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治_第1页
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治_第2页
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治_第3页
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治_第4页
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疮脑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1整理课件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临床综合症;“狼疮脑病〞为临床习惯名称,因该是“狼疮中枢神经病变〞;属于神经精神病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europsychiatric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NPSLE〕;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整理课件NPSLE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脱髓鞘综合症;头痛;运动疾病〔舞蹈症〕;脊髓病变;癫痫发作;急性精神混乱状态;焦虑症;识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精神病;3整理课件急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Guillain-Barre´syndrome〕;自主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变;多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颅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NPSLE周围神经系统:4整理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相当常见,发生率高达24%-5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有时进展迅速,且缺乏统一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时常困难;不典型者易被漏诊或误诊;这些都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5整理课件发病机制血管病变:血管炎、血栓、栓塞等;多种自身抗体作用;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IFN-a、TNF-a等〕;血脑屏障破坏,血中物质干扰;其他〔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6整理课件临床表现SLE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分为原发和继发:原发:即狼疮脑病,主要直接由上述免疫相关机制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继发:主要继发于其它器官系统损害或药物不良反响。7整理课件NPSLE发病危险因素原发病SLE病情活动;有NPSLE的发病史;抗凝脂抗体〔特别是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IgG/IgM、狼疮抗凝物〕持续中-高滴度阳性。8整理课件发病:SLE的任何阶段:SLE的活动期、好转期、稳定期〔可以不伴全身活动〕;多出现在SLE病程前5年,其中作为SLE的首发表现及发病后1年内发生者约50-60%;当只有脑损害而无SLE其他活动表现时,诊断狼疮脑病需特别排除继发因素。NPSLE发病9整理课件严重狼疮脑病常见临床损害

弥漫性:运动障碍:器质性脑病综合征;精神病;情感障碍;无菌性脑膜炎;癫痫;脑血管意外;视神经炎;横贯性脊髓炎;

