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董盛富84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_第1页
长江大学董盛富84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_第2页
长江大学董盛富84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_第3页
长江大学董盛富84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_第4页
长江大学董盛富84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相平衡101.3kPa下,用苯、甲苯的安托因方程(9-1),求(1)10881℃时,苯对甲苯的相对挥发度;(2)用上述计算的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αm,计算苯-甲苯的汽-液平衡数据,并与书末附录中所列的试验值作比较(列表)。[答:(1)2.370,2.596;(2)2.483]乙苯、苯乙烯混合物是抱负物系,纯组分的蒸气压为:14425乙苯 lgpA

210t1445.58苯乙烯 lgpB

6.08232

209.43t式中 p的单位是kPa,t为℃。试求:(1)塔顶总压为8kPa时,组成为0.595(乙苯的摩尔分数)的蒸气温度;(2)与上述气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答:(1)65.33℃;(2)0.512]乙苯、苯乙烯精馏塔中部某一块塔板上总压为13.6kPa,液体组成为0.144(乙苯的摩尔分数),安托因方程见上题。试求:(1)板上液体的温度;(2)与此液体成平衡的气相组成。[答:(1)81.36℃;(2)0.187]总压(绝压)303.9kPa0.800.20(均为摩尔分数)40℃,所得的液、气两相成平衡。求液相和气相数量(摩尔)之比。丁烷(A)和戊烷(B)的混合物是抱负物系,40℃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为:pA

373.3kPa,p117.1kPa。B[答:1.35]100kmol0.40101.3kPa下作简洁精馏,最终所得的液相产物中,易挥发物为0.30(均为摩尔分数)。试求:(1)所得气相产物的数量和平均组成;(2)如改为平衡蒸馏,所得气相产物的数量和组成。α=3.0。[答:(1)31.3kmol,0.619;(2)38.0kmol,0.563]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操作线方程某混合液含易挥发组分0.24,在泡点状态下连续送入精馏塔。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0.03(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试求:(1)D/F;(2)R=2时,L/VL′/V′;(3)R=4L/VL′/V′。设混合物在塔内满足恒摩尔流条件。[答:(1)0.228;(2)0.667,0.470;(3)0.8,0.595]苯—甲苯混合液中含苯摩尔分数为0.340℃以10kmol/h的流量连续参加一精馏塔。塔的操作压强为101.3kPa。塔顶馏出液中含苯摩尔分数95%,残液含苯摩尔分数为0.03,回流比R=3。试求塔釜的蒸发量是多少?[答:14.32kmol/h]某混合物含易挥发组分0.10(摩尔分数,下同),以饱和蒸气状态连续参加精馏塔的塔釜。加料量为10kmol/h,塔顶产品组成为0.90,塔釜排出的残液组成为0.05。试求:(1)塔顶全凝器的蒸气冷凝量;(2)回流比RL/V。[答:(1)10kmol/h;(2)16,0.941]有如图的精馏流程,以回收二元抱负混合物中的易挥发组分A。塔Ⅰ和塔Ⅱ的回流比都是3,加料、回流均为饱和液体。x x x :=0.6,=0.9,=0.3,=0.5(均为摩尔分数),F=x x x F D B T分A90%。试求:(1)塔Ⅱ的塔釜蒸发量;(2)写出塔Ⅰ中间段(FT之间)的操作线方程。[答:(1)120kmol/h;(2)y=1.17x-0.025]某塔顶蒸气在冷凝器中作局部冷凝,所得的气、液两相互成平衡。气相作产品,液相作回流,参见附图。设该系统符合恒摩尔流的假定,试推导此时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如该塔的塔顶承受的是全凝器,馏出液组成xD与上述承受冷凝器时的气相产品组成一样,试比较承受分凝器与全凝器两种状况下的操作线方程。x[答:y R x D ,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xR1 R1,其回流比为R=。/D(摩尔比,下同),而塔顶第一块板下方的回流比即为塔内实际回流比R(内回流),R=L/D,试证明:RRrc

(Tm,p r

T)R x冷回流时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形式不变,即:y

n1

R1xn

DR1式中p、Ts、T分别为摩尔汽化潜热,摩尔热容,回流液的泡点及回流液入塔温度。[答略]精馏设计型计算欲设计一连续精馏塔用以分别含苯与甲苯各0.5的料液,要求馏出液中含苯0.96,残液中含苯不高于0.0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泡点进料,选用的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试用逐板计算法求取所需的理论板数及加料板位置。[答:168块]设计一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别甲醇—水溶液15kmol/h。原料含甲醇0.35,塔顶产品含甲醇0.95,釜液含甲醇0.04(均为摩尔分数)。设计选用回流比为1.5,泡点加料。间接蒸汽加热。用作图法求所需的理论板数、塔釜蒸发量及甲醇回收率。设没有热损失,物系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答:m=5,N=7,12.8kmol/h,92.5%]D 上题改用直接饱和蒸气加热,保持上述x、x、RD [答:m=5,N=7,11.5kmol/h,83.2%]试用捷算法计算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系统的连续精馏塔理论板数。:x =0.98,x=0.60,x

