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判断题练习及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判断题练习及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判断题练习及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判断题练习及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判断题练习及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判断题11()在实验分析过程中,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不相符,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要经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以保证生物体在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所以性染色体X和Y不应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间期很短,染色体不复制。()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在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还常常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使配子的遗传组成多种多样。()由于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又呈现多样性。判断题12()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的女儿都是色盲,此为交叉遗传。(╳)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的儿子均为患者。()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RNA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遗传信息是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判断题13()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的基本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这4种核苷酸分别含有AUCG4种碱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组成,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②DNA分子的一条链上核苷酸的碱基与另一条链上核苷酸的碱基互补配对,G与C配对,A与T配对,通过氢键相连。③在DNA分子中,A=T,C=G,但A+T的数量不一定等于C+G。(╳)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两条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碱基暴露,形成两条“模板链”;每一条“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吸引含有互补碱基的核苷酸;相邻的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产生一条新链。DNA分子复制的结果是由原来的一个双螺旋分子变成了两个双螺旋分子。新形成的DNA分子彼此相同,与亲代DNA分子相同。(╳)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因此DNA分子复制坚决不会出差错。()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PCR是体外扩增DNA的技术,需要模板、引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糖三磷酸、Mg2+.()PCR过程是=1\*GB3①变性,95℃即双链DNA分开;=2\*GB3②退火,55℃引物与单链DNA模板结合;=3\*GB3③延伸,72℃下,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dNTP组装模板的互补链,从5’向3’方向延伸。判断题1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转录要以产生mRNArRNA、tRNA.但只有mR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这一过程叫做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转录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编码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碱基又称为密码子。(╳)自然界中所有生物的密码子表都不相同,具有种的特异性。()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每种tRNA只能识别转运1种氨基酸。()核糖体是细胞内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判断题15()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其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由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的逆转录过程。(╳)遗传信息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DNA分子的结构与其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相适应。遗传物质应能贮存大量的信息,应能准确地自我复制,能控制生物性状,还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RNA分子通常也为双链,其核苷酸中的糖为核糖,4种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生物的变异,有的仅仅是由于环境的影响造成的,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是不遗传的变异;有的是由于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判断题16()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后的控制产生的蛋白质一定没有生理活性。()基因突变既可以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以自发产生(如DNA分子复制偶然出错)。()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三类: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不定向性(多方向性)、可逆性、稀有性(低频性)、有害性。()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基因转录分别以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因此转录产生的两条mRNA互补。()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基因重组能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后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因此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判断题17()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而无通过显微镜来诊断。()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和减少。()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秋水仙素用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或用秋水仙素。()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单倍体植株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受精卵中含四个染色体组,发育的个体称为四倍体,如果配子中含四个染色体组,发育的个体也可称为四倍体。判断题18()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高度不育。但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采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加倍,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这种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成功地培育了无籽西瓜。()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多基因遗传病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即一生下来就患病。()遗传病的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但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繁杂而缓慢,效率低,亲本的选择一般限制在同种生物范围之内。()人工诱变育种的方法用在育种上,能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和选择范围。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导致诱变育种的盲目性。()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它可以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地改变生物,培育出新品种。(╳)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判断题19()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由于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它不可能成为进化的选择材料。()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突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的种群的基因库一定与原产地种群的基因库相同。()关于进化的原因仍存在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物种并不都是渐变的,进化理论仍在发展。()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理论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适应性,但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原因,以及进化的单位是个体而不是群体。高中生物必修二精选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4·湖南五市联考)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分析可知图C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2014·山西四校一联)将同种黄色鼠(A)和灰色鼠(a)杂交,已知A和a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色鼠与黄色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色鼠的比例是(C)A.1 B.4/9 解析: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故不存在AA个体,可知,黄色鼠基因型为Aa。黄色鼠与黄色鼠(第一代)交配得第二代基因型为Aa占2/3,aa占1/3。故A=1/3,a=2/3,第三代中黄色鼠概率为(2×1/3×2/3)/(1-1/3×1/3)=1/2。3.(2014·河北教学质检)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C)A.1/32 B.1/16 C.1/8解析:BB×bb、DD×dd的子代都是杂合子,Aa×Aa的子代中纯合子(AA、aa)占的比例为1/4+1/4=1/2,Cc×CC的子代中纯合子(CC)占的比例为1/2,Ee×Ee的子代中纯合子(EE、ee)占的比例为1/4+1/4=1/2,因此,AaBBCcDDEe×AabbCCddEe的子代中有两对等位基因杂合、三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占的比例为1/2×1/2×1/2=1/8。4.