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创新练案2 群文通练 说苑 尊贤_第1页
高三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创新练案2 群文通练 说苑 尊贤_第2页
高三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创新练案2 群文通练 说苑 尊贤_第3页
高三第二轮文言文阅读创新练案2 群文通练 说苑 尊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文言文复习:创新练案2群文通练说苑·尊贤第一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时数:第学月第课时教学目标:1.强化文意理解,提高简答题的四种意识。2.精准把握语境,保证得分点翻译落实到位,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并接受一定的文化熏陶。教学重点:强化文意理解,强化文意理解,保证得分点翻译落实到位,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教学难点: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过程:【课前读】《高考必背》背诵篇目

活动一:自主学习1、课前常规默写。2、阅读《精准训练》222页1-5题。活动二:精做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荆公子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失管仲A隰朋B任竖刁C易牙D身死E不葬F虫流G出户。答案BDF解析根据语境,前面说桓公得管仲、隰朋二人之助取得功业,所断句子言其失贤臣用奸人的后果,故应在“朋”“牙”后分别断开;“身死不葬”与“虫流出户”是言其两个连续性后果,故应在“葬”后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毕朝周室”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同。B.“其固免矣乎”与“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C.“伯牙子鼓琴”与“虎鼓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鼓”字含义相同。D.“善哉乎鼓琴”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答案B解析A项全部/完了。B项二者含义不同,一定/本来。C项均为弹奏。D项好/与……交好,友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洁,所作所为如亡国的平庸国君,但因管仲、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由此可见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B.伯牙弹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志向;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C.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子罕指出因为不能重用子韦,才导致逃亡。现在再次回来,是因为子韦曾教导他,所以子罕重用子韦。D.孔子认为,中行氏尊重贤明的人却不能任用,轻视不贤明的人又不能斥退,以致贤明的人与不贤明的人都对其怨恨仇视。答案B解析“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错。结合“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知,是论述贤者效忠君王需要途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途径)来尽忠呢!(2)你对他很是善待,你逃亡的时候他没有跟从,你回来之后还看重他,你难道对那些忠臣不愧疚吗?解析(1)“无以”,没有用来……的人;“接”,交接;“奚由”,宾语前置,即“由奚”,从哪里,通过什么途径。(2)“善”,善待、友好;“亡”,逃亡;“贵”,看重;“独”,难道。5.本文所体现的人才观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人才观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识别人才,尊重人才,任用人才。解析先看本文的人才观。由“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概括为:要识别人才。由“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可概括为:要尊重人才。由“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可概括为:要任用人才。再看《谏太宗十思疏》的人才观。结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可知,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建议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献出他的忠诚。同样强调要尊重人才,识别并任用人才。【布置作业】完成《精准训练》223页6-10题。课后反思:文言文复习:创新练案2群文通练说苑·尊贤第二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教学时数:第学月第课时教学目标:1.强化文意理解,提高简答题的四种意识。2.精准把握语境,保证得分点翻译落实到位,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并接受一定的文化熏陶。教学重点:强化文意理解,强化文意理解,保证得分点翻译落实到位,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教学难点:全面强化文言题型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班班通教学过程:【课前读】《高考必背》背诵篇目

活动一:自主学习1、课前常规默写。2、阅读《精准训练》223页6-10题。活动二:精做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尊贤[西汉]刘向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威王以齐强于天下,而愍王以弒死于庙梁。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充故也。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雎,国独特立。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从;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夏民从;越王不隳旧冢,而吴人服:以其所为之顺于民心也。故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贤者立于本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矣。何以知其然也?曰:管仲,桓公之贼也,鲍叔以为贤于己而进之为桓公,七十言而说乃听,遂使桓公除报仇之心,而委国政焉。桓公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能北走桓公,无自危之心者,同声于鲍叔也。纣杀王子比干,箕子被发而佯狂;陈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自是之后,殷兼于周,陈亡于楚,以其杀比干、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赵至,苏子、屈景以周、楚至,于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于莒。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太公知之,故举微子之后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于死尚如是其厚也况当世而生存者乎?则其弗失可识矣。(节选自《说苑》,有删改)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画“√”,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举微子A之后B而封C比干之墓D夫圣人之于死E尚如是F其厚也G况当世而生H存者乎?答案BDG解析“微子之后”的“后”指“后人”,是举荐的对象,“后”后应断开;“夫”是发语词,其前应断开;“况……乎”是固定结构,“况”前应断开。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既可以表原因,也可以表结果。文中两处加点的“所以”,前者表原因,后者表结果。B.“襁褓”,婴幼儿,泛指1岁以下幼童。古代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如:期颐,指百岁之人。C.“安危”,指使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安定,与《中山狼传》中“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的“肉”用法相同。D.“垂拱”,文中指毫不费力,典故出自《尚书》,用在这里暗示了齐桓公任用管仲后所取得的功绩。答案A解析“后者表结果”错。“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意思是“明镜能用来照出事物的形状,往古的事能用来察知当今的事”。此句的“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不是结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分别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运用多组对比进行论述,观点鲜明,有说服力。B.管仲曾经偷盗,与桓公结怨,后因鲍叔与他意气相投、品行相合而被任用,施展才华。C.商汤撤去三面网留一面,与《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的“三驱以为度”主张一致。D.选文旁征博引,事例丰富,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气势张扬,同时又富有文学意味。答案B解析“管仲曾经偷盗,与桓公结怨”错。原文“管仲,桓公之贼也”的意思是管仲是齐桓公的敌人。“贼”是“敌人”“仇人”的意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燕校地计众,非与齐均也,然所以能信意至于此者,由得士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考较燕国的土地和人口,不能与齐国相当,但是它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意愿并做到这一步,是因为得到了贤士。(2)知道厌弃往古君主危亡的原因,却不寻求追踪他们使国家安定昌盛的原因,那就跟倒退着跑却想要赶上前面的人没有区别。解析(1)“校”,测量;“计”,统计;“均”,相当;“所以”,……的原因;“由”,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