=0.05(以上均为以环氧乙烷表示的摩尔分数)。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D F W1.52.47,饱和液体进料。[答:15]含易挥发组分0.42(均为摩尔分数)成保持0.02。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塔顶不回流。试求:(1)欲得塔顶产物的组成为60%时所需的理论板数;(2)在设计条件下假设板数不限,塔顶产物可能到达的最高含量x 。[答:(1)8;(2)0.644]

D,maxx用连续精馏塔同时取得两种产品,高含量者取自塔顶 =0.9(摩尔分数,下同),低含量者取xDx x x q 自塔侧(液相抽出) =0.7(如图示)。:=0.4,=0.1,=1.05,R=2,系统=2.4,D/D=2(x x x q D1 F W 1尔比)。试求所需的理论板数。[答:18]xxD=0.98,x=0.56,x=0.35,x

=0.02(以上均为易挥发组分表示的摩尔分数)。系统的α=2.4,含量较高s F W的原料液参加量为0.2F,试求:(1)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2)为到达上述分别要求所需的最小回流比。[答:(1)96.7%;(2)1.51]当承受理论板概念计算低含量气体吸取过程时mx1mG/LN NT ln(L/mG) OG试推导证明上式。操作型计算x x 一精馏塔有5块理论板(包括塔釜),含苯,摩尔分数为0.5的苯-甲苯混合液预热至泡点,连续参加塔的第3块理论板上承受回流比R=3,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0.44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2.47。求操作可得的塔顶、塔底产品组成、〔提示:可设 =0.194x x D W W[答:0.889,0.194]将20题的加料口向上移动一块板,即其次块板上加料,求操作可得的xD、xW,并与上题结果作比较。(xW=0.207作试差初值)。[答:0.873,0.207]3块理论板,原料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为0.002,预热至饱和蒸汽连续送入R=4.0,物系的相平衡关系为y=6.4x[答:0.00869,0.000327]如下图的精馏塔具有1块实际板及一只精馏釜,原料预热至泡点,由塔顶连续参加,x=F0.20(摩尔分数,下同),测得塔顶产品能回收原料中的易挥发组分为80%,且xD=0.28,系统的相对挥发α=2.5xW及该块塔板的板效率。设蒸馏釜可视为1块理论板。[答:0.0935,66.4%]某二组分混合液用精馏分别,其进料摩尔分率为0.5,泡点进料,系统的相对挥发度α=2,塔60%(摩尔比)。假设所承受的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无穷多块,试计算:(1)R=0.8时,塔顶与塔底的组成各为多少?(2)R=1.5时,试绘出表示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的示意图。[答:(1)0.8,0.05;(2)0.833,0,图略]拟将100kmol0.4(摩尔分数,下同),0.04时停顿操作。每批操作所花时间为6h。0.8,操作终止时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1)理论板数;(2)蒸馏釜汽化的蒸气量,kmol/h;(3)操作终止时釜内残液量和馏出液量。[答:(1)7;(2)20.3kmol/h;(3)52.6kmol,47.4kmo1]多组分精馏0.7MPa下的混合气体组成为:丙烷(A)0.490(摩尔分数,下同),正丁烷(B)0.343,正戊烷(C)0.167,试求露点及液相平衡组成。x x [答:60℃,=0.188,=0.361,=x x A B C混合液体的组成为:乙烷(A)0.08(摩尔分数,下同),丙烷(B)0.22,正丁烷(C)0.53,正戊烷(D)0.171.36MPa0.44时的气液相平衡组成。[答:y(A-D)=0.141,0.306,0.465,0.085,x(A-D)=0.030,0.153,0.581,0.2377]用连续操作精馏分别某混合液,其组成为含苯 (A)xFA=0.20,甲苯(B)xFB=0.30,二甲苯x (C) =0.35,异丙基苯(D) =0.15(均为摩尔分数)。工艺要求甲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回收率为x FC FD苯在塔底产品中的回收率为0.99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α =6.82,α =3.0,α =1.00,αAC BC CC DC=0.64。试用全回流近似法求算塔顶、塔底产品的采出率及各组分含量。[答:0.4975,0.5025,xD(A-D):0.402,0.591,0.007,9.7×10-5,xW(A-D):1.4×10-5,0.012,0.69,0.298]由题271.8倍,试用捷算法求取该塔所需的理论板数及加料位置。[答:14.1,7.9]思考题蒸馏的目的是什么?蒸馏操作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蒸馏的主要操作费用花费在何处?双组分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自由度为多少?何谓泡点、露点?对于肯定的组成和压力,两者大小关系如何?非抱负物系何时消灭最低恒沸点,何时消灭最高恒沸点?常用的活度系数关联式有哪几个?总压对相对挥发度有何影响?为什么α=1时不能用一般精馏的方法分别混合物?平衡蒸馏与简洁蒸馏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回流液的逐板下降和蒸气逐板上升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什么是理论板?默弗里板效率有什么含义?恒摩尔流假设指什么?其成立的主要条件是什么?g值的含义是什么?q的取值范围,有哪几种加料热状态?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