局灶性:运动障碍;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帕金森病。10整理课件辅助检查典型狼疮脑病诊断不难,辅检目的: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脑损害,以减少误诊;对不典型或早期病例,辅检目的:早期识别狼疮脑病诊断,以减少漏诊。辅助检查的目的:11整理课件抗体在狼疮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aPL〕:包括一类抗体,识别抗原:心磷脂、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胺醇、磷脂酰胆碱、血小板活化因子、β2-GP-1等;作用机制:促凝、上调粘附分子〔如ICAM、VCAM、E选择素〕等;抗心磷脂抗体与弥散性显微镜下脑损害〔Diffusemicroscopicbraindamage〕、脑血管病变、癫痫、头痛、舞蹈病、颅神经病变有关;狼疮抗凝物与识知功能障碍有关。12整理课件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Pantibodies,anti-P〕:识别抗原:核糖体60亚基D的P0、P1、P2;NPSLE患者的阳性率30-40%;与NPSLE的精神病变现与抑郁症表现有关。13整理课件抗神经元抗体〔Anti-neuronalantibodies,anti-N〕:识别抗原:神经细胞;作用机制:可能与anti-N与神经元细胞膜间相互作用,干扰神经元功能,损害神经元细胞;有报道狼疮脑病患者CSF中阳性率大95%;NPSLE患者CSF中IgG型anti-N是其血液中8倍;与NPSLE的精神病表现、器质性脑病、全身发作型癫痫等相关。14整理课件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Anti-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antibodies,a-GFAP〕:识别抗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机制:与相应抗原结合,损害血脑屏障功能;60-70%该抗体阳性患者患NPSLE;NPSLE患者CSF中该抗体是无神经精神病症SLE患者的3倍;15整理课件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ies,AECA〕:识别抗原:分子量10-200kDa内皮细胞抗原,局部与anti-P0抗原相关;与狼疮脑病严重的神经精神病症〔如:神经病、情绪障碍等〕相关;IgG型AECE与SLEDI呈正相关。16整理课件抗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santibodies,anti-NMDAr〕:机制:生理情况下,神经细胞NMDR与谷氨酸盐结合,激活离子通道,Ca及Na等内流,与空间学习和记忆有关。与抗体结合干扰生理功能,并过度离子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调亡。该通道蛋白的NR2A和NE2B亚基的Asp/Glu-Trp-Asp/Glu-Tyr-Ser/Gly表位与dsDNA抗体结合;CSF中NR2抗体与NPSLE弥散损害〔精神分裂、轻度躁狂等〕、记忆学习障碍等有关。17整理课件抗微管相关蛋白2抗体〔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antibodies,MAP-2〕:与神经细胞骨架蛋白结合,干扰神经细胞功能,损害神经细胞。MAP-2抗体在NPSLE的阳性率76.5%,在SLE中17%,在其他原因神经损害4%。其他抗体:如抗神经节甙抗体等。18整理课件腰穿脑脊液检查最根本的检查;异常者高达90%:多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升高;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升高〔但多为轻度升高,超过100/mm3者少〕。糖及氯化物多正常;细菌病毒等病原学检查应为阴性。19整理课件影像学帮助了解中枢神经局灶性损害,对早期及NPSLE的弥漫性损害不敏感;有条件查头颅单光子发射CT〔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可提高CT对NPSLE诊断的敏感性;阳性结果对NPSLE的诊断缺少特异性。CT:20整理课件MRI较CT更敏感;MRI可发现早期脑血管血栓栓塞及脑出血;MRI多部位有片状T2增强信号多提示有狼疮脑病;普通MRI正常者,可选择检查特殊MRI〔如定量MRI等〕;MRI或CT均缺少狼疮脑的特异表现,但有助于诊断和治疗。MRI:21整理课件脑电图:对NPSLE潜在的癫痫诊断有意义,但缺少特异性;神经心理测试:如:识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估〔Neuropsychologicalassessmentofcognitivefunction〕,对诊断早期、不典型NPSLE诊断和治疗有帮助。肌肉电图:常用于NPSLE累及脊髓的鉴别诊断。其他。

其他检查22整理课件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学院〔ACR〕1999年关于NPSLE的诊断建议,当SLE患者出现相应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症时,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可能,可诊断狼疮脑病〔中枢神经系统狼疮〕。23整理课件NPSLE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无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脱髓鞘综合症;头痛;运动疾病〔舞蹈症〕;脊髓病变;癫痫发作;急性精神混乱状态;焦虑症;识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精神病;24整理课件常用治疗手段治疗前首先必须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原发或继发;狼疮脑病是以弥漫性炎症为主亦或以局灶性血栓栓塞为主,或二者兼而有之;评估病变对生命威胁的严重程度。据此决定治疗的积极程度。

