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灰场运行管理新规制度_第1页
贮灰场运行管理新规制度_第2页
贮灰场运行管理新规制度_第3页
贮灰场运行管理新规制度_第4页
贮灰场运行管理新规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电厂企业标准贮灰场运行管理制度总则一、本制度包含**电厂贮灰场设施管理及运行制度。特殊情况下灰场运行方法由厂部直接指挥。二、本制度编制依据是:《电力工业技术管理要求》(试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火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要求(试行)》(DLGJ102-91)和我厂十多年贮灰场建设、治理和运行管理经验教训。三、本制度适用范围:(1)仅限我厂#1、#2灰场设施管理及运行。(2)本制度关键规范二灰场运行,和一灰场相关部分会另加说明。四、**电厂下列单位及人员必需通晓本制度:(1)相关责任部门:生技部环境保护部门相关人员、发电部分管领导、值长、正副锅炉运行班长、灰渣泵房值班人员。(2)正、副总工程师。(3)生产技术部正副主任、环境保护及相关专业工程师。第一章贮灰场运行第一节运行指标灰场外排水指标:CODCr≤150mg/l;SS浓度≤200mg/l;pH:6.0—9.0;氟化物≤10mg/1;硫化物≤1.0mg/l。其它有害物质含量实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1996中二级标准渗透水指标,对地下水体及土壤无污染,对大气及周围地面无飞灰污染。第二节关键设备规范1、一灰场:一灰场又名挂膀山灰场,地处我厂西南6公里远处。总面积为0.69Km2,设计库容为74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自1984年投用至今,己过了使用年限。该灰场原先共五座坝,即#1—#5坝,1996年我厂对一灰场实施了充足利用库容工程后,#4、#5坝因为贮满而被废弃,现在还有#1、2、3坝仍在使用。设计堆灰高程自96年中至98年初施工完成,已达成73米。现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2、二灰场:地处我厂南面3公里处,总面积1.0645Km2,总设计库容1500万立方米,分两期工程实施。1998年3月一期工程投用,建成六座坝,即#1、2、3、5、7、9坝,设计堆灰高程为60.0米,使用年限为6年,对应库容为510.2万立方米。自#7坝进水,#2坝出水。3、排水系统(二灰场):排水系统由排水斜槽、消力井、D1200排水涵管、消力池和D800排水涵管组成。排水斜槽由宽×深为2×l000mm×1500mm双孔组成,长72.8米,斜槽设盖板,伴随水位上升逐步向上加盖板。消力井长6米,用于连接排水斜槽和下游涵管,并起消能作用。D1200涵管壁厚为300mm,长约270米,为现浇钢筋砼涵管。消力池长约18.0米,关键起消除水能和预防冲刷作用。D800涵管处于灰场范围之外,全长约有2824米,采取预制混凝土管,顺着原新塘水库排水河沟部署。沿途共设五座连接井、二座虹吸井和十五座检验井。在通常情况下,灰水从坝内排入消力池中,再从消力池下接D800涵管排入罗塘河;当遇洪水时,从坝内排入消力池中水,经消力池消能后,部分由D800涵管排入罗塘河,另一部分排人周围河道中,再排入罗塘河。第三节运行中检验及维护(1)巡坝组人员要检验堤坝排灰管是否漏泄、支墩是否正常,有没有冲刷堤坝现象,放水闸是否处于合理位置,闸前有没有障碍物,发觉异常应立即采取方法或通知对应部门进行处理。(2)常常检验堤坝外表有没有湿片、塌坡、滑坡、裂缝、冲刷、风蚀等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并作处理,并要检验灰场堤坝四面山坡是否正常。(3)常常检验排水口系统,随时清除回水口处漂浮及沉积物,保持排水通畅,并检验排水口清洁程度,每隔一旬对排水口水质化验一次。(4)每日应检验溢流井工况及灰场水位。(5)灰场有作业时,要严格实施工作票制度。(6)交通道路应通畅,一切工器具应齐备。(7)对灰场运行异常情况做好统计、汇报并处理。(8)对已转入备用状态一灰场,每七天检验一次。