(2014·天津十二所重点中学联考)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aBbABAbaBab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M、N、P分别代表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解析:①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②为受精作用,该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4种雌雄配子有42种结合方式,子代有32种基因型,根据P的表现型比值判断,有3种表现型,故该植株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1。5.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解析:根据题意,基本高度8cm的植株不含显性基因,因此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株高为14cm的植株含有3个显性基因,其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7种;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其余基因均为隐性纯合,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6.(2014·镇江模拟)据研究,某种植物的某品种能合成两种对治疗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能正确表示F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位置的图是(A)解析:根据题意,只能合成药物1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的纯种植物基因型为mmNN或mmnn。由于F1只能合成药物1,故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MmN,再由F2中有三种表现型,且性状分离比为9∶3∶4,即9∶3∶(3+1),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为MmNn,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7.(2014·福建六校联考)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B.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D.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解析: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AA∶1Aa)(1Bb∶1bb)=1∶1∶1∶1,A正确;A与a是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分离,B错误;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AA∶2Aa∶1aa)bb,C正确;甲、乙植株杂交过程属于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1∶1,D正确。8.(2015·张家口检测)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C)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解析:因父亲患病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故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儿子基因型为XaY,正常女子基因型为XaXa,则其后代全部正常;女儿基因型为XAXa,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aY,则其后代男孩和女孩各一半正常一半患病,即后代患病率为1/2。9.(2014·深圳二调改编)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与育性如表所示。科学家发现,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F1中,偶尔也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称“例外”)。不考虑基因突变和环境改变因素,对上述例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B)性染色体性别育性XXY雌性可育XO雄性不育XXX、OY——死亡A.亲本雄果蝇产生了XRXR的精子B.亲本雌果蝇产生了XrXr的卵细胞C.子代中XRXr个体为红眼雌果蝇D.子代中XRO个体为红眼雌果蝇解析: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F1中,出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原因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根据遗传图解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10.(2014·郑州二检)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如果子代植株自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子代植株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形成的后代基因型有4种,且比例为1∶1∶1∶1C.如果子代植株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该子代植株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如果该植株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且A和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能确定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一定是雌性个体解析:若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只能产生两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A项错误。若A和a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可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D项正确。11.(2014·温州模拟)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荚膜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A.3和4 B.1、3和4C.2、3和4 D.1、2、3和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内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是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1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下图所示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实际上是标记了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和氨基酸中的R基。13.(2014·南通二次调研)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个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D)A.选择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DNA注入其细胞中D.噬菌体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死亡解析:选用噬菌体为实验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噬菌体结构简单,仅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侵染细菌时,只将DNA注入细胞中,该过程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出来,影响实验结果。14.如图是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④表示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⑦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决定于④的种类和数目C.解旋酶作用于图中的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①②之间断开DNAD.若整个DNA中T有M个,占碱基总数的a/b,则C的数目为M(b/2a-1)个解析: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结构,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图可知,④表示脱氧核苷酸,⑦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取决于④的排列顺序;解旋酶作用部位是⑤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T=M个,且占碱基总数的a/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数目为[M÷(a/b)-2M]÷2=M(b/2a-1)(个)。15.(2015·河南洛阳月考)下列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有(A)①受精作用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细胞的融合⑥翻译⑦逆转录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⑥⑦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及逆转录过程中。病毒的增殖过程和细菌的二分裂过程都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黏性末端的碱基也要进行互补配对。受精作用与细胞融合是细胞膜相互识别与融合的过程,不涉及碱基互补配对。16.(2014·韶关模拟)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即发生DNA变性。Tm是DNA的双螺旋有一半发生热变性时相应的温度。下图表示DNA分子中的G—C相对含量与DNA的Tm之间的关系曲线(EDTA对DNA分子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DNA的Tm值受到G—C相对含量的影响B.DNA的Tm值受到离子浓度的影响C.双链DNA热变性与解旋酶的催化作用有关D.双链DNA热变性后不改变其中的遗传信息解析:由图可知,G—C相对含量会影响DNA的Tm值;NaCl溶液的浓度也会影响DNA的Tm值;在一定温度下,DNA双链会解旋成单链,这与解旋酶无关;DNA双链解旋成单链后,遗传信息不会改变。17.(2014·衡阳模拟)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C)A.3次 B.4次 C.5次 D.6次解析:已知该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300个鸟嘌呤,则A与T均为200个;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3200个A,因此最后一次复制增加的DNA分子数为3200/200=16(个),则经过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总数为32个,即25个,因此这个DNA分子共进行了5次复制。18.(2014·沈阳质量检测)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的转录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A.a表示DNA B.b表示RNAC.c表示解旋酶 D.图中有5种碱基解析:由题图可知,a表示双链DNA,A项正确。b表示转录出来的单链RNA,B项正确。RNA在c的作用下合成,c表示RNA聚合酶,C项错误。图中DNA含有A、T、C、G4种碱基,RNA含有A、U、C、G4种碱基,共5种碱基,D项正确。19.(2014·乌鲁木齐诊断性测验)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中,所需模板完全相同C.乙、丙两图表示的是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D.甲、乙、丙三图所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翻译过程。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A项错误。DNA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而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项错误。