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职业防护_第1页
护士的职业防护_第2页
护士的职业防护_第3页
护士的职业防护_第4页
护士的职业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士的职业防护课件第一页,共79页。1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概述护士工作每天在与病人频繁接触,特别是手术室、产房、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更是与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因此感染一些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概率较高。最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因此对护士,特别是才参加工作的新进护士要进行职业危害的防护教育,是必要的。第二页,共79页。2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职业暴露: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HBV、HCV、HIV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胸膜腹膜及心包积液、羊水等)经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而污染时或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或污染了医务人员的粘膜。第三页,共79页。3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标准预防:对院内所有的病人采用的预防标准,如果可能接触到病人的血液、所有体液(除汗液)不管是否含有可视血、非完整皮肤、粘膜都要采取预防。第四页,共79页。4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飞溅的,应穿戴具有防渗透的隔离衣和围裙。第五页,共79页。5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带护目镜的口罩第六页,共79页。6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第七页,共79页。7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二.危害因素第八页,共79页。8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不仅危害医护人员的健康,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柯萨奇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体病毒、冠状病毒等。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妇产科、手术室、血透室、供应室以及各临床科室的护士,更易受到职业伤害。第九页,共79页。9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2.化学因素2.1各种消毒剂、清洁剂、固定剂的应用如甲醛、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失眠等。第十页,共79页。10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2.2各种化疗药物和抗生素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接触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在配制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可致白细胞(WBC)计数减少、脱发、月经异常、疲劳、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过敏性休克、猝死等第十一页,共79页。11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2.3各种毒性垃圾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碎后漏出的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等,均可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2.4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对护士均可构成职业威胁。有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第十二页,共79页。12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3物理因素锐器与针刺伤是常见的职业伤害因素,不仅是其本身造成的直接伤害,最主要的其是引起许多血液传播性疾病最重要的传染途径。据报道,美国每年有36名医务人员感染HIV,2000名医务人员感染丙型肝炎,400名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第十三页,共79页。13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分析原因

针刺伤相关因素刺伤深度深度刺伤引起感染的几率大于浅表刺伤携带血液量中空针头沾染血液量大,引起感染机会大接触路径针刺伤感染几率大于黏膜接触时间长短刚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的针头第十四页,共79页。14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医务人员相关因素健康状态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决定接触后感染与否的几率接触的频率频率越高感染几率越大伤口的处理处理及时得当感染几率小免疫措施暴露后的快速免疫措施第十五页,共79页。15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有研究表明,临床工作中,护士在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使用或处理不当,导致针刺伤机率最高。其次我们操作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是造成类似伤害的原因。比如: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使用过的注射器未套上针帽,随意丢弃,被下一操作者无意间刺伤;安瓿在掰开时未用砂轮锯开,或不垫放纱球就掰开等操作易造成伤害。再如,我们操作时护理对象的不合作,如儿科病人、醉酒或神志不清、躁动不安的病人由于不合作也是导致护士意外针刺伤害的原因。第十六页,共79页。16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此外,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蒸汽开热水桶、净化设备、消毒机等的噪声可引起护士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第十七页,共79页。17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职业接触中特殊感染控制的预防WHO提出:避免受到针头和其它锐利物体的损伤;避免接触开放的创口和黏膜;避免通过污染的器械传播;防止血液或其它体液外溢到身体表面;对废弃物作妥善处理;同时要求说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的员工在培训期就应该接受乙肝疫苗注射。第十八页,共79页。18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五.意外损伤的处理被污染过的针、刀等损伤:立即挤出伤口中的血液,用含碘类消毒剂(最好用碘酒)消毒,乙肝病毒用酒精消毒无效。皮肤接触血液体液:立即用肥皂、清水冲洗,必要时用消毒剂清洗。黏膜接触血液体液:若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溅入口腔、眼睛,应即刻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而后点滴含有抗生素的眼药水。第十九页,共79页。19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四.防范措施建立体检制度。对新入院员工要进行两对半检测,如表面抗体阴性,要注射乙肝疫苗,这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而且对丙肝也有一定预防作用。将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作为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建立针刺伤等意外伤害报告制度,有登记、上报制度。第二十页,共79页。20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护士其他方面的职业伤害夜班:医院为患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护士则是夜班工作的主体成员。由于夜班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规律及生物钟节律,加上单独上班等因素,轮值夜班已成为主要的职业压力源。

