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中考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17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试题_第1页
北京2020中考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17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试题_第2页
北京2020中考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17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试题_第3页
北京2020中考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17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试题_第4页
北京2020中考第四部分中国地理上17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训练(十七)自然灾害、中国的自然资源|基础过关|[2019·怀柔二模]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下图,完成1~3题。图K17-11.下列省份中,②影响最大的是 ()A.山东 B.广东C.辽宁 D.江苏2.图中气候灾害影响都较小的省区是 ()A.西藏 B.福建C.内蒙古 D.四川3.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B.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C.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D.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降水少[2019·昌平二模]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及“当地24小时内天气图”。读图,完成第4题。图K17-24.未来48小时内,当地最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为 ()A.泥石流 B.台风 C.干旱 D.地震[2019·房山一模]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下图为“汉江流域图”。读图,完成5~6题。图K17-35.汉江 ()A.流向为由南向北B.流域南侧分水岭为秦岭C.流域湖泊众多D.城市多沿河分布6.南水北调 ()A.南水北调的水均来自丹江口水库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汉江流域一致C.解决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D.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读“某市2008年—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图K17-47.2008年—2017年该市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8.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C.退耕还湖 D.退耕还林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完成9~10题。图K17-59.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10.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B.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C.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能力提升|[2019·丰台二模]下面为墨迹天气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19年初发布的2018年天气报告节选。读材料,完成11~14题。墨迹天气墨迹天气2018极端天气几宗“最”1.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有记录以来的第四高位,同时极地海冰覆盖率接近历史低点,地球持续处于“升温”状态。2.历史“最热夏天”—持续33天高温预警!五大“火炉”依次为重庆、南昌、郑州、武汉、杭州。3.3月17日北京的一声降雨,终结了“连续145天无降水”,打破北京历史上最“干”尬记录。4.西北太平洋共诞生29个台风,登陆中国的台风有10次,其中最强台风的“山竹”,14~17级大风+局部降水量超1500mm。11.2018年“火炉”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南沿海 B.西北内陆C.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12.引发2018年极端天气愈加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运动 B.降水减少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13.台风 ()A.伴随雨雪,引发霜冻灾害B.引发滑坡、海啸等地质灾害C.伴有暴雨,造成洪涝灾害D.引发雾霾、尘暴等气象灾害14.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台风预警,调整出行计划B.台风过境时在大树下躲避风雨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应急物品D.收到台风预警,渔船回港避风15.[2019·东城期末]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7年10月,央视推出新作中国地理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这是聚焦生态文明的创新之作。节目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田地是我们生活的根,第四期节目通过解读主题“田”,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著名学者蒙曼和地理学者张捷跨界合作,在精彩评说中延展信息,升华主题,妙语连珠。张教授点评,五谷丰登的基础是耕地,这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到2020年我国要严控耕地总数,达到18.65亿亩的耕地红线,我们要对耕地红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蒙曼教授追加评论,五谷丰登的出处是《六韬》“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首先风雨时节指的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后五谷才能丰登,这之后,我们的社稷,我们的粮食才能都安全,国家才能安全。国家安全是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粮食安全的基础是天与地的和谐运转。北京上海海口图K17-6(1)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五谷丰登”的基础是,其在图中用(填字母)表示,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地形类型)。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A.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比较均匀B.耕地、林地比重小C.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和南方丘陵D.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区(3)从地理的角度解读“风调雨顺”,是指夏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带来的积极影响。一般情况下,东部地区夏季风影响较强的月份,降水量往往会超过100mm,我们称作雨季。阅读图,三个城市自北向南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越来越(多、少),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自北向南越来越(长、短)。受到降水的影响,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两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为。

(4)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16.[2019·西城二模]黄河上游流域面积占全河总量的51.3%,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2019年3月,“引黄入京”工程已正式投入使用。该工程是从黄河万家寨水库将黄河水输送到永定河流域,再经官厅水库入京,每年输水量约两亿立方米,实现了跨流域生态补水。今年引水时段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底。下图是“‘引黄入京’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17-7(1)“引黄入京”工程从山西万家寨水库经册田水库到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的水库,为北京补水。

(2)万家寨水库处于黄河游河段,选择这里作为“引黄入京”的水源地,与之相关的因素可能有。(多选)

A.地势 B.气候C.河流水质 D.河流水量E.距离(3)输水路线利用了河的天然河道,这样做有利于。

(4)选择3月至5月引水,主要是因为此时北京地区降水量较,气温回升较,生态需水量较大。

(5)山西省不仅通过“引黄入京”工程向北京输送了资源,而且利用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将输送到京津唐地区。

从这两项工程中任选其一,举例说出其对北京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参考答案】1.B2.A3.D4.A[解析]由图中天气预报可以看出,该地区有暴雨天气,未来48小时内,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泥石流,因为该地区地形陡峭,坡度较大,故选A。5.D[解析]A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江主要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汇入长江。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江流域的北端是秦岭。C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江流域湖泊并不多。D选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内的城市基本沿河流分布。故本题答案选择D。6.D[解析]A选项错误,题干中说到丹江口水库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B选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以虚线包括的水源地并不与汉江流域完全一致。C选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选项正确,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择D。7.D8.A9.C10.D11.C12.D13.C14.B15.(1)耕地A、B东平原、盆地和丘陵(2)B(3)多长旱地水田(4)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耕地,有利于粮食安全,有利于国家安全。(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状况。第(1)题,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五谷丰登”的基础是耕地,其在图中A、B表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盆地和丘陵。第(2)题,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例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高原和山区,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和南方丘陵。第(3)题,据图可知,三个城市自北向南降水量大于100mm的月份越来越多,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自北向南越来越长。受到降水的影响,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两类,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为旱地,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为水田。第(4)题,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耕地,有利于粮食安全,有利于国家安全。16.(1)官厅(2)中A、C、D、E(3)永定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4)少快(5)水煤炭资源电力选择其中一种,理由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北方地区地理知识。第(1)题,“引黄入京”工程是从山西万家寨水库到册田水库,再到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官厅水库,为北京补水。第(2)题,万家寨水库是位于黄河的河口至桃花峪之间的中游河段,选择该地作为“引黄入京”的水源地是因为该地地势高、水质好、河流流量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