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分为转录、翻译两个阶段,C项正确。DNA复制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T、G—C、T—A、C—G,转录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翻译时碱基配对方式为A—U、G—C、U—A、C—G,D项错误。20.(2014·安徽合肥168中学最后一卷)如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几个基因以及红宝石眼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中,科学准确的是(A)A.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一定不是一对等位基因B.图示结构和过程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都存在C.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与RNA上某启动部位结合D.经过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不一定同时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解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一定不是一对等位基因,A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所以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所含的基因种类相同;题图是红宝石眼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不同的活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B错误;mRNA翻译合成蛋白质过程需要tRNA搬运氨基酸并识别密码子,需要RNA聚合酶与RNA上某启动部位结合的是转录过程,C错误;经过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不含有启动子、终止子,一定同时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D错误。21.(2014·泉州质量检查)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C)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的情况。22.(2014·潍坊质量检测)医学界认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C)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解析:选项A,“超级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选项B,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选项C,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基因NDM1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选项D,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出现新的基因。23.(2014·承德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C)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的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①、易位②、倒位④和重复;③是基因突变或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所致。24.(2014·舟山模拟)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据图所示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C)A.该实验不能说明植物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株B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不考虑基因突变,植株A、B的细胞内没有等位基因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的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解析:C项中,单倍体植株A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而没有等位基因,植株A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不含等位基因。A项中,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利用了植物生殖细胞的全能性。B项中,植株B是纯合的二倍体,但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项中,组织培养阶段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25.(2014·福建福州质检)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C)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病,题干中给出的标记基因,不是致病基因,由于患儿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所以其致病原因是父亲产生的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该患儿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不能确定。26.(2014·山东临沂期中)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A、a)和乙病(设基因为B、b)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若Ⅲ2与Ⅲ4结婚,生一个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24D.Ⅲ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解析:该家系图中有两种遗传病,解题时应该分别单独考虑。先考虑甲病,根据Ⅱ3、Ⅱ4均无病,生下患甲病女儿Ⅲ5,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独考虑乙病,Ⅱ1、Ⅱ2均不患乙病,生下患乙病的Ⅲ1、Ⅲ3,且Ⅱ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乙病必然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1/2AaXBXb或1/2AaXBXB;Ⅲ4的基因型也有两种情况:2/3AaXBY或1/3AAXBY,若Ⅲ2与Ⅲ4婚配,生一个两病皆患的孩子的概率是1/48。27.(2014·湖北荆州质检)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实验①: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6株、抗病矮秆植株(乙)和不抗病高秆植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实验②: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F1都表现为抗病高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实验②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①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C.该育种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D.实验①中的白化苗不能合成叶绿素,不久会死亡,这类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解析:设控制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高秆和矮秆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实验②中甲(不抗病矮秆)和丁(纯合抗病高秆)杂交后,F1全表现为抗病高秆,说明抗病(A)对不抗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根据实验①乙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可知乙和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F1中抗病高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该育种实验采用了诱变育种(用γ射线处理)、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不同亲本的杂交)的技术;实验①中使用γ射线处理后出现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28.(2014·辽宁六校联考)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A.方法①和③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B.方法②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C.方法③中的抗病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细菌质粒作运载体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解析:图示方法①表示杂交育种,方法③表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它们依据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基因工程能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定向改变,A正确;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人为地控制细胞的去分化和再分化,B正确;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细菌质粒作为运载体,C正确;通过筛选获得纯合抗病植株,使抗病基因的频率不断升高,D错误。29.(2014·山东烟台一模)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A)A.不断进化 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 D.丧失基因库解析: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导致A基因频率下降、a基因频率增大,该种群发生进化,A正确、B错误;产生新物种要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该种群只是基因频率改变,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30.(2014·新余模拟)如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种群隔离开,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D)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彼此不能往来接触,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不会完全不同,B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出现不同,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二、非选择题:31.(12分)红星中学的同学在高一时用牵牛花做杂交实验,高二时得到子代,结果如下表所示:父本母本子代一班1朵红花1朵红花298朵红花、101朵蓝花二班1朵蓝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三班1朵红花1朵蓝花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四班1朵红花1朵红花全红花(1)若四个班的同学没有进行交流,且均以为花色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班和班对显隐性的判断刚好相反。四个班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一班同学所用的两朵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可能为①×,②×两种情况。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能否仅根据一班F1的数量比判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填“能”或“不能”)。

