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亚市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说明: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恣()情叶鞘()殷()红蝉蜕()对峙()挑衅()远shè()重洋富丽堂huáng()手不shì()卷中西合bì()技艺精zhàn()丰功伟jì()2.请找出下面的四个错别字并加以修改(4分)不能自已初露头脚相辅相成粗心大意灰心丧气不约而同永垂不朽异屈同工游览盛地风起云拥鲜为人知得意洋洋3.下列文学常识中作品、作者和时代(国别)对应无误的一项是(2分)A.《童年》——高尔基——法国B.《月迹》——贾平凹——当代C.《于园》——张岱——宋代D.《长恨歌》——王安忆——现代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入选的。②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地在一旁答礼。A.争执征服和气B.竞争佩服和蔼C.竞争征服和蔼D.争执佩服和气5.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8分)(1)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用鸟和人来表现禅院极静极美环境的诗句是,。(2)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这是难于计算的。(3)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4)在《登岳阳楼》中最能体现洞庭湖波澜壮阔气象的诗句是,。(5)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6)三十年以来,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二、语言运用。(6分)6.请运用“大海”、“蓝天”、“海鸥”三个词写一段话,表达某种感情、哲理或描写一种美景。(三个词的顺序可根据自己的内容调整,100字左右)(4分)7.近日,由“爆破作文”发明人郑北京主持的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显示:在452位小学生,686位初中生和144位高中生中,喜欢语文的学生人数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小学生136人,占30%;初中生71人,占10.3%;高中生14人,占9.7%。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三、语段阅读理解(共32分)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8.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畦罕9.按原文将横线处补充完整。(1分)10.选文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井然有序,有动有静,动态的景物和静态的景物分别有那些?(2分)11.写景物时作者往往会调动各种感官,选文的第一段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请各选一例加以说明。(3分)12.第二段开头作者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联系作者对冬天的百草园的描写说说真是这样吗?(3分)13.选文第一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2分)文言文阅读理解(10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今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14.解释加点的词在选文中的意思。(2分)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②及其日中如探汤汤③每归私第第④家人发箧视之发1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太祖常劝以读书B.及日中则如盘盂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C.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故人西辞黄鹤楼D.孰为汝多知乎此不为远者小而今者大乎16.翻译下列语句(4分)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17.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圣人”孔子被小孩嘲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10分)牡丹的拒绝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这一年已经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的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个性。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委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18.作者到洛阳为什么没有欣赏到牡丹?(2分)19.文中是如何解说牡丹的“个性”的?而它的个性又是什么?(可用原句回答也可自己概括)(3分)20.文章写“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你觉得文中的牡丹应该用“富贵”还是“高贵”来修饰,为什么?(3分)21.写出两句含“花”字的古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