第二十一页,共79页。21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防护措施:合理饮食,中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根”的说法。积极的饮食调养不但可以调养因夜班工作带来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问题,还可以缓解因夜班工作而带来的生理疲惫。如便秘者如可多食些五谷杂粮及水果;食欲不振者可多食自己喜爱的食物;此外,多食些绿色蔬菜、水果,可达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体育锻炼,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可以缓解由轮班造成的疾病反应。规律、温和的体育锻炼可以愉悦心情,增加记忆力,加速对生物钟紊乱的适应。第二十二页,共79页。22护士的职业防护5/8/2024血液传播疾病与职业暴露感染预防第二十三页,共79页。5/8/202423护士的职业防护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现20世纪30-40年代:输血传播梅毒和疟疾70年代:输血传播HBV70年代末80年代:输血传播HIV/AIDS90年代:输血传播HCV、TTV经血传播的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主要是病毒和类病毒如(朊病毒)等.第二十四页,共79页。5/8/202424护士的职业防护经血传播的病毒第二十五页,共79页。5/8/202425护士的职业防护经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传播的效率高:血液传播HIV的效率在95%以上,每一份血可以制成多种血液成份,一份血可用于4名儿童,生产血液制品需要将3000-5000份血混合作为原料.可控制性:血液传播HIV多数是由于对血液没有进行HIV检测或检测不完善第二十六页,共79页。5/8/202426护士的职业防护经血传播HTLVⅠ/Ⅱ的特点通过感染的血细胞传播,很少通过血浆或血浆制品传播血液存放的时间长,传播的效率低受血者年轻,多次输血,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的危险较大第二十七页,共79页。5/8/202427护士的职业防护三、职业暴露感染与预防第二十八页,共79页。5/8/202428护士的职业防护护士、外科、内科医生、急救中心人员、牙医、实验室技术医务人员、内镜操作人员、理疗师、药剂师、实习学生、其他包括有关饮食人员、家政人员、污物处理、清洁工、仓库管理、太平间工作人员、卫生环保等后勤医务人员、以及志愿者,其他人员只要在医疗机构中接触感染性物质均包括其中。医院接触感染性物质人员第二十九页,共79页。5/8/202429护士的职业防护潜在接触感染性物质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污染的物表与污染的空气之中。第三十页,共79页。5/8/202430护士的职业防护医院职工常见的医院感染接触传染第三十一页,共79页。5/8/202431护士的职业防护医院职业暴露感染机率HBV:2-40%HCV:3-10%HIV:0.2-0.5%第三十二页,共79页。5/8/202432护士的职业防护职业性HIV密切接触临床与防疫单位的实验室工作的人员,由于意外事故,致使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血性体液污染了皮肤的伤口或粘膜,或污染完整皮肤的时间较长,面积较大。第三十三页,共79页。5/8/202433护士的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

(n=1891)第三十四页,共79页。5/8/202434护士的职业防护

1891名不同类型职业暴露感染比例第三十五页,共79页。5/8/202435护士的职业防护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接触大量血液:①器械上有可见的病人血液②器械曾放入病人的血管③伤口大而深.第三十六页,共79页。5/8/202436护士的职业防护一、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第三十七页,共79页。5/8/202437护士的职业防护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职业暴露常见原因切割第三十八页,共79页。5/8/202438护士的职业防护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抽血:拔出针头时职业暴露常见原因抽血第三十九页,共79页。5/8/202439护士的职业防护分离输液器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收拾手术污物职业暴露常见原因直接接触第四十页,共79页。5/8/202440护士的职业防护对3家医院的441名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戴手套情况的调查结果(%)4.1231.141.5912处理血标本1.14.860.128.12.92.9静脉穿刺19.35.718.132.4717.5换药1.44.812.734.416.330.2清除血渍1.64.164.625.22.71.8注射时1.1515.446.312.719.5接触病人破损皮肤4.34.118.442.613.417.2处理尿液0.5555.3031.503.93.9抽血其他空白从不有时经常总是第四十一页,共79页。5/8/202441护士的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性HIV感染

