在局域网中使用,一般用于广域网。(-)按拓扑结构分类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c)树形(b)星形(d)环形(e)分布形(a)总线形图2.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开放系统互连OSI是指为了在终端设备、计算机、人、网络和处理机之间交换信息所需要的标准化协议。为了将不同计算机厂家的计算机及设备连成网络,做到无论其设备向部结构如何,都能确保通信双方正确地通信与对话,这就要求信息的内容、格式、传输顺序等有一整套的规则、标准和约定,这就是所谓的协议(Protocol).对于非常复杂的网络协议一般采用层次式结构,所谓层次式结构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问题划分成层次分明的一组组容易处理的干问题,各层执行自已所承担的任务,层与层之间有接口,为层与层之间的组合提供通道,层次结构设计是结构设计中主要的设计方法之一。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CNA,ComputerNetworkArchitecture)。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种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heReferenceModelOfSystemInterconnection,简称OSI)。OSI定义了异种机连网的标准框架,为连接分散的“开放”系统提供了基础。所谓开放系统的含义是:任何信息系统(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循这一国际标准进行构造,它就可以与世界上所遵循同个标准的其它系统互连和互通。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1.

分层不要太多。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一)OSI参考模型分层原则2.

层次的划分要便于标准化。4.

类似的功能要尽可能放在同一层内。5.

各层的划分要便于层与层之间的衔接,各层的界面应设置在信息穿过接口最少的地方。6.

扩充某一层的功能或协议不能影响其他层。7.

根据需要,可以在同一层同再设置若干个子层次。8.

对每一层仅建立它的相邻上下层的近界。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报文7系统系统2系统1物理层物理层链路层链路层层网络层网络层传送层协议会话层协议表示层协议应用层协议应用层应用层会话层会话层层表示层层表示层传送层传送层层物理层链路层层物理层链路层层转换节点通信子网转换节点网络层子网内部协议网络层网络接入协议系统同层协议层次协议数据单元654321报文报文报文分组帧比特图2.4OSI参考模型分层结构图2.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数据键路层为第二层。它要将第三层(网络层)送来的数据按某个规程协议,将数据组装成一定的数据格式——帧,然后将帧交给物理层发送给对方;或将物理层送来的数据去掉帧的包装后送交网络层。数据链路层要对所传送的数据进行差错校验、似保证数据通信的正确性。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l.物理层(physicallayer)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低一层,也是在同等层之间直接连接、交换信息的唯—一层、物理层传输的是原始数据——未经加工的二进制位流。

数据链路层必须具有下列功能:帧同步。它能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差错控制、链路层必须有查错和纠错功能,也就是说具有出错处理能力。数据流量控制。发送站的发送速度必须与接收站的接收速度相匹配。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3.网络层(networklayer)网络层又被称为通信子网层,它是通信子网与高层结构的界面,负责控制通信子网的操作。这些操作主要包括: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的接口特性,报文分组的信息交换,通信子网的路由选择等。5.会话层(sessionlayer)所谓“会话”是指任意两个用户(或进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为两个主机上的用户进程建立会话连接,并使用这个连接进行通信。4.传送层(transportlayer)传送层为第四层,又被称为主机——主机层,它的基本功能是接收会话层(第五层)发来的数据,根据需要把数据分割成许多很小的单位,并保证所有的数据单位正确地到达另一端的传送层。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7.应用层应用层为用户进程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本层协议提供直接为端户用户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网络的完整透明性,操作用户资源的物理配置,分布式信息服务等等。四、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6.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表示层的用途是为应用层(第七层)提供可以选择的各种服务。如为用户提供转换服务。此外,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是表示层提供的典型服务。Internet的原理Internet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这种语言分两部分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netProtocl网间协议)。1.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2.IP地址无论是从使用Internet的角度还是从运行Internet的角度看IP地址和域名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当用户与Internet上其他用户进行通信时,或者寻找Internet的各种资源时,都要用到IP地址或者域名。也就是说,任何一台联入Internet的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正如每一个合法的公民都必须要有一个身份证号码一样。目前所使用的IP协议版本为IPv4,其中规定:IP地址由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标识,采用“点分十进制法”分为4组,每8位一组,然后用小数点分组的十进制数(由每组的8位二进制数转换而成)表示。每组的数值范围是0~255,如。随着加入Internet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增加,现有的IP地址在使用上显得捉襟见肘,而正在研究的第二代互联网的IP协议版本为IPv6,将拥有128位二进制数字标识。可以拥有的IP地址的数量将极大增加,也将极大的改善现有的IP地址紧张的局面。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他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网络标识(NetId),另一部分是主机标识(HostId),如图所示。Internet的网络地址通常被分为三类(A类、B类、C类),每一类网络中IP地址的结构即网络标识长度和主机标识长度都有所不同,他们能表示的范围、网络数、每一网络中主机数、主机总数如表所示。类别IP地址范围可表示网络数每一网络中主机数主机总数A类-5512616,387,0662,066,770,066B类-5516,25666,5161,068,872,096C类-552,066,512256526,386,0684.域名、域名系统和域名服务器Internet中的主机用点分十进制法的IP地址来标识,不但不形象,没有规律,也很难记忆。因此,Internet又采用域名系统(DomainNameSystem,简称DNS),同时该主机的用途也可以从域名中略知一二。例如2的服务器域名为,根据域名系统规则就知道服务器的用途。因此,Internet域名系统的设立是为了方便解释机器的IP地址。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按地理域或机构域进行分层,并由圆点分隔各个层次字段。层次字段从右到左依次为最高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个字段为主机名。例如,在中,最高域名为cn,次高域名edu为,最后一个域为jxau,主机名为jixin。最高级域名是一种标准化的标号,如表所示,列举了部分常用最高级域名和国家(或地区)最高级域名。域名含义.com商业组织.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mll军事部分.net主要网络中心.org上述以外的组织机构.int国际组织域名国家或地区.cn中国.hk中国香港.tw中国台湾.uk,.gb英国fr法国ru俄罗斯de德国

