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1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2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3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4页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2、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了解通过石油的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3、认识化学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4、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第2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7-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再加入2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现象手的感觉化学方程式生石灰和水剧烈反应,放热。热或烫手CaO+H2O=Ca(OH)2第3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补充实验】用镊子夹取镁条放入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现象手的感觉化学方程式有大量气泡产生,放热热Mg+2HCl=MgCl2+H2↑第4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所有的燃烧。

2.金属和酸的反应二氧化碳和碳反应。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其中,放出热量的为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为吸热反应。。【交流与讨论】1、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2、只要有热量变化就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吗?第5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生活燃料的使用:做饭、取暖等;还有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和发射火箭;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等等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都与食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讨论】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切割或焊接金属、驱动汽车、加热物质等。目前人们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等的使用期限。第6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另外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大气。如何做到使燃料充分燃烧呢?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要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讨论】工业上有时使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的接触面,你认为应将固体燃料进行怎样的处理?为了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应将固体燃料加工成小块或加工成蜂窝煤状或粉状,这样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鼓风机篝火第7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它们?我们现在从它们的形成开始认识它们。煤的形成1、煤第8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阅读课本138~139页,思考下列问题: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还含有哪些少量元素?

2、煤完全燃烧的产物有哪些?4、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3、如何将煤综合利用?混合物碳元素氢、氮、硫、氧元素CO2H2ONO2SO2将煤隔绝空气加热,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氢气H2甲烷CH4

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煤干馏[化学变化]后的综合利用,既可以充分利用煤的资源,还可以极大的减少污染。)第9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煤的用途工业的粮食第10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非常复杂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粘稠液体。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C、H元素,还含有S、O、N等元素。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示意图海洋生物死亡动植物的遗骸被层层沙泥掩埋生物的遗骸经复杂变化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第11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讨论: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p138讨论)第12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

炼制石油分馏炼制液化石油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分析上述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第13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城镇的许多家庭做饭使用一种罐装“煤气”作为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这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使用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防火,防撞击,防泄漏,第14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工业的血液石油的用途第15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甲烷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天然气的成分?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气体。极难溶于水。这是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根据图片,思考甲烷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第16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7-4】(1)点燃从导管放出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2)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实验7-4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甲烷具有可燃性。CH4+2O2CO2+2H2O点燃点燃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有水生成,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甲烷中含有碳元素。CO2

+Ca(OH)2

=CaCO3↓+H2O第17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讨论:1.点燃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防止混有空气而引起爆炸2.煤矿的矿井里常有甲烷逸出,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应贴怎样的安全标志?注意通风,严禁烟火和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第18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甲烷的存在(1)甲烷还存在于池沼的底部(常称为沼气)(2)甲烷还存在于煤矿的坑道中。甲烷混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程度时,遇火会发生爆炸。第19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工能制取沼气吗?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

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不仅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还能综合治理环境卫生问题。第20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化石燃料的用途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第21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化石燃料形成的时间非常长,储量有限。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探明储量年产量开采年限石油

23亿吨

1.74亿吨约13年天然气2.23x104亿立方米

408亿立方米约55年煤

1145亿吨

9.9亿吨约116年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年产量及开采年限第22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燃冰燃烧图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所以还需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可燃冰第23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课堂反馈(看谁答得快!)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的(

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B、从石油中能分离出汽油、柴油、酒精等燃料

C、煤的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D、沼气的应用可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锅炉爆炸

BA第24页,共26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把烧杯迅速倒转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可能是()A.CH4B.CO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