第四节运行方法(一)通常运行(1)常常保持一条灰管或两条灰管运行,并有一条管路备用,在坝前均匀堆灰。(2)溢流井周围水深应大于500mm。(3)分层筑坝灰场,在初级坝运行时,坝前水深可按设计要求控制,但蓄灰水过程中应注意检验坝体有没有异常,在子坝加高过程中坝前水深不得超出500mm。(4)一灰场倒管运行在灰库就地操作,应持有操作票。(二)特殊运行方法(1)汛期二灰场运行方法:台风及汛期,应做好防洪抢险一切准备,应立即收听天气预报,如有可能,尽可能降低二灰场运行水位,确保水灰面之差大于500mm即可。暴风雨间,巡坝人员应对坝体和排水系统加强检验,如有必需应昼夜巡回检验,确保排水系统通畅。遇有紧急情况发生,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并统计。当二灰场发生重大险情,威胁到坝体安全时,在汇报上级并采取降低水位、增大排量等举措无效时,立即向领导提议并采取停止该灰场运行、进行抢修,同时紧急启用备用灰场——一灰场。二灰场险情排除后,应立即恢复该灰场运行,停止一灰场运行。(2)紧急启用下一灰场运行方法:1998年3月5日,因为二灰场一期工程投用,根本解除了我厂生产储灰困难局面,随即一灰场转为备用状态,即当二灰场运行发生故障或发生险情时,一灰场投入运行状态。鉴于其特殊情况,一灰场运行方法仍应按原制度实施。(3)灰场处于终期阶段,库容用完后,应覆土造田并保持溢流水系统完整,还要留有防洪库容及后级坝事故超高余地。第二章贮灰场通常管理规程第一节管理体制及巡坝员职责(一)贮灰场应建立运行、检修及护坝管理制度。(二)灰场设专职巡坝员,其职责是:1、监视灰场正常运行和一切设施完整和可靠。2、监视灰坝前排灰均匀。3、监视灰场排水系统通畅,严格控制并调整灰场水位及溢流水质。(三)应建立健全灰场巡回检验统计。第二节排放灰渣控制为确保堤坝安全及提升灰水澄清效果,应保持坝前分散排放或采取导流方法,使灰渣首先在堤坝前流过并沉积。对堤坝上铺设管路系统,应预防磨漏后冲刷堤坝。排灰管从堤坝上排向库内时,排灰管应贴着堤坝坡伸入库内,使灰水在落入库内时消能;排灰管从坝端部和坝轴平行跌落时,应距坝30米左右,预防冲坝。第三节监视排水系统安全、确保运行中水位控制要监视排水系统及其它全部结构安全,严禁在灰场内实施大爆破。每个溢流竖井或斜井水槽使用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将井相关部位顶板封死后,再使用新排水斜槽。对一灰场废弃溢水井或斜井,要含有防洪作用。对于紧急启用一灰场,运行过程中坝前2.5倍坝高宽度范围内,水深按0.5米以下控制而且在一周内使坝前形成新冲积坡,使水位相对稳定三周以上,然后再提升水位,保持控制水位在0.5米以下,使大部分时间中,干滩长度大于坝高2.5倍。在满足澄清效果条件下,使运行水位最低,同时要立即调整排水系统,杜绝灰水泄漏事故。第四节超高控制(本处特指一灰场)在洪水期到来之前,坝应筑够高度。在洪水到来时,坝顶起高按大于一米控制以确保安全。分级筑坝过程中,前一级坝应以予留容积,要能容纳后一级坝所含有水容积二倍再加一米超高控制,以防不测。第五节灰渣固结控制在初级坝运行终了时,应钻取灰渣及初级坝体,进行土工试验,获取资料提供设计查对。子坝加高过程中,可用插杆法随时检验灰渣固结情况(插杆用¢1/2新黑铁管,长度为6米,以两人体重约120千克加压,插入灰渣中累计深度小于1.20米时,被认为中等密实)。第六节渗透控制为保持渗透稳定,渗透排出水不得破坏坝体及坝基,渗透水量应得到控制,方便能建立灰场内水位,预防干灰飞扬。第七节观测定时寻坝体作沉降、水平变位观察。对于已运行稳定初级坝,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对于新加高子坝,每隔15天测量一次,洪水期隔三大测一次,有异常情况时应增加测次。对坝体内外浸润线观察每个月一次,洪水期应增加测次。第八节绿化、综合利用及所处环境管理灰场周围要立即绿化造林,美化环境、保持水上,调整径流,以预防污染。灰场可搞综合利用,要按要求在终期运行灰场表面实施土地复垦。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第三产品,在灰场采掘和利用时应加强管理,对在灰场内山坡上开山取石,或在灰场地层下进行采矿等生产活动,应确保灰场功效和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