25整理课件常用治疗手段神经精神损害的处理:首先处理神经精神并发症,特别昏迷、癫痫发作、瘫痪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发症的积极处理,同相应的原发型的神经精神疾病;治疗并发症是同时,必须积极治疗原发病。26整理课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确诊狼疮脑病,特别伴狼疮活动神经系外损害者,首选:剂量:强的松〔或相当剂量的其他激素〕≥1mg/kg/d;疗程、减药及维持用药:参照SLE的一般治疗。27整理课件对病情进展迅速且危及生命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g/m2或1g静滴每天1次;疗程:连续3~5天,必要时可予以重复,之后,参照前述狼疮脑病的治疗。28整理课件注意激素与狼疮脑病导致的神经精神病症的鉴别:激素导致者,激素的使用剂量常≥1mg/kg/d;研究显示,SLE患者出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表现中,有激素导致者约5-10%;激素导致者,多表现为情感障碍〔93%〕,很少有精神病表现;不能鉴别时,NPSLE导致处理为妥。29整理课件对激素疗效不理想或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者,特别是弥漫性炎症为主的狼疮脑病患者,可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剂量:0.75g/m2~1g/m2/月;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决定。病情控制后可联合应用硫唑嘌呤等维持。30整理课件需密切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感染;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冲击者,需注意骨髓抑制,后者多在冲击后1~2周内出现。近几十年来,随着狼疮脑病的诊治水平提高,尤其是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积极使用,狼疮脑病的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不再是狼疮急性期死亡的首要原因,而感染仍是目前导致狼疮患者急性期死亡的主要杀手。31整理课件狼疮感染临床表现各种各样,病原体可为细菌、真菌、结核、病毒或其它不典型病原感染,临床表现可以很不典型,并和原发病的表现混淆;对上述感染处理原那么应为:密切监测,早期发现,早期积极控制;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过程中还应注意其它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肝功损害、精神病症、胃肠反响及膀胱毒性等。32整理课件抗凝对于以局灶性血栓栓塞为主而弥漫性炎症不明显的狼疮脑病,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确切疗效不如弥漫性脑病,应加用抗凝治疗;肯定脑血栓的APS患者,抗凝治疗的目标:前瞻性研究:INR3.1-4.0vs2.0-3.0疗效相同,但出血不良反响:28%vs11%;回忆性研究:高强度抗凝更有效而不良反响无差异。33整理课件抗凝对于合并狼疮全身活动,脑脊液蛋白及细胞明显异常,或合并高滴度抗磷脂抗体的局灶型狼疮脑病,仍主张抗凝治疗联合应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34整理课件鞘内注射1995年Valesni首次应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加地塞米松治疗3例顽固性狼疮脑病;北京协和医院对20多例顽固性狼疮脑病或存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禁忌的狼疮脑病患者进行鞘内联合注射的开放性研究(目前世界上最大样本的研究),90%患者临床病症体征得到缓解,脑脊液检查得到明显改善,且副作用相对较少。35整理课件鞘注MTX的作用机制甲氨喋呤是一较强免疫抑制剂,但其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差,参照白血病脑病的治疗经验,采用鞘内联合注射,就可发挥其局部治疗作用而防止全身毒副作用。36整理课件鞘注适应症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狼疮脑病;存在冲击禁忌〔如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的狼疮脑病;以狼疮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狼疮全身活动性不强的患者;对顽固危重的狼疮脑病可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以尽可能尽快挽救病人生命,延缓病情进展。37整理课件

鞘注禁忌症存在腰穿禁忌的患者;合并存在颅内感染的狼疮脑病;对甲氨喋呤过敏的狼疮脑病。38整理课件鞘注操作方法及本卷须知常规腰穿后,用生理盐水〔3ml〕稀释甲氨喋呤及地塞米松各10~20mg,鞘内缓慢推注,注意无菌操作,并用脑脊液不断稀释〔“按摩注射法〞〕,推注时间不短于5分钟;如推注过快,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烧灼感或头痛,个别患者甚至可出现一过性大小便失禁等较严重不良反响;可间隔1周重复一次,一般不超过4次,病情危重者适当可增加次数。39整理课件鞘注治疗狼疮脑病的临床评价狼疮脑病首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患者有效,一局部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或合并存在严重感染等激素冲击禁忌者,过去这局部患者的预后很差,鞘内注射治疗的开展,明显改善这局部患者的预后,使其病情得到有效了控制,且其治疗毒副作用较轻,严重毒副反响较少。40整理课件鞘注存在问题鞘内联合注射的长远效果如何以及有无其它毒副反响?甲氨喋呤与地塞米松联合鞘注是否一定优于单纯鞘注地塞米松,二者联用是否有协同作用?鞘内注射的最正确剂量及疗程有待于摸索。41整理课件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对顽固性狼疮脑病的治疗作用目前仍有争议;由于其价格昂贵,设备技术要求高,一般基层医院难以开展,且血浆置换并发症较多,容易继发感染,对心肾功能不好患者应用亦应谨慎,目前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狼疮脑病患者可考虑首先选择血浆置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