(2)将一班F1中的蓝色花进行自交得一班F2,将二班F1中的红色花自交得二班F2。到了高三,统计得到一班F2中红花个体和蓝花个体各占一半,则一班同学可以据此判断自己高一时所用的两朵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并且可推测二班F2中的花色比例应为,而这个推测数据和二班同学实验得到的真实数据吻合,表示我们的假说(填“一”或“二”)是对的。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这种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法。

解析:(1)若花色受单基因控制,则由一班实验可判断蓝花是隐性性状,此推测与二班的实验结果(红花为隐性性状)相矛盾;假说一:由题干知,三个复等位基因间的表达关系为A+>A>a,红花基因型为A+A+、A+A、A+a或aa,蓝花基因型为AA或Aa,两朵红花杂交,后代能出现3红花∶1蓝花的亲本组合可以为A+A×A+A或A+A×A+a;假说二:红花基因型为Aa1、Aa2、a1a1或a2a2,蓝花基因型为a1a2,两种假说都有符合一班F1(2)若假说二是准确的,一班F1蓝花基因型为a1a2(亲本都是红花,基因型为Aa1×Aa2),F1中蓝花自交得到F2(1a1a1∶2a1a2∶1a2a2),即F2中红花与蓝花个体各占一半;二班F1中红花基因型为a1a1和a2a2,F1中的红花自交得到F2(1a1a1答案:(1)一二A+AA+AA+AA+a不能(2)Aa1和Aa2红∶蓝=1∶0(全为红花)二假说—演绎32.(2014·宝鸡质检)(14分)某种蝴蝶的体色和触角均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其中触角正常(B)对棒状(b)为显性。已知这种蝴蝶雌性个体体色都是白色的,雄性个体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用白色正常父本与白色棒状母本杂交,后代F1中雄性个体全为黄色正常型,雌性个体全为白色正常型。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黄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母本的基因型为。

