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啊?老师班里正在评选“优胜小组”,你帮老师算算这两个小组,哪个是优胜小组。(板书:优胜小组)出示:二、借助素材,体会概念1.整理数据,学习概念谈话:先独自思考并计算,待有了结果就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全组可以形成一种意见,也可以有不同意见。预设:(1)二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二组的总分高。算算看。9+11+13=33(分)7+13+12+8=40(分)(2)一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一组的平均分高。算算看。(9+11+13)÷3=11(分)(7+13+12+8)÷4=10(分)追问:平均分是什么分数?预设:就是把得分匀匀,让每个同学的得分都一样。课件展示,匀匀看。追问:匀匀后,一组同学的平均得分是多少?(11),二组呢?(10)小结:也就是说,一组有三位同学,总分虽然少,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二组有四位同学,总分虽然高,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低。整体来看,一组表现更好,应该是优胜小组。追问:平均分10分是二组哪位同学的得分?像这样,11就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10就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板书)2.利用概念,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你能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平均数吗?15和171、2、3、4、51、2、3、4、5、9板书(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总数÷个数)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1.记录体重,并估一估这组数的平均数。谈话: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记录4个学生的体重。追问:估一估,这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学生口答,追问:可能吗?再追问:估的比(最小数)小的请举手。(学生举手)(有)可能吗?(没有)一定没有吗?估的比(最大数)大的请举手。(学生举手)(有)可能吗?(没有)一定没有吗?追问:通过这道题目的讨论,你知道一组数的平均数有多大了吗?板书: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3.学校举行朗诵比赛,决赛成绩如下表:1号评委2号评委3号评委4号评委5号评委6号评委7号评委最后得分张强8188888李英6759877谈话:学校进行朗诵比赛,这是决赛的两位同学的得分情况,看七位评委的打分,你觉得谁水平更高一些?你知道“最后得分”指的是什么?(七个评委的平均分)男女生各算算两位同学,看谁的最后得分高一些。(一样高)谈话:可最后张强获胜了,你知道是怎样算的吗?让学生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算算看。小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一个数的变动都可能带来平均数的变化。4.游泳危险问题讨论:110厘米是平均水深,最深处比110厘米要深,可能比145厘米还深,所以,下午游泳会有危险。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我们知道会有危险,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学习平均数,就会因为不知道可能带来危险。那同学们想想办法,怎么最好呢?5.生活中的平均数(1)小学生平均每天要保证睡眠9小时。(2)我国现阶段10岁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3)解放前,我国人民平均寿命35岁,现在平均寿命达到76岁。(4)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书目6本,除去教科书,连1本都不到。(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我国人均收入接近3万元,比上年增长6.5%。学生读一读。四、总结全课,回顾反思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平均数》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10岁左右。经过将近四年的学习,学生在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平均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的优点“能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更是难理解的。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呢?那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效组织学习过程。一是,选取的学习素材一定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实情境,问题也要是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是,突出问题的矛盾冲突,带着问题开展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要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提示,互相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重视练习应用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平均数》评测效果分析《平均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平均数的意义,另一个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平均数的意义。根据这些要求,评测练习安排了两个题目,如下表。第一个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第二题是考察学生能否计算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这次评测班级共有33名学生,其中第一题选A的0人;选B的7人,占21.2%;选C的26人,占78.8%。第二题算式列对的30人,占91.6%。从测试的数据来看,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反思课堂,“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好的地方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出现矛盾冲突,产生思维碰撞,在辨析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足的地方,学生探究的载体如果能直观就更好了,比如动手移一移等。平均数的计算,因为重视了意义的理解,所有正确率比较高,但在动手算一算这一点上稍欠不足。《平均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的开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平均数的意义,另一个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平均数的意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编写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是,选取的素材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现实性。素材来自学生平日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体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比如在探索“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的问题时,有的可能会想到算总分,但又看到两组的人数不同,算总分又好像不合理,这时就产生了要算平均数的需求,体现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三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求平均数部分,教材由“计算总分——不合理——怎么办——用平均数比”的思路步步深入,体现平均数产生的过程,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平均数》评测练习1.小明说:“我们组同学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强说:“我们组同学平均体重是37千克”。小明和小强比较,谁重?()A、小明B、小强C、无法比较2.一箱鸡蛋,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编号12345质量(克)5446505545平均每个重多少克?《平均数》课后反思《平均数》一课是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反思如下。一、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这节课教师创设了“评选优胜小组”的问题情境。有两个小组,一组有三位学生,二组有四位学生,知道了每个学生的得分。答案应该是一组是优胜小组。与课本中的情境不同,课本上的情境是这样的,篮球比赛,准备换7号和8号两位队员中的一位上场,换谁呢?出示两位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7号队员上场3次以及每次的得分,8号队员上场4次和每次的得分。答案是换7号队员。在实际的教学中,当老师问,换谁上场呢?有的学生说,8号,为什么?因为8号上场次数多,说明他的水平比较高。确实是这样,现实中上场次数往往由队员的水平所决定。而班级分小组,分到最后一个组,人数经常会有改变,学生对这个非常熟悉。果不其然,课堂上,孩子在认识这个情境时没有出现疑问,顺利的开展了学习探究活动。二、在辨析中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价值。在探究谁是优胜小组时,全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总数多的小组,就是优胜小组,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应该看平均分数。此处教师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矛盾冲突,展开辨析,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小组中人数不同,所以用总分数比较是不合理的。这是第一个层次,那为什么要用到平均数呢?这是探究的第二个层次。这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平均数是怎样的一个数?”,小组互动,这又是一次辨析,在讨论中学生形成了一些认识:“平均数是一个匀匀后得到的一个数”,“平均数是大家得分都一样的数”,“平均后再看每个人时,一个看一个,就能比较出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了”。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样的辨析,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比较清楚的体验和理解。三、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化练习,且目的性明确1.报体重,猜平均数,明确平均数大小。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报一下自己的体重,报了四位同学,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这组数的平均数大约是多少。有的报的比最小数小,有的报的比最大数大。然后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后得到的数,所以,这个数应该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这样的题目,既是平均数意义的应用,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丰富平均数的意义。目的性明确。2.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体会原始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教师设计了朗诵比赛最后两位同学决赛的评委打分,第一遍算,两人相同,但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后,出现了一个同学的得分高于另一个同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始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3.“平均水深”,说明平均数有局限性。一个身高145厘米的同学来到一个池塘边,池塘边上有一块木板,上写“平均水深110厘米”。讨论,这个学生下去游泳有没有危险,结合生活现象解释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教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对其他人更有帮助,木板上要怎样写?”得出“最深处110厘米”。从这道题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有局限性,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其他的数,比如,最大数、最小数、中位数、众数等。客观认识今天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最后安排了测评,从测评中反映了一些问题。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反思课堂,学生在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时,如果有直观载体就更好了,比如动手移一移等。平均数的计算,因为重视了意义的理解,所有正确率比较高,但在动手算一算这一点上稍欠不足。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标分析课标分析:“平均数”的认识一直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2001年印制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只是要求有所不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这部分的要求是: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这样要求的: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体会”是一个过程性目标动词,“理解”是一个结果性目标动词,“体会”更加注重学生从实际材料中获得的自我认识,而“理解”更加注重对概念的深层次辨析。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则是“自我认识”对生活现象的解读,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结果目标来看,更贴近“了解”的程度,应该说难度降低了。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还要学习求稍复杂的平均数。因此,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