常见接入Internet方式所谓与Internet连接,实际上只要与已经在Internet上的某一主机或网络进行连接,就与整个Internet接通了。目前,国内常见的接入Internet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专线方式通过租用专用通信线路与Internet进行直接的、24小时不间断的连接。这种方式的费用较大,适合于多人使用、数据通信量大的情况。企事业网和校园网一般是以局域网的方式通过专线接入Internet,例如目前许多大中院校是使用光纤线路高速接入教育网的。2.电话拨号方式个人用户不需要很高的带宽,也没必要24小时连接Internet,因此更多的是选择相对便宜的拨号方式来连接Internet。利用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Modem),采用拨号的方式登录到ISP的主机,获得动态分配的IP地址信息后连接到Internet,上网完毕后断开连接并释放资源。3.PPP(PointtoPointProtocol,点到点协议)拨号方式PPP拨号方式有多种的形式,常见有ADSL、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等。1、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可分为两类:粗缆和细缆,这种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很广,比如有线电视网,就是使用同轴电缆。不论是粗缆还是细缆,其中央都是一根铜线,外面包有绝缘层。同轴电缆由内部导体环绕绝缘层以及绝缘层外的金属屏蔽网和最外层的护套组成,如图所示。这种结构的金属屏蔽网可防止中心导体向外辐射电磁场,也可用来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中心导体的信号。六、网络传输介质2.双绞线

双绞线(TP:TwistedPairwire)是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是由相互按一定扭距绞合在一起的类似于电话线的传输媒体,每根线加绝缘层并有色标来标记,如图所示,左图为示意图,右图为实物图。成对线的扭绞旨在使电磁辐射和外部电磁干扰减到最小。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Twisted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我们平时一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UTP线。3.光缆

光缆不仅是目前可用的媒体,而且是今后若干年后将会继续使用的媒体,其主要原因是这种媒体具有很大的带宽。光缆是由许多细如发丝的塑胶或玻璃纤维外加绝缘护套组成,光束在玻璃纤维内传输,防磁防电,传输稳定,质量高,适于高速网络和骨干网。光纤与电导体构成的传输媒体最基本的差别是,它的传输信息是光束,而非电气信号。因此,光纤传输的信号不受电磁的干扰。如图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指被计算机存储起来的数据及数据间逻辑关系的集合。换句话说,数据库是通过文件而组织起来的,具有最小冗余度、独立性、共享性和统一管理等特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统一的方式管理、维护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一系列软件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进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人员和用户等组成。