(2)体色和触角的决定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什么定律?,判断依据为。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2雌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若F2中纯合白色棒状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写出它与F1中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及子代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和比例。解析:由于题中说明雌性蝴蝶个体体色都是白色,所以本题只从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根据F1中雄性个体全为黄色正常型可判断出亲本都为纯合子,再据F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黄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可判断出体色和触角的决定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据此写出题(3)中的遗传图解。答案:(1)aaBBAAbb(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F2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正常∶黄色棒状∶白色正常∶白色棒状=9∶3∶3∶1白色正常∶白色棒状=3∶1(3)P:♀AAbb×♂AaBb ↓子代: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雌性白色棒状33.(2014·唐山一模)(12分)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品系A和品系B。两个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猩红眼基因(用A、a表示)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用B、b表示)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均与Ⅳ号染色体无关),这两对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1)若让猩红眼品系A雄蝇与野生型深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亲本F1F2雌雄雌雄野生型深红眼(♀)×猩红眼品系A(♂)全深红眼全深红眼深红眼∶猩红眼=1∶1①A、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猩红眼对深红眼为性。

②让F2随机交配,所得F3中,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

③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深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

(2)若让猩红眼品系B雌蝇与猩红眼品系A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为,F2杂合雌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解析:(1)①因表中F1双亲都为深红眼,而F2中出现了猩红眼,所以深红眼为显性性状,猩红眼为隐性性状;又因F2中的雌蝇全为深红眼,而雄蝇中深红眼∶猩红眼=1∶1,其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由①可推出F2中深红眼雌蝇基因型为XAXA、XAXa,深红眼雄蝇基因型为XAY,猩红眼雄蝇基因型为XaY,那么雌蝇产生的配子为XA∶Xa=3∶1,则F3的雄蝇中XAY∶XaY=3∶1,故F3雄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③根据题干可知,Ⅳ号染色体和控制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分析时,可以先单独研究,再综合考虑。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Ⅳ号染色体无缺失∶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1∶2(缺失2条Ⅳ号染色体死亡),故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占2/3;深红眼杂合雌果蝇(XAXa)与深红眼雄果蝇(XAY)杂交,后代猩红眼果蝇(XaY)占1/4,从而得出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猩红眼果蝇占(2/3)×(1/4)=1/6。(2)由品系A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这两对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可知猩红眼品系B雌蝇和猩红眼品系A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BBXaY,由此推出F1为野生型雌果蝇(BbXAXa)、野生型雄果蝇(BbXAY),F1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雌蝇(BXAX-)∶猩红眼雌蝇(bbXAX-)∶野生型雄蝇(BXAY)∶猩红眼雄蝇(BXaY、bbXAY、bbXaY)=(3/8)∶(1/8)∶(3/16)∶(5/16)=6∶2∶3∶5。F2杂合雌果蝇(BBXAXa、BbXAXA、BbXAXa、bbXAXa)中猩红眼果蝇(bbXAXa)占1/6。

答案:(1)①X隐②1/4③1/6(2)野生型雌蝇∶猩红眼雌蝇∶野生型雄蝇∶猩红眼雄蝇=6∶2∶3∶51/634.(2014·湖南长沙一中、师大附中等六校联考)(12分)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鸟尾部羽毛颜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使其分别有白色、灰色、褐色、棕色四种羽色,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1)该种鸟尾羽颜色的基因型共有种。

(2)一只白色雄鸟与多只棕色雌鸟交配产生的后代分别有三种羽色,则该白色雄鸟的基因型为。

(3)若该种鸟的一种显性性状由基因B控制,但不知基因B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其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一个调查方案,对此进行研究,请对该方案进行相关补充。调查方案:寻找具有此显性性状的该鸟种群,统计的个体数量。

预期结果:①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则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则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③若具有该显性性状的,

则B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解析:(1)该种鸟尾羽颜色的基因型共有AA(灰色)、a1a1(白色)、a2a2(白色)、a1a2(白色)、Aa1(褐色)、Aa2(棕色)6种。(2)白色雄鸟与棕色雌鸟(Aa2)杂交,子代不可能产生灰色鸟(AA),则三种颜色为白色(a1a1、a2a2或a1a2)、褐色(Aa1)、棕色(Aa2),则该白色雄鸟的基因型为a1a2。(3)若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其控制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若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雄鸟表现显性性状(ZBZB答案:(1)6(2)a1a2(3)具有该显性性状的雄鸟和雌鸟①雄鸟和雌鸟个体数量大致相等②雄鸟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雌鸟个体数量③个体全部为雌鸟35.(2014·南昌调研)(12分)烟草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烟草性状遗传的实质是。烟草的遗传物质中能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之中。烟草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后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2)将烟草的一个具有活性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入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发现有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有放射性,则其姐妹染色单体有条链含有放射性。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中碱基A有3000个,占全部碱基数的3/8,则碱基G的个数为。

(3)烟草花叶病毒会感染烟草的叶片,使之出现相应的病斑,试写出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的实验思路:

(4)如果用15N、32P、35S同时标记烟草花叶病毒后让其侵染未做标记的烟草细胞,在产生的子代烟草花叶病毒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及其存在的部位是。

