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修订版4)_第1页
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修订版4)_第2页
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修订版4)_第3页
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修订版4)_第4页
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修订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城市产业规划研究侯景新教授一、产业结构演进1、三次产业与克拉克定理(1)、三次产业划分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发表著名的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在这部著作中,他把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包括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产,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各种生产无形财富的服务业。我国从1985年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咨询服务、居民服务、广播电视、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2)、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在对很多国家产业结构演化研究的基础上的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相继呈现增加的趋势,这就是克拉克定理。2、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1985)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演进进行研究,并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的比重都会不同程度下降。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其国民收入比重的上升速度。3、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随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其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升级。促成产业升级的原因:——地价的变化;——劳动力价格的变化;4、产业结构优化案例——长三角2008年,长三角地区产业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4:54.4:42.2调整为3.3:53.5:43.2,16个城市中除舟山外其他15个城市第三产业增速均快于第二产业。上海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0.8:45.5:53.7,第三产业比重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

近年来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大力发展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达到50%,成为长三角第二个服务业比重达到50%的城市,三次产业关系为2.5:47.5:50.0。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只有舟山市为两位数,即10%,已经有一半的城市第一产业比重低于5%,应该说这些城市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珠三角深圳1999年三次产业比重是1.2:50.6:48.2。2008年深圳三次产业结构为0.1:48.9:51.0,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凸显深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广州1990年就形成“三二一”(8.0:42.7:49.3)格局。2008年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4︰38.94︰59.02。——香港香港第二次经济转型初期(198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8%;1997年回归时上升至85%。2004年服务业比重升至90%。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也从1980的58%升至2004年的85.7%。服务业内部知识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二、区域产业优化规划1、区域专门化产业区域专门化产业是指那些发挥区域优势、具有区域分工意义的、主要为区外服务的产业。衡量产业专门化的程度,主要用区位商这个指标。区位商的计算:地区某行业的区位商地区该行业的就业人数地区全部从业人员数量全国该行业的就业人数全国从业人员总数区位商以>1还是<1做判断。若区位商的比值>1。若则说明地区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般,若区位商的比值>2,我们就可以把它确立为专门化产业。专门化产业再提炼集中就可形成地区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就是指一组规模较大、吸纳就业较多、支撑地区发展专门化产业。2、支柱产业的确立支柱产业一般要具备如下的几个条件:(1)、区位商大于2;(2)、产业产值在GDP的比重应大于5%,甚至10%;(3)、产业关联度要高。能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支柱产业再集中就可形成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发展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产业。产业集中的演化规律综合发展专门化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产业集群23453、产业集群的培育主导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且地域空间高度集中,这就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1)、要有交通便捷的区位;(2)、要有特有的资源;(3)、要有区域传承文化;我国目前很多产业集群存在问题:一是价值链低端化。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端,面对风险时规避空间狭小。绍兴嵊州的领带生产占到了世界的40%、中国的90%,但这个由1100多个企业组成、年产领带3亿多根、产值超百亿的集群不仅研发设计能力严重匮乏,而且销售渠道受制于外国厂商。从1984年生产出第一条领带到现在20多年来,这个地区的自主品牌出口甚至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据了解,嵊州领带规模以上企业的年利润在3个多亿,与其产值相比,也小得可怜。由于利润薄,其在价格上抗风险空间非常小。二是内部产业链畸形化。大部分集群在内部产业链上分布不合理,“两头在外”,使集群发展缺乏主导权,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仍以嵊州的领带生产为例。记者了解到,当地领带生产的真丝原材料年需求量达5000余吨,但当地的生产能力只有250吨,约1/20。桑蚕丝价格波动很大,厂家生产受价格波动影响也就很大。4、区域产业结构评价评价产业结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考察:(1)、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地区的资源结构是否适应。(2)、地区产业能否有效参与区域分工。(3)、区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如何。(4)、区域主导产业的效益。5、产业结构优化案例(延边)第一、资源产业(1)、建材产业(2)、医药工业(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8%)(3)、森林工业(覆盖率为75%)(4)、烟草工业(“长白参”)(5)、土特产业(占农村人均收入的1/3)(6)、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