数据模型体现了数据的组织形式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是实现现实世界的事物如何转变为信息世界的实体和属性,再转变成计算机世界的记录和数据项的关键。二、数据模型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被称之为实体。实体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可以指实际的东西(如汽车、书),也可以指抽象和概念性的东西(如一次借书,一种感情),还可以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如订货)。在数据库组织中,指客观存在的与某一应用有关的事物。(l)实体(entity)(2)属性(attribute)实体具有的某种(或若干种)特性或特征被称之为属性。例如人的“姓名”、“年龄”、“性别”,产品的“颜色”、“重量”、“单价”等,这些都表示了“人”、“产品”这两个实体的固有特征。属性是对实体特征的抽象描述,属性的具体取值称为属性值,例如:“王芳,21,女”这些值均为属性值。(3)实体集(entityset)同一类型的实体集合被称为实体集,即具有同一类属性的客观存在的事物集合。例如所有的人是一个实体集,所有的中国人也是一个实体集,所有活着的人也是一个实体集,只不过范围有大有小,区分的特征有多有少而已。(4)域(domain)域是属性的取值范围,是由属性值构成的集合。即同一实体集中各实体同一属性具有的值在一定范畴之内,这—范畴称为该属性的值域,简称为域。一个属性的值域可以是整数、实数、字符串等,如“人”这个实体集的姓名属性的值域是字符串,“高度”的值域是实数,“年龄”的值域是整数,“性别’的值域为(男、女)。通常属性是个变量,属性值是变量所取的值,而域是变量取值的集合。(5)联系(relationship)联系一般指实体相互之间关系的抽象表示,亦即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系”属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属于“系”,“厂长”领导“工人”,“工人”生产“产品”,“产品”使用“材料”等。2.实体联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三类,如图4.2所示。图4.2二元关系模型二、数据模型

(1)一对一联系(one—to—one)一对一的联系是指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有联系,反之亦然,则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的联系。例如医院中的住院病人与病床的联系就是一对一的,即一个病人只占一张病床,而一张病床也只被一个病人占用。(2)一对多联系(one—to—many)一对多的联系是指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有联系;反之,实体集B中每一个实体,实体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有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多的联系。例如医院中的病房与住院的病人的联系就是一对多的,即一间病房可以有多个病人,但每个病人只住一个病房。2.实体联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

(3)多对多联系(many—to—many)多对多联系是指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有联系;反之,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有m个实体(m≥0)与之有关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多对多的联系。例如工人与技能之间的关系就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工人可以有多种技能,一种技能也可为多个工人所掌握。3.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是实体联系模型数据化。2.实体联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model)(l)层次模型(HierarchicalModel)层次模型是层次式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它是以树结构作为基本结构,通过树结构及树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示数据间联系的一种模型,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一对多的关系。层次式数据模型的优点是层次清楚,结点间的联系简单。缺点是处理个别记录效率低,数据库文件的维护麻烦。(2)网状模型(NetworkModel)网状模型又叫网络模型,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实体间存在的较为复杂的联系。在网状结构中,任何一个已知实体可以有任意个上属记录和下属记录。网状结构克服了层次结构中的许多固有缺陷,但网状结构太复杂,数据处理快又繁杂,而且适合于某一网状结构的处理方法往往不适合于别的网状结构。3.数据库的数据模型(3)关系模型(RelationalModel)关系模型是采用二维表格式的数据模型,在一张二维表中,一个竖列反映实体的某一属性,我们称之为字段。表中的一行形成一个实体,我们称之为记录,它由各个数据项(字段值)所组成,反映了某一实体的所有有关特性。由许多行、许多列组成的二维表可以用来反映同类实体(或实体集)的所有有关的信息,称为数据库文件。关系式数据模型是一种数学化的模型。关系式数据结构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简单、明了、直观、容易理解和掌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多,因此关系式数据库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层次式和网状式数据结构都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转化为关系式数据模型来处理。因此,关系式数据库被认为是今后数据库的发展方向。3.数据库的数据模型

目前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三级结构模式,即对应于全局逻辑级的模式,对应于用户级分模式和对应于物理存储级的存储模式。如图4.3所示。

图4.3数据库系统结构示意图三、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BM)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是为数据库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数据作为一种可管理的资源,从而使数据易于为各种用户所共享,增进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提高数据的独立性。(1)数据定义语言数据定义语言用以定义数据库的各级数据结构及它们之间的映象,还包括各种完整性约束和安全性措施。依描述的对象不同,它可分为模式数据描述语言、子模式数据描述语言和物理数据描述语言。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下列三类软件组成:四、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操纵语言为用户或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提供接口,它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