解析:(1)烟草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性状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传递,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染色体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2)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根尖分生区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带有放射性;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带有放射性,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都带有放射性。G的数目=3000÷(3/8)×(1/8)=1000(个)。(3)将RNA和蛋白质分别提取出来,并分别注入烟草细胞中,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4)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为C、H、O、N、S,15N和32P标记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15N和35S标记的是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因此在子代病毒的R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答案:(1)基因的传递(亲代将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代)DNA的4种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不能)(2)两1000个(3)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别提取出蛋白质和RNA,并分别注入到烟草细胞中,观察烟草叶片是否出现相应的病斑(4)在RNA中找到15N和32P36.(2014·徐州模拟)(12分)下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2)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上。(填字母)

(4)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分子的水。

解析:(1)DNA复制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解旋后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以mRNA单链为模板。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DNA,可以进行乙过程。(2)a和d分别是亲代DNA分子上的单链,二者的碱基序列为互补关系,因此a和c、b和d上的碱基序列相同。(3)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属于DNA分子上的片段,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信使RNA上。(4)丙图中两个核糖体位于同一条链l上,说明l链为信使RNA,彻底水解后有6种化合物:核糖、磷酸、4种碱基。(5)从两条肽链m和n的长度可以知道,翻译从A端开始。l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最多对应117个密码子,最多对应117个氨基酸,脱掉116个水分子。答案:(1)DNA复制、转录、翻译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2)a和c、b和d(3)ef(4)6(5)A11637.(12分)如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2)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号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GAMYB蛋白质的功能是。

(3)甲~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图示乙的功能是。

(4)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合成α淀粉酶,其意义是

解析:(1)图示中①过程是转录,参与此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T—A。(2)赤霉素与受体结合后,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从而促进GAMYB基因的转录。GAMYB蛋白质的功能是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3)丙是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乙是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答案:(1)RNA聚合酶T—A(2)阻止GAMYB基因的转录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3)丙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有关(4)催化大麦种子中储藏的淀粉分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38.(14分)半乳糖血症患者不能同化半乳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要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正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将其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1)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图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①

②。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情况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有、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平均活性(37℃酶①酶②酶③正常人(AABBCC)0.14.80.32半乳糖血症患者0.09<0.020.35患者的正常父亲0.052.50.17患者的正常母亲0.062.40.33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理由是。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

解析:(1)从代谢途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由酶①、酶②、酶③催化完成,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且是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2)调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要考虑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并随机取样,否则将会影响调查结果。(3)由题意可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可看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为AaBbCc、正常母亲的基因型为AaBbCC,又从代谢途径示意图看出,只有三对基因中同时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正常,生一个正常孩子ABC的概率是3/4×3/4×1=9/16,所以患病的概率为1-9/16=7/16。

答案:(1)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2)调查的群体小没有随机取样(3)①自由组合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②AaBbCc7/1639.(9分)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回答:(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原因是

(2)A与a的本质区别是。若要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与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M1M2Q雌株N1N2P(3)结果预测与结论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③如果Q和P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

解析:(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基因突变显隐性及其位置有五种情况:A→a的隐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a→A的显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及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一般性状由成对基因控制,题目中雄株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说明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该雄株为杂合体。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3)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符合交叉遗传特点。隐性母本的隐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个体,显性父本的显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的雌性个体。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株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雄性个体相关联,则在Y染色体上。发生显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株均为野生型,雄株均为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Y染色体上,即XaXa×XaYA→XaXa∶XaYA=1∶1。若后代雌株均为突变型,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Xa×XAY→XAXa∶XaY=1∶1。若后代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aa×Aa→Aa∶aa=1∶1。发生隐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雄株均为野生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XA×XaY→XAXa、XAY或常染色体上即AA×aa→Aa后代均为野生型,Q和P值均为0。答案:(1)生长旺盛部位的细胞DNA复制旺盛(2)碱基序列不同突变雄株野生雌株(3)②X显③X或常隐④常显40.(2014·佛山模拟)(15分)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妇(Ⅲ)(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与她年龄相差不多患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如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3)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

(4)丈夫的基因型是,妻子的基因型是。

(5)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6)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染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