普遍性预防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一切血液和体液,不论来源如何,都应视作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目标:减少职业性HIV等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第四十二页,共79页。5/8/202442护士的职业防护为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和控制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发出《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4〕108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下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用药的通知》(中疾控疾发〔2004〕370号)中国卫生部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第四十三页,共79页。5/8/202443护士的职业防护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第四十四页,共79页。5/8/202444护士的职业防护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第四十五页,共79页。5/8/202445护士的职业防护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

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第四十六页,共79页。5/8/202446护士的职业防护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第四十七页,共79页。5/8/202447护士的职业防护(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四十八页,共79页。5/8/202448护士的职业防护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第四十九页,共79页。5/8/202449护士的职业防护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防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第四章:登记和报告第五章:附则第一条………第十八条本指导原则所称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

第十九条本指导原则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第五十页,共79页。5/8/202450护士的职业防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感染的预防实施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各项防止交叉感染、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领导和管理系统组织学习职业暴露防护第五十一页,共79页。5/8/202451护士的职业防护医务人员培训-预防措施,对已感染医务人员的工作限制。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戴手套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提高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五十二页,共79页。5/8/202452护士的职业防护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戴手套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五十三页,共79页。5/8/202453护士的职业防护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不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五十四页,共79页。5/8/202454护士的职业防护注意:应将截断的针尖倒入耐针扎的容器中,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暴露感染!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无法接触到的地方针尖丢弃前应用截针器将针尖及注射器乳头毁坏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五十五页,共79页。5/8/202455护士的职业防护不把用过的利器传递给他人。操作的环境要宽敞,光线要充足。针头在使用后切勿重新套上针帽。应将针头放置在固定的容器内,然后丢弃。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污染的锐利废弃物应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五十六页,共79页。5/8/202456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中预料会有血液或体液溅出,应戴上防护眼罩,穿不渗透防护服或围裙。任何地方若被血液或污染体液弄污,应先用稀释的含有效氯的消毒剂消毒,然后戴上手套清洗。记录及报告所有血液/体液暴露的情况。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五十七页,共79页。5/8/202457护士的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检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不易破碎试管或容器),再放在密封的容器内送到化验室,以防标本在送的过程中溅撤在外面。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第五十八页,共79页。5/8/202458护士的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的锐利器械、各种废弃的标本、感染性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记的黄色塑料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规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第五十九页,共79页。5/8/202459护士的职业防护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关于使用自动毁形注射器的规定自动毁形注射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与人之间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疫苗注射器械的最佳选择,无论对于个体或集体免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要求所有国家在2003年底之前必须全部使用自动毁形注射器进行免疫注射第六十页,共79页。5/8/202460护士的职业防护两种新的安全注射产品!1、自动毁形注射器BDSoloshotFX2、预充药液注射器BDUniject

第六十一页,共79页。5/8/202461护士的职业防护注射器具有可包裹针头的滑动套安全工具第六十二页,共79页。5/8/202462护士的职业防护针尖带有链接的保护套截针器第六十三页,共79页。5/8/202463护士的职业防护安全工具锐利物收集器第六十四页,共79页。5/8/202464护士的职业防护锐器利物收集第六十五页,共79页。5/8/202465护士的职业防护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专用的生物垃圾桶第六十六页,共79页。5/8/202466护士的职业防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紧急局部处理第六十七页,共79页。5/8/202467护士的职业防护使用抗菌肥皂立即冲洗接触部位报告和记录损伤患者姓名、器械和环境暴露感染后应急处理第六十八页,共79页。5/8/202468护士的职业防护紧急局部处理针刺和切割伤:怀疑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其它粘膜暴露: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第六十九页,共79页。5/8/202469护士的职业防护衣物污染尽快脱掉隔离衣或被污染的衣物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等放入高压灭菌器;如果个人衣物被污染,应立即将污染处浸入消毒剂;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