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完整版_第1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完整版_第2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完整版_第3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完整版_第4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比阅读《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第一页,共十九页。关于“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简单说来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阅读方法。1.相同题材的作品的对比阅读。不同作家由于思想、观念等差异,写出来的作品会在选材、立意、情感等方面有许多的不同。2.不同观点的作品的对比阅读对同一事物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文章的比较阅读,可以正反对照,对砥砺思想、提高认识具有特殊的作用。3.不同表现手法作品的对比阅读比较阅读题材相似而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品,可以体会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领会表现手法为主题服务的原则。第二页,共十九页。探析“心之境”写作《故都的秋》时的郁达夫与写作《荷塘月色》的朱自清心境是怎样的?第三页,共十九页。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探析“心之境”第四页,共十九页。探析“心之境”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不齐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第五页,共十九页。《故都的秋》中的郁达夫:

1933年国民党加强对郁达夫的监视与迫害,为了躲避迫害,他移家杭州。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1934年时,日本占领东北,窥视中原。《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①1927年国共散伙,面临抉择,矛盾不知出路;②家中妻儿指望自己生活,逃避为好却又放不下“兼济天下”的信念;③生活琐事所累,与父亲的关系紧张;④思乡愁苦,怀念好友相聚自由时光。第六页,共十九页。1、《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在写景上有何不同?

《故都的秋》作者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没有占有很多篇幅。本文则略于写景,尽为抒情,更给人厚重感。*

《荷塘月色》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掩藏。第七页,共十九页。2、两篇散文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在抒发感情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故都的秋》抒发感情一是借助写景,抓取一些富有特征的景物加以点染描绘,情意的泉流自然汩汩而出;二是通过述事,述说“在皇城人海之中”的闲适生活,以及“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还有“外国的诗人”“诗歌散文钞”甚至“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等种种事象,视野开阔,感情强烈。抒情除了浓开放的特点,还具有深度和厚度,探及人生的底蕴,富含哲理意味。

《荷塘月色》抒发感情主要借助写景,把感情深掩在写景中。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和随后“现在都可以不理”之后便转为对景物的悉心观察和描写上,储蓄地抒发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之情。第八页,共十九页。《故都的秋》主观、热情地写景,景与情一并呈现,文中所写无非情语,“人化”特点突出。《荷塘月色》客观、冷静地写景,写景是文章的主体,文中所见皆物,“物化”特点明显。3、两篇散文在抒情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九页,共十九页。《故都的秋》直观景物,直述印象,如“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了一阵凉风”,这些都是常见景象的本色描写,与寻常所见并无二致。

《荷塘月色》写景则呈美化倾向,描写的是幽暗情境中的非常态的景物,如“(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它们绝非景物原状本色的真实再现,如同梦幻一般奇妙。第十页,共十九页。《故都的秋》,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归纳;接着分别选取能体现这三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牵牛花、落蕊、秋雨等,作者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悲凉感”的景物,是因为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并借此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

《荷塘月色》,作者“忽然”想起荷塘,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进行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并不是因为对荷塘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第十一页,共十九页。4、两篇散文都颇具节奏感和韵律美,试分别分析两篇散文是如何体现出这种特点的。

《故都的秋》具有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如“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有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有响亮的章节,声调相同,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再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短语整齐地排列起来回环往复,有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第十二页,共十九页。

《荷塘月色》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抒情性,使文辞的音节匀称整齐,读起来音韵悦耳。文中多处运用“日日”“渐渐”等叠词,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斑驳”“宛然”“均匀”等双声或叠韵的运用也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5、两篇散文都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

《故都的秋》中,如“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由三个短句组成的排比句,既具有口语的生动,又兼有排比的语势连贯性,充公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嘶叫的鸣……在家里的家虫”这些生动的比喻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荷塘月色》中,如“正如一粒粒的明……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既是排比又是比喻“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比喻“荷花”,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不同点:

《故都的秋》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文中用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比较,表现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思念与向往之情。“正像是黄酒之与白……黄犬之与骆驼”,这一对比中兼用比喻,从味觉、视觉的相似性作比不仅形象,而且让人回味无穷。

《荷塘月色》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歌声似的”,表现了微风送来的荷香的幽微断续的特点,给人以形象具体之感,表现出幽远的写作风格。第十五页,共十九页。6、同样是写景,两篇文章却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语言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故都的秋》写景语言质朴平实,《荷塘月色》写景语言典雅优美。(1)意象与场景:《故都的秋》疏淡孤清。偏选破屋、青天、驯鸽、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枣子等秋日清淡之物和秋日独坐、秋雨来去等孤清场景给人以质朴无华之感。《荷塘月色》典雅富丽。它的核心景物荷塘则表现出荷花之盛,引《采莲赋》场景也是青年男女盛装打扮,采莲嬉戏给人以繁盛优美之感。

(2)用词:《故都的秋》平实。用词生活化,显得平实朴素。如“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再如引用北平平常人生活对话。《荷塘月色》典雅。多用叠词、书面语多有用典之处,显得典雅优美,如“蓊蓊郁郁”“田田”“凝碧的波痕”“更见风致”等。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3)句式:《故都的秋》显得散。多用短句、散句,多是平常语,无雕饰,如“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向院子一坐”;《荷塘月色》显得整齐。多用整句,或对仗或排比,句式整齐,语言更具典雅之美,如“我爱热……也爱独处”。(4)修辞:《故都的秋》的喻体多是日常事物。其比喻多以“喇叭”“鸽蛋”等日常生活事物为喻体;《荷塘月色》的喻体则显雅致。比喻多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明珠”“青雾”“牛乳”等典雅的事物为喻体。第十七页,共十九页。静你不开心时,会喜欢哪一幅“静”景?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